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之女- 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了年纪了,舌头都麻得尝不出味儿来了。舔舔嘴巴,却又好像有了知觉。
  那根麦芽糖真甜,那碗米饭真香,那一路上的风景,真美!
  闭上眼,他看到了圣人。

  268、郑靖业番外

  褪去簪钗扎上巾帼;窄袖代替了宽袍,系上围裙;韩国夫人要下厨。她未嫁之时就颇善厨艺,刚嫁那会儿夫妻感情很好,又没孩子打扰,也是常常亲自投喂老公。后来事情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多,不得不放弃了这方面的爱好。如今又重操旧业;自是令人期待。
  熟识郑琰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吃货,而且时常会有些“新鲜主意”;弄出来的东西是令人颇为期待的。然而这个发明的过程;就比较令人痛苦了。阿庆是个忠仆;但是听说娘子要下厨,一把抓着自己的小闺女:“你不许去看!夫人下厨,你倒当成景儿来看了,给我去把昨天领的线分了去!”
  阿庆对于郑琰几乎要火烟郑家厨房的事情可谓记忆犹新!自己挨熏就罢了,小丫头淘气,就不要过来一起挨整了。今天娘子是要试做新菜的,老相公上了年纪,牙口不太好,又想吃些肉食,天天吃肉丸子吃饺子也吃得有些腻了,这不,娘子就忙活上了。
  颇有几个人作好了随生化武器的准备,郑琰这一回做菜却是颇为成功的。毕竟学厨二、三十年了,与几岁的时候自是不同。也就是失败了三回,一碗香喷喷的东坡肉就做出来了。略败家,失败作品也被厨房烧火丫头悄悄收了起来准备晚上当加餐了。
  郑琰试了两口,觉得不错,以她的牙口来说,挺好咬的,比划了一下,觉得以郑靖业现在能咬肉丸子的牙齿,咬这个也不算费力的。
  做好了,开开心心地拿这个给家里加了一道菜,池脩之相当捧场,因味道略甜,相当合他的口味。
  郑琰见状很是开心,第二天就奔回娘家去,一来就往厨房冲,卷袖子准备露两手。杜氏是习惯了她的抽风的,方氏、赵氏等虽然也习惯了,却还是要伸手拦上一拦:“你是娇客,一来就奔厨房。”因感情不错,倒也没有说什么显得我们照顾老人不尽心一类的话。
  杜氏道:“你们还不知道她的么?想起一出是一出,让她去罢。”
  郑琰开开心心奔向厨房,做出了一大锅东坡肉来。做出来了才想起来:“阿爹呢?”做完了主角不捧场,这不是白做了吗?
  杜氏道:“你才想起来你爹啊?哦,是做给那个老头子的?我呢?”
  郑琰不得不上前抱着她的胳膊卖萌,杜氏抖了几抖:“你多大的人了?还撒娇。”
  “哦。”
  “他与你先生约着去游山了,一会儿就回来。”
  郑靖业不但自己回来了,还拉着顾益纯一块儿来,喝几口小酒。因为庆林大长公主越发注意起顾益纯的身体来了,顾益纯比郑靖业还要大着几岁,庆林大长公主比他小很多,越上了年纪,越想到老有个伴儿,总想他多活两年。所以顾益纯苦逼了,酒不能喝超过三小杯,肉也不许吃得过于肥腻,还必须要多休息。
  顾益纯趁机跑郑靖业这里来解馋来了。
  进门一看,好么,有酒有肉,顾老先生相当开心。不想肉只许吃三块,酒也只许喝上五六杯。好吧好吧,比家里略好一点。顾益纯带着一点酒意:“我往后要常来啊!”
  郑靖业答应得极其痛快:“好啊!”
  郑琰道:“我把这道菜谱写下来,交与师母去。”
  顾益纯连连摆手:“交不得交不得,交了之后就是每天做来她吃着我看着了,何其苦也!”
  惹得众人大笑。
  菜谱到底是写了下来,郑、顾两家也常做,顾益纯每天也能吃那么两小块儿,只是不过瘾。杜氏也受庆林的影响,开始限制郑靖业吃太多肥腻的东西,她比庆林还多了些民间高手的招数:“千金难买老来瘦。人老且瘦会长寿,肉食太多会长肉。”
  郑、顾二人结成了联盟,为了喝酒吃肉而与老婆抗争到底,又惹出无数笑话来。什么跑到学生家里吃肉,被抓了个现行啦,什么拿出做人父亲的权威让儿子代为隐瞒,结果儿子也被连坐啦……
  气得杜氏与庆林差点没把这两个给隔离掉。
  本以为日子会这么继续快乐地过下去,直到讣闻传来。
  ————————————————————————————————
  年纪越长,郑琰越少有急惶的时候,这一回却是不同寻常。车也不坐了,卫队也不带了,跳上了马,随行三五仆役,直奔娘家而去。
  门上马迎已垂垂老矣,却还认得她,上前作个揖:“七娘。”
  郑琰知道他是家中老仆,知道的事情会比较多,劈头便问:“究竟怎么样了?”
