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金裘-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来也不怕你笑话,若是年岁相当的话,我娘亲恐怕恨不能让我嫁到宫里去。”卫萱道,但是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卫萱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去当侧妃的,“她总觉得我样样都优秀,什么事都处理得好,就该去搏个前程。”
    真是天下父母心,卫蘅反握住卫萱的手,没想到木夫人原来对卫萱也是这般严厉的。
    卫萱的脸红了红,“若是叫我说,倒宁愿嫁个清净人家,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才好。并不求大富贵,平安才是福气。”
    卫蘅猛地点头,可不就是么,卫萱上辈子嫁入齐国公府,表面瞧着风光,一辈子荣华富贵,一品诰命,可是女人心底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按卫蘅的意思,若是卫萱嫁给了范用,那肯定会极幸福的,范用铁定将她捧在手心里,生怕摔着、烫着了她。
    卫蘅心里一动,虽然她也对自己这种心思有些小小的不齿,但依然问了出来,“可是我听说,大伯母有心将你说给陆家表哥啊。”
    卫萱脸一红,她母亲的确有心将她嫁入陆家,也来问过自己的意思,卫萱也知道陆家的媳妇不是那样好当的,可是因着那个人是陆湛,她也有心试试。不过这些日子,她再也没有听自己母亲提起过这件事,卫萱何等聪慧敏锐之人,知道定然是和陆家的亲事没有说成。
    在卫萱心底,对陆湛也是有一丝向往的,毕竟是那样优秀的男子。但是亲事不成,卫萱心底虽然有遗憾,却也并不苦恼。她苦恼的是如今不知该何去何从。
    毕竟卫芳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谁知道商彦升会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家居然就敢拿捏侯府的小姐,所以尽管卫萱嘴上说想嫁入清净的人家,可真要到那一步,她却又未必敢。
    卫萱的迷茫正是为了这未知的将来,当然平常时间,她也并不为这些事烦心,只是今日偶然路过被卫蘅的箜篌声吸引,不知不觉就勾出了心事,这才有了眼下这番交心。
    卫萱没有回答卫蘅关于陆湛的话题,毕竟就连她自己也知道得不多,她也没去问自己母亲后来的事情,不想自取其辱。
    “三妹妹今年也十四了,你心里可有什么打算?”这话虽然不该问,但是卫萱都交了底儿了,自觉就同卫蘅亲近了不少,因而问了出来。
    卫蘅想了想,她对自己的亲事,在花灯节之前,都是在嫁给范用还是不嫁给范用之间徘徊的,至于现在她自己也就说不清了。但是有一点儿卫蘅是知道的,“我想嫁个心里没有别人的。”这是卫蘅上辈子十几年的生活里求而不能得的。
    卫萱笑了笑,心里觉得卫蘅还是年纪小了些,只顾着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在卫萱看来,女人的生活里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喜好,又比如将来的孩子等等。若是卫蘅一心关心的都是“心”,那么卫萱还真是有些替卫蘅的将来担心。
    只是这会儿卫蘅还小,卫萱觉得跟她说了她也未必懂,等将来她大了,有些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显然卫萱和卫蘅对“心里没有别人的”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卫萱以为卫蘅是针对妾氏在说,反过来也就是男人心里只能有自己,但是卫蘅却仅仅是要求对方心里没有别人就够了,至于有她没她,目前她还没有太多的感触。
    但是不管如何,交过心的两姐妹,在心底都觉得对方亲切了不少。


☆、第55章 探花郎 
    女学照例是在二月初开学,永和十一年的会试也将在二月上旬末举行,所以当卫蘅和卫萱走进集贤堂时,里面姑娘们大多讨论的都是今年谁会中进士这个话题;毕竟彼此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可能会下场。
    众人一见卫蘅进来,就难免想起花灯节的事情,不过看卫蘅那一脸的红润就知道外头的传言肯定不足信;更何况;靖宁侯府的本事大;连缘觉大师都请了出来给卫蘅说话,大家如今看她,只有淡淡的羡慕的份儿。
