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动漫日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界中无助的漂泊着。
  二·探讨中篇小说的内涵
  和史书与纪实体小说不同,虚构类小说大都没有事件依据,而是全凭作者的创造。有作者奠定其内在的思想,并通过对某一臆造事件的描述,达到探讨并揭示其内在核心的目的。
  小说有可以分为长中短三种,其中短篇小说,一起精巧的结构,出色的文笔和或深刻或讥讽的内涵,被大家所熟知。而长篇小说则更像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他往往以一个或多个时代为背景,通过场景的切换和对不同人的分镜描写,表象出一人或多人的心路历程,但长篇小说的弊端在于作者往往极力刻画人物,却使得人物失去了原有的本性,正如歌德评价席勒的话,他太追求理想主义了,导致脱离了现实。这样一来,小说也便失去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含义。
  而中篇小说给更像是长篇与短篇的杂合体,他往往以讲述一个故事,刻画二个或三个人为目的,因为篇幅够长,是作者可以较为随意的伏笔,也因为篇幅不过长,使得情节显得紧凑并不冗余。
  一部出色的中篇小说,因为其有力的笔触和长短适中的信息含量而被广大读者喜爱,其代表正是斯蒂芬金的名作《肖申克的救赎》“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这一句话早已深入人心。
  把话题转回SAO第二部的四篇中篇,虽然并没有多么巧妙的伏笔,但每一篇都通过主人公和配角之间的故事想,以生死游戏为舞台,向我们阐释了作者对与生死,爱恨,等诸多人性的看法。和《池袋西口公园》一样,笔者认为这些事件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出日本青少年阶层的心理状态,作者试以文字的方式对日本青年这一特殊且迷茫的群体加以描绘,并寻求他自己的出路。
  三·缘由
  作为一部连载小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到承上启下,即当一个故事完结之后,该如何让下一个故事顺理成章的引出。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顺序和倒叙,但是SAO不同,作者在写第一部的时候,并没有将主人公的性格过多的润色,从而使得下面的故事中主人公性格的变换难免会遇到困难。毕竟在虚拟世界中一个人的主格仍旧是现实社会的反射,所以川原写了这四篇,以主人公和四个性格迥异的少女相遇为题,向我们展示了桐人性格的多面化。
  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在看英雄的感觉,自我嘲讽,自我封闭,我那时候觉得将SAO能写这么多真是奇迹,但看了第二部我却不得不赞叹作者的能力,是啊,如果是第一部写的是一个少年在成长后的定性阶段,那他的性格必定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描写。但第二部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作者以一种阐释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桐人的成长史,让我们更加认可的这个可爱的英雄
  说到这,我不由得想到了阐释者这把似乎会越用越透明的剑。
  读书大概是一个自我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正如我们在读第一部时遐想桐人的遭遇,而作者在第二部中则以一个阐述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那个桐人,这不正是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么?
