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相视而笑。告诉他我的打算,他没有异议,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先去了城隍庙,到地方后司机把我们放下,自去停车。我边引导着狄兆荣,边把网上复制来的资料介绍给狄兆荣听,俨然我是很专业的,就差举面导游旗和拿个话筒。
今天的上海城隍庙,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这九个殿我们一一逛来,在每个殿上敬了三支香。
逛完城隍庙,我们去了豫园。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59年);原系潘氏私园,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清末小刀会起义时;曾以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
出了豫园,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豫园商城。上海开埠后城隍庙及其周围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到城隍庙可以购买许多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一些日用小商品。上海市政府从1991年起,开始把城隍庙市场改建为具有民族传统的现代化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豫园商城。
我们边徜徉在一群“外古内洋”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古建筑中,边听我娓娓道来。商城内道路较窄,多建造于1911年以前,保持着中国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整个商城内小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顾客熙熙攘攘,大凡来上海的中外游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庙走走。
这一圈兜完也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上次我答应请狄兆荣在城隍庙吃饭的,这次可算完成了心愿。
我请他到松运楼,这家我比较喜欢。松运楼以上海菜、上海点心为主打,我们选了二楼靠窗的位子。我点了八宝鸭、乳汁扣肉、草头圈子和海鲜羹,另外点了三丝眉毛酥、桂花拉糕两样精选点心。我们一边看着窗外摩肩接踵的游人畅谈人生,一边吃得满嘴流油。
从城隍庙出来,我们一路步行到外滩。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上海的风景线,它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各种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大楼建筑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触摸着建筑外墙,感受着历史的见证,连见多识广的狄兆荣也啧啧称赞不已。
沿着中山东一路,我们沿路一一参观了浦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在走的路上,我预先买好晚上浦江游览的船票,订的是龙船自助餐。走到陈毅广场北侧时,我们乘坐过江外滩观光隧道去浦东。它是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全长646。70米,总建筑面积近17500平方米。
你别说在上海那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乘坐过江隧道。在隧道内,我们乘坐在无人驾驶、环保型的SK车厢,看到黄色的海星、粉色的花朵,形状各异的几何图案,各种充满生机的地球生物迎面而来,跃动著生命的力量,引人遐思。车厢内6声道高保真音响系统送出的音乐和音响效果与眼前的景观变幻相结合,享受着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视听享受。
浦东的出口就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边上,这里已经算陆家嘴地区了。我们走在滨江大道上,一路漫步聊天。凭栏临江,浦东两岸百舸争流,和浦西万国博览建筑群动与静的结合,有一种移步换景的意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
夜幕降临,我们于晚上六点登上了龙船,享受着丰盛的自助晚餐。到晚上七点游船开动了,游轮的汽笛声响起,甲板左摇右摆,炫光的围绕,熙熙嚷嚷的声音,照相机闪光灯的此起彼伏,游轮在黄浦江上起航了。
我们的游览路线包括外滩-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陆家嘴商业中心-东方明珠-滨江大道。
我们走上二楼甲板,靠在离船头最近的栏杆上。华灯初上,隆冬呼啸的晚风吹着发丝,拂着脸颊,摇曳我心底的企盼与激情。黄浦江畔一座座摩天大楼也渐渐清晰,它们色彩绚丽,华光夺目。上海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黄浦江两岸的夜景华丽梦幻,美不胜收。
虽然天很冷,但我们和其他游客一样都迷醉于黄浦江上的夜景。身临其中,只有一遍遍地惊叹和感慨:黄浦江的夜景真美!美得叫人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美得叫人无所适从,美得让人迷醉其中不想回归。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觉得尘虑皆涤、心静如水,一种阔别已久的充实感和平和感涌上心头。
“阿欢,在想什么呢?”荣叔侧头问我。
“我想着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总要应景回顾一些东西,眺望一些东西。”
“是啊,我曾经以为自己已足够沧桑,看清了许多事情的底细。可是在我终于懂得回头时我才发现,其实,我只是站在原地,而时间从我面前轰轰烈烈地经过。只有经历过漫长地等待,真理才会像常识那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狄兆荣无限感慨,停了停继续问道,“阿欢,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新的愿望吗?”
“新的一年到了,我不求尽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从心而生,随意而动,不要委曲了你自己。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挫折,你把它当成一种历练,那就是你人生的财富。”
“离一次婚,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一回,心境成熟了。现在干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为自己做主,不像以前,什么都由着别人。”
狄兆荣怕提起不开心的事情让我难过,话题一转“阿欢,你觉得什么是幸福?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还是什么?”
“每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不同,我觉得事业有成并不是最能让我感受到幸福的。而家庭和睦是我目前暂时拥有不了的东西。”
“那你觉得怎样最幸福?”
