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雄天下-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让他们领有济州岛七成之地?是不是多了一些?”陈德兴摸着公案一角,思索着问。
  赵复一笑,道:“北伐军取多少,给归附的豪族留多少,追随将主军将谋臣拿多少,将主自己留多少。都需要有个章程规矩,让高丽众人知晓。如今将主初来乍到,又想鸠占鹊巢,还是宽厚为上。取济州三成之地,一成之户是恰到好处。要是取多了,可就是割高丽豪族大姓的肉了。”
  这位赵大夫子突然眉头一皱,看着陈德兴:“将主可知道大宋历次北伐,为什么都是铩羽而归吗?”
  “是以文御武乃至兵备薄弱……”陈德兴回答。
  赵复摇摇头:“以文御武只是其一,其二则是大宋权归中枢,收了兵、收了财、收了刑狱,一切都收了!”
  “一切都收了?”陈德兴笑了笑,已经明白赵复想说什么了。
  “北地豪族本来拥兵掌民,割据一方,俨然君王。朝廷一来,给虚职空官一二,便要收人家的兵,收人家的民,收人家的地。若将主是北地豪族,可会愿意?”
  赵夫子在北地二十余年,算是看明白了,北地豪族在历次宋朝的北伐战争中,大都是站在宋朝对立面的!要是他们都拥护宋朝的话,金兵南下的事情都不会有。燕地豪强就能拼了命把女真人拖住!可是赵宋的体制,却是不给这些北地豪强好日子过,要把他们的兵权、地盘都收了,圈到汴梁、临安去提心吊胆过日子——还真当人家北地豪强是岳飞、余玠啊!
  “将主如果想平定高丽,再取辽东,后复燕云,就不能学大宋朝廷。这手面,该松的时候还是要松一些的!”赵夫子笑着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手面松一点,高丽的豪强大姓就肯跟着我了?”陈德兴有些疑虑,“我可不是高丽人啊!”
  赵复嗤的冷笑一声:“一边是砍人头弯刀,一边是荣华富贵,谁还管那么多?蒙哥和忽必烈也不是汉人,不照样有那么多北地世侯忠心耿耿?”
  “也对!”陈德兴猛地一拍巴掌,“还是赵夫之有办法,江汉先生,您可是我的诸葛亮啊!”
  赵复笑着摆摆手:“不过是鞑子的办法,鞑子都会,咱们汉人却忘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凝重,看着陈德兴道,“将主,若要成事,光知道这个道理还不够。”
  “不够?”陈德兴一想,已经明白了,“还需定成制度,公开宣布,与诸将、诸军和天下英雄约法。”
  赵复重重点头:“正该如此!与高丽大族之约可以由分封济州三姓为始。与诸军将之约,可以由分配济州三成土地和一成户口为始。与天下英雄之约,可在将主大婚之日亲口宣布!
  而且将主还应该给这等封建之法定个能让天下人信服的名目。”
  “什么名目?”
  “从周!”赵复道,“封建之法源起于周!这高丽之地,便是周武王所封的箕子之国,高丽之民乃是箕子所率之5000殷商遗民之裔。将主欲平定高丽,也可以用恢复箕子之国的名义。”
  箕子朝鲜在此时的高丽还是很有些市场的,凡是高丽的名门大姓都喜欢往箕子他老人家身上攀关系。
  至于后世颇有影响力的人熊杂交的檀君什么的,眼下就是个神话故事。也没有什么上档次的高丽人会相信自己的母系祖先是一只吃了大蒜和艾草的母狗熊……一只母狗熊的血统哪儿有殷商王室上档次啊?
