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火丫鬟喜洋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烧火丫鬟喜洋洋-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乎殆尽,但是去无意中粉碎了鞑丨防和谐丨|子想瞧瞧绕过瓦桥关并大举南下的阴谋,这韩琦带领的,其实跟杨排风差不多,也是

一支探路的先头部队,并且是鞑丨防和谐丨子精锐中的精锐,杨排风他们能生擒韩琦,已经是个奇迹了。

六将军写了军报并请功的折子,如今朝廷已经下来嘉奖了,赐了杨排风姐妹一座宅子,不日就要搬过去了,幸亏杨喜

回来的还不算晚,不然都找不到姐姐和大娘了。

杨喜耳朵听着师姐的述说,手上不停,几乎同时地穆桂英说完,杨喜也写完了,看了一遍,折好,对说了半天话正在

喝茶水润喉的师姐道:“师姐,我出去一趟吧,一会儿就回来。”

噗!

穆桂英当时就喷了,看了一眼已经睡着了的杨排风,帮她把被子掖了掖,瞪了杨喜一眼压低了声音没好气道:“你个

死丫头,刚刚你干娘说的话都风过耳了是吧!居然还想出去!”

杨喜苦笑,她好歹得去庞府留个言吧,不然到底算怎么回事儿啊,还有银子,到底该向个什么办法弄出来呢?

真愁人,第一次创造点儿效益,拿钱居然这么不容易,杨喜直挠头。

穆桂英看杨喜不说话,只是在那里抓耳挠腮地貌似很着急,疑惑地道:“你做什么这么焦急,难道你在外面还干了什

么好事儿不成?”

杨喜看了师姐一眼,这个师姐么……也应该是个胆大包天的,绝不会是那种小家碧玉就是了,遂看了睡的正香的姐姐

一眼,心道这个姐姐,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说谁就睡着了,遂也压低了声音对师姐嘀咕:“不瞒师姐,师妹我最近

找了个发财的差事,这要是就这么不告而别了,薪酬可就泡汤了,上百两的金子啊师姐,好大一笔的,我想着怎么也

得跟主人家说一声再走吧,多少也能拿回来点儿血汗钱啊,不然这么多天,我可就白干了啊。”

穆桂英一听,这么多钱,盯着杨喜:“说,你做什么去了,要是敢做什么坏事儿,我都可饶不了你!”

杨喜一看师姐目光如炬,一副杨喜十有八九去偷大户了的神情,无奈地道:“师姐啊,我没干坏事儿,其实就是去给

人家孩子做了几天西席,教教小孩写字读书什么的,那人家有钱,老有钱了,金山银山的,所以给的多了点儿”

“谁信!你给我说实话,不然别想我帮你!”穆桂英多精明厉害,一点儿也不信杨喜的鬼话,她可不比墨菊和秋菊这

些大家闺秀,多年在山上帮父亲经营山寨,对民间的疾苦人情世故是精通的不能再精通了,杨喜想像糊弄墨菊似的糊

弄他师姐,那是失算了。

杨喜想了想,看在金子的份儿上,还是得争取师姐这个统一战线啊,遂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对师姐说了,当然纳妾和娶

妻之事,只字未提,不然怕她师姐受不了刺激当时暴走把自己拎去干娘那里。

即便如此,穆桂英听的也是目瞪口呆,张着嘴上上下下把杨喜看了十来遍,忽然发现自己这是大大地小瞧了这个师妹

,难怪莲池谷那老太太那么喜欢着小家伙,真有她的一套,就连庞太师那一窝子的人精都被她糊弄了,别人遇见这丫

头,还有活路么?

至于深居简出等闲见不到多少生人的莲花老仙子,恐怕弄不好也被这丫头给糊弄了,啧啧

杨喜一看她师姐脸色变幻地一直盯着她不放,不由得心里有些没底,对对穆桂英:“师姐,你倒是说句话啊,到底帮

不帮我的忙,好多金子啊。”

穆桂英回神儿,来杨府这些日子她也多少了解了一些朝廷一些势力还有杨府潘府庞府的一些事情,当即拍板:“帮,

怎么不帮,师妹你打算如何,给师姐说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妥善的办法,既能把金子拿出来,又不用再去庞府教书了

