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宅门-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里头是满满一匣子烟花捧。这种烟花捧,做工十分精致,点燃之后,能发出红绿黄紫等不同的烟花,比起市面上的普通烟花捧,一个是色彩绚烂,一个是燃烧时间长,一个是做工细致,不会伤到人。

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时放烟花,是跟领红包一样值得高兴和炫耀的。

李承之点头道:“慎哥儿常去南边走货,年前我就托了他,前儿他从南边回来,过然难买,只得了这么两匣子。”

这样的话李婉婷已经听得太多,犹如过眼云烟一般,没有丝毫的触动,她耸了耸鼻子,抱着匣子碰碰跳跳,回到李越之身边。两个人开始商量,什么时候放烟花,该跟谁一起玩。

李承之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说了声:“开始吧。”

便由大管事唱名,先从男丁开始,先管事一级,后按照职位高低依次往下,每按十人或二十人不等。进了厅里,先给主子们齐齐磕一个头,说了一句吉祥话,起身后到真儿那边没人领一个红包。各人领各人的等级,都有倒可循。

男丁结束,就轮到女眷,也是从管事娘子一级开始,依次往下。

一拨一拨又一拨,等到所有下人拜完,也整整花了一个半时辰呢。

李承之身为家主,自然要说一些场面话,先是表扬了一番众人今年的勤奋与尽职,然后又勉励来年应更加努力,最后又说了一句大家新春大吉的吉祥话儿。

在众人的轰然喝彩,结束了这场威大的拜早年活动。

前厅太大,过于空旷,即使烧了火盆,也没有像长寿园那般热乎。因此,金秀玉提议,将晚饭还是摆在花厅李,四面窗户一关,烧上火盆,厅里便暖气袭人,十分地舒服。

冬天的天儿黑的早,下人拜完澡年没多会儿,天就有些暗了。府里头个个走廊下的红灯笼,都点上了,顿时映得各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老太太领着李承之,金秀玉,李越之和李婉婷,先去拜了灶神。

花厅里头,屋子已经十分暖和,大家伙儿都脱了大毛衣服。因着今儿个是要守岁的。干守当然不成,丫鬟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各色花令;酒令;马吊等物。

晚饭自然是十分分威,山珍海味的,也不足以形容。

李家的年夜饭向来热闹,花厅里席开三桌,李家五口,家上林妈妈和张张作陪,坐了一桌;青玉秀秀真儿春云银盘银碗,加上一个花儿,还有一凤来,又是一桌;另外还有一桌流水上菜,小丫头们轮番用的,金日不拘着她们,除开要伺候好主子们用饭,随她们什么时候吃都成。

吃饭行酒令,饭后打马吊,又有击鼓传花等游戏,并猜谜说笑话等调剂,着守岁得又是欢乐。

金秀玉因怀孕的缘故,已经觉着有些累,然而瞧着这满满当当一屋子人,到处衣影鬓香,烛光致致,酒香果香糕点香,人人欢声笑语,她只觉心里头一片温暖和乐。

等到夜宵饺子和米肠上桌,玩的高兴地众人肚子饿了,正好见到这般美味,都是欢呼起来。

只是这满屋飘香的时候,金秀玉却早已经倚在丈夫李承之的怀里,甜甜睡过去了。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月啊正月

  初一日,金秀玉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屋里头门窗关的严严实实,香炉里还有一丝残香,屋子里飘着一种暖恬的味道。

  她微微侧了侧头,就发现自己正躺在丈夫李承之的臂弯里,一只手搭在他的胸膛上,隔着薄薄的睡衣,感觉到他身上的热度和胸腔微微的起伏。

  李承之睡的很沉很恬静,面容如玉。

  金秀玉只觉周身上下无不熨帖,人生没有再比此时刻更满足的了。

  她把脑袋枕在丈夫的肩窝里,听到屋子外头开始有了轻微的动静。轻而碎的脚步声,远远有人开门,门栓发出吱呀一声细细的呻吟;有人用盆子泼水出来,她听着那声音,甚至能想像出那小片水渍是如何浸透了青石板;另外还有人压着声音低低地说话;有人从廊下经过,衣袂被风吹得翻飞。这些声响,全都是细细的,碎碎的,轻轻的,却又如发丝一般清晰。

  对比屋子里头的沉静,仿佛是两个世界。

  脖子旁边的呼吸似乎粗重了一些,也热了一些。她转过脸去,发现李承之竟已张开了眼睛,正微眯着看她,眼里有初醒的氤氲雾气。

  李承之在她脸上啄了一吓,道:“新年好,娘子。”

  刚醒来的嗓音有些沙哑,却透着磁性和温暖。

  金秀玉微微一笑道:“新年好,相公。”

  李承之手臂紧了一紧,让她娇软的身子跟自己更加贴近了一些。

  “时辰还早呢,再眯一会子?”