  作者讲了4个故事,充实了桐人这一角色,而后他变得透明,消失雨下的让我们自行遐想。作为一个聪明的作者,正应当这样。
  四
  很久没看到这样的作品了,这样直白的描写主人公的性格,这大概就是日本文学的魅力所在吧。之说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少有作者会把原主人公作为第2人称,而一女主为第一人称去描写的,这是一种挑战。
  -------------------------------------------------无耻分割---------------------------------------------------------
  提到这部小说,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它的结构。
  小说的前三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而最后一篇却是最先发生的,这是一种叙事技巧,当一部作品因为分割而略显冗长的时候,设置伏笔(也就是挖坑)。从开始读者们就在想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桐人每次提到组队就会很阴郁,这个疑问在最后一篇解开,幸,这个幸又不幸的女孩。通读小说,我们发现主人公们貌似在寻找着什么,正如幸所说的,这个游戏一开始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正因为失去这这些东西使得西莉卡将她的使魔命名为碧娜,使得莉兹贝特铸出了心灵的剑,使得结衣因累计了错误导致崩坏,使得亚丝娜不想与结衣分开,更使得幸如此的依赖于桐人。仔细想想大概这不能称为爱情吧,如果一定要给定一个修饰词汇,那大概是幸福吧。因为SAO的环境,造成了很多人性格的孤僻,使得在SAO这个游戏中,幸福就像毒品一样。我想,桐人对于这几位女主来说就像一个救赎者,把她们从漫长的黑夜中拉出,给她一盏灯,或是一个肩膀,这是一个绝望者最渴求的。恐惧,喜欢,孤独,焦躁,自傲,懊悔,无畏,憎恨,赎罪,存在感这些关于人性的词汇在第二部中均有所诠释,可能第二部不像GGO那般将物哀,寂灭,幽玄这些日文化的追求表达的淋漓尽致,但是一部更加接近于人性的小说,正如此,读者才能从中寻求共鸣。
  在读西莉卡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小时候为了朋友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的我,在读莉兹贝特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年少时,在人群中寻求心灵归宿的我,在读亚丝娜,桐人与结衣的时候,我想到了将来,是否我的家庭也会遭遇坎坷才能得到幸福,而幸呢,我想到了小时候那个懦弱,胆怯,喜欢依赖别人的邻家女孩。他们或存在过,或可能存在,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能忽视,因为他们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春去秋来,繁花落尽,这在我们眼中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景色却成了囚禁于SAO中的人们的奢侈。SAO中的少年像是做了一场梦。梦灭梦醒,时间流逝,他们同现实世界所产生的隔阂也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与现实渐渐脱节,变成了一个个依赖于他者的经验主义者。我们其实失去的并不是幸福,快乐而是我们寄托于这个世界用以证明存在的灵魂。SAO里面的人终日为了活着而忙碌,但是我想忙字拆开不正是心与亡么?这大概也是作者最想说的吧。
  五无聊时候写在SAO第二部书后面的东西
  一·
  谁将前行?/带着什么/和谁/去何方?
  二·
  谁将远航/为了什么/何为终点/如何到达?
  三·
  路有尽头/家有终点/前行的终点?/是墓么?/不/另一个/生命的休止符/不冗长不短暂/不凄凉也不唯美
  四·
  乌云总会散去/却等不来光明/人生路漫/谁言惨淡?
  五·
  追寻着什么?/梦,现实/清醒/还是最后的荧光
  六·
  云从东边来/慢慢的覆盖天际/他们聚在一起/和风/我什么都看不到/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我想/于是我前行
  结语:
  作者以现实为模版进行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少男少女的精神思想。桐人作为一个主人公,从旅行开始慢慢地发现自我,并进行自我的否定,在否定中找寻自我存在于这个虚拟世界的价值,即存在感。以倾诉及对谈的方式,进行心灵的相互救赎。
  正如幸所说的,这个游戏一开始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西莉卡的孤独,莉兹贝特的迷茫紧着着是结衣口中所说的玩家的疯狂与绝望,桐人就生活在这里,并顽强的奋斗着,
  后记:正像我所引用的一千个人心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将我心中对于第二部的看法讲了出来,写这个长评的时候,由于没有电脑不得不用手写的方式,在整理到电脑上,思维可能不够连贯,多多包涵
  我知道现在的人打都忙,不愿意看这么长的东西,但我想作为一部小说,长评也是它的一部分,所以为自以为是的写了这篇长评,如有失误,请多多包涵。
  此外由于学业忙,这些文字都是在语文课上写的(……),做不到像其他文章那样旁征博引,如有乏力之处,多多包涵
  最后,感学韶华(Fatelol)挤出时间帮我写了关于4个女孩的散文(我和Fatelol真心不是同一个人,特此声明。)
  参考:1·名作欣赏20129下旬---三岛由纪夫小说的主观色彩与象征意义/从《裂舌》看日本当代男女小说
  2·歌德谈话录

   

守护之剑!
