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略大宋-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激起了民变。

    “王爷,百姓反抗,是因为神宗并非仁宗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仁宗没有子嗣,临时的时候却选择了神宗,这让很多人不服。为了权利,很多皇室宗族便私下里抹黑神宗,加之神宗继位之后,天灾不断,这更加激起了百姓不满,他们认为,这些灾祸都是因为神宗惹怒上天,是上天对神宗的惩罚。于是,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百姓揭竿而起,造成了现在李朝这个局面。”

    听了张伯玉的解释,赵朔微微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顿了顿,赵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听说,李朝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并且,可耕种的土地也不多,你们的国库,就算有粮食,应该也不多吧。”

    听赵朔这么一说,张伯玉赶忙说道。“王爷有所不知,李朝国土面积虽然不大,土地也不多,以前种植水稻,的确勉强够吃,碰到天灾人祸,饥民遍野,反抗不断。但几年前,仁宗从占城引进了一种新的粮食作物,这东西产量要比水稻高得多,一举改变了李朝的粮食结构,第一年,李朝就摆脱了饥民问题,随手,仁宗大肆鼓励、推广种植,第二年,国库便开始有了存粮。而现在,李朝粮库皆是满仓。”

    听了张伯玉的话,赵朔让燕舞拿来纸笔,然后在纸上纸上,将红薯的样子画了出来,随后,让燕舞交给张伯玉。

    张伯玉接过纸张之后,赵朔才开口问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们种植的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吧。”

    张伯玉看着手中的纸,听着赵朔的话,整个人都懵了。赵朔画的,正是他们种植的作物。这种农作物,李朝改变国情之后,已经将其列为了国家机密,禁止外卖。而李朝南部的占城,在看到李朝的改变之后,对于将这种作物同意引起李朝,极为后悔,随后,也选择禁止出口。

    而据张伯玉所知,这种东西,是占城从麻逸引进的,难道说赵朔是从麻逸人口中得知的。但想想又不可能。麻逸是一个岛国,飘扬海外,只有占城人才能找到。

    李朝城派出过几波人出海寻找,但最终都是无功而返,久而久之,对于这个麻逸,李朝上下已经怀疑其是否真的存在了。

    “怎么?我画的不对?”见张伯玉不说话,赵朔开口问道。

    “难道王爷认识麻逸人?”张伯玉一直在思考麻逸人的问题,赵朔一开口,他一愣,竟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麻逸人?”赵朔想了想,然后才道。“难道这种作物是麻逸人最先发现的?”

    听赵朔这么一问,张伯玉道。“据传说,麻逸人久居荒岛,世代贫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常派人出海寻找新的出路,又一次,在海上意外发现了一搜不知道从哪里漂来的船只,在船只之上,麻逸人发现了这种农作物。尝之清脆可求,于是便把破船拖回了麻逸。自此,麻逸解决了粮食问题,人民生活大卫改观。占城人又一次前往麻逸,麻逸国王将这种作物拿来款待,占城人便购买了一些带回了占城。而后,李朝从占城引进,也便有了这种作物。”

    张伯玉解释完了,赵朔笑了。

第343章 整懵了的张伯玉

    按照历史,红薯是从吕宋引进的,现在看来,这个时候,吕宋还没出现,麻逸所在之地,应该就是以后吕宋所在的地方。

    赵朔轻轻摇头,管他是麻逸还是吕宋,有红薯就行了。而现在,红薯不仅麻逸有,占城有,连李朝都有了。

    李朝有,而李朝有求于赵朔,可以为赵朔提供粮食,这么一来,红薯引入赵朔控制之地,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了。

    一旦红薯得到推广,赵朔控制境内的难民问题,也便可以得到解决了。

    虽然不能让所有人都种植红薯,但有这种作物,百姓以后便不会饿死。

    赵朔脸上挂着笑意,但一直没有开口。

    “王爷!”见赵朔只是笑着,却不说话,这让张伯玉心里有些慌乱了起来。赵朔是李朝的唯一救命稻草,是绝不能有失的。

    “张大人,怎么了!”赵朔明知故问道。

    “王爷,小臣该说的都说了,你看,您能不能帮我李朝度过这次危机,到时候,李朝仓库的粮食您随便用,要拿多少拿多少。”张伯玉陪笑着说道。

    “你把本王当什么人了,本王是土匪吗?”赵朔有些不满的问道。

    “不是,自然不是。”张伯玉赶忙说道。“小臣的意思是,王爷出兵帮我们,我们也不能让王爷出军费不是,粮食即是军费,也是感谢。”

