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江有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得春江有水-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儿插着腰,“哼,二表哥是不是在说我坏话了?为何我今日老是打喷嚏。”
  “别学小猪哼哼了,小心鼻孔变大了。”徐绍启总算是好好说话了,还伸出手捏了捏三儿的鼻子。真小。
  二银子猛地从一旁窜出来,可是吓了徐绍启一条,“二银子,你怎么地也在这里!”二银子只是点点头,并不打算与徐绍启搭腔,就去了门口帮着徐绍律搬东西了。徐绍律一看是二银子,可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兄弟俩坐了一辆马车,可真真地听了一路的嘀咕。原本是一辆马车去的,后来,他爹徐高升说了,回来的时候要置办些东西送人,又租了一辆马车,还将他们兄弟俩人赶到了另一辆马车里,这分明就是打算祸害亲生儿子的节奏。
  “啊,二银子啊,你也在啊,你刚刚说了什么,我没清楚!”徐绍律只觉得耳朵嗡嗡的,一不仔细听就没听见二银子的说了什么。
  “无事,我就来帮表哥搬东西。”二银子在这个表哥面前,还是很正经的。
  不过一小会儿,钱来雅就风风火火地冲出了厨房,“三儿,那些都是你做的?”原本三儿他们是要开饭了,碰巧就是徐家人都回来了,这不就忘记了将饭菜端上桌了。这两日,钱来顺每日都会送些肉啊豆腐的来,这天儿热了,猪肉啥的都存不住,钱来顺如今也是闲人一个,正巧地可以每日地送菜来。徐家老爹这才对钱来顺有了几分客套,实在是每日只光吃着自家地里种的菜,这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再者,徐家老爹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三儿炖的烂烂的砂锅肉,吃得那是满嘴流油。早就将儿子孙子的忘得差不多了。
  “徐爷爷最喜欢我炖的红烧肉了,姑母快去尝尝。”钱来雅也只是单纯地夸夸三儿,自家侄女老给她长脸了。
  钱来雅的厨艺也就平平,“三儿,来陪姑母做点儿面儿,这饭应该不够吃的。”俩人又做了一大锅的面疙瘩,六月柿(番茄)做的汤汁,加了青菜、鸡蛋,酸酸的一大锅的面疙瘩,不过一端上桌就被一抢而空。
  呼,幸亏三儿机智,早早地给自己盛了一大碗的。
  徐高升有些意犹未尽,原本大热天的,他是半点儿不愿意吃热腾腾的面条的。只是坐在那儿就留的一身的汗了,更别说吃面条了,光是想着就让人排斥。
  不过,在三儿给自己舀了一大碗的面疙瘩后,红红绿绿的怪好看的。徐家老爹给自己盛了一大碗,比三儿更大的碗,那可是徐家最大的碗。徐家老爹给自己盛了一大碗的同时,还不往给季氏添上一碗。徐高升敏锐的看到了他爹眼里的示意,不过却是对着季氏的。三十多年的父子俩,徐高升毫不犹豫地舀了一大碗,抓了勺柄,小心地喝了一口,然后又是一大碗。学着老爹的模样,给钱来雅也给舀了一碗。
  徐绍律不喜面食,等到他回过神来,只零星地剩下几个面疙瘩,只得舀了一大碗的汤汁喝着饭吃。愤愤地咬了一大块的红烧肉,都是嫡亲的一家子,只是吃点儿面食,这就小心眼儿上了。
  饭桌上就如在战场上一般,没有眼光没有杀伐决断,就没有饭吃!
  待得到了太阳落山后,徐绍启将三儿的躺椅给拿了出来,摆在院中的风口处,“三儿,快来躺会儿。”
  之后,二银子很受伤。因为他发现,徐家整整有一排的躺椅,不过几乎是每个人都有一张躺椅。后来,还是徐绍启将自己的躺椅给让了出来,因为他要坐在一旁跟三儿说说话儿,顺带地给三儿打打扇子。
  躺在躺椅上的二银子,心里从此有了一个梦,建一个大大的庄子,然后在庄子的随处都要建着亭子,放上好多好多的躺椅……小小年纪,这是受了刺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冲收藏了,各路好汉快来帮忙冲击一百收藏。作者有强迫症,有坑必填,请放心跳坑,坑品有保证!

