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继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继妃-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过了饭,雨霏又到秋香阁去瞧冯姨娘,冯姨娘自有一肚子的话要和亲生女儿说,雨霏听了几句不耐烦起来,便出了秋香阁。回门是不能在娘家过夜的,雨霏觉得呆在这个府里也实在没什么意思,她长大这么大,也并没有和谁的关系特别好。于是便辞了老太太和大太太,说好了改日再来看五太太,跟着牛征回去。
  五太太有孕,及春轩上下喜气洋洋,老太太发下话,及春轩一切的供应都按照最好的来。大太太虽然并不怎么痛快,可她忙着雨馨的婚事,也无暇理会五太太。很快谢家就知道了消息。耿太太便派了一个媳妇子先过来问安。
  那媳妇子回去,过了一天耿太太便带着大包小包的药材来见五太太。和耿太太一块儿来的,还有她的儿子谢之远。却是以五老爷的名义,说是要见见这个小表弟。
  母子两人到了杨府,先来拜见了老太太,在松鹤堂盘桓了片晌,这才到了及春轩。雨澜一早便被五太太请来了及春轩,五太太也没告诉她谢之远要过来,只是拉着她讲些闲话,耿太太带着儿子到的时候雨澜正在五太太的榻前捧着一卷经书为她读经。
  小丫鬟挑帘子进来禀告:“耿太太和谢公子来了!”雨澜一听就楞了,五太太只是看着她笑,那笑容中颇有几分暧昧。雨澜立刻明白过来:这是五太太给自己找个机会偷偷瞧一眼未来的姑爷呢!五太太用心是好的,可雨澜却有点措手不及。
  晓月晓玉都不笨,拉起雨澜就躲到了屏风后面。就听见外头一阵喧闹,先是耿太太温和的声音响了起来。紧接着一个清亮的声线响了起来:“之远见过堂姐!”
  晓月和晓玉全都好奇地悄悄探出头去,只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长身而立,肤色微黑,虎头虎脑,看起来极为精神。
  谢之远早就从母亲那里知道了此来的意义,自打母亲给他说这门亲事开始,他便一直盼着与雨澜成亲的日子。当日在及春轩中见过雨澜一面后,他便对这个姑娘念念不忘。此刻他的一双眼睛偷偷瞧向屏风,只恨不得将那屏风看出两个窟窿才好。他知道屏风后面躲着他未来的妻子。
  或许她也正在好奇地审视着自己。
  谢之远却是猜错了!此刻的雨澜正将身子贴在屏风上头,并未向外偷瞧。对她而言,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分别呢!


☆、84 萧妃挑唆太子受辱

  雨澜倚在屏风后面听着耿太太先是恭喜五太太怀孕;又彼此聊了一会儿养儿经;都是人精子,她自也知道屏风后头有人;说不了几句话题就扯到了雨澜和谢之远的婚事上头。先是把雨澜里里外外夸了个遍;又说起自己儿子的好。
  雨澜心里一阵茫然;两个大丫鬟却支楞着耳朵听得兴致盎然。雨澜看着不由有些好笑;皇帝不太监急;自己尚未有什么表现呢,她们倒是上心。总这么听着也不是个事儿,雨澜给两个丫鬟使了一个眼色;伸手指了指里间,拉着两个意犹未尽的丫头进了里间。
  屋里耿太太和五太太对视一眼,露出一个心领神会地神色;耿太太便和五太太商量道:“我家老爷已使人请好了大媒,不日便上门提亲。媒人是我家老爷的上峰大理寺卿孟大人,只是……”耿太太顿了顿,有些担心地道:“怕委屈了七姑娘,莫要日后姑娘怨我慢怠了她,你是看着她长大的,也帮婶子拿个主意!”说罢目光炯炯地看着五太太。大理寺卿官位从三品,又是外廷小九卿之一,给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当保山,就是嫡女也足够了。
  可耿太太却听说了,杨府几位姑娘里头,八姑娘是皇上指婚,无需媒人上门,再撇开四姑娘不算,大姑娘、二姑娘的大媒,不是阁老便是公侯,虽说是嫡庶有别,耿太太还是担心雨澜表面不说,心里暗暗怨恨。
  五太太笑道:“婶子无须担心这个,我家澜姐儿最是知书明礼,从不计较这些个虚套子,婶子您只要按照礼数来,是错不了的!日后婶子对她宽厚一点,比什么都强!”耿太太松了一口气,她就怕这相府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别到了谢家这个也挑那个也嫌,到时候她是娶了媳妇过去还是娶了个祖宗过去?