  “不了,清醒的很呢。”

  李承之笑了笑,伸手捏了一下她的鼻子,道:“昨儿你是最早睡的,还等不及守完岁呢。都不知道昨儿夜里是怎样的热闹。”

  金秀玉笑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睡过去了,你同我说说,昨儿都怎么热闹了?”

  李承之深呼吸一下,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然后同她说起,昨儿打马吊,老太太输了个精光,青玉和林妈妈赚的盆满钵满,老太太心痛得要死。

  今年的立春日正好就是正月初一子时五刻,因此今年的岁守得就特别有精神。到了子时五刻正,开春纳福,他领着李越之和李婉婷,指挥着下人,满院子放烟花,大门之外,红灯笼高挂,爆竹噼里啪啦,门前一片红纸屑。

  不止李家,淮安城中,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庆春,一时间满城繁华。

  金秀玉听得高兴,新年总是让人心里头喜气洋洋,好像什么烦心事儿都没了。

  小夫妻两个相拥私语,耳鬓厮磨,不知窗外天色已越来越亮。直到真儿、春云来敲门,两人才惊觉,原来外头已经红日高挂。

  洗漱完毕,早腾吃的是饺子,“年三十半顿饱”,说的就是淮安的饺子,都是年三十夜里吃半顿,正月初一早上吃半顿。

  除了饺子,还有各色小菜糕点,小夫妻两个一面细嚼慢咽,一面说了今日的安排。

  用完早膳,便是祭祖。

  李家一家人都聚到了一起,老太太、李承之、金秀玉、李越之和李婉婷,一个不落,人人都穿了新衣裳。丫头婆子们也是,新衣裳都是年前就做好发下去的,今儿个个都上了身,人人都显着精神奕奕,又是饱满又是喜庆。

  祭祖年年如一日,香案、纸马齐备,果品酒菜茶点,由老太太领着大家,给祖先上香磕头,说去年的成就,许新年的心愿,最后烧元宝纸马,祝祷完毕。

  祭完祖先,便再也没有什么事儿要做了。

  今儿也还未开始拜年,正是府中上下乐呵的时候,老太太睡了一夜,早把昨日惨败输光银钱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又张罗着要开一桌。

  以老太太为首的女眷们,就到花园里去,虽然水榭挨着湖,但地生了火盆,门上挡了厚厚的棉帘子,软榻座椅上又垫了厚实的棉垫子,也不见得冷。况且今儿的天气上好,日头高挂,也没什么风,就是在屋外,也不觉着冷的。

  就在水榭里头,开了一桌马吊,金秀玉陪着老太太,加上林妈妈和张妈妈,青玉、秀秀、真儿和春云替她们看牌。

  小丫头们端了各色果品点心,炉子上温着热茶,水榭后头还另有个炉子烧水。左右主子们打马吊,也不大使唤,她们都各自找了乐子做耍,也不走远,就在屋子里头。

  李婷婷不会打马吊,也不爱看人家打,李越之不在,她只好自己找乐子,带了一帮子丫头小厮在花园里头踢毽子,还要组队,还要比赛,还要这样那样,人人都由她折腾。她玩的兴起,将头上的绒花簪环摘了个干净,只剩两根红头绳扎着瓣子,裙子又提了起来,露出两条葱绿绣花的裤腿,若是长宇王府两位嬷嬷瞧见,知道自个儿的心力尽付东水流,只怕真要哭了。

  李承之带了弟弟李越之,去一品楼参加李家商行所有掌柜的团拜年茶。

  这也是李家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是家主跟商行所有掌柜们团拜,大家伙儿不谈生意,只闲话家常,也是珍重东家与掌柜感情的意思。

  因事先早已商定,过了年,李越之和李婉婷便搬出长寿园,自己单独领了院子居住。另,年后过了正月十五,商行开门做生意,李越之便要择一处,从做小伙计开始。因此,李承之早早带他来参加团拜年茶,也是希望通过跟各个掌柜的相处,择一个最适合他的生意。

