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偶天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妙偶天成-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鸾听了这话,破涕而笑。
    她退出去后,寻了当初顶了绛珠缺儿的木枝来。
    “我冷眼看着,你是个老实的,性子又比雀儿多几分稳重,就想把那按捏穴道的一套手法教了你,以后要是我出去了,也好替我伺候大奶奶,不知你可愿意。”
    木枝面露惊喜,连忙道谢道:“多谢阿鸾姐姐抬举,木枝当然愿意的。”
    自此,阿鸾就一心一意地教起木枝来。
    这样又过了半个来月,王家夫妇已经到了京城,外边大雪纷飞,道路都结了冰,马车行得极慢。
    等到了地方,与安郡王寒暄几句,把王家夫妇请了出来。
    见到王君氏的那一眼,甄妙心中就道,是了,她定是阿鸾的母亲无疑了。
    王君氏看来只有三十岁许,完全就是阿鸾十几年之后的模样,要说二人没有血缘关系,都令人难以相信。
    王家夫妇眼睛都落在甄妙身后的阿鸾脸上,王君氏更是激动的上前:“蔷儿——”
    人的记忆,像是上了锁的匣子,有时候以为忘却了,可插入正确钥匙的那一瞬间,就会汹涌而出。
    眼前妇人与记忆中那个模糊而温柔的妇人形象重合,阿鸾再顾不得其他,扑了过去:“阿娘——”
    甄妙几人起身离开,把独处的时间留给团聚的一家人。
    等阿鸾重新出来了,她低声问:“如何,确定是你的爹娘没错么?”
    阿鸾红着脸点头。
    剩下的,就是安排阿鸾离开。
    没过两日,阿鸾要嫁人的消息就传开,丫鬟婆子们忙着送添箱礼,临出府那一日,阿鸾却来见了甄妙。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崩
    
    “阿鸾,你再忸怩下去,就耽误吉时了。”甄妙笑盈盈望着阿鸾。
    当然,这个嫁人的安排自然是障眼法,可为了瞒过府内人,做戏总要做全套。
    阿鸾跪了下来,以额贴地:“大奶奶,阿鸾给您磕头了。”
    她砰砰砰磕了三个头,随后站起来,把一个红绒布包塞给甄妙:“希望您和世子爷,恩爱到老。”
    说完,似乎生怕甄妙立刻打开来看,提着裙角飞快的跑了。
    等阿鸾在吹吹打打中出了国公府,听着周围丫鬟婆子欣羡的议论声,甄妙快步走回了房。
    罗天珵见她表情有些怅然,跟了过去。
    “这么舍不得?”
    甄妙抬眸,撞进那深邃的目光里,不自觉说出了心里话:“阿鸾这几个丫鬟,陪着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和以后来的总是不同的。”
    她说的艰难,不只是当时原主本身所面临的恶劣处境,更是她隔了无尽空间与时间,却不能对任何人吐露的惶恐。
    甄妙拿起了那绒布红包,笑着道:“不知道阿鸾留下的是什么,当时看她那样子,奇怪得很。”
    罗天珵瞥了一眼,随意道:“瞧着像是一本小册子。”
    甄妙已经把那小册子拿了出来。墨香浓郁,显然是刚写成不久的,她心中更加好奇。立刻打开来看,随后手一抖,小册子掉在了地上。
    罗天珵弯腰去捡。
    甄妙扑了过去:“放着,我自己来!”
    罗天珵点点头,趁甄妙松懈的时候,利落的捡了起来,笑道:“还是我替你来吧——”
    笑声嘎然而止。他盯着那小册子,脸微红。表情极为古怪。
    甄妙劈手夺了过去,怒视着他:“你看到了?”
    “没,我什么也没看到!”罗天珵把小册子往甄妙怀里一塞,飞快跑了。
    甄妙捏着小册子欲哭无泪。
    阿鸾啊。你要教我如何锻炼那处,使其紧致如初的法子,就不能口述吗?
    甄妙自觉丢了大脸,心道这样一来,世子肯定在想,她整日和丫鬟们都在琢磨些什么?
    用饭时,因为有罗天珵在,她还有些不自在,埋了头一味吃饭。
    “再低下去。你脸都要塞进饭里了。”毕竟是男人,缓过来后,罗天珵反倒多了几分期待。
    “咳咳。我只是觉得今日的饭香罢了。”
    一旁的青鸽窜出来:“大奶奶,今日用的是碧梗水晶米,煮之前婢子还放了一勺油——”
    罗天珵黑着脸:“青鸽,你还是出去吧。”
    “哎?”
