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深宫终成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寂寞深宫终成灰-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阁首辅王天余(注:宋宝金致仕、王天余回朝)、礼部尚书马振等老成的,都没有出声,但也有投机的一些个大臣开始暗中走动。
  到第五日,王天余等人,也不得不在某次乾清宫议罢朝政之余,与马振等人一起,做闲谈,提起此事。他们不敢多言,只劝皇帝快定名分,以平底下不必要的纷争摩擦。
  文帝点头,称,知道了。
  第二日,御笔亲批,刘氏贵妃,邱、万二人如宗亲府所拟。
  朝臣一片哗然,有胆大的,上疏请问是否再议论,文帝这次批的倒快,不多,八个字——
  刘氏有子,何须再议!
  明玉听了,频频点头,“皇上这回,倒没负了姐姐,只是那万铮铮,怕要气炸了!”
  霍思无道,“岂止!这回皇上的代价大呢,已有一帮子御史给事中上疏,说万岁偏宠昏聩,娘娘狐媚惑主,不是吉兆……”
  “放屁!”明玉一听,竖了眉毛,“怎么昏聩啦,这次他再英明不过了,不,是从来没有这么英明过!”说着炯炯看向霍思无,“你说呢?”
  霍思无见她一副若他说不是便要吃了自己一般,点点头,却凝住了笑,沉默一会,看向远处,“不错,皇上此举,确表明了他制辖外戚、前纲独断的决心!”隐下后一句,皇上与先皇,太不一样了!
  明眼人并不止霍思无一个,王天余本已致仕在家,此番宋宝金退去后,文帝钦点他入阁,他不能说不感激。此时见这第一个帝、臣回合,文帝坚决果断,不容置疑,确有几分成祖时的气魄。但外戚势大,也是不争的事实,邱家还好,邱丹的忠心耿耿,很能看出的,但万胜俟将在外,是否能够如期辖制,还须再看。
  但,无论如何,吃了上回不愿站队、被迫为徐家所逼主动致仕的教训,王天余明白,自己回朝,全靠的文帝,皇帝,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与后盾,且辖制外戚,乃正当之事,于公于私,自己都应当与皇帝一起,达成他所要的目的!
  乾清宫寝殿。
  一灯如豆。昏暗的烛光中,隐隐从龙床的帷幔深处传来女子媚哑的喘息。
  外面是鹅毛大雪纷飞,龙帐内,春光却正好。
  明黄的毯被翻滚,如海浪般,而子钰觉得自己此时,就是这欲海中的一尾鱼。这龙床上的绸绢纱绡,都是最好的,又滑又凉,此时却被两人的热力摩擦得滚烫——身上的人,也是滚烫,滚烫的唇,灼热的呼吸,火烫的摩擦,喘息,呻吟——
  啊!
  她尖叫出声,一手无助伸向头顶远处,徒劳得紧抓着那里一点点绸缎的凉意,身上的人却像是受了更大的鼓励,动作也更加有力,子钰哭了出来,想挣扎,身子软绵绵的却被他定住了,只能任他戳弄。
  青廷看着身底下的人儿,他就迷她这样,酡红的面颊,眼睫上还有一些泪,紧咬着嘴——她怕羞,这性子从来就没改过,因此他遣了所有原本应该在房内服侍的宫人,有些怜意的,“钰儿,他们都不在,你可以叫出来。”
  子钰猛摇头,问她,她颤颤着回答,“门口,还有……”
  青廷大笑,吻住了她,“我的宝贝啊!”
  在这里不比王府,青廷兴致高,还想再来,门外的太监忍不住,终于出声劝阻,青廷不豫,子钰却松了口气,他前阵子忙于和帝丧事,不宜行房,两人这也是一个半月来的第一晚,她知道,他定是不足的,当下抵到他耳边劝慰,“不如明日,去我那里……”
  青廷想了想,终于躺倒,搂过她,满腹埋怨,“也只能这样,哎!”
  四更了,子钰醒来,再过一刻,青廷就该起身,她轻轻坐起,掀开床帐的一角,一线烛光顺着缝隙倾泻进来,刹那间帐中流光飞舞,用橘红、黄、白、宝蓝、酱紫、秋香等色丝线绣成的祥云、蟠龙、鹦鹉、花草,就着烛光,恍如薄薄晨曦之中的暗流,全部流到皇帝刚毅英俊的面孔上。
  子钰歪斜了身子,用手指轻轻顺着皇帝脸孔上的棱角往下,到胸口时,他一把抓住,睁开了眼。
  两人相视,片刻她就着他伸出的手,卧到他的怀中。
  “知道我为何昨夜带你来这里么?”青廷低问。
  子钰摇摇头,又点点头。
  青廷继续,“从小,母妃来乾清宫侍寝,大都带着我。我也便是在这个时候儿,常常要跑过来,与他们挤在一起,卧一会儿。呵,有几次挨了父皇责骂,却不知为什么。”
  他声音轻松低暖,子钰听了,就着祉昇猜想他那个时候的模样儿,也微笑。
  沉默了一时,他又道,“你问过我为什么想要做皇帝,”
  子钰抬起头,看着她,青廷也垂下眼,笑道,“可能就是从那时吧,想着每天都能从这张床上醒来。”
  子钰尚有些懵懂,“是因为太祖爷么?”
