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江有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得春江有水-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来顺常年不大喝酒,酒量实在不算好。昨日钱来顺算得上何家的重要客人,自然是被灌了好些酒,第二日自然是有些醒不来了。
  钱来顺是被不知从哪儿飘来的香味给唤醒的,跟梦里的那个猪蹄味儿一模一样!
  无他,只是三儿兄妹几人先斩后奏,猪头都已经炖上了。
  金氏远远地躲开了,只让金氏领着三儿自己折腾。这原是金氏牵的头,这会儿想避开却是真的,只是真的有些晚了。
  孔氏领着三儿在灶房里忙活着,若是金氏在的话,一准儿得吓得请钱来顺念几句咒。在三儿小的时候,钱来顺就是少被人请着去街坊里瞧瞧,都是去瞧那些个小孩儿夜啼的,或是呆愣的,或是多动的。但凡是家人觉得反常的,钱来顺就用得上了。
  不得不说,钱来顺真的是个多才的。
  钱家以前的日子并不好过,供了一个钱来发,却是再也供不起钱来顺了。钱来顺的爹在宣布这事儿的时候,整整三日睡不着,到底都是儿子,如此偏疼了一个,放弃了一个,却是他们夫妇俩的心里头也不舒坦。
  也亏得钱来顺是个心宽的,只说了,让钱来发往后从书院回来,每日教他几个字儿,就成了。后来,钱来顺是识字了,却不是钱来发教的。
  也算是钱来顺运道好,十岁也才刚出头,却是投了偶尔路过的一个老道士的眼缘,跟着老道士学了一年。一年后,老道士便不辞而别了。至今都没有出现在村子里。
  自此,三儿就闭口不言,打量着二哥如何的,三儿便依样学着。钱来顺夫妇俩,还当三儿是学着好玩儿。若不是钱来顺真的是好爹,还是个宠闺女的,三儿如今也不敢放下心防。
  点点滴滴。
  钱来顺过得很辛苦,那还是三儿小的时候,钱来顺在自己的床铺旁搭了一个小床,如今,却早已经睡不下了。三儿有时候白日里睡得多了,夜里总睡不着。
  偶尔,便能听见钱来顺说梦话的声音。
  “三儿娘,咱家还有多少银子。米缸又空了——”
  “快快快,三儿发烧了,我收起来的一两银子先拿出来,不够我再去隔壁柱子爹借去……”
  “今日又没个进账,二银子的束脩要让先生先给缓一缓了——”
  前些年,钱来顺每年都能被人讹走些银两,钱来顺并不贪心,不过是初开当铺那几年,总是容易犯同情心。若是不是走投无路的,都不会来当铺的。
  钱来顺因着犯了行规,被商会罚了好些银子。这银子是钱来顺的小妹,钱来雅偷偷地借的。钱来雅嫁了个秀才,虽说年纪大了些,却也是个知道疼人的,钱来雅一嫁过去就掌了家。
  那时候,钱来顺好似老了许多,除了三儿每日的蛋羹,其他的时候,都是钱来顺领着一家子上娘子去采摘野物。三儿一开始都是被金氏背在边上的。
  还是柱子的奶奶瞧得心酸,让金氏将三儿留在许家。由着许家人看着,三儿只一个月下来,却是胖了许多。
  而如今,三儿一晃都已经九岁了。有了金氏的掩护,三儿却是不想掩饰下去了。因为三儿知道,他爹就是察觉到不对,也不会说了出去。
  只因着,她,三儿,在他爹的心里,比他的命更重要。
  他爹,这辈子,怕是都会护着她的吧……
  “三儿,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孔氏是尝过金氏的手艺的,自然是不大相信三儿是从金氏那儿学的。
  三儿只坐在灶孔前烧火,嘴里却是不停地吩咐着孔氏。不知为何,孔氏没来由地相信了。
  “咳——嫂子,不知你有没有听大哥说过,咱爹与那老道士的渊源?不知为何,早些年,我的梦里却是一直梦见那老道儿,总是不停地跟我说话,让我背着乱七八糟地东西,不会背还不给吃的,呜呜,我可是没少在梦里头哭——”三儿说得似真似假,不过那情绪却是真真的,还不往舔舔唇。
  孔氏夫妇俩生活协调,自然也听说了那会儿钱家的日子不好过,就是三儿也只是勉强填填肚子。哄了三儿一会儿,心里却是更信了。
  “嫂子,你说那老道儿是不是神仙?不过,神仙也带这么捉弄人的,就是在梦里头也不让人吃饱。”三儿嘟着嘴,偷偷地观察着孔氏的脸色,看着孔氏不住地点头,又心疼地看着自己,总算是松了口气儿。
  能唬到一个是一个!
