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衡。这种平衡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绘画、音乐,包括建筑艺术。在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平衡的思想表现为对称美,在建筑、家具和城市的规划中强调对称。

《道德经》上篇《道》启示了这种〃创造力〃的大计划。〃道〃是自然规律,是人类所不能及的,人类只能顺从它,遵循它,这是道的力量,是上帝的力量,也是道和上帝在用心做的事情。下篇《德》启示了这种〃创造力〃的小计划,以及人类要做的事情,人类要遵守的法则,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德。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这种〃创造力〃的大计划和小计划并没有改变,只是不同的显圣者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这一大一小两个计划,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所以在《道》中虽讲的是〃道〃的大方向,但也谈到了小方向。

《道》教我们顺其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治〃。而社会的和谐则来自于它的统一,不要进行人为的高低、好坏划分。反对英雄,反对个人崇拜,重视天的力量,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不尚贤,使民不争〃。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本身没有坏人,也没有好坏之分,太阳照耀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每个人同样受到上天的惠泽。受《道德经》的影响,当佛教传到中国时,禅宗三祖僧璨也强调同样的道理,他的《信心铭》开篇就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对那些不偏执的人来讲,接受伟大的道并不困难。人只有成熟的人和不成熟的人之分。不成熟的人就需要成长,需要知识,需要受到教育,从而让他们变成成熟的人。世界上还有健康的人和病人之区别,病人就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医治疾病,需要我们的扶助。人们应该和谐相处,如果天天搞阶级斗争,天天抓坏人,和谐社会就会远离我们而去,与伟大的道相悖离。

第117节:创造力的启示(2)

此外,〃小国寡民〃是老子设想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小的是美好〃的思想不谋而合。《道》篇则讲的是上天的事情,上帝的事情,充满着神秘。

《德》讲的是美德,人的美德、国家的美德、民族的美德。它教给我们的第一个美德就是〃超脱〃:从困难中超脱,也从物质世界中超脱出来。

在我们做事遇到困难时,先要想一想是不是符合了〃道〃这种创造力的大方向,如果不符合,我们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都是没有结果的。如果我们做的事符合了〃道〃这种创造力的大方向,就一定会有更强大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最好的状态是把自己变成婴儿的状态,空心竹子的状态,水一样的状态。让周围的力量和创造力之水像穿过空心竹子一样流淌过我们,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在《德》篇中,老子拒绝一切的欺骗、花言巧语,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强调没有诚实就没有了一切,所有的〃德〃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该篇还指出,人要保持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的法则是利于万物而不加伤害;人的法则是奉献而不与人争夺。

《道德经》是上天在漫长历史的发展初期给予中华民族的最好赠礼,它的核心就是教会中华民族应该如何掌握平衡。

当人类继续成长,人类文明继续演进,人类的发展迈过幼儿期,进入童年期和青春期,上天又不断地给我们新的启示,像老子在《道德经》中启示了〃平衡〃一样,基督在《圣经》中启示了〃爱〃。当今时代,新的人类教育者巴哈欧拉,在《亚格达斯经》中启示,当今人类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团结〃。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离开了团结和合作,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在以团结和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想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诚实和磋商,没有了诚实的品德和磋商的态度,长久的团结是无法建立的。在老子启示《道德经》的年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很松散,只要人类能掌握平衡的思想,就可以生存和发展下去。但当今时代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地扩展了,人和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我们只考虑小范围内的平衡已经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团结和合作,为别人提供服务,同时也接受别人的服务,成为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和品德。

团结之光是如此强大,它将照亮整个地球。〃

 第118节:瞎耽误工夫

大美无言

瞎耽误工夫

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无力解决的问题里,我就像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一样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爱因斯坦说E=MC2,C是光速,是一个常数,常数的平方当然也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能量等于质量乘一个系数,能量和质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特定的情形下,很小的物质可以转化成巨大的能量,于是地球上就出现了原子弹。但E=MC2到底是什么?我没有读懂,头脑中还是一片混乱。英国有位残疾人叫斯蒂芬·霍金,他的回答十分直截了当,没有隐语,也没有暗示。〃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时间是150亿年前。大爆炸后,就有了时间和空间。大爆炸初的1/10秒,宇宙密度比水大3000万倍,温度是300亿度。14秒后,温度是30亿度,第一个氘原子核形成了。34分钟后,用了70万年时间,电子能附在原子核上形成了原子。在过去150亿年的大部分岁月里,质子、中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了恒星。〃科学家的语言总是这样精确和肯定,时间可以精确到1/10秒。但为什么会大爆炸?没有这个起点的世界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吗?如果我们回到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世界存在吗?没有物质存在的存在又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了〃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命题,我接触了我能接触到的宗教、艺术。但困惑我的问题还是没有答案,有时甚至到了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地步。2002年,上海举办〃上海双年展〃,主题是〃都市营造〃,请了我去参加他们的研讨会。晚上在上海新天地,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酒吧里聊天,我对舒可文说出我的困惑。舒可文告诉我,有位哲学家叫维特根斯坦,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哲学终止〃,他最著名的话是《逻辑哲学论》最后的一句话、也是结论性的一句话:〃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要去想!〃人无法彻底了解宇宙是因为人和宇宙都存在于同一个逻辑中,就像人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球一样,通过镜子看到的眼球,也只是眼球的投影,是一个假象。人也是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要去想!舒可文还告诉我,他们单位有个司机看到他们整天在忙,总是用一句话表达:〃瞎耽误工夫!〃就要离开上海了,我坐上汽车去机场,〃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不要去想!〃〃瞎耽误工夫!〃这两句话一再在我脑海中回荡。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丧失了欲穷尽一切真理的欲望,放弃了做一个大彻大悟者的妄想,回到了平常。从此我再看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就多了一份敬畏,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永远有无法认识的未知领域。对人、对市场、对情感、对艺术、对未来,我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面对。天慢慢暗下来,大上海商业广告的霓虹灯亮起来了,一句句豪言壮语般的广告词在我眼前掠过。其中一句房地产广告词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后现代的豪宅〃。像得了一场病,发了一场呓症一样,我醒来了!维特根斯坦和那个司机的话一刀斩断了我心中的〃恶魔〃。