更新时间:09…25 11:13:05。0  字数:2134 

『孤身一人』
  无论是喜欢亦或是因为别的什么理由,在我看来很多生产系玩家无疑在心底,都有一种对于死亡本能的恐惧,所以宁可忍受工房中冰冷钢铁与炽热炉火交织的孤独也不愿主动走上战场。
  所以,莉兹贝特,这个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女孩子选择锻造,在享受着系统给予地制造乐趣时,也远远地远离着死亡的危险,远远的。
  即使她还能骄傲的自称为优秀的战锤使,但是对于战斗的生疏,以及在坠落死亡深渊时的无力绝望,还是暴露了她的内心。
  坚强的外表下透着柔软脆弱,并渴望着保护。
  刀剑的女主们基本都有这样的心态,即便是亚丝娜也不例外(圈内午休事件,在感激的表象下是一种对于被杀死的恐惧,以及被守护的欢喜),当然这是女孩子的天性。
  也许是在刚刚行之艾恩葛朗特的旅途之中遇到了亲切的人们才爱上了锻造,但是至少在那时,她不是孤独的。
  天真的微笑永远洋溢在可爱的脸上,她也曾庆幸能用这种不会死亡的方式迎来未来的攻略完成。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或者应该这么问。
  为何现在的她却孤身一人?
  照片中的人们也许成为了记忆,但是那时的莉兹却也同现在的莉兹贝特形同陌人。
  莉兹贝特可以坚强的活着,但是她却阻止不了所喜欢的人们离开。
  也许街边的小铁砧小铁锤能够帮助她寻到现实中的挚友,可是如今这完美的水车小屋却留不下任何人的身影。
  为什么,教会了自己锻造的人们却没能陪自己走到如今。
  为什么,最好的挚友也只能在危险攻略的间隙才能短暂的相聚。
  为什么,那熊熊燃烧的炉火愈发的炙热,然而自己的心却越来越冷。
  艾恩葛朗特,在这个虚拟却又真实的世界,远离了死亡的人们却可能正在忍受另一种恐惧。
  孤独,却没有期限。
  『掌心的温度』
  也许工房内回荡的敲打声是唯一证明自己还活着的证明,但是在顾客上门之时也要保持精神的外表。
  可是如此头疼的家伙也许整个艾恩葛朗特也仅此一位。
  也许是赌气或者经验不足,莉兹没有什么准备的上路了。
  毛皮大裘的温暖与单薄的黑色风衣让本来极差的印象稍稍有些改观。
  要求设定水晶的强硬,冒失地摸摸脑袋又让人羞赧无奈。
  被与冰龙交战还能占据上风的强大所震撼,可是真的当死亡来临之际,不管她表现得如何坚强,那份女孩子的脆弱在也许无尽的深渊上空终于没有了掩藏。
  然而第一次十指相交,莉兹发现这个叫做桐人的少年,那掌心间所拥有的东西。
  被困洞底,无星的夜空被飘落的雪花点缀得闪闪发亮,也许是被自己忽然的想法吓了一跳,但她还是伸出了自己的手。
  在这寒冷的雪夜,那缓缓从掌心间流淌向全身的温暖,伴着心间的冰封慢慢融化。
  在醉人的美丽朝阳中,当温暖的光芒照耀着寒风吹拂的脸颊,十指相握,不要问她哪来的勇气,因为爱的炙热并不需要理由,少女波澜涌动的心永远不再孤单。
  掌心的温度,心的温暖,爱的炙热。
  有时候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就是这么
  简单,不必在意他拥有什么,而是应该注意他给了她什么,她需要的又是什么。
  当然,这份失落也是命中注定,但是却最终为她所爱的人铸就了一柄名为莉兹贝特的剑。
  『驱逐黑暗的勇者』
  白色的剑身,灵动的流光在闪耀。
  锋锐的剑刃,为守护而斩开黑暗。
  这是一把用心的温度锻造的剑,同时也是锻造者自己心灵的一次重铸。
  孤身一人的莉兹,她的心在忍受着孤独间日渐冰冷,即使有着亚丝娜的友情之火温暖着,却在遥遥无期的攻略完成下随时有着熄灭的危险。
  庆幸的是桐人出现了,也许被摸脑袋的羞赧令人难堪,但这个乱来的家伙永远用自己强大的背影告诉着身后被他守护的她(不止是莉兹,当然因为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