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岁约阿希姆- 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艘德国战舰的修复情况不甚乐观,一旦岛上的海防要塞陷落,德国人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令“海因里希亲王”号带伤出航,想方设法撤回欧陆,要么悲壮自沉,以免落入敌人之手。
………………………………

第722章 老将请战

炙热的艳阳下,一架双引擎的运输机稳稳降落在了巴黎南郊的德法联合军用机场上,身穿蓝衣白裤、腰挎元帅佩剑的德国海军部最高长官莱因哈特…舍尔元帅一脸严肃地走出机舱,等候在舷梯旁的仪仗兵们齐齐端起步枪,昂首致礼。

    年逾七旬的舍尔元帅健步走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军官们匆匆握手之后,便一言不发地钻进黑色的奔驰轿车,静静闭上双眼,坚毅的脸庞却流露出纠结彷徨的复杂神情。身体上的些许疲倦不至于让这位被同僚称为“老水手”的悍将如此沉默,但凡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的烦忧在于同盟国海军在大西洋战场的糟糕处境,在于受困亚速尔群岛、不知命运几何的残兵残将……

    尽管法国政府一再重申自己的中立立场,由于德国占领军并未撤离,且以法国港口和机场作为进攻英国的踏板,法兰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战争。从机场前往德军总参谋部战时所在地的这一路,沿途尽是荷枪实弹的德军士兵,难得看到一两个法国平民,也是畏畏缩缩如同淋着雨的鹌鹑,而那座恢弘的巴洛克式城堡,似乎也因为德军的盘踞而变得阴气缭绕。

    抵达目的地之后,舍尔与刚从柏林赶来的海军部长官汉斯…曾克尔上将以及海军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上将简单寒暄几句,便一同前去面见皇储小威廉。

    在大西洋,同盟国舰队进来连遭败绩,而在英伦诸岛,同盟**队正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以德国皇家近卫第1装甲师为先锋的右翼军团已推进至距离伦敦不足50公里的战线,以山地兵为主的左翼军团亦已逼近苏格兰的军事重镇爱丁堡,即便英国人决心顽抗到底,同盟**队占领英国全境看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因此,德国储君依然可以稳若泰山地坐镇巴黎,以德军总参谋长和同盟国联合作战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继续统御战局。

    德国海军的三大首脑齐聚于此,目的当然不只是讨论战局那么简单,小威廉之所以将他们一并召集前来,是因为此前莱因哈特…舍尔主动请缨,希望高层批准其接替贝恩克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

    对于舍尔的请战要求,德国皇储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而是拐着弯谈起了海上征程的艰苦卓绝、海战谋略的劳心耗神——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恐怕难以胜任舰队司令这一角色。

    “殿下可有比在下更适合的人选?”舍尔反问。

    德国皇储的迟疑看起来像是在做最后的权衡。

    从他有别于往常的表情里,舍尔瞧出了端倪,对此他既感到惊讶,又有一丝欣悦。

    “约阿希姆陛下如何?”小威廉抬头看着舍尔。

    1914年日德兰大海战,老将冯…英格诺尔是公海舰队司令,舍尔是其麾下的分舰队指挥官之一。对于交战双方在这场海战中的排兵布阵和临战应变,历史和军事学家存有诸多争议,唯独有一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德国海军取胜的最大功臣是担任德国公海舰队参谋长的约阿希姆王子。

    对于彻底压垮英国海军的弗兰德斯海战和法罗群岛海战,人们在对战史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后得出结论:才华横溢的约阿希姆王子依然是主宰战斗的“关键先生”。至于冯…英格诺尔和后来接替其出任公海舰队指挥官的舍尔,最明智的地方就是对舰队参谋长的作战方案给予了信任和支持,并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指挥官应有的坚定和冷静,他们配得上“优秀舰队指挥官”的称谓,但如果让他们真正独当一面,能否在这样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中赢得胜利,谁也没有把握。

    “喔?”舍尔挑起眉头,“殿下要请爱尔兰国王陛下指挥同盟舰队?”

    小威廉不置可否:“如何?”

