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离魂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解释是比较简单的,感性的。而宗教基本上都有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又朝我笑了笑,“这些内容现在佛学院的教材上都有。”

“那宗教究竟是什么呢?”我问。

“宗教产生于人明确知道了死的含义。那就是人一旦进入死的状态,就会永远离开这个世界。那么,人就需要解决面对死亡来临时的方法。“我是谁”“我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些都是宗教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丈回答道。

“这些问题解决了吗?”我问。

“解决了一部分。”他回答,“宗教其实就是宗教解决的是面对死亡来临时的方法,准确地讲,就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哲学体系。宗教不同,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有所不同。”

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人死了以后有鬼魂吗?”我问。

“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方丈回答道。“这是佛教的基础。没有鬼魂,何来生死轮回?如果没有了生死轮回,又有何人会相信我佛教?”

“我相信,因为我看得到。”我看着方丈认真地说。

他不相信地看着我。

我把我的事情一一向他讲了。

“阿弥陀佛!施主,感谢你。你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向佛之心!”方丈真诚地对我说。

“为什么在佛前许了愿要来还呢?难道佛主这么需要凡人的还愿吗?”我又问。

“这……”方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作为人,难道不该去回报我佛吗?”他反问我。

我说:“这不是一个问题,您说的是伦理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

“那你认为这是为何?”他居然反问我。

“佛的慈悲是什么?”我不想回答他的那个问题,因为我也不知道。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

“为何人们敬菩萨的时候必须要有供品呢?据说如果没有供品的话就是对佛的不尊重,就会被佛降下灾难。这是真的吗?”我问。

“施主错了。我佛对众生没有任何为己的要求,倒是众生有求于我佛。”方丈微笑着说,“我辈凡人,贪图众生财物,所以才被施主小看。然而我们宣扬佛法也是要吃饭的。”

我很惭愧。

“昨天晚上我住在贵寺旁的农家遇见了两个鬼魂,他们告诉我说现在的庙里大多数住的是法力很高的鬼魂而不是神、佛。您怎么看?”我忍不住地问。

“施主被那鬼魅魅惑了。在鬼魅的眼中,神、佛永远和它们是对立的。阿弥陀佛!”方丈颂了声佛号,“我相信施主的经历了,贫僧佛理浅薄,不能为施主解惑。还请施主见谅!阿弥陀佛!”

我恭敬地向他行了个佛家礼,然后从禅房中退了出来。我不佩服他的佛学造诣,但是我钦佩他的人品。

可是我刚才明明听到了那尊如来佛的塑像发出的笑声。难道真是如方丈所说,我被那两个小鬼给魅惑了?

“但是我既然答应了他们,就一定要给他们烧钱纸。”。我心里想道。

我给他们烧着钱纸,心中在默念:“刘大海、刘大河,接钱啊!”,念着、念着我自己心里都觉得很好笑。

忽然间,我想到刘家兄弟的话,他们说这周围有很多鬼魂,那么那些鬼魂不是也需要吗?

我急忙又去买了很多香烛纸钱,边烧边默念:“过往的所有鬼魂们,快接钱了!”。从此以后,我每到一座寺庙都要这样做。

我又向寺庙捐了一万块钱的香火,也没有向庙里的任何人打招呼,就离开了云雾寺。

我刚走出寺庙,就远远地看见刘家兄弟在那里看着我。

我朝他们走去,却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双腿不能动弹。我定睛往脚下一看,却见好几个人正抱住我的腿。

“你们做什么?”我问。我同时发现周围有人奇怪地看着我。

“您看看前面。”其中一个抱着我腿的人对我说。

我这才朝前面一看,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原来我的前面是悬崖!我正站在悬崖的边上!

我急忙后退了几步。那些抱着我腿的人也从我身边散开了。

我正想说感谢他们,但是我却发现他们的身体下面没有脚。

“刘大海、刘大河,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大声地质问他们。

但是在我的前面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影象。

看来在鬼魂中也有坏蛋。

其实我对佛教还是有些了解的。但是毕竟知道的有限。我想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基本上和我差不多吧?

佛教对灵魂的存在是坚信不疑的。我想这也是人们相信它的主要原因吧。是啊,如果人死了以后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的希望就会破灭很多。

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给予了人们希望——我这一世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还有下一世去做;自己这一世欠下的一切就下一世去还,……。宗教的力量就在于此。

但是云雾寺并没有给我多少答案。

到了现在我反而觉得更迷惑了。在我下决心调查此事之初我尚有目标和计划,但是现在却所有的答案都似是而非,我真不知道应该再从何处着手了。

第二十七章 厚德载物

 我很烦恼。

但是却不能给父母讲自己的这些事情,不然他们一定会坚决地反对我去作这样的调查。因为我的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他们反对一切冒险。

张苏看我心情不大好,便问我:“我看你心情不好,究竟是怎么了?”

