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前驸马- 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座抓起来,本座绝对不会反抗。不过本座最后还是要一句,这一切都是天意,因果报应,早已注定,世宗不在已成事实,愿诸位接受现实。”
  一副英勇就义的神情对着柳彦了一通,莲花圣母由始至终眉头都没有眨一下,这不禁让柳彦也觉得,这个莲花圣母的会不会是真的。
  论是眼神,还是表情,又或者是话的口吻,手上脚下的行为举止,那莲花圣母都是再正常不过,柳彦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如果一个人是在假装演戏,以柳彦的眼睛,应该不难看出来,显然如果连柳彦都看不出来的话,如果不是对方的是真的,那便是对方的演技实在太高,柳彦也被其给欺骗了。
  “那……那敢问圣母,真……真的没办法了吗?”
  靖王显然很难接受这个所谓的事实,因而不由地再次问道,但是言语上却少了很多底气。
  或许,这一刻的靖王也完全成了一个方寸大乱的普通人,在面对自己的哥哥突然凭空消失之后,也变得手足措起来。
  “恕本座直言,确实乃是天意安排,为今之计,众位还是尽快考虑重新立一位明君的好。”
  轰!
  重新立一位明君?这是什么意思?
  相信不用做任何的解释,只要是个人,都能够明白这莲花圣母在什么。
  可是,就在世宗消失不到一刻钟,就在众人还处于慌乱不能平静的时候,就在所有人都在焦虑的想要将世宗找回来之际,莲花圣母再一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了一句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的话来!
  另立新君!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话,这个提议是多么严重的一个罪行?普天之下,大明之内,或许也就只有这个自称观音转世的莲花圣母才敢这么吧!
  却见莲花圣母在到重新立一位明君的时候,同样的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像改朝换代什么的就跟放屁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觉得紧张严重的。
  如果这个莲花圣母不是知或者是一个逆贼的话,那她就真的是一位超脱尘俗的化外之人!
  “圣……圣母!你……你可千万不要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这可是要杀头的!”
  靖王也不由地结巴起来,面色犯难的对着那莲花圣母道。
  表面上,还是要给予这个所谓的莲花圣母表示尊重,毕竟没有人敢确定她的话是否是假的,也没有人怀疑方才她所施用的法力是不是真的。
  只不过,现在她的一字一句都显得很敏感,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下,多少还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故而靖王才会如此道。
  却见莲花圣母不禁一个摇头,道:“量寿佛!王爷不必如此,本座所言绝非虚假!世宗本是纣王转世,祸乱苍生,现今佛祖将其收回,使天下得以太平。然而如若未能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另立明君,纣王元神将会再次归为,届时一定卷土重来,那大明的江山社稷必将毁于一旦!”
  “这……”
  闻言,众武百官,包括柳彦都不禁又是一阵愕然,莲花圣母的这番话未免也实在太扯了一点,让众人皆是言以对。(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吟颂谶觅明君
      观音化身已经是够扯淡的了,现在又冒出一个纣王转世,就更加的离谱,再加上什么佛祖天意因果报应,完全就是江湖术士的瞎掰乱造的稽之谈。
  可就是这样,却见众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觉得荒谬的表情,相反,越听那莲花圣母这么,众人反而越发觉得可信。那莲花圣母越是的离谱,不着边际,就更加让众人感觉着莲花圣母非同一般,全然将她当做真神一样来对待,对她的话俨然就是深信不疑。
  不怕瞎扯淡,就怕扯不圆。
  而眼前的这个莲花圣母就是一个扯淡界中的顶级高手,连靖王也表露出一副虔诚的神色,皇帝凭空消失了不去关心,反倒是在这里尽情的听莲花圣母胡诌,不得不她的确厉害,张诚也不禁深感佩服。
  “圣母!你可知你所的话是很严重的,绝对关系着大明江山的安危,切不可胡言乱语,妄下断言啊!”