  “那定是老神仙了!三儿,咱跟爹娘去说说,回头,咱可是得好好地谢谢老神仙!都保佑着咱家呢,咱爹也是,三儿你也是。难怪爹常道,三儿是最像爹的!”
  这都哪儿跟哪儿!
  “大嫂,你可别告诉爹去,我打小就看着爹给人打柴啥的,怪吓人的。每回,我都得做上好几日的梦!”三儿可怜巴巴地拉着孔氏的衣袖,因着着急了,不知何时抹了灰在脸上。
  自打嫁了人后,孔氏母爱大增。看着三儿的小模样,还有啥不答应的。
  “大嫂,咱褪了猪毛,还有些刮不掉的,就用火烧,保准光光的!”孔氏一一照着办了。
  孔氏有些不放心,“三儿可得守牢自己的嘴了,可不能告诉了外人去了,人心难测。可记牢嫂子的话了,啊?”
  如此,这事儿就算是过了。三儿原本打算的眼泪攻势,都还没来得及用上,默默地坐在一旁烧着火……
  

☆、第 21 章

  永安县的口味偏重,杂货店里卖的调料,就有数十种。不过,寻常人家却也只是撒些盐,清蒸白煮了。
  钱家后院,肉味飘香。
  “大嫂,多留些汤汁,一会儿卖的时候浇汁到肉上。”三儿使劲地吸了吸鼻子,光是闻着味儿就觉得好香。
  三儿知道一早上他爹都是愤愤不平的,只吃了半碗儿薄粥就去了前头的铺子里,光是一早上冷哼了好几回。三儿觉得挺对不住的,“嫂子,你给我切一小块儿,我送去给爹尝尝去。”
  金氏一看苗头不对,早早地就到了柱子家躲着去了。这会儿,才小心翼翼地一推开门,就看见三儿端着盘子,满满地肉香。一片片地切得薄薄的,上头浇着汤汁,色泽红润,香味儿浓郁。
  “三儿,这是给你爹弄去的?我来,我来吧——”金氏喜笑颜开,伸手就开抢三儿手里的瓷盘子。“唉哟,这可是瓷盘儿,还是娘来吧,一会儿若是不小心给打破了,那就好些可惜了!”
  哼!
  三儿巧妙地避了开去,用头顶起了布帘子,才顺道说道:“这肉可不行,娘这是想想其他的路子咯——”
  “爹,我给你送吃的来了!”三儿故意扬声道,惹得在外头的金氏牙痒痒。“狭促鬼,哼,这个家还真没有我怕的人!”只是心里头早就开始犯嘀咕,惴惴不安的,驳了钱来顺的面子,可还是头一回。
  毫无意外,钱来顺吃着三儿送来的那盘子猪头肉,就知道这生意可行。只是拉不下那个脸,不过瓷盘里的肉的却是一干二净,就是连一点点汤汁都被蘸着馒头吃干抹净了。
  钱来顺拨着算盘算了个小账,那屠夫也是厚道人,给钱家的价格,也只是五个铜板一斤,一个猪头也只有十斤左右。去了猪脑子,骨头的,不过得用的猪头肉,也不过只剩下了八斤有余。 
  永安县一斤肥肉的价格,大抵都是十五个铜板左右。钱家定的价格也不高,只是十七个铜板一斤,毕竟是已经煮好的,天气渐热,也能做一条凉菜。切成一片片的薄薄的猪头肉,蘸着酱汁,肥肉酥烂,瘦肉鲜香,味纯而嫩。
  头一日,不过七八斤的猪头肉,不需一个时辰就已经卖空了。
  “我这就回家拿了个盘子,这肉就空了啊?”一大娘踮着脚,使劲地往摊子里瞧,“小娘子,我瞧着你那罐子里还有肉呐,难不成有生意都不做了啊——”若是自家买了肥肉做,不过是片了炖汤,或是或者土豆一道儿炖着。吃得久了,味儿总是差了许多。关键是那杂货铺子里的调料贵,买了调料又做不出好味道来,可就浪费了。
  西市也有熟食摊子,不过那最便宜的也要二十多个铜板一斤,可比这摊子上的贵了许多。大娘可是早尝过了一小口,这才急吼吼地回家拿碗盏去,可没成想,还是晚了一步。
  “大娘,明日早来啊,今日做得少,做着来试卖试卖的。明日我一准儿给你先留了起来,甭管您早了或是晚了,保管能买得上,成不?”三儿眉眼弯弯,本就是讨喜的性子,这会儿半大的孩子,一口一个“您”的,还有啥不舒坦的。
  大娘总道有些可惜了,“那行,小娘子咱可说好了哩,明日可得记着!”