我听到她这样问我,心里很高兴,因为她没有去读我的思维。

“我不知道下一步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我苦恼地说。

“你不是说从宗教着手吗?你到云雾寺后情况怎么样?”我还没有告诉她我到那里以后的情况。

“没什么情况。现在我反而更加迷惑了。”我说。

“为什么?”她关心地问。

我把到云雾寺的整个过程给她讲了。

她听完后转颜一笑,对我说:“看来我们以前都想错了。你想想,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相信和真正见到过鬼魂的人是谁?是我们,或者像我们一样的人!那些高僧,他们有的只是佛学和对佛的执著和信念,但是他们没有具体的看见过、感受过。所以你去找他们,就只能探讨理论而不会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我顿时恍然大悟。

“要是能够找到一位理论上精通、又能够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就好了。”我喃喃地说。

“除非你去出家。”张苏笑着对我说。

“那你也得去当尼姑。我可舍不得扔下你。”我对她调笑道。

“那我们不会把那些神圣的地方搞得乱了套吗?”我没想到她也会开这样的玩笑,看找她那美丽的面孔、带着春情的双眼,我不禁有些沉醉。

猛然间,我心里一动,忙问她:“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她一愣,“不就是开玩笑吗?我说你出家,你说我当尼姑啊什么的。”

“不是,你后面怎么说的?”我急忙问。

“哎呀,我不来了,你太坏了。”她忽然脸色悱红。

“我不是和你开玩笑,我是认真的。你快说,你最后说的什么?”我很着急。

张苏看我严肃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我说了什么?对了,我说要是我当尼姑、你当和尚的话,那不是会把那些神圣的地方搞乱套吗?”

“乱套?”我喃喃地说。

“你太坏了,我不和你说了。”张苏假装生气地转过身去。

“乱套,乱套!哈哈,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忽然大声地叫了起来。

张苏听到我高兴的大叫声便转过身来,问:“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以前太着急了,”我说,“我们今后就到处玩、有目的地去玩。反正我现在也不缺钱,我们就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去与那些儒、佛、道及其他所有知道灵魂或者宗教知识的人探讨、学习。我想我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张苏听了也很高兴。她还提醒我说:“既然宗教和巫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巫术之类的东西。”

我点头表示同意,接下她的话继续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前面的探询中,我发现如果我们要想真正了解有关灵魂方面的问题,必须掌握古代历史、典故、文学、野史以及宗教等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多去了解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张苏很奇怪,便问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和我们调查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因为少数民族在以前大多数被汉人所歧视,所以他们就选择居住在荒山野岭和其他交通不便的地方以逃避汉人的追踪。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所以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中就会保留下来很多最原始、最古老的东西,而我们却可以从那些最原始、最古老的东西当中找到宗教最原始的部分,而在这些最原始的宗教中可能有着灵魂问题的真谛。在这些风俗习惯中,我们还有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葬礼;二是孩子出生时候的礼节。”

张苏非常崇拜地看着我,“你太聪明了。”

我也很得意。

然而我还是想当然了。我提出的那些学习内容太广泛了。要知道中华文化可是博大精深,书籍如浩瀚大海。我拿着书单到图书馆和书店一看,顿时便傻眼了。

待我从中挑选了些书籍回家后一看,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很多内容我看不懂!

我是理科生,学的专业又是西医,所以书中的很多东西我根本看不明白,甚至很多字都不认识。

而张苏学过的东西比我更少,她看起那些书来更痛苦。

读书已经成了我们最痛苦的事情。特别是我。

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读了十七年的书,又经历了高考炼狱般的磨难,大学学的还是最难学、最需要记忆的医学,好不容易毕业了、工作了,现在又拿起那些从来没有读过的书籍,心中对学习的厌恶一下便升腾起来,让我心烦意燥、头疼不已。

我干脆把那些书锁到书柜里。

看到我的钱已经花出去了很大一部分,我心里就想,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本来想再去买彩票,但是去了多次都再也没有人向我提示,所以买的彩票就再也没有中过奖。

我想到我在云雾寺碰到的刘家兄弟,他们曾经告诉过我烧钱纸与发财的关系。虽然他们的话我已经不大相信,但是我想,如果我到我的前世的墓前去多烧些钱纸的话,还是可以验证一下他们的话的。

我给我那同学的父亲寄了一点笔钱,并写信告诉他到什么地方(也就是埋葬我尸体的那个垭口)去帮我多烧一些钱纸,同时请他帮我把那坟墓好好修整一下。(奇*书*网。整*理*提*供)当然,还拜托了他去把我奶奶的坟墓也重新整理了一翻。我知道我给他的那笔钱对他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他一定会去做的。

于是我便继续每周去买彩票。但是却没有再中过奖。

时间早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会持续、稳定上涨。我把眼光投向了股票市场。

我决定买一些股票放在那里。

于是我向股市打进去一百万的资金,选择了几只绩优的股票,如茅台啊什么的。

我买了那些股票后就没有再管它,我想过一到两年后再去看。反正我暂时还不需要那笔钱,而且我也不会炒股,于是就干脆采取这种笨办法。可曾想,我这个笨办法还真管用。两年后我买的那些股票的市值居然翻了好几倍。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在一个月后再一次买彩票中了大奖。

我不禁对刘家兄弟曾经对我说的话相信了起来。

然而,这一次中奖后我却再也没有了第一次的那种激动了。

张苏觉得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居然你的钱那么好挣啊?!”

可是就在我中奖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忽然做梦见了我的哥哥。

是做梦而不是真是的相见。因为我没有看到躺在床上的自己。

哥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