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成长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妇成长录-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兰听着也没说什么,只是直觉里觉得沈赵氏说得不对,如果她米有空间,不能快速种出东西来,哪里能赚到钱,再说就是在她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农民都是不赚钱的职业,更不要说她连基本的土地都没用,如果不想法子做点小生意,以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好过起来。
    所以她还是想做生意,虽说今天出师不利,但是沈兰觉得是她没有做好功课的原因,而且也错估了市场和盗版的能力,想到这些沈兰才脸色慢慢转好,同时心里明白她现在需要的是累积前期资金阶段,有了钱才能想做生意的事情。
    这么一来,沈兰心情也放松了一些,她想过来,县城的路太遥远,每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来回上并不合算,这么一来就没有时间去卖东西,除非卖粮食这样好销售又有专门店面收购的东西,否则的话时间上来不及,除非原先就住在县城里,可是沈兰现在并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她最好还是要将目光放在集市上,做一些不固定的小本生意累积一定量的资金,然后到县城开拓事业。
    这样一想,沈兰也就安下了心,等走到沈孝全等着的地方,脸色也恢复了正常。
    “怎么样?兰娘的东西卖掉了么?”沈孝全问道。
    沈赵氏摇了摇头,不过看到沈兰已经没有大碍了,于是道:“人家掌柜的不同意买,不过那些也能放家里,就是走亲戚给人家小孩当礼物也不错。”
    “没事儿,赚不了钱就算了,我们好好种粮食和庄稼才是正经事。”沈孝全笑着说,对于农民来说,种好土地才是最正经的事情。
    沈兰点了点头,不过并不是认同他们,反而开口道:“爹,哪里能买陶器啊?”
    “怎么?你想买缸?”沈孝全也知道沈兰家里没有水缸也没有米缸,其实他早打算卖了竹器就带沈兰去窑上买一个去。
    沈兰没有回答,反而问道:“爹,那些高粱卖了多少钱啊?要是你手头方便,能不能先给我用用?”
    “哦,卖了三百文,本来就打算回去就拿给你,怎么,你要买什么?”沈孝全老实地回道,不过听到闺女问自己钱的事情,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觉得闺女是怕自己贪了她的钱。
    沈兰并没有多想,听到有三百文,然后想到这个时代的物价,心里多少有点放心,于是回道:“我想拿这钱做点小本生意,刚才我想到一个主意,不是每半月都有一次集么?我想去集上摆个投壶的摊,先拿这些钱添置一些小玩意来作奖品。”
    沈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其实她的启示就是小时候在公园里玩过的套圈,这个还是因为她想着怎么把自己做的玩偶给卖出去才想到的。
    “做生意啊。”沈孝全倒也不反对,只是想不明白自己女儿想做什么生意,至于说投壶又是什么东西?
    “恩,所以我想去卖陶瓷的地方看看,买些日常家用的东西用来做奖品。”沈兰想过来,人都有赌运气的投机心里,能花少量的钱靠运气买到价值更高的东西,不管怎么样都很能吸引到一些投机者的眼球。
    “兰娘,这个投壶的生意要怎么做?本钱大不大?”沈赵氏问道,要是能想到好的生财之道沈赵氏自然不会放过。
    “娘,是这样的,我们放个壶,然后弄十支箭一文钱卖给想玩的人,那人站在一定距离后面往壶里投箭,中一支我们设置一个奖品,中了两支则有更高的奖品,依次类推十支全中则中一个最大的奖,当然没有投中的人,自然什么都拿不到了。”沈兰解释道,在现代这样的游戏很多,只是变成了打靶、扔飞镖和套圈而已。
    “女儿,这样一来你不是要亏本了么?”沈赵氏开口道。
    “怎么会亏本呢?”沈兰问道,毕竟是要设置难关的,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能投中壶。
    “人家用一文钱换了你的奖品,而且按照你的说法,那些奖品肯定价值不低,你怎么就不亏本了?”沈孝全也开了口。
    “爹、娘,你们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啊,那壶自然不是好中的,而且越是高级的奖品越是不好中,再者我想过了,一等奖价值在十文钱的范围,二等奖在五文钱的范围,三等奖则是两文,安慰奖不足一文,一等奖是十支箭,二等奖是八到九支,三等奖是五到七支,安慰奖是一到四支,这样的设置可合理?”沈兰开口道。
    听了沈兰的解释,两个老的更担心了,人家用一文钱来换十文钱的东西,女儿还不得亏死?这样想着沈孝全夫妇也就问了出口。
    “兰娘,要是人人都中了一等奖,你哪里有那么多钱来付奖品?”沈赵氏忧心忡忡地问。
    沈兰扶额,她是那么蠢的人么?但是对上自己爹娘不信任的眼神,只得再次解释道:“爹、娘,如果在三丈外放置一只壶,你们可有把握将十支箭全投进去?”