  不过高丽的豪族大姓也不会因为两千多年前的箕子就把陈德兴当亲人的。箕子朝鲜不过是个投降的台阶,真正能促使他们投降的,首先是陈德兴强大的武力,其次则是和再兴箕子朝鲜挂钩的封建制度。
  ……
  定制度的事情,当然不能由陈德兴和赵复两人商量一下就定了,一来太过草率;二来难以服众;三来也破坏了陈德兴早先定下的复兴社领导一切的体制。
  所以在和赵复商量了一番之后,陈德兴便召集了在济州府的复兴社总社委员——现在复兴社的规模也在膨胀,形成了总社、分社、支社三级管辖体制,还有了凌驾于普通社员之上的各级委员。其中地位最高的则是九位总社委员,分别陈德兴、刘和尚、陆虎、高大、李翠仙、孔玉、黄智深、任宜江和在临安加入复兴社的明教光明使者墨影娘。
  现在刘和尚、李翠仙和孔玉都不在济州府,复兴社的总社委员会议就只有6名委员参加,赵复则作为陈德兴的谋主列席会议。
  举行会议的地点,还是在济州府衙署的大堂,两张吃饭用的大桌子拼在了一起。7个人分别落座,也不分什么高下。桌子上面还摆了几盘白面馒头和一大盆红烧羊肉,一大缸酱菜,人人面前还摆着碗黄酒——这次的会议,是在晚饭时间举行的,大家伙儿边吃边谈。
  这样的议事方式,陈德兴的老兄弟们都已经习惯了。新加入的赵复则有点不适应。至于墨影娘这个女神棍,则更加深信陈德兴就是明王——连议事的方式都与众不同,一定是从光明界带来的……
  “济州岛三成的地其实不少了。”黄智深刚刚翻看过济州府的户籍还有版图资料,掌握了不少第一手的信息,所以一提到分割土地,他就开口发言了。
  “济州岛的土地总的来说比较贫瘠,只有北部的草原不错,适合养马放牧。另外就是济州府周围的地不错,可以作为我们在济州府的根本。咱们不如就拿这两块地盘,济州的草原用来养马,作为骑兵的根本……”
  “可以把草场、种马还有母马都分给老兵、伤兵,让他们和磨石林掠到的蒙古女人婚配。”陈德兴早就有了打算,和宝音公主一起被捉到的千余蒙古女人,现在还押在沙洲。这些女人就是陈德兴建立牧场计划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真金王子带来的马匹,这计划要实现起来还不大容易。
  现在嘛,有马、有牧民、有牧场。这事儿自然是水到渠成,没有人会反对的。
  “济州府周围的土地也要好生运用。”任宜江发言道,“兵器所、造船所、火药所、冶铁所、铸币所都要尽快建起来。从临安和定海掠来的匠人、民众也要安置住处。总数可有七八万人呢!”
  “不能都安置在济州岛,要不粮食供应不上。”陈德兴道:“济州岛上主要安置匠人、牧民(指退伍的老兵、伤兵和他们的家人),总人数不超过四万。余下的安置到珍岛和江华岛。从沙洲过来的诸军家眷和两淮民人,也都安置于珍岛、江华岛。”
  珍岛、江华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开发的确非常不错。因为王氏高丽的权臣崔谊采取了“弃陆保岛”的抵抗方针,迁移一部分人民到沿海岛屿开垦居住,前后长达30年。现在高丽朝廷虽然已经迁回开京,但是江华岛和珍岛还是留有许多的村庄、良田和城堡。
  历史上,高丽三别抄军领袖裴仲孙就曾经据珍岛抵抗蒙古,还将珍岛上的龙藏里定为都邑,和蒙古人对抗了近一年,才败退到济州岛去(裴仲孙本人牺牲)的。
  “取江华岛和珍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高丽怎么办?他们现在是蒙古的属国,如果咱们去进攻开京,蒙古人会派兵来援吗?”
  陆虎现在是陈德兴麾下头号大将,脑子里想的自然是打仗的事情。他想了想,又道:“还有济州的三姓族长能跟着俺们一起去开京?他们又有啥用啊?”
  陈德兴拿着个白面馒头啃了一口,摇摇头笑道:“蒙古人来援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的兵少不经我打,若发兵多了,辽东必定空虚,我则趁机取辽东!至于济州岛的三姓族长,用处还是有的,他们必定入高丽久矣,在开京有不少门路。可以替咱们招降纳叛……其实我志不在高丽,高丽王只需臣服于我,并且割让济州、珍岛、江华岛、巨济岛,再由我们垄断高丽海贸就足够了。”
  会议正进行的时候,外面突然想起了脚步声,然后就是陈德瑞的报告声音:“将主,有海牛号桨帆船刚刚进港,据他们报告,在济州岛南岸滩头上发现了一些搁浅的福船,可能是蒲家的人上岛了。”
  陈德兴笑了起来:“又来了些客人!”他扭头看了看陆虎,“老虎,还能战吗?”
  “如何不能?大哥,俺这就带兵去吧他们给您捉来!”