  耿太太见过雨澜几次,觉得她大气温婉,五太太又对她赞不绝口,耿太太对于这个侄女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然处处谦退温和,骨子里却颇为骄傲,能得她的赞誉绝对不是一般人。如今听五太太这样一说,更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这么想着就愈加满意了,耿太太看着自己的儿子,也长成大小伙子了,不由道:“若不是看着大太太忙得脚不沾地,也不知何时能腾出空来张罗远儿和七姑娘的婚事?”
  五太太洒然一笑道:“婶子,看把你心急的,生怕澜姐儿跑了不成!依我看,等大太太忙完了八姑娘的婚事,您只管使人说媒便是,都是说定了的事情,再也没有不成的!”
  耿氏喝了口茶,脸上笑意弥漫,开口道:“说得正是呢!真想立刻就把七姑娘娶了回去,远儿屋里有了人,日子过起来,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我也可把管家理事的事情早点给了她,自己享享清福了!”
  谢之远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有些腼腆。
  直到五太太送走了耿太太和谢之远,雨澜和两个大丫鬟才从里间款款走出。
  五太太见雨澜有点心不在焉,全当她是见了未来夫君的羞赧和出神,还打趣了她几句。
  雨澜虽然心里五味杂陈,脸上却还是淡淡含着笑,与五太太又说了一会子话,才带着晓月和晓玉离开了及春轩。
  一路上,两个大丫鬟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晓月心直口快道:“那谢公子生得虽然不如晋王爷和表少爷,倒也是一表人才。”
  晓玉看了雨澜一眼道:“看其行为举止便知是极有家教的,姑娘是个有福的!”
  雨澜却没头没脑地道:“人生岂能事事顺遂,且一切由它去吧!”两个大丫鬟只听得一头雾水,对望了一眼,谁也没听懂雨澜话里意思。人家的姑娘听见议论自己的亲事,总要红着脸娇羞一下下的,可咱这位姑娘,说她高兴吧,好像没有,说她不高兴吧,好像也没有,这反应也太奇怪了吧……
  紫禁城,正统皇帝在文华殿见完了几位内阁大臣,回到乾清宫又心不在焉地看了一会儿折子,忙了一天人也乏了。这日在乾清宫值上的是内廷的二号人物东厂提督王英,他连忙亲自捧了沏好的毛尖上来,八分烫刚好就是皇上最喜欢的火候。“皇上,看了这么多折子,您也累了,先喝杯茶吧!”说着就吩咐小太监将早就准备好的点心端了上来。
  紫禁城里的太监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能在这许多阉人中混到司礼监的二号人物,并且手握东厂大权,这王英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的后台便是承乾宫的萧皇贵妃。
  正统皇帝这个龙位得来的蹊跷,刚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成想这位爷能当上皇帝,年纪小的时候,因为资质一般,太宗皇帝对他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他骤然得了大位,无论学识能力都十分欠佳,好在有太后力挺,又有杨培实重臣支持,这才坐稳了皇位。直到今天,他这皇帝也是当得马马虎虎,好在大楚立国尚不足一甲子,太祖太宗留下了不少文武人才,官场虽然腐败却还没败坏到亡国的地步,内阁里又有杨培实这样老成谋国的老臣,他这皇位坐得也算稳当。
  他也知道自己的威严和权力比起太祖太宗那是差得远,可是内阁那群老头子都是年纪胡子一大把,有几个还做过他的老师,一个个每天板着脸孔,张口圣人闭口先皇,他为人最是懦弱,虽然很想把权力把在自己手中,可他要能力没能力,要魄力没魄力,竟然是狗咬乌龟无从下手。
  他也想到过要学前朝那样,培养内廷来牵制外廷,谁知道却没有那识人之明,亲手提拔了一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张冲,给了他批红之权,本想让他牵制外廷权力,谁知这家伙除了挑唆着皇上整日吃喝玩乐,权力却是一点没能抢得回来。这个王英倒是一个懂得抓权的,又懂得投其所好,进献给他的仙丹美女童男都甚合他意,在他身边慢慢得用了起来,他便慢慢疏远了张冲,准备好好栽培王英。
  不想太后知道了,又将他叫去慈宁宫,将历朝历代太监祸国乱政的事情好好跟他说了一遍,正统皇帝听过之后毛骨悚然,便又犹豫了起来。
  这位皇帝就是这么一个缺乏主见,容易受人影响的人。
  王英叫太监上了御膳房刚刚做好的十六色点心,正统皇帝吃了几块点心。问道:“今日还有什么重要的折子吗?”