  “老相公自顾家吊唁回来,就病倒了。”
  “我知道了,你守好门,不相干的人,不要让他们进来打扰了家里。有递帖子的,都收了,交给大哥去斟酌。”说完就奔到内室。
  杜氏正在悄悄抹泪,郑琰吓了一大跳:“阿娘!”她心里慌得很。杜氏道:“已请了御医里,正在里面诊脉,你阿爹睡了……”
  是昏了吧?先生故去,去他的影响很大。这一点郑琰心里极明白的,她与池脩之也在白事上帮忙,郑靖业去吊唁,平日里连拐杖都不用的人,却被儿孙搀扶而行,想是伤心得狠了。
  一盏茶的功夫,郑瑜也到了,也是一样的往里面冲,方氏把杜氏方才的话又能转达了一回,郑瑜看看郑琰,姐妹俩心中都颇为焦灼。
  不一时御医出来了,一见外面郑家子孙围着的架式,也难镇定,有点哆嗦地回话:“老相公是上了年纪,又伤心过度昏了过去。老相公底子好,只是年老体弱,并没有旁的事情。略开几剂药吃吃,散了胸中块垒就好。”
  郑琇带他去开方抓药。
  郑琰等随着杜氏进去看郑靖业,杜氏道:“不必都围在这里,御医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并无大碍,你们该忙什么忙什么去罢。三郎去寻你大哥,把相公的寿衣寿木再重整一回,压一压。”
  郑琰看着郑靖业衰老的相貌,难过得泪水滴哒,想止都止不住。郑靖业须发已白,双手有些干瘦,长着点点老人班,他站着的时候还不觉得,总觉他像一座山,能够屹立万年似的。这一躺下才发现,他已经老了。
  慌忙抹了抹眼泪。郑瑜低声道:“总要多招几个御医来瞧瞧才好。”
  郑琰道:“阿爹这个年纪了,再多御医来,也只好说那么几句。这几天阿爹的样子,你我都看到了。”又命人去郑琇那里看需要什么药材,家里有没有备下的,若是没有就赶紧去弄。
  御医开的倒都是寻常方子,连人参都不用。很快煎好,众人七手八脚给郑靖业喂下,他睡得更平稳了。
  郑琇道:“阿爹已无大碍,一生辛苦,就让他老人家好生歇一歇吧。阿娘也有岁数了,当顾惜自己啊,您现在万要保重的。这里我们来守着罢,人又多,轮着来。”当下拿出精干的一面来,把家里兄弟子侄排了班,又让两个妹妹也轮流陪伴杜氏,还嘱咐两人派人到婆家说一声。
  分派已定,各司其职。又有两位女婿,一下班就奔过来探望,能做的就是拉一堆御医过来。又有钦天监里的一些兼职神棍也被找了来,却都说不出什么来。一个个暗道:【郑老相公这都有八十多了吧?你们还要怎么样啊?万年不死的那是神仙好吗?】
  郑靖业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醒的,他从年轻时就习惯了早起,做官之后更是如此。每天早朝,哪怕你是宰相,也要早起五更,不然就要迟到。做官迟到不是扣全勤奖那么简单,次数一多,不是降职就是罢官——生物钟早习惯了。
  郑德兴守得迷迷糊糊,一发觉有了动静,跳起来就派人向长辈们汇报。杜氏在女儿的扶持下飞快地赶了过来——她这一晚就住在隔壁,一夜睡得极浅。
  母女三人踏进郑靖业卧室就觉得不对劲,郑琰往里一看,就见她爹倚床而坐,一脸的严肃戒备,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表情有点呆。郑德兴一副要哭不哭的表情,手里还提着祖父的两只鞋子。
  杜氏道:“这是怎么了?”郑德兴可见着亲人了,提着鞋子就扑了上来:“呜呜~”还是他的小厮机灵,轻声解释道:“老相公一醒就问我们郎君是谁……”
  靠!这是什么神展开?!
