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品服:古代官吏按品级高低穿的服装。最早出现于隋代,至唐形成制度。唐贞观四年(630)规定,三品以上着紫色,四、五品着绯(大红)衣,六、七品着绿衣,八、九品着青衣。平民百姓,多穿白衣。士兵在汉代穿赤色衣,隋代穿黄衣,唐代穿皂衣。

十二章纹:古代帝王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即日、月、星辰、纹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纹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始于周,历代沿用,用纹多少不同。

补服:明清时代的官服。前胸及后背缀有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叫“背胸”,是品级的标识。文官绣鸟,武官绣兽。

胡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当时通称北方的游牧民族为胡人,故名。短衣、长裤、足靴。轻便,适于骑射。自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改革,学习胡服骑射,使胡服传入中原,使赵国渐强,胡服也就成为汉民族服装形式的一部分。

裘:古代贵族的御寒外衣。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外须加一件袖口较裘略短的罩衣,称为“裼(xī)衣”。否则就被认为不敬。裼衣与裘,颜色要相配,平常家居,裘外不加裼衣。平民百姓富裕些的也仅能穿犬羊之裘,不加裼衣。

袍:长衣服的通称,古代特指内装旧丝绵的长衣,即长袄。穿不起裘者才穿袍。汉代以后有绛纱袍、蟒袍、龙袍等,皆为朝服。

绅: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后借以指士大夫。

绶:古代系帷幕或印纽的丝带。

绦:用丝编织的细带或绳子,常用于古人服饰。

布衣:本为古时平民所着之服,后借指平民。上古时的布不是棉布,而是麻或葛织品。平民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着此,故称。

旃衣:也作“毡衣”。古代北方一些民族用兽毛编擀制成的衣服,冬天穿着以御寒冷。

氅:本为鹜鸟身上的羽毛。汉、晋之间有用以制成大衣的,称鹤氅。今人也有称大衣为大氅的。

褐:古代一种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粗劣的短衣,为贫苦人所穿用。“褐”或“褐夫”代称贫苦之人。

衫:古时指短袖的单衣。后来作为衣服的通称。

襦:古时妇女穿的短衣、短袄。

葛:一种植物,古人用它的纤维织成布做衣。葛,也指葛衣,夏季穿的衣服。

帛:即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布:古指麻布。

冠: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一种帽子,后泛指帽子。其实古代的冠,只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不覆盖整个头顶。古代冠礼,是在男子成年束发后加上冠盖。

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皇冠。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的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玉珠,叫旒。天子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宋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常用“冕旒”作为帝王的代称。

缨:本为一种丝织的彩色的带子。古人常作为系冠冕的带子。缨又引申为绳子。

笄:古人束发用的簪子。古时戴冕、弁时,都要用一根较长的笄横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一根小丝带,绕过颔下,再系于笄的另一端。

纨素:古代的一种洁白的精纺的细绢。

纨绔:本指古代富家子弟所穿的一种细绢裤子。后多以此借代富家子弟。

巾:古人用以裹头的布。

帻:古人用以裹头的布。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所以秦称百姓为“黔首”,汉称仆隶为“苍头”,由于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后来贵族也戴帻,帻上再加冠。

帽:据说,帽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后渐为正式头衣。宋代即有幞头帽子,官宦士大夫戴的方顶重檐桶形帽。元代有外出戴的盔式折边帽或四楞帽。明代的乌纱帽、六合一统帽。清代官员的礼帽。又分夏天的凉帽,冬天的暖帽。还有平民的瓜皮小帽、毡帽等。

履:古代称鞋为“履”。

屦:先秦的鞋叫“屦”。屦有麻、葛做的,皆为单底鞋。

屣:草鞋。

屐:古代鞋子的一种。通常是木底的,或有齿,或无齿。

鞋:鞋类的总称。

靴:一种高至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明月:古代的一种宝珠,即夜明珠。

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制饰器。

珥:古代女子的珠玉耳饰。

玦:古时佩玉器的一种。为不封闭的环形,有缺口。

佩玉:古时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

铛:古代女子的耳饰,即耳坠子。

篦:即梳篦,也可作为妇女头上的一种有齿饰物。

【示例平台】

1。巾 唐朝时,巾又称幞(fú)头,以纱为之,因为纱质较软,就用桐木作一衬子垫在里面。后又因两脚软垂,就用铁丝为干把“软翅”撑起来,这样就成了硬质的乌纱帽。如《灌园叟晚逢仙女》:“那槐枝上挂的,不是大爷的软翅纱巾么”。

2。体衣 原始人是蓬头跣(xiǎn)脚,不冠不履,以兽皮树叶为衣遮体,后来才分为上衣和下裳(cháng)。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节藏在衣内,后来变成衣短裳长,裳就加衣上。如《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陌上桑》:“紫绮为上襦”的“襦”是小衣;《羽林郎》:“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的“襦”则是短袄。袍,本是一种简单便服,如初中课本《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以后成了朝服,不分衣和裳。古代的裙与裳不同。《尔雅》说:“绕襟谓之裙”,意思是说裙子要从衣襟斜下通过右腋,往下绕至腰臂间,以至前膝。后代的裙与古代的裳则相近。如《林黛玉进贾府》:“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司马光《训俭示康》批评“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时说“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表明:走卒穿士服、农夫穿丝履不合常规。五冕、九衮之类衣服只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裘);天热时,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麻、葛所织)、褐(粗毛或麻纺织的灰色粗布)和缊袍(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之类,如《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石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颜色方面,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而庶人在隋时穿白色,唐时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用黄色。

【相关链接】

胫衣、足衣及其他 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袴,前后无裆,只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又称胫衣。后来加上档,称裈(kūn)。裤脚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

足衣,就是鞋,先秦称屦,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如《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此外还有寝衣,包括深衣(亵衣)、衾枕、锦衾、布衾、罗帐等。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与冠服相关的还有衣带、香囊、玉佩、耳环等装饰品。

第三篇 诗文揽胜

一、作品作家之最

1。古文的第一

【要点点击】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示例平台】

《别录》 汉代刘向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六一诗话》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第一部诗话。

《世说新语》 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相关链接】

《马氏文通》 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 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

《明儒学案》 我国第一部学术史。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2。古诗的第一

【要点点击】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示例平台】

(1)诗·词·曲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诗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曲在元代最盛行。我们学过的诗作有《春夜喜雨》、《望天门山》、《长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词主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曲以《'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为典型。

(2)乐府诗

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相关链接】

(1)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这些通常指的是诗的表现形式,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诗是四个字,五言即五个字,七言即七个字。在古代诗歌中以五言、七言为最多。

(2) 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往往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

(3)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摹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4) 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二、经典推荐

1。神话

【要点点击】

关于神的神圣故事。远古时期的人以及现代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人们相信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都是由某些有意志的神统治的。神话是关于这些神的种种行为与经历的讲述。

神话是一种综合性的意识形态产品。既是宗教,也是哲学和文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神话的产生,是因为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生活。他们以自己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来解释整个世界。神话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例如,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社会组织的中心。女性神是人类及万物的创造者的神话正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用黄泥创造了人类,并且为人类制订了一系列的社会法则。当发生宇宙大灾难的时候,她还是人类的保护神。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出现并取代母系氏族社会,便出现了男性神,其地位逐步上升,各神之间还有辈分谱系。同样,部落之间的联合与争战也是神话中众神战争的基础。如中国古代神话中黄帝与炎帝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就反映了信仰黄帝的氏族集团与信仰炎帝和蚩尤的氏族集团之间的战争。神话是人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