  青廷沉默了一时,摇摇头,看着她,“上天终究待我不薄,使我得偿所愿,不,比我要的还好,”见她眸中有疑惑,搂紧了她,“朕的身边,还多了一个你!”

  寂寞深宫终成灰
  作者:梦见稻谷

  实务识

  初春的清晨,天气是宜人的温暖,此时正候在万锦宫外殿门口的太监杨福顺却是大汗涟涟。
  本月初,新帝登基典礼、太后与嫔妃们加封典礼等大的仪式都已告罄,现在各宫都忙着修缮。说话已是三月底,今日是万锦宫副总管太监林喜贵先来验收的日子,杨福顺的心情,有点的紧张。
  林喜贵提前到了会,看到杨福顺战战兢兢的模样,但笑不语,心里却也舒爽。
  两人逛了一大圈,杨福顺见林喜贵虽查的严格细致,但却是个和气人,慢慢平复了心情。他两个多年在宫中当差,原也有几分相识,想到他曾跟过犯事的徐贵妃,现在不仅没有丢性命掉饭碗,反是原先服侍徐氏里头唯一留下来的宫人,还提拔了,不禁心生艳羡。
  两个一起进了最内的寝殿,林喜贵一进门就顿了顿身子,杨福顺忙上前道,“贵妃娘娘一早吩咐,为节省国库花费,原先的装修,一律不用大动……”
  林喜贵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朝前走去。
  杨福顺微弯着腰跟着,迟迟疑疑,唯恐自己领会错了意思,汗又冒了出来,“娘娘她……”见林喜贵一个眼光瞥过来,忙陪笑道,“林公公,您与娘娘是老相识,还请您给小的一些建议,哪里要改,小的们马上!”
  林喜贵却站住身子,板起笑脸,正色道,“诶,杨公公,你这话不对,我算个什么,敢与娘娘是旧相识,只是有些造化,早先服侍过娘娘罢了,”说着抱了抱拳。
  杨福顺忙不迭鸡啄米点头,“您老有造化!”
  林喜贵又细细看了一圈,转身道,“娘娘圣贤之人,既已命你要简朴,岂是那话外有音,暗图奢靡之人?”顿了一下,见杨福顺腰更低了,汗都不敢擦,又道,“不过,娘娘不仅圣贤,更是蕙质兰心,乃百年都不出的美人,你这殿里,却素了些……”
  那杨福顺一听有话,忙蹭上来,眼巴巴的,林喜贵一笑,也不再卖关,当下按照子钰的喜好,一一告诉他哪里挂些垂纱,什么颜色儿,哪里摆些装饰,软垫织物什么布料,什么花样儿,种种细节,不一而足,那杨福顺喜不禁的,私下里又自感谢林喜贵一番等等,不再相提。
  迁入第一晚,皇帝驾临万锦宫。
  因子钰等都是新迁入宫,各宫按要求都配备了礼仪嬷嬷,万锦宫的这一位姓夏,按照她的指引,子钰早早得打扮好,候在内殿大堂,夏嬷嬷还一边细细讲解着接驾的程序,子钰被她搅的,竟有一点紧张兴奋。
  一时听到太监传唤,子钰便领着一众宫女向外迎去。
  青廷的身后,也跟着一众宫人太监,子钰出了殿门,下过台阶,一抬头,青廷恰望过来,她一笑,便站住了。
  微微福身,刚要站起,夏嬷嬷却上前,躬身对子钰道,“娘娘,请行接驾礼。”说罢上前一步示范,深深蹲下身子,口中唱,“臣妾恭迎陛下。”
  子钰这才想起她其实刚才教过,可自己一见到他,竟然忘了。向青廷看去,他站在那里,笑吟吟的。当下学着夏嬷嬷的样儿深深蹲下,念道,“臣妾恭迎陛下。”
  “呵,”青廷走上一步,却把手伸了过来,一把将她拉起。
  “……”夏嬷嬷犹豫了一下,刚要说话,却被德芬扯住,掩耳道,“嬷嬷,应该没有那规矩,禁止皇上搀娘娘的手吧?”