  杜氏哆哆嗦嗦地上前,试探着叫一声:“相公?”
  郑靖业警戒地看着她,也小心翼翼地道:“玉娘?”
  对子女来说,这世上最神秘的,就是他们父母的名字了。大名儿还好说,在你的考卷上签上个“已阅”写个姓名日期,就曝露了。小名儿就难知道了,郑琰猜出杜氏的小名儿就是郑靖业所说的这个“玉娘”,也不敢发散思维,眼前的情况略奇怪啊!
  该不会是……受打击太大,失忆了吧?
  摔!这都是什么烂梗啊?!!!
  郑琰好想哭。
  事实证明,郑靖业不是失忆,郑琰很快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郑靖业居然对他们视而不见。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郑靖业就是失忆一百遍,他也不该对这“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一点戒心也没有,反而是对着杜氏说:“玉娘,怎么变成这样啦?”又叹气,“我说了,岳母故去,你伤心是伤心,也要顾惜一下自己。”
  唠叨了这么久,听得子孙目瞪口呆,这情况,略诡异啊!
  郑靖业还在絮叨道:“不哭不哭,你伤心母亲过世憔悴在这样,这份孝心别人是比不上的。咱们还有大郎、二郎他们呢,你不是没有亲人的。阿娘去世,我也伤心,我都懂。不哭了,往后有我呢,我一辈子对你好。”
  杜氏嚎啕了:“怎么会这样啊?!”
  ————————————————————————————————
  郑琰像是明白过来了什么,双腿一软,一旁侄媳妇齐氏一把把她捞了起来,担心地道:“姑母?”
  郑琰抹抹眼泪:“阿爹并没有大碍,只是不记得后来的事儿了。”
  齐氏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老糊涂”了罢?小时候也见过的,有些老人家上了年纪之后,就会变得不记事儿,又会认错人,有时只认得几个人,有时候又突然会好些,过后又忘掉了。出现这种情况,那就需要专人陪护了,这对家里来说是并不难的。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病就好。
  她能想到的,杜氏这样经过见过多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大哭一阵之后,倒止住了泪,顺着郑靖业的话头往下说:“好,好,咱们好好过下去,家里会兴旺发达的,你会封侯拜相的。”
  郑靖业像是兴致很高的样子还在与杜氏念叨:“好啊好啊,到时候给你挣个五花诰命,咱们儿子也好有个前程。”
  “嗯。”
  “到时候再给咱娘争个追赠。”
  “嗯。”
  “让大郎、二郎好生读书,娶贤良媳妇,家业兴旺,你就不用这么累啦。”
  “嗯。”
  “我听说府君家老封君为孙女办嫁妆,内有一件缭绫的衣裳,羡煞人。到时候,我给你办一箱子的。”
  “嗯。”
  “咱们也生个小闺女,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她嫁个好人家。不用像你似的,跟个穷书生,还要操劳家务。”
  “呜。”
  “到时候呀,咱们一起住棺材里,让他们也哭哭咱们。”
  “哇!”
  郑靖业说累了,杜氏连忙让人取本书来给他看着,郑靖业道:“没事儿,我陪你说说话。”杜氏道:“又说,我还有事呢,你看书罢。我看灶下小丫头有没有偷懒。”郑靖业道:“行,你去,我不烦你。”乖乖看书中……
  杜氏出来就接着哭,儿女围着劝慰,杜氏道:“我知道了,我没事了,不就是不记事儿了么?”
  郑琬道:“阿娘,阿爹有些糊涂了,您要保重自己。”
  杜氏怒道:“你才糊涂了呢!他什么时候都比你们清楚!”骂得郑琬不敢抬头。郑琰救她哥哥来了:“阿爹这一病,怕有不少人来探望,各位哥哥都有人情,且把帖子该回的该了去罢。家务也不能省了,阿嫂还请各司其职。”
  郑琬捡回一条命来,抱头而遁,他老婆郭氏一路流泪追着他掐:“你才糊涂了你才糊涂了,阿爹可明白了。你要傻了,一定不是记得我,一定是记得你那些好玩的事儿。”
  “我错了QAQ!”
  儿子媳妇被清场,孙子们也自去做事,杜氏在房里对着女儿哭了起来:“这样也好,他辛苦了一辈子,就为这个家,前几天还在念叨着家里的事儿。到如今能少想些事情,他也好松快些,左右我活着一天,就看护他一天。”
  郑瑜郑琰说什么都要再留下来陪杜氏两天,母女僵持之时,门上又来报,两位女婿再次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