☆、第四十九章节 瓷器厂

沈赵氏和沈孝全思考了下,很肯定地摇了摇头,既然不能投中,那么自然也不会玩这个游戏了,于是沈孝全又道:“明知道不能投中,干嘛还要买这些箭?”
    “自然是有人买的,只要一文钱,既玩了好玩的游戏,说不定运气好,又能赢取十文钱的物品,有几个人能不动心?”沈兰接着解释道。
    沈孝全和沈赵氏听了这个话都沉默了,之前他们一直想左了,站在女儿的角度在考虑,自然觉得亏了,可是此刻被女儿一提醒,才恍然大悟,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游戏,说不定他们也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投壶一次,毕竟才一文钱,省省说不定就能中大奖,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正真中奖呢?聚少成多下来,倒也是不少的收入。
    这么一想,沈孝全和沈赵氏心里也有了底,自然不会再反对了,于是街也不逛了,反而打算早早出城,然后顺带去趟窑厂,这个时候的窑厂十分综合,既出陶器也出瓷器,就是砖瓦也出。
    沈孝全赶着牛车去了窑厂,窑厂是建在一个山坡上,除了窑洞还有用来晾晒泥胚的晒场,整个窑厂占地很大,在晒场上除了各种陶器、瓷器的泥胚,还有砖瓦的泥胚,这些都是要干燥到一定的程度后,才送到窑洞里去烧制。
    显然沈孝全窑厂的人是熟悉的,带着沈兰和沈赵氏进了窑厂就直接朝一排青砖屋走去,这窑厂一般都是批发和主要卖砖瓦的,但是也会接受小的买卖,毕竟没有人会拒绝找上门的生意。
    而且像水缸这样的大物件,普通的铺子也摆不下。还是要到窑上来买,而沈兰家里正是缺一口水缸,所以沈孝全之前就打算来一趟了。
    “赵老哥,近来可好?”沈孝全带着妻子女儿来到窑厂接待的地方,脸上洋溢这灿烂的笑容跟窑厂的一个有些岁数的男人打着招呼。
    “哟,沈老弟啊,什么风把你吹了过来?这是弟妹和侄女儿吧?”那人看到沈孝全也笑着迎了过来。
    “赵大哥/伯伯。”沈兰和沈赵氏分别给那人见了礼。
    “快别多礼。弟妹来这窑上可是要买些器皿?”赵师傅客气地问道。
    “我这闺女倒是要买点器皿。老哥,给我这闺女挑口好缸吧。”沈孝全笑眯眯地开口。
    “行啊,我带你们去窑里挑。还要别的不?要的话就一并挑了,我这伯伯的肯定给侄女儿一些便宜。”赵师傅起身带着沈孝全朝外面走去。
    “兰娘,那你可别跟你赵伯伯客气了,要什么都跟赵伯伯说说。”沈孝全半带着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家闺女道。
    沈兰也看出来了,这赵师傅和自家老爹是有几分交情。于是也笑着寒暄道:“那我就不客气了,等会看中什么东西,伯伯可要给我算便宜些哦。”
    “行,丫头都开口。伯伯肯定给你爹几分薄面,对了,你这肚子几个月了。怎么没看到侄女婿啊?”赵师傅问道。
    “老哥,你又不是不晓得。去年不是征兵役么?我那女婿就是被征召了,如今我这女儿一个人过日子,家里也艰难啊。”沈孝全叹了口回道。
    赵师傅点了点头,去年征兵役的事儿并不是只有宋家村而已,而是整个蓟县都有,只是赵师傅听沈孝全的意思,好像是女儿如今是单身一人过日子,怎么没有婆家帮衬呢?不过想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就没有刻意打听,反而带着沈兰去了窑厂摆放瓷器的地方。
    窑厂很大,堆放货物的地方也不小,从大到小各种物件都有,看得沈兰有些眼花缭乱,说起来沈兰有个爱好,就是收集瓷器,也不知道女人是不是天生就抗拒不了精美的瓷器,反正沈兰自己是有这个癖好,出去旅游如果看到好看的瓷器就挪不动脚,此刻被人直接带到窑厂,除了那些黑陶无法打动她,而那些雪白的瓷器直接吸引了沈兰的目光,大到摆在家里养睡莲的青花瓷缸,小到抹茶绿的笔洗,看得沈兰眼睛都亮了,每个精致的瓷器,她都好像买哦,肿么办呢?
