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审死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审死官-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范同的力气,就是扔块石头砸身上都能杀人,何况还是这种能爆炸的东西,她一见这黑黢黢的东西已经不是先前的靴子就想着躲闪,可还没闪出多远就听轰得一声响。

火光大冒,死铁片四下飞舞,打在四周士卒的甲胄上当当作响,有些运气不好的,居然受了伤。

可张允就觉得眉心一跳,下意识得就一挥手里的唐刀,朝前方奋力劈出,就听铮得一声响,火光四溅,跟着那个尖利地声音道:“这次杀不了你,日后必定将你碎尸万段以解我心头之恨!”声音渐渐远去。

张允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道:“多亏哥们练过,要不还不被你整成死尸呀!”跳下马来,先去方才爆炸之处看了看,瞅见几片白色的碎布,心中一喜忙拣了起来,就要到车辇前面向万历道贺。

不料四方的侍卫却喝道:“大胆,把兵刃弃下!”

操,刚才怎么不见你们这么牛比呀,张允一阵不满,把唐刀随手插在地上,来到车辇前刚要磕头,里面的万历已经道:“免了,小张允,你且进来吧!”

张允这才上了马车,见万历地面色倒也还算是正常,把那两片碎布呈了上去道:“依微臣所见,此贼子必定是受了重伤,想必短期之内不会再来行刺了!”

“恩,你做的很好,等回京之后朕必定有赏!”说着万历地脸色剧变,呼吸也越发的急促,忽然道:“陶公理何在?”

“奴婢在!”陶公理闪进车内,见了万历的模样,忙从怀里摸了一物出来,张允一瞧顿时是目瞪口呆,原来居然是他以前在电视里曾经看过的烟枪和鸦片,他哪里想到万历怎么还好这一口呀。

陶公理服侍着万历吸上了鸦片,回头看了张允一眼道:“方才所见不准说出去,要不然……”

后面的话他没说,不过张允也不是傻瓜,摇了摇头道:“我什么也没看到。”

过了一会儿等万历吸食畅快了,脸上也多了几分病态的红晕,居然笑吟吟得对张允道:“小张允,这可是好东西,吸一口,飘飘然有如成仙,你可愿试试?!”

瞅见他这样子,张允恍惚觉得这哪是什么皇上呀,整个就跟一毒害别人的毒品贩子一德性,不过他可没胆量试这东西,于是恭敬得跪在万历面前道:“微臣福缘浅薄,对成仙是不敢有幻想,还是留在人间伺候万岁的好,这等神物就更不敢妄试了!”

他这话说的是冠冕堂皇,归结到最后却还是在拒绝万历的好意。

万历倒也不勉强他,颇有些惋惜地道:“可惜了,罢了,你不希罕只能说你没福。”

张允必恭必敬得听着,不过心里却骂道:“我是想多活两年,你就抽吧,抽死了了事!”

送大家九百字吧算是补偿之前的错误 ………………

第十七章 要命的案子(3)

经历了白莲教徒的自杀性的攻击后,原本就已经归心似箭的万历也不知道哪来了股子劲头,连在保定府休息一晚上的打算都打消了,除了有调用了一些兵丁充当护驾的卫队之外,丝毫都没有停留,继续望京师方向前进。

至于张允也没有得闲回去歇息一会儿,反倒是被万历给留了下来,沉默了老半晌之后才把随后要交给张允处置的案情给讲述明白了。

说起来也简单,其实张允也很清楚就是明朝历史上号称三大宫廷疑案的首件…………梃击案。

所谓的“梃”就是木棍,稍微知道些古文知识的人都明白,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也是可以当动词来用的,这“梃击”二字也就能解释为用木棍打人。

如果换成是打普通的人,这根本就算不上是要命的案子,撑死也就是个邻里纠纷最多就是个民事诉讼,搁张允手里,凶手挨上两板子也就得了,可这“梃击案”的受害人是当朝皇太子………朱常洛,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个不但是个案子,而且上升为了关乎国运的大案要案。

实际上,由于万历皇帝长时间躲在宫里懒于政事,早就使得整个大明皇朝呈现出一片黑暗的末世景象,而“明末三案”也不过是这种末世气象在宫廷里的一个缩影,也正因为这“明末三案”影响到了政务运作,朋党之争,辽东战局甚至是日后袁崇焕的命运。

