《待得春江有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得春江有水-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儿有些后悔自己的话多,看着雷嫂子搓手的模样,殷切地盯着自己的脸,赶紧护住,往二银子身后躲。柱子挺直了腰板,微微测了头,在二银子身后看到了三儿。深吸一口气,不着痕迹地将三儿往自己的身后带,三儿哪想得了那么多,有人来牵,自然跟着去了。
  直到感觉到自己的棉缀被人攥着了,柱子这才注视着雷嫂子三人。“豆腐不就是黄豆给磨的吗?说不得周家没种那么多的豆子,没准就能换豆腐呢。”三儿探出脑袋,小鸡啄米似地点点头。
  “你说咱脑子咋就不好使儿了,这黄豆原本都是城里有人来收的,说不得周家也是收的呢,咱赶紧去问问去,若是真收,也算是换了一笔银子呢。”
  “你们可是来寻人玩儿的?再往前头走走,咱村子里的小娃儿都在前头的老槐树底下玩儿呢。”二银子笑着谢过,辞了人才往山脚下去。
  三儿一直跟在二人身后,这人走了,就开始念叨开了。“哥,你说刚刚那几个嫂子说的槐树底下,该不会都是七八岁的小娃儿吧?咱这真像是不务正业的?咱往近路走,抄近路,抄近路。”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4 章

  二银子是跟着钱来顺来过村子的,无他,只是跟着巡逻队在村子转悠着,凑个人数。听说来年,等春耕的时候,上了十岁的都要组队在村子里转悠着,由着两三个大人领着一个队儿,这般大人才能腾出手来插秧种田。
  不得不说,里正确实是个好里正,凡事儿都早早地考虑好了,这也算是钱家和许家的福气。原本要外出打短工的村民,在村子里就能寻到活儿,只要老天给绝了,村子里就不会有人给饿死,既是饿不死,村子里也乱不起来。如此,倒也是难得地避难胜地了。
  “往这儿走,我记得前头有颗果树的,等来年长了果子咱来这儿摘果子吃,三儿你可是有口福了。”闲来无事,二银子领着人往小路上走去,瞧着模样倒像是梨树,老大的梨树了,也不知是谁家的,就种在山脚下的小茅屋旁。
  二银子领着人兜兜转转,“哥,这么隐蔽的小路,也亏得你能找得到,你这就不会记蒙了?”三儿向来路痴,这种云云绕绕的村中小路,三儿是半点儿记不得,况且村中的小路分叉多,家家户户都通着小路,四通八达的。
  “你以为是你呢,我向来脑子好使唤。嘘——小声点儿,我咋听到小屋子里有人说话的声儿,这梨树难不成是有主儿的?”明明上回来的时候,小木屋旁可是大门紧闭的。沿着小路弯过来,一直往左转,零星地立着几间茅草屋,三儿兄妹三人站着的小木屋可算是保存地挺好的,二银子就是看小木屋瞧着还算是干净,本是想在小木屋子里歇歇脚的。看来是有人比他们更早了些。
  二银子挨着小木屋的墙角,侧耳,果真是有人。三儿顺手一扯,就扯了身旁一个人,躲到了窗子底下,果真有声音,还是个女声!“嘘——”无声地指了指屋子里,才回头发现扯了柱子来,扭头看到二银子还在原地贴着木墙,一脸兴奋地听着动静。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热爱八卦的心。三儿生怕听露了什么,赶紧紧贴着耳朵。
  “这东西太贵重了,我,我不能收。”颤抖着声音,“若是被我娘瞧见了,非得扒了我的皮不成。我娘不让的,你快收回去,若是被婶子知道了,可不知要怎么想呢。”
  “做啥吓唬自己,听我的就错不了,我让你收着就收着,做啥这么多废话。我的话你也不听,你娘又管不了你一辈子!我娘你也别听她瞎咋呼,她就那个性子,心是好的。”三儿挤眉弄眼,这可是不得了啊,这大冬天的还来个这么一出,春天还没到呢。
  柱子接受到了三儿的挤眉弄眼,三儿这是看得懂?
  三儿:我咋就听不懂!
  柱子只是咧开嘴,无声地笑。
  二银子敏感地觉得前头的气氛有些怪,挨着蹭着往前挪了几步,紧挨着三儿站定,“里头在说啥呢?”