    舍尔道:“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好像没有听说过有哪国君主亲上战场了。”

    海军元帅的质疑既笨拙又缺乏说服力,小威廉轻笑道:“再往前追溯几十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和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都是了不起的指挥官,不过话说回来,倒是真没有哪位君主亲自率领舰队作战。所以,如果约阿希姆陛下拒绝这一邀请,我绝不会对他有任何不敬的想法。”

    这时,雷德尔提出了他的见解:“自1916年之后,约阿希姆陛下就脱离了军队的生活,出海巡航的时间比以前少得多得多,虽然他的军事天赋毋庸置疑,以时下的局势,我们需要一位能够立即进入状态,而且没有太大心理负担的指挥官,而在这一方面,我想舍尔元帅应该是更为理想的人选。”

    小威廉表情慎重地考虑了一会儿:“这样吧,我们做两手准备,若约亨拒绝我的建议,那么就由舍尔元帅来担任同盟国舰队司令,而如果约亨接受建议,我会跟他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详谈,看他能否应付当下的局面,再做最终的定夺。”

    作为当事人之一,莱因哈特…舍尔当即表态:“如此甚好。”

    雷德尔端坐原地,不置可否。

    至于主管德国海军人事的曾克尔上将,从头到尾都没有表态。

    当天中午,一份以小威廉私人名义拍发的密码电报被呈送到了夏树面前。对自己长兄——霍亨索伦家族第一继承人的想法,他一点不觉得意外。安稳地睡过了午觉,他在办公室召见内阁首相罗尔…麦克林及三军总司令,征询这些重臣的意见。

    从政治立场出发,首相认为爱尔兰国王可以考虑火线接任同盟国舰队司令一职,但前提是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登舰指挥战斗,而是在相对安全的陆上司令部运筹帷幄,若这一前提无法得到保证,便应明确地予以拒绝——国王的安危直接关系到爱尔兰的稳定,关系到六百万爱尔兰人的命运,绝对不容有失。

    从军事角度考虑,将领们觉得由爱尔兰国王执掌同盟国舰队的指挥权有好有坏,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爱尔兰在同盟国阵营的军事地位,而且可以在战斗中优先照顾爱尔兰舰艇,让爱尔兰海军官兵多涨经验少吃亏,坏处是一旦战局不利,不但国王本人的威名受到影响,爱尔兰的利益也容易受到损害。

    既然首相和三军司令的想法跟自己的考虑基本一致,夏树果断道:“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谢绝德国皇储殿下的邀请。”

    曾长期担任爱尔兰外交大臣的现任首相罗尔…麦克林立即表态赞同,陆军司令威廉…布兰特上将和空军司令罗伯特…德布洛尼上将略有些意外,但也都觉得这个决定是理智稳重的,唯独海军司令肖恩…珀塞尔上将流露出复杂表情。

    夏树没有向他们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当首相和上将们离开王宫之时,海军参谋长贝克少将正尊奉国王之命,利用爱尔兰海军的情报和参谋资源梳理分析当前的海战形势。

    当天晚上,夏树来到爱尔兰海军参谋部,以同盟国舰队指挥官的角色与参谋军官们进行兵棋推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交锋,艰难扭转战局,赢得了模拟海战的胜利。

    可是从海军参谋部返回王宫途中,夏树脸上却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贝克和参谋军官们并没有在兵棋推演中竭尽全力,负责技术判定的军官也有意无意地偏袒自己,这才让兵棋推演中的同盟国舰队战胜了强大的美英舰队,而且这场战争式的兵棋推演模拟的时间跨度是两年左右,交战双方补充的舰艇数量假设为一比一,如今美国和德国的工业规模相差不大,可是民主国家、自由市场的效率显然高于独裁国家、官僚经济,且不说美国的地缘利于全力造舰,即便投入同等资源,美国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爆出更多的战舰来。

    回想起上一场大战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激战场面,夏树不禁仰面感叹:亚速尔之战未能抢得先机,果然遗患无穷啊!