    “放心,如果去的话,粮食我会花钱买的。”赵朔淡淡的说道。

    “这么说,王爷答应了。”张伯玉有些欣喜若狂的说道。

    赵朔伸出食指摇了摇头。“张大人,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们在我叔叔那,可是有很多好条件的。”

    赵朔这么一说,张伯玉整个人都懵了,缓了好一会,才从打探到的消息中,明白过来。

    赵朔是大宋的王爷,是赵构的侄子,所以,赵朔说的赵叔叔,应该就是赵构。

    捋顺之后的张伯玉不仅没轻松下来,反而更懵了。

    在大宋朝堂之上说的话,跟赵构谈的条件,除了朝堂之上的大臣还有赵构,应该没有人知道。大宋已经在边境戒严了,是禁止跟赵朔控制地有任何交流的。他们来到赵朔控制范围,已经很费力气了。从大宋朝臣那里得到消息,然后在传过来,应该更加费力才对。

    张伯玉看了看赵朔,消息传过来比登天还难,难道这个王爷是在诈我?

    想到这里,张伯玉开口说道。“王爷,你说的小臣不明白。”

    见张伯玉跟自己装糊涂,赵朔轻笑了起来。“张大人,你刚才说的天花乱坠,我还感动了一番,但现在看来,真是太假了。”

    说到这,赵朔起身,走向了张伯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在我叔叔那答应了称臣纳贡,要啥给啥,没错吧。”

    这个时候,赵朔已经走到了张伯玉身边,他抬手轻轻的拍了拍张伯玉。“在那什么都行,在我这,拿几个红薯就想把我打发了,难道本王的兵就那么廉价吗?”

    说完之后,赵朔迈步走向了大厅门口。“燕舞,给张大人倒完水,然后让人送他回去吧。”

    一听赵朔这话,张伯玉急了。本来已经看到了希望,结果赵朔两句话,便说得张伯玉眼前一片昏天暗地了。

    “王爷,王爷留步。”张伯玉跪倒在地,几步跪行到了赵朔身边。“王爷,王爷……”

    赵朔没有回头,声音冷冷的说道。“张大人,我并不想为难你,但你跟我耍心眼,这完全是不把我当回事啊。”

    “岂敢,岂敢。”张伯玉咽了几口吐沫,赶忙道。“王爷,王爷,这些条件小臣不是不说,是还没来得及说啊。”

    “哦~!”赵朔嘴角上扬,微微转身。他蹲下身子,将张伯玉扶起,笑着说道。“张大人,既然如此,那就说说条件吧。”

    出来的时候,李阳焕给出的条件就是没有条件,只要大宋可以出兵帮助李朝平叛,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割地、称臣、纳贡……什么样的条件都可以。

    张伯玉到达大宋之后,在拜会赵构的时候,提到了称臣纳贡,但赵构还是没有同意。

    知道再说什么,赵构也不可能派兵帮忙了,所以,割地的事情,他就没说。

    而来到洛阳之后,赵朔先是没有表态,后来又画出了红薯。张伯玉认为帮助赵朔解决难免问题,便可以获得赵朔的出边帮忙。于是,便将割地、称臣、纳贡这些条件隐瞒了。

    毕竟,这些条件哪一个对李朝都是巨大的损失,能不提,自然是不提的好。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在大宋朝堂之上说的话,竟然鬼使神差的传到了赵朔耳中,这是他没想到的。此刻,被赵朔一吓,只好将所有事情都说来出来。

    “王爷,只要王爷同意出兵帮忙,什么条件都可以提,我们全都可以答应。称臣、纳贡、割地、给钱、给粮、给人,只要王爷提出来,我们都可以同意。”

    听你张伯玉这番话,赵朔笑了起来。看着紧张、惶恐的张伯玉,他想了想,开口道。“张大人,你放心,割地、赔款、称臣什么的,都没必要。粮食吗?我会出钱买。我帮李朝平定叛乱之后,只有一个条件。”