  “敢情你一直没听到啊?那你站在那个角落里做啥!”三儿也学着二银子,侧耳轻声说着。
  “我这不是紧张嘛——”二银子指了指屋子里。
  “这一碗鸡肉,你赶紧吃了吧。这可都是肉咧——”
  “哥,你又跟着叔上山去了吗?不是说现在山上不太平吗,这人啊野物的,小心伤着了。”
  “你赶紧吃吧,这可是我亲手猎的野山鸡,补着呢,汤也喝了,别剩下了。”
  “哥,你也吃——”
  三儿就是光靠着脑补,都能想象得到屋子里喂一口嚼一口,对望一眼的戏码。
  二银子忍不住抖落一身鸡皮疙瘩,拉着三儿的手就往一旁退,“做啥呢,走走走了——”三儿被拉得一踉跄,险些站不稳,屋外闹出了大动静。屋子里的木板上的脚步声很快地往屋旁挪。
  “你们在这里做啥!”
  “快跑啊,还愣着做啥。”二银子拉着三儿的手,着急地道。柱子也知要跑,低声道,“已经来不及了!”
  周亮时常在山里跑,破窗下根本挡不住周亮,双手一撑就上了窗框,跃下窗框,几步小跑,就挡在了三儿的面前。“你们是谁,从哪里来的村子里!快说!”凶神恶煞地指着三儿一行人,手里变戏法似的在地上捡了一根竹竿子!戒备地看着三人,似是在掂量着自己一敌三,是不是人家的对手。
  “二丫,你赶紧去村子叫人来!”
  三儿甩了手了,“叫啥叫,不就是一不小心看到你们吃鸡肉了,这么点事儿还要叫人!哥,我脚给扭了下,你给我扳扳回来。”三儿确是真给扭了下,看着面前这人虎背熊腰的,忍不住发了飚,这人都那么壮实了,还要吃鸡肉呐!
  “三儿,柱子哥,是你们?”二丫本以为是被人发现了啥,一阵的心惊胆战的,后又想到自己跟亮子哥都已经订了亲的,村子里向来没有讲究未婚的不准碰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的。这就是青梅竹马的好处!哪成想只迟疑了一下,待得出屋,就看到亮子哥与人对峙上了。
  柱子离得二丫最近,倒是让二丫认了个全。“亮子哥,是柱子哥和三儿,不是外头进来的。你赶紧将竹竿子放下来,都是一场误会,误会——”二丫手里还捧着碗,一路飘着香,从柱子、三儿、二银子的身旁经过,然后在周亮身旁站定。
  这不就是野兽与美女吗!
  “三儿,脚可有扭着了?”柱子小心地扶着三儿的另一边,只瞟了一眼周亮与二丫,一点儿都不登对!
  “唉,我这把软骨头,是应该要补补——”三儿盯着那口碗,咽了口口水,呐呐自语。
  “你说啥?”二银子往三儿身旁挪了挪,光是听着咽口水的声儿了。
  周亮接过那口大海碗,将剩下的鸡汤随手倒进了嘴里。三儿张了张嘴,这天儿都那么冷了,这鸡汤早该结了冻吧?为了这么点儿鸡汤,要不要这么拼?
  在二丫的接引下,五人很快熟识了起来。
  二银子对那口大海碗里曾经的鸡肉鸡汤很感兴趣,拍了拍周亮的壮硕的肩膀,“你家养了多少鸡,这还没过年呢,就开始杀鸡了?”
  “这是野山鸡,我跟我爹上山打的,这只鸡可是我猎的,老大的一只山鸡,就是我爹也难得猎到那么大的。”周亮摸着鼻子,看了眼二丫,脸上挂着的满满的自得。二银子瞧得刺眼极了。
  “你们也别往心里去了,我娘说了来年开了春就要孵小鸡,你们可以到时候来买啊。不过这野物,我娘不让我往外说的,要不是要带给二丫,也不会被你们看了去了。”周亮有些为难,生怕这三人给说了出去。他娘可是难缠地紧。
  柱子不由地多打量地一眼周亮,虎背熊腰,膀大腰粗、体壮如牛,这样子的在山上应该也跑不快的吧?