第119节:融合才是出路(1)

融合才是出路

我感觉,我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个胎儿待在母体中,胎儿怎么去思考自己的母亲?这时候,也许只有放弃思考,去感觉母体的律动才是真实可信的吧!人的苦恼〃奇〃书〃网…Q'i's'u'u'。'C'o'm〃,也许就在于自己仅仅能感知部分,却渴望去明晰整体;自己仅仅是一个过程,却妄想去知道始终。这种渴望催生了人们在不可能了解世界整体和本原的情况下虚构某些荒谬的思想系统,并训练出漏洞百出的思维模式。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明逻辑学开始,就有了分类,有了形而上学的学问,也从此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尽管后人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错误,比如他认为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他不承认真空的存在等等。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上的学问,后来的人也认为形而上学太教条,把世界分得太支离破碎,而用辩证法和系统论来修正它,但西方的知识和思维最终没有跳出亚里士多德分类、逻辑的轨迹。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可以学习的,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因为简便,故成为主流。

由此诱发的科学思想,更将人类变成骄傲的大自然解剖师。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东方式的领悟方式,那就是,不从系统着眼,不从遥远不着边际的终极思考着眼,仅仅开始于日常,回到感觉与思想交会的一刹那。这时我才发现草是绿的,天意怜幽草,细微之处有最伟大的欣慰。

第120节:融合才是出路(2)

老子在西出函谷关时,被边防人员拦住,写下了《道德经》后才被放行。孔子尊称老子为老师,传说拜见老子时送了一对鸭子作为礼物。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道、儒,西域来的佛、禅,在中国都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可以说老子的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子的思想是自然、平衡、融合、天人合一、万物相通。不过,他的《道德经》很抽象,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他的意思,不像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很具体。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受到了后来许多人的批判和挑战。而老子的话,似乎是永远正确,如:〃道可道,非常道〃〃天法道,道法自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问是可以学习的,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但老子的学问要靠悟,没有悟性,即使再刻苦也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悟的结果是境界的提高。演变到了今天,大多数的西方人,包括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总有人认为老子的这一套是瞎掰,是故弄玄虚,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

东方人反逻辑是有历史根源的,从老子就开始了。这种区别在东西方之间随处可以看到。在医药方面,西药总是很简单、很单一,有具体的化学名称,有具体的剂量,什么地方有病,就治什么地方。而中药就复杂多了,一服中药少则十几味,多则几十味,什么地方有病却不能治什么地方,否则,就是犯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在饮食方面,东方人会用各种材料来煲粥煲汤,有八宝粥,还有佛跳墙,有饺子,有杂碎汤,各种炒菜中都可以配上肉。西餐用的材料就单一得多,烤牛肉、烤羊肉,肉是肉,菜是菜。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西方有《雅典宪章》,城市被分成功能区来进行规划和建设,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天奔波在几个功能区之间,造成了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堵车。现代的城市是西方现代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没有涉及到。

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我想不应该是一分为二,非黑即白的。〃不是反恐的国家,就是恐怖主义的国家〃就是这种思维的明显的例子。世界的本质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白,有黑,也有灰的;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融合的。但每当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理解,谈到它的优势时,人们总会轻易地反驳它,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而西方文化带来的是文艺复兴,是工业革命,带给人们的是富裕和现代化。我并不这样看。我们未来的出路是什么?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个美国人亨廷顿写了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以后又发生了〃9·11〃、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战争,还发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似乎不同文明之间还都停留在过去的冷战时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这不应该是世界的本质,也不是我们解决文化差异的思路,未来的出路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对立。

本世纪初,我们邀请日本建筑师偎言吾在〃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了一座竹房子。房子建成后,他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谈道,〃过去中国的长城是分割了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两种文明的象征,而今天的竹子墙却是连接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符号〃。我觉得他说得特别好,所有参观过这间竹屋的人都感到这里很有东方文化的意境,因为竹子在中国是一种避世、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象征,比如竹林七贤;而房间里采用的大面积玻璃窗、地板采暖、卫生间设施又都是最先进的西方科技成果,如果只强调其中一种因素,就不会有竹房子给人带来的如此丰富的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