,不然被发现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两人一起嘀咕了一阵子,终于有了点儿眉目。

224大官人下山了

其实杨喜心里还有许多问题要问师姐,关于她和大公子的,可目前她的事情紧急,必须马上安排好了,所以在师姐的掩护下,偷偷出了院子,直接去了隔壁的庞府,倒也便宜。

杨喜和师姐商量完以后,又按照两人商量的,重新写了一封信带上,很顺利的回到和庞煜的院子,悄悄把信放到了书书房的桌子上,在庞煜的厢房门外站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算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以后就看这小子自己的了,反正该交代的,她都已经在信里交代了,好歹也算师徒一场,自己也算尽了力了。

不过这小子如果以后还是那般无法无天,反正自己也在京城,说不得拿柳条偷偷去蒙了他的脸抽一顿。

杨喜又去了一趟花子巷找到牛三郎,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才返回杨府,她师姐已经在房里翘首以待了,看杨喜回来,送了一口气,她也不是不担心她这个师妹就此逃之夭夭的,以这个师妹的胆大包天,恐怕未必就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两人多日不见又挺投缘,索性也不睡了,杨喜打听了她师姐和大公子的情况,让杨喜惊讶于古人的高效率,临阵招亲这种事情,还真是活生生的发生在眼前了。

战地缘啊战地缘,忒浪漫了。

那天穆桂英跟九姑一路寻找杨喜和罗通,也互相了解了不少,原本多少还有的一些因为穆桂英捉了九姑大公子他们的那点儿芥蒂,也烟消云散了,最后两人聊的投机,发现两人的祖父一辈,居然在同朝为官过,并且九姑隐隐知道,两家那时候关系还不错。

当下两人越发亲近,穆桂英也是个爽朗明快的女子,毫不掩饰对大公子的心思,九姑瞧着这女孩子确实要貌有貌要才有才,出身自不必说了,还是和杨喜一样师出名门,当即心理就有些活泛。

于是两人来到瓦桥关见过六将军后,九姑便把此事跟六哥言明了,并且也是没少说好话。六将军叫过穆桂英聊了一会儿,对穆桂英的表现很满意,当即修书一封让九姑带回去请示老太君,他本人算是没什么意见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当时也确实多亏了穆桂英带着人及时赶到扭转了战局,也挽救了九姑大公子并赵佑等人的生命,别人还好说,赵佑身份特殊,有个什么意外,大家都不好交代,所以穆桂英这功劳可是不算小,但是她本人对此却没有一点儿兴趣,把所有的功劳都推辞了,只想嫁得如意郎君即可。

就这样,目前杨喜她师姐,虽然算是杨府世交之女的身份,却已经是内定的长孙媳妇了。

看着师姐春风满面的,杨喜也是替她高兴,忽然想起一事来:“对了师姐,大公子你拿下没有啊,他对你如何啊?”虽然以大公子的孝顺,不会违背长辈的意见,但是毕竟要是大公子喜欢师姐,才算圆满,不然总是有些让人难以如意不是。

穆桂英听了杨喜的话,啐了一口:“呸,那么难听,什么拿下不拿下的,你当跟dazi打仗啊,他。。。。。。还行吧。”

咦?有门儿?杨喜看了看她师姐,成了,就凭她师姐的人品能耐,想必一个大公子不会搞不定的,自己就别替古人担忧了。

“光说我了,说说你的情况吧,嘿嘿,我可听说了,你一直跟罗公子在一起,听老太君她们的意见,十有八九啊,你是要嫁进公主府了呵呵呵。。。。。。”穆桂英虽然没见过罗通,但是倒也听墨菊她们说过,一表的人才,相当的出众,并且担心公主府恐怕未必看上杨喜,看墨菊她们的意思,还是颇有几分艳羡的。而原本对大公子暗恋的人,她到了杨府自然也打听清楚,就是眼前这个鬼头鬼脑的师妹了,这事儿相当的让她无语。

不过既然师妹也是有了内定的人家,她也就不好再提了。

她不提,杨喜自然也不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穆桂英毕竟有些不凡,自从知道杨喜一直不回府,就估摸着,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今见师妹轻而易举的就“骗”了人家不少银子,什么太师权臣,一样耍得团团转,恐怕那位罗六郎,想娶她师妹,也没那么容易,到底谁配不上谁,还真不好说。

杨喜上次已经从冰儿嘴里知道了这事儿,不禁有些沮丧,嘟囔道:“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罗大官人不在家,睡吧,别提了。。。。。。”