    罗天珵勉强露出一个笑:“你今日做的饭好,去白芍那里领赏银吧。”
    青鸽脸蛋发亮:“谢世子爷。世子爷,大奶奶。婢子还做了一道芙蓉鸡蛋羹,一会儿给您二位端上来啊。”
    真是够了!
    罗天珵差点摔了筷子。等青鸽走后,咬牙对甄妙道:“以后咱们用饭,不用那些多余的人伺候了。”
    “嗯。”
    好不容易吃完了,甄妙松口气,忙站起来喊人来收拾。
    罗天珵不疾不徐的提醒道:“皎皎,那小册子上的法子,你记着试试啊。”
    说完,没等甄妙反应过来,先闪出去了。
    这臭不要脸的!
    甄妙转进内室,拿出那小册子就要毁尸灭迹,手顿了顿,到底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做贼心虚的看了四周一眼,悄悄打开了看了。
    等看了几遍已经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了,某人大义凛然的毁尸灭迹了。
    咳咳,现在虽还用不着,等将来生了孩子,说不准就用上了……
    是夜,二人腻歪在一起,罗天珵稳了稳有些凌乱的呼吸,问:“皎皎,那个,你学了没?”
    “什么?”
    他略微动了动,声音有些低哑:“那册子……”
    甄妙双手环着他的肩,指甲已经陷入那紧致光滑的肌肤里,强撑着道:“什么册子,我早烧了。”
    “烧了?”罗天珵停了下来,汗珠一颗颗滚落到身下人精致的锁骨上。
    “自然是烧了,那样羞人的东西,留着作甚?”
    “烧了也好。”罗天珵低沉地笑,“你一定是记下来了。”
    甄妙怔了怔,随后大怒:“去死!”
    猜得这么准,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
    “就来了。”罗天珵紧紧箍住她纤细的腰肢,一阵疾风暴雨。
    事毕,二人谁都没力气再收拾,也不想叫水,相拥着睡到了天明。
    很快就到了腊月底,罗四叔和三郎都从兵营赶了回来,国公府的人难得齐了。
    天越发的冷,有的时候会一连下上数日的鹅毛大雪,已经传来消息,东城那边许多民居被大雪压垮了,灾民无处避寒,已经冻死了人。
    为此,昭丰帝还把东城兵马司指挥使狠狠训斥了一通,弄得其他四城指挥使人人自危。
    一些大户人家开了粥棚施粥,镇国公府自然也不例外。
    施粥是善举,按例,银钱是不从公中出的,阖府上下,从主子到仆从,但凭心意和能力凑份子。
    甄妙手头宽裕,又怜惜灾民不易,出手就是五百两银子。
    这样一来,别人还好说,同是少奶奶的田雪出的二十两银子就有些不够看了。
    田氏当场便道:“大郎媳妇出手真是大方。雪儿,你敬茶那日娘给你的玉镯子呢,也拿出来吧。你是当弟媳的,要多跟你大嫂学着点。”
    她心里恼恨甄妙出风头,又气田雪嫁妆薄,这样一说,既挑拨了两人的关系,还让人觉得甄妙不懂规矩。
    按着惯例,同辈份的人若是出银钱。都是看年长的兄嫂如何行事的,而体贴人的兄嫂。自该照顾弟妹们的能力。
    田雪被田氏说的涨红了脸,伸手去褪手上戴的玉镯子,被甄妙拦住。
    “二婶,您这话。侄媳可愧不敢当,我这五百两银子呢,是代表大房出的。”
    她笑着对老夫人道:“祖母,您不嫌我和世子出的少,就好了。”
    这样一说,就显得田氏那话有些无理取闹了,大房只有世子夫妇二人,甄妙是未来的国公府女主人,用田雪和她比较。反倒显得田氏心气太高了。
    老夫人看田氏一眼:“既是善举,看的不是出的银子多少,而是个人的能力。三郎媳妇出二十两也不算少了。哪有把婆婆的见面礼拿出来捐了的道理?”
    田氏嘴唇抖了抖,干巴巴应了一声是。
    甄妙抚掌:“祖母说的是极。”
    老夫人拿起捐款册子来看,当目光划过胡姨娘时,停了停,道:“胡姨娘这次还出了两百两银子,也算有心了。”
    说到这里。她放下册子,对甄妙道:“大郎媳妇。你四婶月份重了,恐怕没有精力顾着院子里,六郎那里,你当大嫂的多看顾点。”
    “祖母放心,孙媳知道了。”
    紧接着就到了大年三十,一大家子都聚在了花厅里吃年夜饭,摆了两桌,热热闹闹许久才散了。
    胡姨娘盯着桌子上的精致吃食,半点没胃口。
    她明明听说,那日老夫人是赞许了她的,怎么今年的年夜饭,依然是孤零零一个人用呢?