☆、第 43 章

  第二日,钱来雅夫妇俩一大早就去了永安县城。只想着赶在钱来顺送肉菜来之前,将人给拦截下来。只是钱来雅夫妇俩回来后,脸色怪怪的,看着三儿兄妹俩欲言又止的。也亏得三儿兄妹俩一直就不是个会看人脸色的,在钱来雅说自己这是“中了暑热”之后,便释然了。
  住了几日,二银子就打算回城里去了。虽说徐家人待二银子客套,不过到底每日地也没啥事儿可做,二银子便提出了明日一早跟着钱来雅去城里买菜,顺道回去。钱来雅苦苦劝留,“二银子是觉得姑母待你不如三儿好吗?所以才想着要回去了?”
  难道这个不是事实吗?二银子看着自家姑母泫然欲泣的模样,紧张地望了望附近有没有“路人”,小心地往后推了几步,千万可不能给讹上了。钱来雅步步紧逼,非得让二银子说出个理由来。
  “姑母,你晓得的,我得回去帮忙去,这住了许久了,望江阁的银子也该去算算了。这拖得久了我心里不安,我到底不好跟三儿一样一直玩着,三儿还小。”二银子一本正经地道,事关银子的事儿就不是小事儿。
  对于银子上的事儿,钱来雅根本就无力劝说,是顶顶要紧的。后来也不知徐绍启如何说服的二银子,二银子竟是不再提回去的事儿。
  待得二日后,钱来顺夫妇俩来了徐家庄子。还特意送来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我跟你娘要去一趟你外祖母家,你们可要一道儿去?”
  三儿摇头,二银子摇头。
  “我也早知道你们不愿意去,这就特意送了几件换洗的衣裳。在你姑母家可得听话,可别给你姑母添乱……”钱来顺细细地叮嘱,金氏却是在一旁默默地不说话,实在是反常地紧。
  “娘,你们回去做什么?”钱来顺有前科,说起谎来眼儿都不眨的。金氏却是实在地很,三儿拉着金氏的手,撒娇卖萌,说了一大串舍不得的话。金氏只是笑着摸摸头,“要是三儿想跟着一道儿去,那就把包袱去收拾出来吧。”
  三儿立马摇头,也不揪着金氏不松手了。“娘,你们路上小心,早去早回。我要晕车的,我就不去了。”
  金氏的娘家在临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即使是一大早出发,也得入了夜才能到那个叫金鸡山的山脚下。三儿从出生到现在,也只是去过一回,就是金氏也是难得地去一趟。大金子成亲的时候,金家也是一个人都不曾来。也亏得钱来顺看中金氏,否则就依着金氏有娘家却是没娘家作后盾的女子,在婆家被磋磨至死的也不在少数。
  依依送别了钱来顺夫妇俩,二银子也安心地在徐家住了下来。
  =
  马车,车厢内。
  徐绍律盯着三儿猛瞧,惹得徐绍启掐了一把徐绍律,“大哥,你眼睛可是抽筋了?”若是没有,一会儿就有了。
  “别闹!这大热天的,我可没心情听你念叨。”马车里坐得人多,挤挤挨挨地坐着,本就是已经出了一身的汗了,若是徐绍启再念叨上了,这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徐绍启挨着三儿坐,三儿打小就怕热,徐绍启尽量往他家大哥的身旁靠,多留些空隙给三儿,好歹总比贴着挨着的热好受些。“二表哥,可有吹着风了?”三儿手里握着一把蒲扇,用蒲葵的叶、柄做成的,扇面的边缘用棉布条给缝着包上。扇柄上刻着小小的四个字,“春回大地”。听说,这四个字是徐绍律写的。三儿每回看着这四个字,都忍不住瞥几眼。
  “二银子,听说你家的生意如今也挺好的。”徐绍律温文尔雅,若非徐绍启平日里老是惹恼了他,倒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听说,徐家时常有职业媒婆上门来,就是偶尔客串的媒婆也没少上门,只是不知为何,徐绍律到现在都不曾定下了亲事。
  “是极,是极。”二银子没点头。
  “听说银子是你们兄妹俩收着的?”
  “是极,是极。”二银子还是没点头。
  徐绍律:……
  自己果真是这么被人忽视吗?
  “大哥,你到底要说什么,说不得二银子听都没听到。”徐绍启实在是有些听不下去了,难不成读书使人傻?
  “是极,是极!大表哥这是说了啥了吗?”二银子也不知道是真听到还是故意的,忽闪着眼睛,好奇地看着徐绍律。懵懂地想让人一巴掌给掀翻了,徐绍律隐隐地感觉青筋暴起,这到底都是什么事!