也怪不得清朝的宰相张廷玉在编撰的《明史》里也曾经说,明朝的覆灭除了万历怠政之外,也与这三案有着不可割断的缘由。

这个皇太子朱常洛是万历的长子。

万历皇帝的正宫皇后没有子嗣,嫔妃共生了八个儿子,其中夭折了三人,实际上有资格竞争太子之位地只有两位。

一个就是宫人王氏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另外一位就是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万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立朱常洛还是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形成了朝廷大臣所谓的“国本之争”。

这个梃击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储位之争的极端表现。

当初张允看到这段历史时对于朱常洛此人的评价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是一位千古少有的倒霉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命运多舛,充满了悲剧色彩。

而明末三案也基本上跟他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地联系,套用一句宿命论的说法,那就是朱常洛的出生就是个错误,是他自己的也是整个皇族的。

首先他地生母王氏是个宫人,这宫人也就是俗称的宫女。

是于万历六年被选入慈宁宫,在万历的母亲李太后身边做宫女。

一天被万历私幸以至于珠胎暗结。

太后发现宫女王氏怀有了身孕,问万历皇帝时,他却死活都不肯承认,知道太后命太监取出了文书房内侍纪录的《内起居注》来对证。

并对万历语重心长地道:“吾老矣,犹未有孙。

果男者,宗社福也!”就是说我已经老了。

现在还没有孙子呢。

如果这个宫女将来生个男孩的话,那是宗庙和社稷地福啊。

话说到这份上,何况又有宫廷内侍纪录下来万历私幸过王氏的纪录,万历皇帝也就只好承认了下来。

一路看小说网WWW.万历十年。

而这个悲剧也才刚刚开始。

朱常洛出生前50天,大学士张居正逝世,万历帝独揽大权。

害得他被太后给说道了一番的王氏被打入冷宫。

连儿子也不能相见,抑郁成疾,双目失明。

王氏于万历三十九年病重时,子常洛请旨获允前往看望母亲,但“宫门犹闭。

抉钥而入。

妃目眚,手拉光宗衣泣曰:儿长大如此。

我死何恨!”遂薨。

常言说恨乌及屋,爱屋及乌,在万历身上就有了个完美地诠释。

他不喜欢王氏,由母及子,也不喜欢王氏所生的长子常洛。

他宠爱郑贵妃,子因母贵,也喜爱郑贵妃所生的儿子常洵,一直想立常洵为太子。

后来这位皇子被封为福王,明末被李自成军杀死,此是后话。

万历帝想立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皇太子,既怕违反祖制,又受到朝臣的反对。

所以,迟迟19年不立皇太子。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万历对这个儿子不仅仅是冷落,简直可以说是冷漠。

在古代,皇子不同于老百姓家孩子的地方至少有三处,一是正名位,二是延帝祚,三是受教育。

受教育就是到外廷读书,在讲官辅导下学习,掌握治国的本领。

万历帝5岁开始读书,但他一直不允许儿子朱常洛读书。

谁建议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谁就被贬遭罚。

朱常洛直长到13岁时,才得以首次出阁读书,可过了没多久就又长期辍读。

19岁时才又奉旨出阁读书,以后读书断断续续,长期被禁闭在宫中。

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受到良好地系统的文化教育。

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一般遵照如下原则:皇位继承,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这个意思就是说,皇位继承时,父亲死了儿子继承大统,正宫皇后有儿子就由他继承,若是没有才可以从其他妃子所生的皇子里选,不过原则也是选择年纪最大的,这个虽然有点不大科学,毕竟年纪大不一定就有本事,不过在古代,这却是维系了封建礼治千年不倒地原则,就算是万历再怎么荒唐,也不敢轻易更改。

至于末了那句,则是说,如果没有皇帝没有儿子,就由弟弟来继承,明末皇帝崇祯就是如此。

按照这样的规则,万历帝皇后没有生子,宫人王氏生皇长子常洛。

按理应当成为皇太子。

但是万历帝一直想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所以朱常洛地太子之路艰难而漫长。

万历自己是6岁被立为太子的,但是朱常洛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19岁才被立为太子,住迎禧(x宫。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还是长期笼罩在“更立””的阴影里,随时忧虑皇父会以三弟常洵取代他。