说着把被子盖过头顶,还是睡会儿吧,别人的事情好办,自己的事情闹心啊。

穆桂英抿嘴儿笑了笑,这个鬼精灵师妹,也有闹心的时候,听着外面梆子响,慢慢的也睡了。

第二天不用说,吃过早饭在大夫人带领下,去给老太君请安。

老太君倒是还是那么慈祥,拉着杨喜的手好一阵子的打量,不迭声的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倒是把杨喜好一通抚慰,只字未提杨喜多日未归家的事情,让杨喜却有些不好意思了,有些尴尬的给老太君赔了不是,正赶上墨菊秋菊和九姑也过来,一下子大家倒也热闹,很快冲淡了杨喜的尴尬。

在老太君这里跟一众姐妹婶娘们说话并吃了午饭,下午杨喜又去看了看大娘,说了几句,这才知道这个月的十六是个好日子,大娘要带着姐姐和自己去新宅子住去。

原本以为大娘会舍不得,但是没想到大娘这次倒是想开了,脸色也带了期待的笑容,这让杨喜有些不解,遂问道:“大娘你原本不是舍不得府里么,这会怎么。。。。。。”

大娘摸摸杨喜的头发:“唉,傻丫头,这能一样么,原本你姐姐这样儿的女孩子,这辈子我想也就找个府里的嫁了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不错了。可如今,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便不为你们姐妹着想,也要为你们以后的孩子想想,你就不用说了,将来进了公主府,自然不同。至于你姐姐,将来嫁人,如果还在府里,孩子将来的身份也低人一等啊,大娘这辈子就这样儿了,也不指望什么,可到底还是希望咱家下一代有

个出息不是。。。。。。”

其实大娘还有一点没对杨喜说,就是希望杨排风能嫁个身份地位好点儿的夫婿,自立门户又是这等荣耀,自然不会拒绝。

作为杨喜来说,这根本不存在障碍,以后(?)要是自立门户另过了,出入也是方便不是,也不用像在杨府里,偷偷摸摸的跟做贼似的了。

尤其还有不少的金银赏赐在那新家里,想想都让人兴奋。

更让杨喜兴奋的是,牛三郎冒充了她的族人,拿着她的信物,居然从庞府拿出了那笔束修,并且购置了一处三进的宅院,把花子巷里的人都搬了进去,当然不是作为主人,而是雇佣的帮工,由牛三郎都给这些人暂时安排了差事,先照顾者这宅子。

不过杨喜也没闲着,去银行取了一笔银子,又买了三处小铺子,打算开个连锁包子铺,不指望赚多少银子,当然赔了可不行,最起码要把这些人安排下去有事情做,不然白养活这些人,杨喜可不干。

具体的也没有特意做什么,只是让牛三郎安排把铺子都收拾干净利落了,找匠人制作了三块木牌“开封灌汤包”,等开业的时候挂上去就算了。

至于包子的制作,常言道包子好吃不在褶上,会和面发面的人,花子巷里面也能找出来几个,这个倒也不愁,就是这个馅料的调配上,可是大有学问。

当今包子还是很流行的一种主食,别说京城有不少卖包子的,并且有几家有名的,就是一些朝臣之家甚至皇宫大内,也有专门制作各种包子,并且逢年过节的,还会分发给下面的大臣。

杨喜当然知道一些普通包子的做法,可也想考察一番,到底这一些出名的大臣家里和皇宫里面的包子,好在什么地方呢?

首当其冲的,是隔壁庞太师府里的包子,据说也是很有名的,杨喜倒是吃过,,确实味道不错,肉馅鲜美做的很精细,所以杨喜也没客气,某天晚上偷偷去捉了个厨娘,弄到庞府的一个小树林里审问,结果那厨娘曰:“饶命啊。。。。。。不知,俺是捋葱丝的。。。。。。”

喵的,这庞府也太奢侈了吧,居然有专人就为了弄葱丝!

第二天又捉了一个厨娘,曰:“不知啊,额是剁肉馅的。。。。。。”

第三天:“侬无知啊,俺是择菜的。。。。。。”

最后杨喜发了狠了,一连折腾了几个晚上,总算捉对了人了,结果一审问,大失所望。

其实这庞太师府里的包子和菜肴,虽然精致并且也小有名气,说穿了也不过是选料比较精良,比如说用羊头上的肉,也只用眼睛周围的肉,别的地方绝对不行。用葱丝,也只用一颗葱中间的嫩黄色的那根,用油。。。。。。

而杨喜最关心的馅料的调配,还不如杨喜的杨喜儿十三香来的全面,其实也不过是一般府里用的那几种。

杨喜有些不大相信,决定再考察几家试试,如果真的都像庞太师府里这般,所有的做包子卖的人,岂不是要破产了么。

于是杨喜开始了考察整个京城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