    收到爱尔兰国王婉拒邀请的电报,小威廉当晚便将舍尔、曾克尔、雷德尔三人召到办公室,将这一情况如实相告。

    尽管这意味着自己很可能得到重新披挂上阵的机会,舍尔看起来一点也不兴奋,反倒有些失落和遗憾,而历任德国侦察舰队参谋长、公海舰队参谋长、海军军需总监直至成为帝国海军参谋本部掌门人的埃里希…雷德尔这时并没有再为舍尔说话,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安静地等待最终结果。

    最后一刻,曾克尔上将开口道:“从普鲁士到德意志帝国,海军部最高长官降格担任舰队司令的事情从未发生过,我毫不怀疑舍尔元帅的指挥能力,但从战略高度考虑,此举不甚妥当,所以恳请元帅深思熟虑,慎重决定。”

    “难道阁下可有比在下更适合的人选?”舍尔以同样的反问应对曾克尔的异议。

    曾克尔看了看威廉皇储:“冯…达尔维格上将和冯…罗伊特上将的资历、能力不及舍尔元帅,但有元帅在后方调度节制,或许可以一试。”

    舍尔直言道:“达尔维格遇事犹豫,容易贻误战机,罗伊特太过刚猛而谋略不足,这两位担任分舰队司令尚可,指挥同盟国舰队还不如贝恩克。”

    “明日我将与父皇通电话商讨此事,如若陛下认可,那么……”小威廉向舍尔颌首道,“希望元帅早日能够给我们带来胜利的好消息。”
………………………………

第723章 重整舰队

自从在1914年的凡尔登血战中树立军事威望以来,皇储小威廉逐渐成为了德**事力量的最高指挥官,而到了20年代中后期,他步入中年,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少了些浮躁,多了些稳重,这个国力日盛的军事帝国也进入了政体稳固、民心安定的的成熟期,所以,年至古稀的德皇威廉二世对军政事务的关注和干涉越来越少,小威廉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只差一个名份而已。在是否任命舍尔出任同盟国舰队司令这个问题上,威廉二世只是粗略询问了几句,便对皇储的意见表示了认同。

    于是,还差一个月就将年满70周岁的莱因哈特…舍尔元帅成了首位以德国海军部最高长官身份同时兼任公海舰队总司令和同盟国舰队司令的将领。在获得任命之后,他没有花费时间回到基尔进行部署,而是直接启程前往法国西北部的布列斯特港。

    1915年法国战败投降时,布列斯特港的造船设施远不如德国汉堡、不莱梅、但泽等以造船业为支柱的港口,但它位处比斯开湾北部,毗邻英吉利海峡西口,面朝浩瀚的大西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且港阔水深,条件优良。为了使之成为德国海军迈向远海的战略据点,德国政府迫使法国单独签署了一项租借协定,将该港口无条件租借给德国使用,租期99年。紧接着,德国国会又通过了一项总额达到30亿马克的预算,专门用于改造扩建布列斯特港。至1925年扩建工程结束,整座港口变得面目一新,崭新的码头、林立的吊机、巨大的仓库,航道栅栏连同海防要塞、雷达基站、军用机场组成了严密且完备的防御体系,毫不夸张地说,布列斯特业已成为比肩基尔港、威廉港的大型军事基地,而且德国资本在这里所掌控的造船设施占到了80%以上,来自德国的船舶工程师、技师乃至普通造船工人超过了在当地从事造船行业的法国居民,连带随行家属和逐利而至的商贩,生活在布列斯特的德国人越来越多,以至于这座法国港口被人们戏称为“位于法国海岸线上的德**港”。

    当舍尔抵达布列斯特港时,德国海军有两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在这里接受维修——“黑森”号的修理已近结束,它停靠在码头旁,工人们还在为它装配新的防空枪炮,用于海上作战的补给物资也在陆续装船;在海战中遭到重创的“普鲁士”号入坞大修,修理工作预计要持续到10月份。

    除“黑森”号和“普鲁士”号之外,还有3艘参加了亚速尔之战的德国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在这里维修。为确保这些德国战舰的维修进度和质量,当局从德国国内的造船厂征调了一批熟练工人,并大幅度提高了各船厂的警戒等级。合理的工程调度加上当前的原材料较为充裕,这些战舰在在布列斯特维修的效率并不输给国内造船厂,而且省去了往返德国和法国之间好几百公里的航程,避免了途中遇袭或触雷的风险。

    大半个欧洲、大半个非洲乃至近东、中东的相当一部分人力和物力都在为同盟国的军事机器所用,但这无助于在短时间内改变海上的作战形势。返回德国本土接受维修的“德意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