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7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体……a级警戒!目标……正北偏东15度、距离15000米!p型弹装填……连续射击准备……”

    这雄浑有力、语速略快的声音来自于新联合王国海军驱逐舰“阿斯隆”号的爱尔兰舰长西蒙…特威格少校。此君是个身高近两米的“巨汉”,笔挺整洁的军服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有气势,宽厚的肩膀和强健的臂弯给自己人以踏实可靠的感觉,同时让任何意图与之为敌者深为忌惮,而他那双深绿色的眼眸更是如宝石般珍稀。

    收到来自舰桥的战斗指令,值守于各主炮塔和弹药库的舰员们立即行动起来。一发发装有近炸引信的炮弹经由扬弹机运送至待发位置,一座座搭载127毫米舰炮的主炮塔在电机驱动下转向东北方,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霸气磅礴地斜指天穹……

    此次编入新联合王国海军地中海特遣战斗舰队的驱逐舰共有两个级别,即风级和红龙级。前者是30年代初期设计定型、经历过二战洗礼的老舰,其性价比和均衡性得到了各国海军的高度认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包括以技术授权形式在国外船厂建造的在内,总共有68艘风级驱逐舰被建造出来,而除了因战争或事故沉没、报废的几艘之外,其余均处于服役状态;后者是40年代初期设计定型、被视为划时代之作的新舰,大量电子化、机械化装备的运用使该级驱逐舰的造价偏高,但实践表明,多功能、多用途的设计使之足以胜任现代条件下各种作战模式的需求,因而具备较高的军事价值。

    在红龙级陆续服役后,新联合王国海军的26艘风级驱逐舰有12艘转入封存状态,继续服役的14艘相继接受了技术改装,包括将原配的50倍径127毫米克虏伯火炮更换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60倍径127毫米国产火炮,换装改良型号的半自动装填系统,加装与红龙级驱逐舰同型号的炮瞄雷达和机械式弹道计算器,用四联装对空火箭弹发射器和四联装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取代旧的防空、反潜武备。这些进行了技术改装的风级驱逐舰,总体作战性能较原版型号提升了至少50%,因而获得了一个非正式的称号——暴风级。

    “阿斯隆”号便是这老而弥坚的“风暴”之一。

    “目标即将进入近防警戒线!‘奥西恩’号就位!‘戈尔韦’号就位!本舰就位!”

    “阿斯隆”号的战斗舰桥里,参谋军官将雷达室的报告转报给傲然矗立在舷窗前的特威格少校。这位有着巨人之躯的海军军官毫不迟疑地下令道:“满舵左转两个罗经点!”

    大副立即应道:“左满舵,转向两个罗经点!”

    片刻过后,从舰桥瞭望台传来报告:“旗舰授权‘奥西恩’号指挥右翼近防作战!”

    特威格少校没有吭声,而是将目光从右舷转向前方。肉眼无法穿透的黑暗中,费奥纳级轻巡洋舰“奥西恩”号和红龙级驱逐舰“戈尔韦”号保持着既定的航速与航向,它们连同“阿斯隆”号构成了一面移动的坚盾,横挡在了意军鱼雷艇群攻击己方航母编队的必经之路上——尽管意军鱼雷艇群尚在万米之外,装备高频雷达的“芬尼亚”号已将方圆数十公里内的敌我动向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在这艘旗舰的精准调度下,守护舰队右翼的纵队主动将防御线北移,航母右侧的近防阵地则由实施机动的驱逐舰和从后卫部队调来的猎潜舰暂时负责……

    敌人越来越近,战斗一触即发,“阿斯隆”号舰桥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参谋军官不断报告战斗准备情况:“奥西恩号发来灯码信号,各舰对位射击……炮瞄雷达定位……射击诸元确定……各主炮调整完毕……”

    与此同时,在舰上的各主炮战位,炮手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夜幕遮蔽了敌人的身形,海浪掩盖了敌人的响动,所以他们肉眼看不到一点异常,耳朵听不见一点异况,但他们不必因此而紧张。在战舰的雷达屏幕上,疾驰而来的意大利鱼雷艇群无所遁形,它们的战术策略也直观体现出来:这些鱼雷艇大致分为两队,个头大的4艘居于右前,看样子是担负佯攻诱敌任务,个头小的10艘位列左后,不出意外的话,主攻将由它们实施。

    在旗舰“芬尼亚”号的调度下,各舰开始对意军常用的无线电频率展开阻塞式干扰,同时密切关注附近出现的无线电波,使那些意军鱼雷艇暂时失去无线电联络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它们的作战协调性。等到敌方鱼雷艇群越过预设的10公里也即10000米近防警戒线,“奥西恩”号的三座三联装127毫米舰炮毫不迟疑地发出划破海空的咆哮!