“在能养活自己之余,自由自在地生活。拥有自由的内心,用心去感受、了解这个世界,明白它的丑陋,也发现它的美好。”我自知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在一岁一岁看似虚度了的年华中,我越来越坚信,淡定的生活态度,是我最想要的。
“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坚持自己是很难得的,没想到你还是很明白的一个人。”
“荣叔,那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呢?”我将这个问题抛回给他。
“惟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平安喜乐,能够平安健康的活着我觉得就是最大的幸福。”
“是啊,对你来说已经赚了足够的财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你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健康的身体、平和的生活才是你所注重的。”
黄浦江的夜景的确美得让人心醉,从黄浦江吹来的阵阵冷风,拂过面颊,焕发着朴素又充满了时尚的气息,让人醉饮其中。霓虹灯的闪烁,五光十色,色彩的变幻,炫丽的让人眼花缭乱。
这时,天上忽然飘起了小雪,气象预报说晚上有小雪,看来还是蛮准的。这算是2013年的第一场雪。
狄兆荣看着天空纷纷扬扬的小雪花,不由得感慨万千,“在马来西亚因为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一年只有夏天一个季节,已经很久没有感到下雪的情景了。”
“上海这个城市其实也很少下雪,最近两年倒是无论雪大雪小,每年都会有一两场雪,来净化这个城市的天空。”
“我还记得马致远的一首《十二月》:
隆冬严寒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
爱惜梅花积下雪,分付与东君略添些。
丰年也。”
“马致远的曲子我也很喜欢,他曾经以【仙吕青哥儿】分咏十二月,写得闲适传神,尤以咏景名篇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人们熟识”。
“阿欢,马上要过年了,准备到时到哪里去玩啊?”
“今年我终于清闲了,准备回老家看望父母,不知道那个时候丁振凯能否让我带阿鸣回去。”
“你老家哪里啊,我听你说上海话说的很溜,我一直都以为你是上海人呢。”
“不是,我是浙江上虞人。当初学上海话,还是大学毕业后。因为想要留在这里闯荡,想不会上海话可是要被当地人欺负的,特别是你去买东西讨价还价的时候,所以我花了三个月学会了上海话。”
“你还是很有语言天赋的,三个月就学会了。说起来我们还是半个老乡呢,你是上虞哪里?”
“我是肖金乡汇头陈村;我们那里都是姓陈的。后来因肖金乡在撤扩并时并入道墟镇,汇头陈村现在是肖金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因此改汇头陈村为肖金村。等我到读书的年纪,我们全家都搬到上虞市去住了。荣叔,那你是哪里呢?怎么叫半个老乡啊?”
“哦,那我和你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呢。我老家是浙江温州乐清人,而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上虞见工。我和小云就是一起在汇头陈村长大的,我们可真是有缘啊。”
“那可真是太巧了,有没有想过回去上虞啊?”
“我还在考虑中,当初背井离乡,一开始我没有能力回去,后来有能力了却又没有资格回去了。我愧对小云,不知道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不知道她还在不在这个世上。曾经有段时间她经常入我的梦里,后来就慢慢消逝了,所以我很害怕知道她的消息。不知道她的现状还可以自己欺骗自己,想着只要自己不知道她的情况,她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好好的。”
“荣叔,过年我回家,你不如和我一起回去吧,我陪你一起去找她?”我对荣叔和小云的故事很好奇,也想知道最终的结果。
“等我再考虑考虑,到时再给你答复吧。”
这时,雪下得大且急了起来,一片片飘向船头,我把手伸出栏杆外,让那份冰凉在我手中融化。
“碎琼乱玉舞非风,飞絮满苍穹。
算来该是离恨,缠绕紧,胜严冬。
肠易断,念难终,忆成空。
自今唯有:纸上文章,梦里芳容。”
狄兆荣在我身边轻轻说道,“这首《诉衷情》是我写给小云的,不知道她生活得好不好,能否原谅我。”
“荣叔,你的文采真好。”
“两个人在一起,相识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守难,别离容易,相聚难,回忆容易,相忘难。究竟,何谓相思?何谓牵挂?何为回忆?又何为难忘?远隔千山万水,思念已随时间的雕刻变得刻骨铭心,牵挂已成了相思。”
我们凭栏远望,荣叔的话触动了我的心思:“缘本随意,何必强求,有情贵在真心,无谓久远。”我和丁振凯相恋相携十几年,天天在一起最终也逃不开分手二字,而狄兆荣因为命运使然,和相恋的爱人分开了,但那份情已经沉淀至心底,终其一生难以忘怀。如果他们在一起,也许也会吵架,也许说不定分手,也许已没有也许。
那些流逝的往昔,一抬眼一转眉,是谁错过了谁?似水流年,什么都留不住。
“阿欢,一个人的生命里合该有多少过客,无论他们曾经怎么待你,好、坏,还是随时间变了心,留下或是离开,但愿待你好的人永远待你好,也一定会有一个人,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谢谢荣叔,我会记住你的话。”
汽笛一声长鸣,我们的游船已经靠岸,一天的游玩到此就要结束了。荣叔打电话让司机来接。在送我回去的路上,荣叔谢谢我一天的陪伴,希望我们下次还能把臂同游。我说没问题,反正我现在多的就是大把的时间。
过完元旦上班,我感觉同事们对我的态度客气很多,我也无所谓,本来就没有所求,反正我就一过客,他们爱怎么想由着他们,我只要八小时干好活就行。
经过那一场新年晚会的露脸,现在我也有许多约会,二十多岁的大男孩,大学毕业没有几年,想在成熟女人身上寻找经验以及安慰;有几个部门的未婚男士,想从我这里找到往上专营的踏板和机会……我都一一推却,我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还管得了别人。
有时候方志强仍然会约我吃饭,有空我也会应邀出席。他对我的明示暗示我统统当做看不见,我被别人挖了墙角,却不想挖别人的墙角。
在公司里,自从上次那份财务汇总分析报表受到领导好评后,现在方志强很多事情都落实到我头上,美其名曰:“压担子”,我也不怕,人都是锻炼出来的,再说最后都有他把关。
有时间我仍然和狄兆荣相约吃饭,看戏,到处游玩。当年和丁振凯没有享受过的,如今一一寻找回来。哪家小店里有招牌烤肉,哪处巷子深处藏有好酒的,哪个公园有新游乐项目,我们一块去探秘。
狄兆荣经常等我下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