    “兰娘。”沈赵氏推了推失神的沈兰,搞不懂这丫头怎么怎么一脸的痴迷。
    “啊?”被惊醒的沈兰有些茫然地望着沈赵氏。
    “呵呵,侄女儿这是被这些瓷器给迷住了?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瓷器吧,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跟我们平时用的器皿可完全不一样,是要卖到富贵人家的摆件。”赵师傅笑眯眯地解释道。
    沈兰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些东西要是让她带到自己的世界,都是值老价钱的古董,想到这些沈兰想摸又不敢摸,只能拿眼去看。
    “走,我带你们去挑缸,等把缸挑好了,我在带侄女儿去挑些碗碟,你们看怎么样?”赵师傅问道,不过看到沈兰那一脸痴迷的模样,心里就想等下是不是拿一对小花瓶送给沈兰当见面礼。
    “好,你老哥,我还不相信?”说着沈孝全就跟着赵师傅朝前走,而沈赵氏也拉了沈兰跟上去。
    赵师傅带着众人来到安置陶器的地方,黑陶的器皿通常都比较粗苯,不像瓷器精细,所以都只是露天摆放着。
    沈兰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想着等自己赚钱了,换了好的房子,就学古代那些任性的富人,弄个库房啥的,然后专买些贵重的瓷器放着,按心情每天换不同的瓷器装饰自己的房间,更不要说她最爱的那些杯碟是一定要收藏的。
    对于挑水缸沈兰是一窍不通,所以完全交付给沈孝全去处理,挑了半天才挑到一个满意的,赵师傅让人先测试了缸是否漏水,然后在吩咐人将缸搬到窑厂外面,等会儿给沈孝全装到牛车上。
    水缸挑好了,赵师傅就带着沈孝全等人去挑碗碟,对于家里只有四个碗的沈兰来说,她真心缺这些东西,自然不客气地挑了起来,不过她也知道自己钱不多,所以挑起来也是精打细算了的。
    很快沈兰挑中十个盘子、六个蓝边大碗跟自己家里的同款,再挑了十个蓝花小碗和一个大大的汤盆,另外还奢侈地挑了一套蓝花的茶壶和茶杯,这才心满意足了。
    “就这些吗?”赵师傅问道。
    “赵伯伯,我还想看看一些小摆件,像是泥塑娃娃、鸟笛、瓷娃娃还有小的花瓶。”沈兰笑着开口。
    “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赵师傅问道。
    “我想在集上摆个摊,以后可能会经常麻烦赵伯伯了。”沈兰的意思是要过来拿货,虽然她要的东西不一定多,但是细水长流。
    闻言赵师傅看了看沈兰,然后笑着说:“好,有志气,赚了钱可要好好孝敬你爹娘。”
    对于勤奋上进的人,一般的长辈都是给予肯定的,所以赵师傅还是很欣赏沈兰,就带着沈兰去了摆放摆件和玩偶的地方。
    “喏,这些东西可能入侄女儿的眼?”赵师傅问道。
    沈兰看了看,东西不是顶顶好,但是却很符合沈兰的需求,于是心情很好地挑选了起来,顺便也问过了价钱,白瓷娃娃三文一个,鸟笛子这是一文三个,细颈梅花花瓶五文一个,蓝花小梅瓶也是五文,黄釉的盐罐和油灌也是三文一个。
    沈兰挑了三个花瓶三个梅瓶,另外挑盐和油罐各五个,白瓷娃娃男女五对,另外更便宜一些泥塑动物二十个,不过动物是按照大小定价的,大的拳头大小两文一个,中等的婴儿拳头大小一文一个,还有更小的跟鸟笛差不多大小则是三个一文,这其中大的沈兰只挑了两个,中等挑了六个,剩下的挑了十二个小的泥塑,又挑了三十个鸟笛,沈兰心里算了下需要一百十四文,至于沈兰之前挑的碗碟十个盘子十二文,六个蓝边大碗四文,十个小碗六文,一套茶壶十二文,水缸五十文,一共是八十四文,再加上之前的一百十四文,一共是一百九十八文,这样算下来沈孝全手里的钱还有剩余了,沈兰倒是有些意外,不过她也知道贪多不好,所以先就拿了这些,并表示如果生意好,以后还是要来这里拿东西,赵师傅自然是开心她以后还来拿货了,又按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