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距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阳的距离-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空中通道被114陆航格斗团彻底掐断之后,这些向巴控克什米尔进攻的所有印度分队,基本上都是灭亡的命运。

本来在索布尔地区的这个印度团级作战单位还是有机会撤退的。中方攻占斯利那加之后暂时没有腾出手来直接攻击索布尔。如果这个团抓住机会,向南方强行撤退的话,能对他们造成一定麻烦的也就是巴基斯坦阿萨德克什米尔的守备部队而已。这些守备部队的战斗力不敢恭维,解放军的直升机也不可能在天上把他们全炸飞。从索布尔到本杰的交通状况不好,但是大部分都是山民的印度第四军拿这种行军当家常便饭。所以,只要他们退的坚决,逃出个七七八八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第四军的步兵们虽然吃苦耐劳,翻山越岭不在话下,但是自主能力实在不高。在通讯被切断之后,团长无法联系上印度指挥部门,所以错误的按照情况不明就地防守的条例在索布尔坚守了下来。等解放军暂停电磁遮断,通讯恢复之后,已经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总前委并没有采纳52旅打算直接突击索布尔的计划。现在没有什么时间上的要求。第十八山地集团军的目的也仅仅是切断印度人的克什米尔战场,并向昌迪加尔和西姆拉一线保持压力。同时为边防六团打通中巴友谊公路创造条件和保证。不上不下的索布尔,仅仅是一个死子儿。

边防六团已经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拿下了位于中巴友谊公路中段的小城吉尔吉特。巴控克什米尔重镇斯卡都,则由斯利那加和列城两个方向的蛙跳部队负责。集中了一个陆航旅的解放军在一个晚上的突击中,就打垮了坚守斯卡都的印度人。索布尔的战事,已经无关紧要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总前委决定对索布尔守军进行劝降。但意外的是,死脑筋的印度指挥官拒绝了中方的劝降,打算继续坚守。为此,围困部队和总前委一碰头,决定对索布尔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冷枪冷炮作战,彻底摧毁印度人抵抗的神经。

真全用狙击手的话,搜遍18集团军也凑不齐。好在总前委的意思是“攻心为上”。现在印度人已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且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坚守的意义在哪。这群仅仅是凭一时悍勇之气来坚守的军队是不可能坚持多久的。参战人员只要把他们这股悍勇之气打掉就可以了,至于杀伤人员,那是附带的,没什么意义。

韩荣涛和老李客串这个角色还是很胜任的,最起码老李受过全套的狙击训练,韩荣涛手生,架不住数字化侦察兵的设备先进。两个人头一天晚上没什么收获,今天晚上已经两个了。更操蛋的是,为了保证效果,韩荣涛依然可以把坐标数据什么的传出去,让在后面摆弄迫击炮的战友们拆房子。

到第三天头上,印度人就受不了了。面对面惨烈搏杀的话,说不定印度人还能凭民族屈辱感和荣誉感跟解放军过上两招。但是这样被放置了三天,每天上厕所都让人开瓢儿就不好玩了。而且士兵们知道自己也逃不出去,在中国人的高音喇叭宣传中,自己也没可能等来救援。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也是一落千丈。在第三天下午,终于接到新德里命令的印度守军,打着白旗,集体走出掩体和建筑物,向中方投降。

至此,前后持续一个星期的斯利那加战役彻底结束,斯利那加至列城一线以北的地区均回到了中方和巴基斯坦联军的控制中。第一个重载汽车组成的运输车队,已经由红其拉甫开往巴基斯坦境内。向依然坚持抵抗的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各种物资。

而印度政府在争吵了数日之后,如何应对的结果也出来了。阿格尼霍特里最担心的情况还是来了。已经被冲昏头脑的印度政府要员们无视了军方的警告,坚持让海军出动一支分舰队,在印度洋航路上袭击中国商船。而且,在地面上,赛马场七号命令中央邦和南部各邦的军队开始整装待命,随时北上。同时,除了在邦迪拉和德让宗一线监视已经不存在的“边防六团”的部队外,驻守在锡金谷地的印度T…90主战坦克部队也奉命开拔,向昌迪加尔地区集结。