    在深绿色眼眸连同棱角分明的脸庞被炮焰映亮的刹那,特威格少校也发出了雄狮般的低吼:“开火!”

    得此指令,舰艏两座背负式布局的单装127毫米炮遂以每分钟10次、每5发一组的频率喷射橘黄色的焰光,每一组炮火过后,射击指挥官都将根据炮瞄雷达和弹道计算器的联动数据向炮位发出调整参数——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15…20秒钟,所以从外部来看,这艘战舰几乎是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射击,而它此时使用近炸引信的p型弹原本是作防空之用,相较于普通的高爆榴弹,这种炮弹的预制破片更适合杀伤轻装甲的作战飞机,用来对付体型小且装甲防护薄弱的鱼雷艇也恰如其当。

    三组炮火过后,特威格少校从参谋军官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报告:已有三分之一的目标失去航速,甚至有两艘直接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特威格少校一脸冷酷地点了点头,继续将目光投向被炮火映亮的海面。尽管高速冲刺的意军鱼雷艇能够以每分钟1500…1800米的速度逼近对手,并在航行途中做出杂耍般的机动规避,但它们面对的是装备5门单装127毫米炮的“阿斯隆”号、搭载3组双联装127毫米炮的“戈尔韦”号、装配3组三联装127毫米炮的“奥西恩”号。这三艘战舰全力倾泻炮火,能够在海面上制造出大面积的封锁网,没有任何舰艇能够安然无恙地穿过此网,也没有任何舰艇能够随心所欲地避开这样一张大网……

    五分钟过后,“阿斯隆”号六组炮火投射完毕,这时担任战斗指挥舰的“奥西恩”号发出了停止射击、注意观察和规避鱼雷的指令。作为费奥纳级轻巡洋舰庞大家族的一员,它在这个技术更替、新舰倍出的年代没有急流勇退,而是通过现代化改装获得了任现代化海战要求的各种软硬件。虽然相较于那些在三四十年代设计建造的后辈,升级改装后的费奥纳级在动力和防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把单发威力和穿深俱优的双联装152毫米炮换成了三联装127毫米炮,火力似乎有所削弱,但是,足以体现国家科技实力的先进火控系统和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舰对舰导弹赋予了它们不容任何对手小觑的全新战斗力……

    炮火停息,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奥西恩”号领衔的三舰战斗组一面打开探照灯,严密警戒水面可能出现的鱼雷航迹,一面以声呐设备监听水中的响动,防备意军鱼雷艇撤退之前投射的鱼雷。不多会儿,各舰陆续发现鱼雷,所幸它们是从较远位置射来,准头很差且易于规避。在三艘战斗舰艇的示警指引下,舰队所辖各舰相应规避,最终化解了这次不足为惧的危机。

    鱼雷告警结束后,参谋军官向特威格少校报告了弹药消耗情况——此战“阿斯隆”号每门主炮消耗p型弹30发,共计150发,占p型弹药储量的18。75%,战斗结束时存余主炮弹药2450发,其中:p型防空弹650发、a型穿甲弹800发、h型高爆弹800发、f型照明弹200发。

    身形无比魁梧的特威格少校转过身来,看着已经忙碌了好一阵的军官们,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神情。在这样一场“以大打小”、“以慢打快”、“以少打多”的海战中,防御一方能够取得完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吝消耗的猛烈射击——若是战斗再持续五六分钟,弹药消耗至少要增加一倍,而且一旦让对手进入鱼雷有效射程,就有可能出现损失。

    至于参战的那14艘意军鱼雷艇,除有4艘仓惶北逃之外,余下10艘均葬身于新联合王国海军的炮口之下,其中4艘是在战斗中当场战沉,6艘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动力。“奥西恩”号没有给它们溜走的机会,在发出弃船告警信号之后,毫不客气地将其一一击沉。
………………………………