    郭乐怡见卫蘅进来,就走了过去,她是昨日回到京城的;险些赶不上女学开学,但是一住下就听她表姐说了卫蘅的事,她心里担心得不得了。
    郭乐怡将卫蘅拉到一旁,问清楚了情况;这才松了口气;忍不住打趣她道:“若是在话本子里;这英雄救美,你可就该以身相许了。”
    盐商人家的家里说话做事比起读书人家就不讲究了许多,所以郭乐怡听过许多混话儿,这会儿自己也忍不住开了混账玩笑。
    卫蘅伸手去拧郭乐怡,“好你个怡姐儿,一回来就笑话我,看我不撕烂你的嘴,你懂什么叫以身相许啊?”两个人笑闹起来,卫蘅也总算是遮掩过了她和陆湛的事情,她是生怕郭乐怡追问。
    到会试放榜那日,何氏紧张得头天觉都没睡好,木夫人也是一般。
    今年卫蘅的二哥卫枫和三个卫栎都下了场,所以早就有家丁一大早就去礼部看了榜,卫枫落了第,卫栎则取了第五十六名贡士,名次不算低。至于接下来的殿试,只排名次,不会有黜落,所以卫栎最惨也就是落入同进士里。
    但一般只有前十名的变动会大一些,卫栎的这个贡士名次,只要是真才实学考出来的,基本就可以肯定是铁板钉钉的进士了。
    至于陆湛,则不出众人所料地成了这一届的会元。
    永和十一年的上巳节,可以算得上是近十年最热闹的上巳节了。全国各地最有才华的学子齐聚京师,几百名贡生刚刚出炉,炙手可热,前途不可限量。
    三月三日的济水畔,可谓是衣襟飘香,香兰袭人,仕女丽人比起往年又格外精心地妆扮了一番。
    今年时兴眉心点花钿,有金箔、有银箔、有金银相间的,更别致的是用宝石片。牡丹、芙蓉、山茶、蔷薇,花钿的样子各有不同,点在眉心,平添一丝女儿家的娇娆妩媚。
    卫蘅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她没点花钿,但是也不能脱俗地在额间系了细细的金链子,眉心间垂了一枚指甲大小的红宝石。
    春雪社的姑娘席地而坐,品茶赏兰,比起当年已经娴淑文静了许多,此刻在济水畔彼此拿着香兰互相洒水的小姑娘,已经换成了新的一拨。
    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自然还是卫蘅她们这拨人。卫萱、卫蘅、周月娥、陆怡元、顾蓉,这些可都是上京城里人人羡艳的姑娘。
    但是矜持的姑娘有时候就难免显得矫情,大家围圈而坐,叫那些投兰草的年轻男子们可就犯了难了,总不能越过人走到人家圈子中间去投,那一支兰草就只能扔在心仪的姑娘的身后,也无法和姑娘对视一眼,欣赏一下她们羞红的脸庞。
    卫蘅摇了摇手里的团扇,虽然这时间扇扇子有些太早,可是扇子对于姑娘们来说,最主要的功能本来也就不是带来凉风,而是“半举团扇羞遮面”。
    卫蘅用余光扫了一眼卫萱身后的兰草,都有小一尺高了,不过对于如今的她们来说,已经是贵精不贵多了。
    大家等着的都是陆湛那一拨贵介公子手里兰草的去处,尤其是陆湛,那可是新出炉的会元,更是最有希望成为状元郎的人。
    尽管陆湛参加过的上巳节,每一次的兰草都是送给了他妹妹陆怡贞,但是看热闹的人总会抱着幻想,也许这一次会不同。
    这一次还真是有些不同,大家留意陆湛的时候,却发现他手里根本没有兰草。众人心下不有失望,但是也能理解,陆湛的亲事还没有准信儿,他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泄露关键。
    不过陆湛的兰草没有送给陆怡贞,这已经叫大家知道,陆湛的亲事恐怕是有眉目了。
    到卫蘅她们正准备登车离开时,陆怡元和陆怡贞姐妹过来辞行,陆湛就立在一旁和卫栎说话。
    卫蘅看见陆湛就觉得心跳加速,总有一种做贼心虚之感,仿佛觉得周遭的人都能看出她和陆湛之前有什么似的。卫蘅深呼吸了一口,直了直背脊,故作大方地和陆怡元两姐妹聊天,也没有刻意回避陆湛的眼神。这样才不会让人误会。
    陆湛和卫栎聊着天,嘴角一直含着笑,偶尔向卫蘅扫来一眼,那笑容就越发显得深一些。他的眼神扫到木鱼儿手上提的袋子时,又别有深意地向卫蘅看来。
    卫蘅今年得的兰草几乎堆成了小山,几乎可以与卫萱比肩,可见时人虽然尚文,但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木鱼儿手上的布袋里装的就是卫蘅的战利品,本来是好事儿,可是在陆湛的眼光下,仿佛就成了卫蘅“水性杨花”的活证一般。
    卫蘅微微侧了侧身子,避开了陆湛的视线,对面的周家姐妹走过来时,陆家兄妹可总算是走了,卫蘅心里大松一口气。
    等卫蘅上了马车,木鱼儿忽然惊呼道:“咦,姑娘,你头上什么时候簪了兰啊?”