  这个时候,张诚一脸紧张的看着莲花圣母,两颗眼睛闪烁出阵阵凌厉之光,态度之坚定,不言而喻。
  要知道,这个所谓的莲花圣母的话绝对是震惊世人的。且不管是否为真的,纵使是假的,那也绝对会造成恐慌,令天下百姓人心惶惶!而倘若是真的,那就更加不得了了,竟然让一个昏君操纵大明江山数十年,那这个嘉靖就真的是该死了,而一个皇帝都成为该死的人了,那也就意味着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如此一来,那……
  张诚也不敢再继续想下去,这后果,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得了的。
  “张大人切勿多言!圣母乃是观音大士在世,她拥有边法力,切不可胡乱怀疑,以免得罪神明!”
  靖王平复过来之后。立即打断了张诚的话,他的反应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只见靖王仿佛着了魔似的,全然一副莲花圣母的信徒模样,容不得他人对莲花圣母有半点的怀疑。
  其实,按道理,靖王是所有人里面最冷静,最理智的人,一直都是,没有例外。如果换做以往,相信他一定会对莲花圣母所的一切嗤之以鼻的。可是现在的他,却对其深信不疑,甚至还不容许他人去质疑,这与往常的靖王可谓是大相径庭。
  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靖王会如此的反常?张诚不解,十分的不解。
  可是在靖王的面前,张诚却始终没有开口出来,只能强行抑制着自己,不再多言。
  一旁的宁安此刻似乎也已经微微平复过来,那激动的样子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为的镇定,倒是颇有往昔那果断冷静的宁安公主有的一比。
  “圣母娘娘法力边,未知娘娘可知明君在何处呢?”
  宁安一语既出,顿时惊煞旁人。连柳彦和张诚都不由地为之一愣!
  失踪的人可是她的亲生父亲,是疼爱了她二十三年的好父亲!
  可是她在这一刻不但没有表现出对嘉靖的关心之情,甚至连着急的心都没有,反而是在问明君在何处。这确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的好听一点,宁安这是以大局为重,心系大明江山社稷。摒除一切私情,而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大逆不道,完全漠视亲身父亲的表现!
  或许可以是镇定冷静,但为免也太过了点吧。
  对此,张诚又是一阵摇头,突然之间,竟然发现自己所认识的世界好像全都发生了改变倒转一般。
  靖王不再是以前那个平易近人公正私的靖王爷,公主不再是以前那个俏皮顽劣,精灵古怪的公主,柳彦也不再是以前那个独断独行,睿智爽朗的柳彦。
  一切都变了,全部都变了。
  莲花圣母左手作揖,右手再起拈花指,淡淡的道:“量寿佛!本座方才掐指一算,发现明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道是:‘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
  一边着,莲花圣母一边开始念念有词起来,好像在吟诗,但又像是在读签,迷离的眼睛,投入的表情,恍若观音亲临。
  话就话,竟然还吟诗,吟诗也就罢了,可还吟的如此深奥,好深难以理解,不禁让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起来。
  “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
  靖王闻言,不禁跟着莲花圣母也念叨起来,着,同时还不忘向莲花圣母投以狐疑的目光,显然对此十分的不解。
  柳彦也好,宁安也罢,乃至是一旁的张居正徐阶等人,也都听得是一头雾水。
  先前已经被莲花圣母的什么观音什么纣王的弄得一塌糊涂,头脑不清醒了,现在又冒出这么一句诗不像诗谶不是谶的七言句,就更加让众人是百思不得其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门庶子龙腾空,
  离人归来衣谷重。
  盈盈紫气东来到,
  手把折扇独坐中。
  这到底讲诉的是什么,其中又蕴含了什么寓意,确实有点让人捉急。
  而此刻的张诚则是低着头,没有发话,也没有露出那种狐疑的表情,相反,他却是一直在心里研究着这一首诗,直觉诉他,这首诗既然从莲花圣母口中出来,还就是指的明君之所在,就一定不简单。
  对于签解读一事,张诚因为比较喜欢吟诗作赋之类的娱性节目,故而多少还是有一点了解和研究的。况且之前在法华寺与正尧柳彦等人一同去求签的时候,他也有过参与,所以对这些诗句歌词之类的东西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张诚在听莲花圣母念完之后,心里面也跟着嘀咕起来。
  “朱门庶子龙腾空,离人归来衣谷重。盈盈紫气东来到,手把折扇独坐中。这一首诗,乍一看,像是七言律诗,但是对仗又不是很工整,里面必定是暗藏玄机。”
  虽然一时半会儿张诚并没有研究出什么来,但是他却认定这一首诗绝对不简单,相信仔细推敲,必定能够看出端倪。
  然而此刻的众人又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仿佛嘉靖凭空消失一事已经过去,并什么大不了的,相反莲花圣母的话却一下子成为了众人议论的话题。
  到底这么一首诗讲的是什么呢?为何莲花圣母要这么?她这么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一连串的问题在众人的脑中可谓是纠结不堪,如同拧麻花一般,交织在一起,怎么弄都理不清。
  “恕我直言,圣母娘娘此诗实在过于深奥,我等众人皆是难以理解,还望娘娘予以解释一番。”
  靖王寻思了良久,终究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宁愿丢了面子,也要将心中的疑惑出来。
  如此的求问精神,也实在有点难得,一般人或许还做不到靖王这般。
  “还请圣母娘娘解惑!”