  大娘这一说,一旁没有买上的,也纷纷这般说着。三儿都一一应了,众人这才满意地散了。
  “小娘子,我可是明明瞧着你还有一块肉的,你这么小小年纪就哄骗别人,怕是不大好吧?”不是冤家不聚头,三儿总觉得命运有些捉弄人了,这偶尔才来摆个摊子,就是鸡蛋大娘的隔壁。
  也不知是啥时候着了鸡蛋大娘的眼,三儿确实藏了一小块儿放在瓦罐子里,罐子里还有一些浓郁的汤汁。
  二银子嘴儿甜,来买肉的大娘都喜欢打趣着二银子,二银子很适时地该脸红就脸红,该唤人就唤人,拿捏地尺度那是刚刚好。三儿从一开始的惊叹不已,到后头,只听着二银子招呼,自己只管着切肉。唉,原道是来打下手的。
  “三儿,还不快些整理了!一会儿可要给武头儿送去的。”二银子充耳不闻,只径自吩咐着三儿,架势十足。
  鸡蛋大娘愣了会儿,刚想替他爹娘教导一番,突然想起来,这个“武头儿”有些耳熟。
  看着二银子的背影,鸡蛋大娘才出声道,“喂,这武头儿谁啊?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 
  “咱西市的头儿。”
  默了。鸡蛋大娘决定往后离着远些。
  钱家小儿摆摊之路异常顺利,得了吃食的武头时不时地就会来摊子前停留一会儿,说上几句话,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市的小喽啰都不曾来堵人。
  得了李屠夫的介绍,钱家如今每日都收四五只猪头,或早或晚都能卖了空了,一日也能赚上小半两。 
  钱来顺自此抑郁寡欢,三儿时常当着自己的面儿,分钱。这也就算了,“爹,要不咱铺子就换成卖这猪头肉得了。”二银子这些日子,也分得了一两银子了。
  兄弟三人平分,不过孔氏与大金子夫妇俩商量了半宿,第二日就将银子交给了金氏,“娘,我跟相公年纪轻,这银子还是你收着吧。”
  三儿低头喝粥,大大地挖了一筷子的咸蛋黄,嗯,有了银子,买起鸡蛋来都不手软。
  二银子则是有些局促地,毕竟年岁比三儿大了些,只等着金氏的反应,狠狠地咬了一口馒头,直勾勾地盯着金氏,丝毫不愿意错过金氏的一言一行,心里却是打定主意不愿意,好不容易才心安了些。
  金氏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了,咳咳咳——
  孔氏刚想收回手,金氏已经咳停了,“若是你们夫妇俩都这般决定了,这银子我就给你们收着,往后生了儿子就送去书院去!说不得咱钱家还能出个举人老爷呢!”
  孔氏缩回半路的手,赶紧又递了过去,为表诚心,还特意将一两银子放在金氏面前的空桌上,乖乖地红着脸应了声,“嗳,我都听娘的!”
  孔氏原本就是不愿意分了银子的,本就不是她的主意,只是帮着打打下手,却是拗不过三儿,也只得接了,今日将银子给金氏,也是早就想好的主意。
  父母在,不分家。
  看着二银子的背影,鸡蛋大娘才出声道,“喂,这武头儿谁啊?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 
  “咱西市的头儿。”
  默了。鸡蛋大娘决定往后离着远些。
  “爹,你别看着我,我可是你嫡亲的儿子,向来不瞎花银子的。”二银子面不改色地道,总之这一两银子,可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
  金氏只得了一两银子,便没有了后续。
  金氏也没少到二银子和三儿的屋子里去,可就是巧了,果真就是一个子儿都寻不出来。不过,金氏可向来都是说,去帮着三儿去整整屋子的。
  柱子奶吃着三儿送来的猪头肉,软糯鲜香。“这猪头肉可是不同的,听三儿说,可是特多炖了些时间的!三儿这丫头,怪有心的。”
  柱子娘婆媳俩人关系一直不错,也乐得老太太高兴,“可不就是,我还真是尝过了,娘这儿的猪头肉,可比咱客栈里买来的松软了许多,正适合娘吃着,可见就是个有心的。不枉娘带了三儿那许多日子。”
  柱子奶摆摆手,嘴里的牙都已经掉了好几颗了,抿着咽下了才道:“街坊邻里地搭把手,不值得挂在嘴上的。钱家可也没少帮衬着咱家做事儿,总记着自家待人家的好,这人啊,心眼儿就偏了。”
  “媳妇都听娘的。”柱子娘却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