  帝妃二人已携手进殿,望着他二人身影,夏嬷嬷识趣得摇摇头,与德芬她们一起跟上。
  又过得几日,一切渐渐迈入正轨。子钰身为贵妃,已是这王朝宫城内除了太后之外身份最尊贵的女子,相隔十四年,她从王府折返回深宫,遥看当年那个春芜宫的小宫女,有时候真觉得如一场梦一般。
  但,甫一入宫就被推到贵妃的职位,与太后一起打理后宫,她要学要跟的,远比感慨来的多,她又是那样要强的性子,事事力求完美,因此也没有太多时间感叹自身。
  这日清晨,照例去向太后晨昏定省。
  对面也有人来。
  这对面打头引路的太监,遥遥一望,这边的仪仗服色,知是贵妃,便忙转回身,躬身报道,“娘娘,那边是贵妃娘娘。”
  铮铮抬头一看,可不是!远远就看到那金黄色的一乘盖伞,上面绣的赤红羽凤,这样远都看的清。队伍正缓缓从拐角处弯过来,因是惯常的请安,她并没有乘车舆,明黄的宫裙,也是只贵妃才穿得的。
  铮铮的面色木然,下颚却不由绷紧。
  小太监有些急,拿眼看向她身后的晴嫣,晴嫣焉不知自家主子的心事,这些时日以来,她对万锦宫,是百般避让,好在那边也没怎为难,今日却这般巧,竟打头碰上了。
  惴惴看向铮铮,铮铮却一抬头,示意身边的人都停下,自己上前,蹲身相迎。
  她姿势僵硬,礼数也有些潦草,子钰见了,微一点头示意,自带着众人继续往慈宁宫走去。
  德芬蹭上来,“娘娘,您还没转完身呢,她就站起来了。”
  子钰的眼角也扫到了,德芬看她神色,“……?”
  子钰保持着这些时日苦练的端庄行进之姿,向着远方,嗯了一声。
  这边万锦宫跟在最后的两名宫女刚走过身侧,铮铮他们便也跟上,行了两步,夏嬷嬷忽从前方队伍过来,对着她微一躬身,声音却平板无绪,“娘娘,您跟的太近了。”
  到了慈宁宫,贤妃邱氏却到早了,见到子钰进来,忙站起身相迎,子钰待她走近,就着她欲福身行礼的身子忙上前一托,笑道,“姐姐快起。”
  铮铮进来时,正看见她二人相携着说话,来到座前,子钰虚让了一下,邱氏却待她落座后,方在她下手坐下。
  铮铮看在眼里,又经了刚才门外的阵仗,当真是有些压不住,抬头一看,却正见她清凉如雪水的目光向自己投来,铮铮下意识就想应对,她却只看她一眼,自然掉转过目光。
  直到此时,铮铮心中才当真明白,被迫正视那个自己一直不愿意承认却早有所悟的事实,这一位的受宠、封贵妃,绝不是偶然,有了这样的认知,她心中反而更加空落落的——只是不知道,现在清醒,是否还来得及?
  午后,子钰照例是要歇一会儿。
  以前在王府,只要青廷得空在家,她时常要去书房陪伴,但自进了宫,青廷就被重重臣子太监包围,乾清宫那里,白日定是不能过去的,因此便逐渐养成午睡的习惯。
  这内寝垂挂着三重纱幔,由外到内,淡赭、黄绿和粉黄,从深到浅,似是要用那稍微浓重的外色,护住女子渐柔渐细的心事。整个大殿的色调未做改动,仍以徐贵妃时的淡金色为主,蟹壳青的水磨地砖,因年月久了,被磨的光滑水亮,颜色倒更好了些。
  午后的暖阳,微微透进屋内,晕在雕花龙凤大床上,子钰的被卧,如在王府时,照例是最上好的丝绸——她睡的正香。
  半个时辰之后。
  杜兰唤醒了子钰,一帮宫女正与她梳妆,忽从外间传来皇帝的声音——
  “钰儿,钰儿!”
  子钰只疑自己听错了,却见一边的夏嬷嬷不赞同得皱起眉头,她站起身,刚要命杜兰出去看一眼,却见内寝的门一开,青廷疾步走了进来。
  “皇……”子钰匆忙就要行礼,却被他大笑着一把搂过,宫人们慌得私下里散开,都跪伏在地。
  子钰头一晕,已被他抱着转了一大圈,停下时,心跳怦然,望见他晶亮的眼眸,她亦有些欣喜。
  宫人们早已退去,她睁大眼,轻问,“怎么了?”
  青廷抬起她脸庞,就着她柔润贴心的目光,“方家表态了——”,他声音充满低沉的兴奋,“方敬儒上疏,完全拥护朕即皇位!”
  原来虽有和帝大行前手谕遗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