    “什么簪兰?”卫蘅不解。
    木鱼儿抬手从卫蘅的头发上取下一朵开得正好的兰花,递到卫蘅的眼前。
    卫蘅先是不解,其后就是一惊。胆子这样大,当着众人的面都敢自己头上簪兰的,除了陆湛,卫蘅还真是不做第二人之想。
    “真是奇怪啊。”木鱼儿道。
    还是念珠儿灵醒,扯了扯木鱼儿的衣袖,“肯定是哪位小姐捉弄咱们姑娘插上去的。”
    卫蘅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
    上巳节之后,紧接着就是殿试。
    永和帝考量陆湛出身齐国公府,若是按照文章好坏点了他为状元的话,恐怕对天下的寒门士子会给出一个错误的暗示,所以大笔一挥,将陆湛点成了探花郎,谁叫他生得俊朗又年轻呢。
    到三甲御街夸官的那日,陆湛险些没被上京城热情的姑娘们,扔的鲜花、手绢、瓜果等给砸伤。
    新科进士一出炉,卫蘅就嗅到了上京城内那股蠢蠢欲动的春的气息。陆怡元和陆怡贞两姐妹在女学的地位简直是水涨船高,经常被同窗邀请到家中去玩儿。
    陆湛今年已经二十有一,按说早就该议亲,不过因着他中了解元后,在外游历了几年,回京后又在东山书院潜心读书,为的就是今科能高中,木老夫人推拒别家夫人议亲的借口,就是为了不让陆湛分心。
    如今陆湛点了探花,入了翰林院,成了炙手可热的官场新贵,又有齐国公府的背景,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上京城家中有待嫁闺女的老爷、夫人们,谁不想把他绑回家去,逼着他和自家闺女拜堂成亲?
    那些今年即将结业的天字班的女学生,大约是最坐不住的,结了业就该议亲了,正好合上陆湛的年纪,惹得下头地、玄、黄三个班的女学生别提多羡慕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替卫萱惋惜,她若是不耽误那一年,这会儿就刚合适,可是她如今要明年才会结业,恐怕陆家未必肯等,木老夫人可是急着抱曾孙的。
    卫蘅就不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了,只要年岁相当,结业不结业有什么关系,卫萱的才德品行都摆在那里,并不需要用结业礼来给她头上添加光环。只能说,她们大概是期望能少卫萱这样一个竞争对手,所以才一个劲儿地自以为是地认定了,陆家只会相看今年女学结业的姑娘。
    卫蘅随手将手上的请帖扔在桌上,对着卫萱感叹道:“今年好像喜事儿特别多。”不是这个家里有孩子满月,就是那个家里有长辈做寿,如果没有这种正经儿的喜事,那就请人去欣赏她家园子里新养活的姚黄、魏紫。反正是各种宴请层出不穷。
    卫萱淡淡一笑,“你去不去?”
    卫蘅直接了当地道:“不去。”她如今课业重,还要跟着孤鹤先生学琴,明年的结业礼她虽然没想过要争前三,但是好歹不能落出前十,是以必须还得更加刻苦努力。
    不过到了四月中旬,是齐国公府的木老夫人六十大寿,这种应酬是再不可能推的。
    女学里,一大半的女学生家里都接到了请帖,卫蘅心里暗自讽刺,这比皇爷选妃也不遑多让了。不过木老夫人借着六十大寿这样大办,任谁也说不出闲话来。
    上京城的大小金铺、银楼早在年前,活儿就接满了,害得何氏为了给卫蘅新作的春衣配首饰时,还不得不让人专程去了津口订做。这一来一回就得两日功夫。
    何氏当时还奇怪,按说年后的春天该是上京城金铺的淡季,订做首饰的人都是年前就要求打好,正月里才好走人户,从来没有进了春天,满京城找不到地方打首饰的道理。
    那些平常经常接卫家的活儿打首饰的掌柜的,还专程到靖宁侯府来解释过,那些订单多是打了四月里头要用的。
    何氏眼珠子一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忍不住撇嘴道:“有些人家,姑娘议亲的时候才想着打几套见人的头面。”
    津口的铺子将卫蘅的首饰送来时,何氏翻拣了一下,都有些不满意,手艺毕竟不如上京城的工匠,打出来的东西,匠气太重,哪里配上头。
    “你二姐姐那边,正月里头皇后娘娘赐了两套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