    赵朔伸出一个指头,看着张伯玉。

    “王爷尽管说,我们一定同意。”张伯玉再次看到了希望,赵朔话音刚落,赶忙开口。

    “通商,免关税通商。”赵朔笑呵呵的说道。

    “通商?”张伯玉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朔。

    “互通有无而已,我需要你们李朝的皇帝签订一份合约,答应这件事之后,你给我送来,然后你做向导,我派兵出航,平定叛乱之后,会按价钱购买粮食,然后运回来。以后,海上船只我们互通有无,彼此免除税收,这你们不亏吧。”

    听了赵朔的话,张伯玉很是吃惊,按照赵朔的说法,赵朔这趟帮忙,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张伯玉想了又想,最终决定先答应下来,然后回去跟李阳焕商量看是否可行。

第344章 你的烟是哪来的

    张伯玉走了,只要等他再回来,登州和莱州的船队一建好,便可以前往李朝采购粮食了。一旦红薯被引入,赵朔相信,难民问题从此将不再是问题。

    想到了这里,赵朔不免心头欢喜。欢喜过后,赵朔想到了另一件事。

    红薯李朝都有了,那别的东西,是不是也已经传过来了。

    思索一番之后,赵朔双眼一亮,然后长叹一声,拍起了脑门。“不该,不该啊。这么大的事,我当时咋就没注意呢?”

    燕舞这个时候正好进门,见赵朔这个模样,忍不住问道。“王爷,发生什么事了吗?”

    赵朔愁苦着一张脸,抬头看向燕舞。“燕舞,你赶紧去把冯公公给我找来,我有要事找他。”

    一听赵朔这话,燕舞有些为难的说道。“王爷,冯公公不是您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了吗?我,我已经好久没见过他了。跟本不知道去哪找……”

    燕舞说道最后,微微低头,咬着嘴唇,一脸自责。

    “哎呀~!我这脑子真是。”赵朔起身摇了摇头。“燕舞,这不怪你,这段时间可能太忙了,很多事啊,我都有些记不清了。”

    冯公公其实并没有离开洛阳,外出执行任务,是赵朔放出去的风声。赵朔要建立一个监察机构,就像明朝的锦衣卫一样,一来负责监察百官,二来,赵朔想让这些人监督张初九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那些人。

    他这么做,是担心信息外漏。遇到这种情况,冯公公的人有权当场将这些人捉住,审讯。

    但为了防止出现公报私仇的冤假错案,赵朔没有见生杀大权交给冯公公。

    也就是说,冯公公查到有人泄露信息之后,只能讲这些人抓住审讯。至于定什么罪,判什么刑,得赵朔说了算。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张初九打探消息,冯公公检查督办,赵朔全权负责的循环模式。

    “王爷,那你跟我说冯公公在哪,我去帮你把他找来。”见赵朔这个表情,燕舞眨巴了几下眼睛,笑着说道。

    “这个事~!”赵朔沉吟了一会。“还是我自己办吧。”

    说完之后,赵朔走向燕舞,嘿嘿一笑,道。“燕舞,你还想不想带兵打仗。”

    燕舞看着赵朔,以前她的确是先带兵打仗,建功立业,为祖上正名的。但自从跟方云裳、折月颖在一起待久了,对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她还真不想在干了。

    现在听赵朔这么问,燕舞思虑再三,摇了摇头。“王爷,我跟颖儿妹妹,云裳妹妹,小蝶妹妹一样,都想留在王爷身边……”

    燕舞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声音越发弱小,最后连自己都听不清了。

    赵朔有些无语,感觉燕舞好像被折月颖等人给洗脑了。以前只有小蝶有这种想法,折月颖是因为有赵构的赐婚,方云裳就有些特别,算是有些好感,而燕舞是坚持要带兵的,是要建功立业的,但是现在,似乎这四个丫头真的成一路人了。

    “行了行了,燕舞,你赶紧去做些好吃的,刚才跟那个安南使者张伯玉墨迹,已经让我很饿了。”赵朔找到了一个理由,对燕舞说道。

    燕舞看了看桌子上还剩下的一些菜肴,又看了看了赵朔,抿了抿嘴,还是乖乖的下去做饭了。

    燕舞走后,赵朔找来专门负责跟冯公公联系的护卫,让其将冯公公招来。

    大约过去了半个时辰,燕舞的饭已经做好了,赵朔正准备大吃大喝的时候,冯公公赶了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