  “好好说话!”咬牙切齿。
  二银子抬头收腹挺~胸,收敛了双眸里的柔光,适当了放出了一些杀气。既然都提到银子的事儿了,这杀气早就快挡不住了。“大表哥——”
  “无事了,收好银子便好。”
  一路上,安安静静的。书呆子若是怒了,二银子可是没有应对之策的。若是换成了徐绍启,大不了洗干净了耳朵听着就是了。
  行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钱来雅的陪嫁庄子。
  不过说来,钱来雅出嫁的时候,钱家的日子虽说也只能过得去,不过唯一的闺女出嫁,这嫁妆自然是早早地准备好了,就是钱来发要下场,钱家也没有动用了钱来雅的嫁妆。那时候,钱来雅的嫁妆也不过是两间茅草屋,三四亩的田产。只是后来,徐高升将周围的田产陆陆续续的买了不少,茅草屋也早就被推翻了。如今,钱来雅的陪嫁庄子,也是占地小几十亩,一排簇新的五间大屋,东西厢房都有三间。
  小庄子就在眉公山的山脚下,屋门口,就有一条山溪流过,小溪涧已经被挖深了不少,昨日又是刚刚下过雨的,溪水流得很欢畅,不时地带下山上的树叶,飘着。
  三儿也是鲜少来过,因为眉公山不高,平日里,也只是与徐家兄弟上山玩耍,夏日里还是山里头凉快些。
  牛婆婆一家子,就是庄子上的长工,昨日就得了消息,早早地将正屋子都给收拾了出来,才一到院门口,就已经热情地招呼上了。待得将东西都收拾好了,徐家老爹与季氏才被徐高升送了来。因为一辆马车坐不下,这才奔了两趟。钱来雅一早就说好了,可是得在这个庄子上小住些日子的,就是连季氏也带了不少的东西。
  一眼望去,附近也都只是零星的散落着几处院子。在眉公山的另一头,听说可是有不少的村庄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4 章

  也不知钱家当初如何寻来的这么一个好地方,山脚下山风习习,院子里就并排种着两棵桂花树,树底下早早地就已经摆上了竹躺椅。果然,徐家人的性子,就是徐家的长工都是知晓的。打开了院门,走上十几步,就是那条从山上奔流而下的山溪,溪水哗啦啦地流淌着,二银子早就蹲在溪涧旁,掬了一捧溪水,洗脸。
  “二表哥,你说这里头有没有鱼啊?”二银子洗了把脸,脸上还有水往下滴,湿了前襟。溪水清澈,一眼就望到了底。
  徐高升也在一旁蹲了下来,拿着一条巾子在溪水里甩甩,也不搅干就开始擦脸,舒服地赞叹了一声。“这么浅的小溪涧,应该没啥鱼了。不过眉公山上却是有一个大大的溪坑,说不得里头有鱼的。”
  三儿最是怕热,这番一折腾,差点儿妹儿给热得背过气儿去。蹒跚地跟着到了小溪旁,没未蹲下身子,就被徐高升喝住了,“三儿小心着些,这都沾了水了,岸边滑,那上头去去,喏,巾子给你。”徐高升待三儿可真真地就是贴心地好,甚至于有时候钱来雅这个嫡亲的姑母没想到的事儿,徐高升早早地做了。这会儿拿着巾子,也是想也不曾想那么多,只当是自己嫡亲的闺女,也没这么多的避讳。
  桂花树下,牛婆婆早就已经吩咐着架起了烧烤的架子,不过几步远,就架着一口大锅。牛婆婆的儿子以前是个猎户,可是不小心伤着脚后,就不再上山了。牛大儿跛着脚,若是不仔细瞧,倒也看不大出来。
  牛大儿的儿子都有好几岁了,不过这个已经当了爹的人,仍是腼腆极了。看着媳妇在招呼着徐家人,自己低头塞了一块木头到大锅底下,肉香味儿更浓了些。“牛大叔,这好像啊,可是早就炖上了吧?”
  牛大叔轻轻地点点头,若是不细听,倒是忽略了那声,“嗯——”
  牛婆婆刚从井口打了一桶的水上来,桶里赫然放着的是一瓷罐子。“姐儿离得远些,免得被火星给溅着了。”牛婆婆抱着瓷罐子,笑容可掬。徐家并不甚是讲究规矩,至于钱家,更没啥规矩可言。这猛地被人唤了一声“姐儿”,三儿还有有些懵懵的。待得回过神来,却是羞红了一张脸。“牛婆婆这是不认得我了不成,我是三儿,不过也是有好些年不曾过来玩儿了。”
  牛家人在桂花树的树底下放了一张长长的大桌子,牛婆婆这才将瓷罐子里放在桌子上,给自家儿媳妇使了个眼色,就笑着回了三儿的话。“哪能不记得呢,可不就是表小姐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