    在宝陵,逢年过节吃团圆饭,一般都会给侍妾单开一桌的,更别提她还有着七郎。
    现在可好,这样的时刻,她连和自己儿子呆在一起的机会都没有了!
    胡姨娘越想越不甘心,问心腹婆子:“前些日子给奇哥儿写的信,还没回信么?”
    心腹婆子劝道:“恐怕是风雪大,耽搁了。”
    “都过年了,奇哥儿一个人在宝陵也不知道怎么样。嬷嬷,我怎么觉着,自打进了京,奇哥儿就和我生分了呢?”
    “怎么会呢,太太你莫乱想,二少爷自小最听您的话了。”
    胡姨娘稍微放下心来,又问:“老爷呢,前边年夜饭也该散了吧?”
    心腹婆子迟疑一下,才道:“散了,说是要带着六少爷、七少爷一起守岁——”
    胡姨娘狠狠扯着帕子,气得不停喘气:“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
    她说着抚了抚小腹:“自打戚氏有了身孕,老爷让我服侍的次数也多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怀上。”
    “太太还年轻,早晚还会有的。”
    “嗯。”胡姨娘想着罗四叔虽说处处守着规矩,可和她在一起时,温柔并不比以前少,可见心里还是有她的。
    她拿了香囊把玩,心腹婆子就道:“太太,虽然老爷之前吩咐过咱院子里的人少出去,可对您还是上心的。不说别的,就是这香,就不是公里分下来的,而是老爷亲自给您买的呢。”
    胡姨娘笑了:“他也就是这点好了。对了,等开了年,再派些人回去,把奇哥儿接到京城里来,顺便把精通妇人调养的张婆子一并带来。”
    正月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就过了,到了月底时的一日,戚氏和嫣娘竟齐齐发作了。
    府上早就准备妥当,戚氏和嫣娘那边,各是两个接生婆子,四个助产婆子,这样折腾到天黑,戚氏先产下了一个女孩。
    罗四叔已经有两子,又得了嫡女,喜得合不拢嘴。
    嫣娘身条纤细,又是头胎,生的就艰难些,直到第二日才产下了一个哥儿。
    孙子孙女各添了一个,老夫人大为高兴,自是厚赏了接生婆子们不提。
    可过了两日,忽然有丫鬟慌张来禀告:“老夫人,不好了,四夫人产后血崩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奇哥儿的信
    
    “四夫人暴崩之症来势汹汹,小妇人已经尽力了。”
    老夫人听了,扶着拐杖的手一抖。
    屋内黑压压站了一群人,谁都没有出声,死一般寂静。
    罗四叔冲了进来,短短一日功夫,下巴上已经冒出一层青色胡茬。
    “我夫人怎么样?”
    纪娘子犹豫了一下道:“若是有擅长针灸的大夫,行金针止血之法,或许能先稳住,再寻固血的法子。”
    她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擅长针灸的大夫几乎都是男子,可要止住产后血崩,有几个穴道的位置却是比较羞人的,这四夫人就是过了这道难关,将来也保不准会被婆母与丈夫嫌弃。甚至有的人家,为了女子清白,情愿人就这么去了。
    罗四叔只怔了一下,就道:“母亲,儿子这就去请徐院使。”
    太医署,伤寒杂病首推张院判,要论针灸之术,那就非徐院使莫属了。
    “老四,你莫乱了阵脚,还是让大郎去请吧。”
    徐院使不是寻常太医,这个时候,说不准就被别人请了去,罗天珵出马的话,要比罗四叔可靠些。
    罗四叔明白这个道理,只得点了点头,重新回到戚氏那里守着。
    戚氏脸色蜡黄,还没到二月的天,额头上都是汗。
    “老爷,这一次,我恐怕是不成了。”
    “别胡说。有我在,不会让你有事的。”
    戚氏摇摇头:“生死有命,要是注定妾身过不去这一关,那也是天意,老爷,您莫要自责,只是可怜了刚出生的孩子和六郎——”
    “茜娘!”罗四叔心中大恸。抓起戚氏的手摩挲着。“不会的,我们分别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团聚的。将来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老爷。”戚氏目光柔和几分,“妾身想求您一件事。”
    “你说。”
    戚氏微微抬起了身子,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