此外,准军事组织阿萨姆步枪队在新德里的命令下,开始挑选精干部队,然后集体换装,编入新组建的第五山地师。在东部城市西里古里集结完毕后,乘火车奔赴昌迪加尔前线。对于自己的老部队全军覆没而痛心疾首的帕奈克陆军中将对重新组建的第五山地师寄予厚望。一心雪耻的中将先生已经将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的警告抛诸脑后。复仇,已经是他的全部心思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印度的参谋部门在仔细分析了中方在斯利那加战役中的表现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中方在装甲力量方面的巨大优势。纵观整个战役,中方的新式坦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突击矛头,支援步兵还是防守支撑点。这种无人炮塔的坦克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得益于中方防护技术的先进,战役中这种坦克几乎没有被从正面击毁的例子。T…90S主战坦克在弹药方面的孱弱显露无遗,而防护上由于俄罗斯只肯提供二流装甲夹层的原因,也没能抗住中方坦克的火力。这种打不穿也防不住的情况让印度陆军异常恼火。更不要说双方在信息化方面的巨大差距了。

为此,印度陆军提出,必须寻找一种真正能和中国人的坦克相抗衡的装备才行。而且,必须有足够好的穿甲弹!印度坦克兵们已经受够了钨合金穿甲弹和钢芯弹混装的状况了。对付巴基斯坦人还好,对付中国人的坦克根本就是找死。

但是,找谁买呢?思来想去,印度政府一拍脑袋,想起一个国家来。

孟买港。

一个穿着印度夏季军装的人正站在码头上,看着港口的龙门吊将一辆辆蒙着帆布的主战坦克从船上吊下来。另外的一台吊机,正把一个个的绿色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装在陆军的重型卡车上。由塔塔…大宇公司共同生产的Prima重型卡车不是什么军用品,但是架不住价格便宜和韩国人的大把回扣。印度陆军里好多地方都充斥这种半点越野能力都没有的商用重型卡车。

看着装卸坦克的人脸上有着恐怖的烧伤,他的一只眼睛已经走了形了,右耳也几乎成了一个窟窿,半边脸都是粉红色的新皮。这个模样谁也无法把他跟那个风流潇洒的英雄装甲兵宾德拉联系起来。

宾德拉没有死,在坦克爆炸以前,他顺着坦克底门钻了出来,但是坦克燃起的大伙直接烤焦了他的半边身子。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他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植皮。原来褐色的头发已经全不见了,为了保证头部汗腺的通畅他剃成了光头,然后吸水的亚麻布包起来。右手也重新将粘连在一起的手指切开,虽然只剩下三根手指,但是拇指完好无损,宾德拉觉的,自己依然可以坐上坦克。

他要复仇,他必须复仇。向巴基斯坦人,向中国人复仇。本来可以战伤退役的他向部队申请继续留在第三十三装甲师。他的脑袋还在,他要重建宾德拉营。

为了塑造一个典型形象,也为了保留一名很有战术头脑的指挥员。印度军方同意了宾德拉的请求,并正式宣布重建的三十三装甲师第五装甲营被命名为“宾德拉”营。同时宣布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可以用来命名一支部队,这是无上的荣耀。

重建中的宾德拉营在军方的照顾下迅速满员,但是重要的坦克却还没有到位。在多次询问之后,军方才通知他,去孟买港,陪同第三十三装甲师的人员,去接收第一批从英国进口的“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

满地打滚的求收藏求票

第103章 历史的翻覆

2028年的六月注定被载入史册。中国以空中轰炸和机降装甲部队强攻斯利那加仅仅是一件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如果不是中国本身作为世界第一的大国,那么很可能就没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就像利比亚反对派攻陷的黎波里一样,很多国家的新闻里就给两分钟画面。

另一件事情则是沙特和埃及在西奈半岛大打出手,埃及难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周边国家。这个事件的分量是世界级的。苏伊士运河的畅通与否,中东的石油资源能否顺畅的供应到全世界。这些都关系到世界的经济发展。苏伊士运河断一天,那么第二天欧洲超市里的苹果和西兰花就会涨到10欧元一公斤。一部普通的4G手机就会涨到500欧元,一部工人手中的电动工具的配件就会无处寻觅。为此欧洲人急得火上房,但是西奈半岛不是叙利亚和利比亚,欧洲佬想使劲也使不上。