第975章 海空激战

    天亮后,航行在撒丁岛南部海域的新联合王国海军特遣战斗舰队接连派出了两波舰载机,对地处意大利西南端、军力部署较为有限的撒丁岛展开了两轮猛烈空袭。在旗舰“芬尼亚”号的全盘指挥和空中预警机的现场调度下,喷涂三叶草徽标的舰载机群依然保持着高效率的挥,但跟前一天完全一边倒的战局不同,他们在这两波轰炸中总共损失了9架战斗机和7架轰炸机,而前一天五次出击,接连痛击意大利舰队和马耳他驻军,也才损失了26架战机。究其原因,主要是意大利空军连夜向撒丁岛调派了足足5个中队的战斗机,充实了这里的空中战力,而且意大利飞行员们知耻后勇,誓以坚如磐石的意志捍卫了意大利空军的荣誉。

    强大的意志确实能够提升战斗力,但并不足以改变事物的自身规律。在击落这6架新联合王国海军舰载机的同时,驻撒丁岛的意大利军队也损失了近百架作战飞机包括那些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的大批战机。若只看空战的战损比,新联合王国海军航空兵依然握有显著的技战术优势,但是,主场作战的意大利人能够调动举国之兵力快增援,新联合王国对特遣战斗舰队的补给线则有一千多公里之遥,局面似乎对意大利人更为有利。

    开场两板斧过后,新联合王国海军特遣战斗舰队由攻转守,同时调整节奏,全体快驶向西班牙海岸。这个时候,风闻西班牙即将参战的意军总参谋部匆忙给派驻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空军部队下达了追击令,要求他们竭尽全力攻击那支新联合王国海军舰队。因为一旦西班牙参战,这些精锐舰艇将在西班牙东海岸港口获得补给站和前进基地,然后在西地中海肆意活动,真正在战略上跟奥匈帝国海军交相呼应,届时意大利的处境将会变得极端糟糕。

    上午时许,自战争爆以来波对新联合王国海军特遣战斗舰队动空袭的意军战机出现在了“芬尼亚”号雷达室的雷达屏幕上,整个舰队早早拉响防空警报。对于这一意料之中的情况,特遣舰队指挥官加文…拜尼尔将军和他的幕僚团队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状态。不等意军机群靠近,6个精锐的、整装待的舰载战斗机中队迎了上去,近百架r…44t在空中排成盾形阵列,开打便将无线制导式的空空火箭弹一股脑儿射出去,没怎么费力气就把意军空中编队给彻底打散,接下来,有的r…44t跟掩护轰炸机的意军战斗机缠斗在了一起,有的毫不客气地逮着那些落单、掉队或是跑偏的意军轰炸机痛扁一顿。不消十分钟时间,新联合王国的海军飞行员们就取得了击落敌机37架、击伤敌机9架的骄人战绩,使得近半数的意军参战飞行员非死即伤!

    在这6个舰载战斗机中队的神勇挥下,意军第一波空袭机群没能对眼前这支新联合王国舰队展开像样的攻击,绰号“食雀鹰”的79几乎一打就着,简直成了敌方飞行员刷战绩,到头来只有几架绰号“翠鸟”的z7中型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拼死掩护下突入敌方舰队,有两架从三四公里以外向敌方航母投掷航空鱼雷,结果无一命中,另外两架试图靠近敌舰施展杀招,但半途就被敌方舰艇射的舰空火箭弹给炸了下来。

    己方舰载战斗机的出色表现让坐镇“芬尼亚”号的拜尼尔可以悠然自若的指挥自己的舰队继续保持齐整的航行编队。那些能够越过空中阻截线的意大利轰炸机基本上都是以散兵游勇的方式逼近舰队,没有良好的战术配合,它们压根不能对阻止严密的这支精锐的舰队形成有效威胁。要知道,无线制导式舰空火箭弹和27毫米双联装火炮能够在舰队上空撑起一顶强有力的防空伞,各种口径的机关炮则为舰艇构筑起了牢固的近身护盾。

    第一波空袭遭到挫败后,意军高层不但没有反思双方差距,反而强令本国海空军航空部队不计代价地对新联合王国海军舰队动攻击。一个多时后,意大利海空军从撒丁岛和西西里岛调派了所有可以起飞的作战飞机包括93架战斗机和86架轰炸机,气势汹汹地扑向已经航行至撒丁岛西南海域的新联合王国海军舰队!

    来袭的意大利机群黑压压一片,这般景象着实让新联合王国海军官兵们捏了把汗。舰队上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