  柱子没察觉,他竟是有一些些,微微地吃味儿。
  只觉得二丫的腼腆的笑,有些刺眼儿。                        
作者有话要说:  台风来了,我在家里抗台。。。沿海的小天使们,注意安全,减少出门,注意防风防洪防雷。

☆、第 85 章

  二银子掏了银子,在周家也买了两大板豆腐,这天儿冷的,说不得还能弄个冻豆腐。周亮刚交了几个好伙伴,这会儿有心在二丫几人面前挣脸面,“娘,人家都买了这么许多了,你也不给个便宜的。”
  周氏愣了,盯着向来不管事的独子,又看了一帮人中的二丫,心里还有啥不明白的。咱都是过来人!“儿啊,不是娘不肯,只是现在这世道,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这不都是为了你嘛。娘就是没有吃的,也会都会留给你的,我的儿——”
  二丫瑟缩地躲了躲身子。这么多年的一个村子的,二丫哪还会听不懂周氏的弦外之音。不知为何,只是跟周氏打了声招呼后,就站在三儿的身旁,并不曾如往常一样,飞快地跑了。
  喔?胆子大了些——周氏自然只是注意着自己的儿媳妇。
  “娘!咱家又不缺吃的,做啥要说这些扫兴的话。”周亮这一下午都被人注视着,这单子生意可是他招徕来的,还打着包票说着,一准是最便宜的。没成想,二银子这么信任她,一买就是两大板豆腐,“喏,这剩下的半块豆腐就是送你们的了,这板回头等得了空闲拿回来就成了。”
  二银子付了银子,三人分了豆腐端着,“周婶,回头见,往后有豆腐卖,让亮子哥来庄子上报个信儿,一看这豆腐就知道不比城里的差,周婶真是好手艺,亮子哥可真是有福气的,有个这么好的娘。”二银子哄着周氏抿着嘴乐,欢喜地送着二银子三人到了院门口,再三嘱咐着路上走好。
  二丫与三儿顺路,难得地得了周氏的好脸,一路走着都是喋喋不休的,“三儿,三儿你知道吗,我从来没看过周婶给旁人这么的好脸色,就是我爹这个里正,也从来没有在周婶面前讨了好脸色……”姑娘,在外人面前,这么说你老爹,这样子好吗?
  “好啦,我说周婶到底是做啥的,咋就啥都能会点儿,听说来年还要孵小鸡?这随便哪一样就能赚银子了……”三儿对周婶,这个金鸡山脚地位颇高的妇人很有兴趣。
  原来,周婶的娘家,原来是在临镇上开着杂货铺子,只不过家中本钱有限,周婶的爹也是有心思的,儿子生的多,娶媳妇就娶卖豆腐的闺女,卖小鸡的闺女,屠夫的闺女,六七个儿子,娶的媳妇都是“实用性”的,连带着最小的闺女周氏都学了不少了东西。
  “这是从哪儿买来的豆腐!”金氏刚刚祭完灶王爷,看到那么多的豆腐倒是惊喜不已。“柱子,给你娘送去啊,这孩子,还往这儿搬做啥。”金氏看着柱子跑开了,才吩咐孔氏将这半板的豆腐给做了。
  三儿探着头,看着孔氏忙碌里,那么小的灶房里,金氏婆媳俩人在灶房里转身都有些难了,三儿识趣地不进去占位置。“这到哪儿买来的豆腐,可不如城里的豆腐细嫩柔软。”
  “是村子里的周猎户家买的,周婶就会做豆腐,听说来年开春还要孵小鸡呢,娘到时候也去定个几只鸡来,让小初儿给你养着鸡。我记得上回庞嫂子不是说有酿了大酱吗,用点儿大酱豆腐吧,味儿重点儿的,这几日吃着没味儿。”
  老庞头酿了好几缸子的大酱,原本这是留着一家人吃上整整一年的,听说,老庞一家在北方的家中,便是如此的,拌面条,沾着馒头,卷着大饼,但凡能吃的,都离不开大酱。
  金氏自然不会不依,不过却是让三儿自己来做。三儿撩起袖子,下锅做了个酱炖豆腐,五花肉片、菘菜、土豆都放了些,小火炖着。三儿最喜这酱香,光是闻着就够够的。
  这一年的小年,两家人一道儿过的,三儿做的酱炖豆腐,最受欢迎,就是汤汁都被喝了精光。三儿特意放了些辣子,大热的天儿,喝着可够味儿,浑身冒汗。
  大年三十,村中热闹了不少。
  朱管事这日领着刀疤男,叩响了钱家的庄子。钱来顺在开铺子的时候,偶尔也会与朱管事打个照面,拿着自家最好的,肉条配着茶水,这可是留给小初儿磨牙的肉条。可是金氏翻了个遍儿,也没寻到能招待人的,不得已,在小初儿哀怨的眼神底下,捞了半碟子的肉条,端了出去。
  朱管事顺手拿起了一条干肉条,这肉自然是从里正家买的,唔,这味儿不错,“可是有辣的?这肉条味儿倒是不错,不过味儿淡了些。”
  “若是放点儿辣子啥的,味儿可能会更好些。我家的这儿,我家小孙儿吃得淡……”钱来顺话落,朱管事自然知道钱家这肉可是宝贵着的,他也是没想到钱家会端了肉条出来。
  “其实,今日来,也是真有事儿求上门来的。”朱管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