唯一使得上力气的美国人正在搞收缩。埃及这块臭肉老米再也不想碰了。反正最后也是有钱有粮食的沙特赢,苏伊士运河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美国大兵的命没那么贱,自己愿意啊自己就打吧,反正双方的武器装备都是美国造,该给的票子一个美分都少不了。至于欧洲人,嗯,谁管他们啊。就这这个机会,也给欧洲佬们一个教训,别再折腾欧元了,也别再跟中国眉来眼去了。撅起屁股等着我美国人的聚变炉吧。

这是第二件事,但是第三件事情就突兀的多了。

位于南半球的南非六月份正好是冬季,平均气温15度,气候宜人,降水适中,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平常的年景的话,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游客最多的时候。不少东亚国家的人在六月份跑道这里来避暑,顺便购买名贵的钻石饰品,一举两得。

但是,今年的南非处于种族仇杀的阴影之中尚未恢复,进入六月旅游季节之后,外来入境人数一直没有变化,来南非公干的人们统统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对于大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避之唯恐不及。

对于这种情况,南非政府一筹莫展。每天的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冲突几乎就让整个政府的职能宕机。

南非国大党政府试图将两个族群再捏合起来的尝试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这不是种族仇杀中哪一方死的人多的问题,而是这两个族群之间还有没有信任可言。还包括双方有没有继续共存的经济基础。

在第一点上,南非国大党做的不够,因为信任和公平息息相关。国大党政府现在处于两难之间,态度在黑人和白人之间摇摆不定。毕竟黑人是南非的多数族群,但白人却拥有左右国家经济的能量。白人移民的数量不少,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动摇种族之间平衡的地步。虽然总体上白人处于劣势,但是依然是南非构成的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摇摆的态度,反而让两个族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已经有智库向南非政府发出警告,再这样下去,南非有国家分裂的危险。而南非政府则一厢情愿的希望时间能够消除这种隐患。

事实证明,这种南非政府大错特错了,暧昧的态度让国大党两头不待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黑非洲挥之不去的阴影降临到了南非头上。

军事政变,强人政治。这就像一个怪圈,数十年间在黑非洲兴风作浪。今天,这个怪圈套在了南非头上。

在同中方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南非官方一直在和安哥拉政府进行谈判。双方第一步先是达成了停火协议,然后双方开始脱离接触,开始各自在当前的战线上后撤。南非方面,库玛因佐退出了现占据的安哥拉边境城市翁吉瓦,撤入了纳米比亚境内休整。而安哥拉在恢复领土完整之后,也没有急于向纳马昆代驻军。

而东非共同体的军队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就开始分批乘火车从赞比亚返回东非。在这场狗屁倒灶的战争中,坦桑尼亚其实占了大便宜。先是锻炼了军队,起码跟南非这种正儿八经的中等强国的军队打的不落下风。第二是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中国把战备库存的轻武器一股脑的放过来给东非共同体国防军换装,然后又得到了援助过来的大批车辆。换装完成后,坦桑尼亚境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上了一个台阶。各种用退役军用车辆改装而来的农机具和运输工具正充实着各个行业的机械化装备。而出兵的费用则由中国向安哥拉提供的无息贷款支付一部分,另一部分安哥拉将以增产的石油来支付。这对正在发展阶段的东非石化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块从天上掉下来的蛋糕。

安哥拉也算不上什么失败者,虽然它的南部经济遭到重创,但是成功的唤醒了民族主义。安哥拉政府的权威和行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战争而不计代价建造起来的各种修理厂,被服厂,食品厂,小炼油等工厂也变成了安哥拉初级工业的一部分。为了向前线输送物资而扩建的铁路,公路,疏通的河道也将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南部地区虽然被遭受了战火的重创,但是至关重要的梅农盖油田在南非打着自己要的主义下,没有遭到损伤。而那些被毁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