  李府花园之中,金秀玉刚胡了一把,桌上一堆的铜子。

  李婉婷蹦蹦跳跳进来,伸手抓了一把,笑嘻嘻道:“嫂子赢了钱你,与我几个买糖葫芦吃。”

  金秀玉一面洗牌,一面说道:“你不妨多拿一些,叫小丫头去买一大包来,让大家伙儿都跟着尝尝。”

  “哎!嫂子真好!”李婉婷眼睛发亮,将裙子一撩,像个兜子一般,将她面前的铜钱全部扫了进去,用手一捏。

  金秀玉立刻叫起来:“姑娘家的,之般成何体统,怎么不叫人给你找个钱袋子来……”

  她话还没说完,李婉婷早就扯了自个儿丫鬟银碗的手,跑了。

  急的她忙对真儿道:“你快找个钱袋子给她,莫叫她光着两条腿乱跑,在府里也罢了,出了门可不叫人笑话死!”

  真儿捂嘴笑着应了,连忙去追人。

  老太太一面摸牌,一面叹息道:“这个疯丫头是没法教了,就这么着吧,改明儿若是有个傻孩子能要她,别管人是什么样儿的,随便嫁了得了。”

  大家都笑起来,说是哪里能够这样。

  玩玩笑笑,没多会儿,李婉婷和银碗果然抱了一大包糖葫芦回来,凡是在场的丫头们,一人一串分过去,金秀玉和老太太自然也不能落下。

  金秀玉见各种果子的都有,她手上分到的是串山楂的,便故意问道:“阿喜,可有旁的,给我换一个。”

  “啊?”李婉婷愣道,“我原听真儿说,嫂子自从怀了小侄子,就爱吃酸的,特意挑了山楂的给你呢!”

  一句话真是让金秀玉疼都心尖子了,抬手就在她脸上拧了一把,笑道:“你个鬼灵精,倒也有懂事的时候。”

  正巧李越之从门外进来,见到人人都一串糖葫芦,个个嘴角沾着红色的糖衣,一眼就看见李婉婷手上的油纸包里还有几根,两步上前,抓了两根在手上,张嘴便咬下来一颗果子。

  那一串也是山楂的,却是李婉婷特意留给自己的,立时急的跺脚。

  金秀玉问道:“阿平不是跟你哥哥去吃年茶了,怎么就你一人回来,你哥哥呢?”

  李越之又咬了一颗果子放在嘴里嚼,酸酸甜甜果然好滋味,然后才回答道:“年茶是吃了,只是哥哥半路得了个信儿,去了长宁王座,叫我自个儿先回来。”

  提到长宁王府,金秀玉才想起个事儿来,忙问真儿道:“王府那边的年礼,可送了?”

  真儿笑道:“一大早就送了的,少奶奶放心。”

  金秀玉点点头。

  给长宁王府的年礼,还是李承之提的醒儿。

  李家如今与长宁王座交好,李承之又是跟着长宁王支持三皇子的,论理是该给王府送年礼的。金秀玉原本已经备下,也嘱咐过真儿,只是今儿早上起晚了,将这回事给忘了,幸亏真儿牢牢记着,一大早就派人送到王府去了。

  这会子还不是饭点,李越之一回来,李婉婷就有乐子多了,兄妹俩个一起做耍。

  乐乐呵呵到了晚饭时分,才见李承之回来。

  他脸色表面看着倒是没什么不同,一家人吃了团圆饭,饭后又做了一会耍,因金秀玉明儿要回娘家,因此早早便回明志院来安置了。

  及至这时候,金秀玉才问起李承之来。

  “我瞧你神色有些凝重,可是长宁王府那边出了事儿?”

  李承之点头道:“长宁王今儿启程回京去了。”

  金秀玉吃惊道:“今儿是大年初一,怎么这个时候回京?难道是……”

  李承之抚摸了一下她的头发,点点头。

  是啊,怎么能猜不到呢?有什么事儿能够让长宁王正月初一就出门赶路,自然是有关君位之事。

  难道说,大允朝的天,真的要变了?

第二卷 秋日胜春朝,佳期至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二是个好日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国家大事,对于升斗小民来说,就想天上的浮云,看得见摸不着,与自己无干,只有每日的柴米油盐,才是真正让他们操心的事情。

  长宁王仓促上京的事情,对李承之和金秀玉来说也如同浮云一般,高不可攀,私底下猜测也罢了,却不影响他们照常过日子。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淮安当地,出嫁女儿回家探亲拜年的传统习俗。

  一大早,李府便忙着套马车,抬年礼,二门外一片忙乱。

  金秀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