  “不必了,”陈德兴摆摆手,“明日子时你带三条桨帆出击,去把南岸搁浅的船只拖走,拖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让这些人在济州岛上折腾几日,咱们再去收拾不迟。”


第292章 济州建政
  复兴总社委员会会议差不多开了整个通宵,不是陈德兴喜欢开长会。而是北伐军头一次经营地盘,而且还是在海外拓土。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头一回遇到。根本没有先例可循,只能连夜讨论些法子出来应付着。
  连夜讨论出来的法子其实不负责,无非就是建立政府、改革宗教和实行封建。
  建立政府就是在海东、辽东节度使司下设立一系列军政机关,各司其职,管理各方面的事务。
  首先设立的是专门负责民政和财政的机构,取名为节度政务司,判官不是赵复,而是黄智深。在处理琐碎政务方面,商家出身的黄智深可比赵复这个书生强太多了。而且黄家的两位掌门人和一票管事、帐房,都跟着撤到了济州岛。有他们在,政务司里就不缺办事人员了。
  除了政务司之外,陈德兴还提出了设立军务司、参谋司、大义司和外交司、情报司还有宣教司。
  军务司判官由任宜江出任,这个部门负责的是军政,也就是军队的政务,包括军费管理,军饷发放,后勤装备,军工生产等等事宜,也是个琐碎颇多的衙门。
  参谋司的头头称军师,原先是任宜江担当的。现在由还在沙洲的张世杰出任,另外由张熙载、王珏出任副军师,分管陆军和海军的训练和作战。同时,参谋司还同大义司共管人事和军校。
  大义司的首脑称总教官,还是陈德兴亲自担当,曾阿全、张九副之。大义司负责的是军队的政治思想,并且和参谋司共管人事和军校,也是大权在握的衙门。
  外交司的判官是赵复,那位在定海投靠的听潮先生邓明潮副之。这个衙门,说是外交,其实是内外交一把抓。两位正副判官同时还是陈德兴的谋主——在陈德兴的系统中,谋主和军师是两类人,后者其实是参谋长。
  锦衣堂则升级成了情报司,判官是刘阳,王自生和墨明法为副。情报司的工作不用说,自然是搞情报了。
  宣教司也是个很重要的衙门,负责宣传和教育,判官由陈德兴本人兼任,孔玉、朱四九副之。教育的重点就是陈德兴的假子军,将来当然要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教育体系的现代教育体系的。不过对于传统儒家教育体系的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目前的重点还在于把道德文章拉下神坛。
  所以宣传工作的重心,除了一贯的民族主义之外,还加入了尚武精神的内容。宣传士道精神,鼓吹书剑传家,文武双全。
  除了建立政府,宗教改革的大方针也定下来了。就是明教和天道教合并,新的教派还是沿用天道教的名称,实现天道教的组织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全教服从总教团。而总教团则以陈德兴为首,包括任道兴、任宜江、刘阳、墨顶天、王自生、墨影娘、墨明法,一共八名教团领袖,称“天道八使”。而且在条件成熟以后,陈德兴还会上明王尊号,凌驾于天道使者之上,成为一教之主!
  总之,一夜的会议就决定了北伐军政府(节度使司)的各方面大政方针。
  实际上也确定了北伐军政府的权力架构——复兴社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北伐军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陈德兴则是这个权力机关的控制人。复兴社以下,就是世俗权力(军政府)和宗教权力(天道教)两块,全都牢牢控制在陈德兴之手。就是党政军教一把抓,大权在握的独裁者一个!
  不过在陈德兴的体系中,也不是只有“独裁”一个方面,分权和自治同样是存在的。主要体现在建立自治城市和恢复封建制两方面。
  前者是通过下放商埠的自治权鼓励商人发展经济,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商税的征收成本——自治权将会和纳税金额挂钩。
  后者则是拉拢各路军阀,境外实力派,以及鼓励北伐军军将作战的手段。所以陈德兴式的封建是分成“大封建主”和“小封建主”两种的。大封建主就是如济州三姓之长这样的,拥有大片领地和部民,臣服于陈德兴。
  而小封建主则只拥有一个或几个不可分割,不可买卖(国有),同军功和兵役挂钩的庄园(牧场)。原则上,目前每一个追随陈德兴征战的军将,都能拥有至少一个庄园。而首先得到赏赐的,则是在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