  王英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恭恭敬敬双手递上前去:“这是礼部上奏太子大婚的折子。”太子大婚不是小事,礼部不敢专擅,自然要事事请示皇帝。
  正统皇帝接过这份折子。之前也看过几个类似的折子,大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大楚立朝六十年,太宗时各项礼仪制度便已粗定,又经过杨培实的增补完善,已非常完善,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便是,正统皇帝工作了几个小时也觉得累了。便吩咐王英道:“你来念!”
  王英答应一声,跪在地上念了起来。念着念着,王英品出这折子不对劲儿了,简而言之,这是一份向皇上要钱的折子。
  太子大婚,按制应该由朝廷出钱,所以礼部这个折子上得也是有道理的。可皇帝听了礼部索取银两的数量,脸色立刻就有些不好看了。
  ——八十万两!
  前些日子正统皇帝想在大内动工造个园子,工部核算需耗银一百万两,却被杨培实带着几个内阁大臣硬是劝得打消了念头,朝廷每年的收入尚不足千万两白银,且国家尚未统一,每一年的军费支出就占了三分之二,皇帝拿出一百万银子来,国库立刻就要立刻空了一半。
  如今太子大婚竟然跟他要八十万两银子?!将杨家八姑娘指婚给太子是太后的意思,正统皇帝原本就不怎么愿意,太子本来就是除了他之外朝廷理所当然的二把手,杨培实论资历论威望又牢牢掌控了内阁,他又想起萧皇贵妃的话:太子和杨家结了亲,将置皇上于何地?
  这强强联合的确是让人生出许多疑虑,好在太子虽然即将成了杨培实的孙女婿,杨培实却并无向他靠拢的意思。太后又一力支持这门亲事,正统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正统皇帝便问:“杨先生可有拟票?”
  王英翻了翻那折子,抬起头来看了皇上一眼,赶紧低头道:“元辅的票拟是:照准!”王英貌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八十万银子就这么被元辅‘照准’去了,太子就照准!皇上您想修个园子就推三阻四……”
  正统皇帝本就心中不悦,这时只觉怒气上涌,腾地站了起来。屋子里伺候着的一群大小太监忽地一声全都跪了下去,拼命低下头,恨不得缩到地缝里去。王英慌得以头触地:“奴才胡言乱语,有污圣听,请皇上责罚!”
  皇上脸色铁青地看了他一会儿,淡淡地道:“起来吧!不干你的事!”王英这才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扶着正统重新坐下,又小心翼翼地问:“皇上,这折子……”
  皇上不耐地挥挥手:“你替朕来批,八十万两过于靡费,就打个对折,叫户部拨出四十万两太仓银吧!”
  王英答应一声:“是!”他低着头,正统并没有看见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他心想,有自己和萧皇贵妃这样挑拨着,倒要看看太子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多久!
  内阁值房位于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南边,两个月前刚刚进入内阁的丁阁老捧着皇上批回来的奏折来找杨培实:“元辅,您快来看看,皇上把太子大婚的费用砍掉了一半,如今只剩下四十万两,这么点钱如何能够?你看,我们是不是马上递牌子求见皇上?”这位丁阁老便是二太太的亲家,二姑娘的公爹,如今终于进了内阁,靠得当然不是和杨培实的裙带关系,而是本身他便能力出众,进入内阁也是众望所归。
  他在内阁分管着礼部,太子大婚的费用,就是他带着礼部大小官员,会同了内务府等几个衙门熬了几个通宵共同议定的。太子大婚和皇上修个园子又不同,园子可修可不修,太子婚却必须得结,有些钱可花可不花,有些钱却非花不可,连当朝储君大婚都抠抠搜搜的,那岂不是整个朝廷都跟着丢脸,皇家脸上也不会好看。所以杨培实才在礼部的奏折上拟了个“照准!”
  皇上当年大婚的时候花得可不只这么点钱!
  可如今……杨培实又怎么会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如果现在自己就带着几个阁老去找皇上理论,那岂不是有逼宫的嫌疑了?
  哎,这门亲事结得,真是各种难受!
  杨培实揉了揉酸痛的老腰,疲惫道:“盖上内阁的大印,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