从立皇太子到继位又是19年。

在这19年里,朱常洛终日战战兢兢。

。胆小怯懦,唯恐被废。

有人著《续忧危议》一书,署名“郑(隐喻郑贵妃)福(隐喻福王)成(隐喻更立太子成事)”,其书大意说:“帝于东宫不得已而立,他日必易。

其特用朱赓内阁者。

实寓更易之义。”

特殊的身世,坎坷的经历,使朱常洛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他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居然不给他生火取暖。

他冻得浑身发抖。

也不敢吭气,气得讲官郭正域训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

历史上地梃击事件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日。

发生了梃击东宫太子朱常洛事件,这就是“梃击案”。

这一年太子朱常洛33岁。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张允这个穿越者的到来,搅乱了时空,这件案子居然提前到了多半年,不过整个案子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这天傍晚,蓟州男子张差,手持一根枣木棍,从东华门直奔内廷。

打伤守门太监,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直到前殿屋檐下才被捉拿。

当时,慈庆宫第一道门只有两名太监守门,第二道门无人看守。

事发后朱常洛惊恐万状。

而且“举朝惊骇”。

可是当一干大臣希望万历出来主持公道时,才发现就连平素里死活不肯出宫的万历竟然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而后才知道这个荒唐皇帝居然跑到了河间去,于是无数的奏折也跟着递了过来。

不过万历所看到的那张折子却是东厂密探飞鸽传递过来地。

听完了这些万历讲述的案情,张允觉得一脑袋雾水,这案子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出奇的地方,按照他平素里推定案情的方法来推断的话,何人在这案件中得利最大,那他多半会有重大嫌疑。

可问题在于如果朱常洛真被这个叫张差地家伙干掉的话,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朱常洵。

尽管张允知道此时的朱常洵多半还滞留在京城没有去他的封地洛阳就藩,似乎嫌疑不小,可仔细想一想,可能性又不是很大,毕竟朝廷内外没人不知道朱常洵和朱常洛因为太子之位不大和谐,如果朱常洛真就这么被杀了,稍微有点脑子地人都会疑心到朱常洵身上。

这不是弄了盆子脏水往自己身上泼吗,就算朱常洵是个笨蛋,可他的老妈…………郑贵妃显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又怎能同意儿子指派人做下这等蠢事呢?

即便是郑贵妃也贪图太后之位,希望儿子登基之后母凭子贵,希望杀掉朱常洛取而代之,至少也该选个合适地时候呀,比如朱常洵去了洛阳就藩之后,这么一来,即便是出了纰漏,也多半不会疑心到他的身上。

这里面藏了不少的猫腻呀!张允暗道。

他记得历史之上这事也相当的戏剧化,几乎成了朋党之争的导火索和打压对方的平台。

比如当时负责审问的为“浙党”官吏,审讯后说张差是个疯癫病人,企图糊涂结案。

而巴结郑贵妃的内阁首辅、“浙党”首领方从哲也不愿深究。

可当时地东林党人、刑部提牢主事王之(ci),通过单独提审和与刑部官员共审,使张差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令我打上宫门,打得小爷(指太子),有吃有穿”。

朝中东林党人怀疑是郑贵妃欲谋害太子,坚决要求彻底追究。

事情牵连郑贵妃,朝议汹汹。

《明史郑贵妃传》记载:郑贵妃闻知后,对万历帝哭泣。

万历帝说:“外廷语不易解,若须自求太子。”于是,郑贵妃就找到了皇太子朱常洛。

史书记载,郑贵妃向太子号诉,就是郑贵妃找到了皇太子朱常洛,嚎啕大哭。

诉说事情的原委,请求太子宽恕。

二人对话的过程是:贵妃拜,太子也拜,贵妃和太子是且泣且拜,一面哭一面拜。

万历皇帝一看这事情闹大了,牵连到郑贵妃不好,又牵扯到太子……两头为难。

怎么办呢?他决定亲自来处理这个事。

万历帝在慈宁宫皇太后灵位几案前召见太子和百官,令太子降谕处理此案,禁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