  宁安也拱手低头道,对这个莲花圣母倒是极其的尊敬,简直将其供若神明。
  “还请圣母娘娘解惑!”
  宁安一语既出,徐阶张居正柳彦等一众人也跟着低头道,齐刷刷的声音好像一早就商量好的一样,顿时将之前的嘈杂顿时给遮掩,一声共鸣之后,又再次回到了宁静。
  莲花圣母闻言,微微颔首,旋即道:“量寿佛!这一首谶乃是方才本座动用上法力向佛祖所求,因此佛祖为了指点我等众生,故而留下来的。而这一首谶也可以当作签来看,解读起来,自然也是一句一句的进行。”
  “一句一句的进行?”
  靖王和众人再次不约而同的问道,显然似乎变得更加疑惑了。
  “量寿佛!的确。从谶表面来看,前两句应该指的就是人名,而后两句则指的便是对应的明君。且看这第三一句,‘盈盈紫气东来到’,表面意思就是贵气东来,有飞黄腾达成就富贵之意,而深层次的,紫气指的便是帝王之气,东来便是由东而来。”
  “如果是这样,那第四句‘手把折扇独坐中’之中,手把折扇其实就指的指点江山的意思,而独坐中便指的就是独自坐在正中,隐喻的便是帝王之位?”
  柳彦好歹也是个才子,经过莲花圣母的一番提示之后,他便像是立即想到了什么,于是就接着道。
  不过仔细一听,如果莲花圣母的意思没有错,那么柳彦所接的也就很合情合理了。前一句暗喻帝王之位,后一句是明喻帝王之位,这一明一暗,交相辉映,倒是显得十分的贴切自然。
  “咦,好像听起来应该是这样啊!”
  “世子的解释与圣母的相差几,看来没错了。”
  “果然就是指的帝王之位,难道真的就是佛祖的指示?”
  “既然是佛祖的意思,那么我们……”
  “……”
  在柳彦解读完第四句谶之后,一时之间,众人又陷入了一阵沸腾,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你一言我一语,太和门中已然成了一处闹市。
  “量寿佛!世子果然聪颖过人,事实上,的确是如此。”
  片刻之后,待众人渐渐平静下来,莲花圣母微微抿嘴一笑,肯定了柳彦的法,随即,不禁下意识的往靖王点了点头。
  靖王见状,不禁一阵眉头紧锁,一脸诧异的向莲花圣母看了过去,好像心中还是有很多的疑惑。(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人重二字解疑团
      第二更到~~~~
  莲花圣母的一首谶念出来之后,立即便引起了一阵骚动。
  而在莲花圣母的提示之下,将第三句谶解读了出来之后,柳彦也照本宣科式的将第四句谶给解读了出来,与莲花圣母所解读的第三句谶可谓是珠联璧合,配合的惟妙惟肖。
  这一切也都证明了之前莲花圣母所的,第三四句指的就是帝王之位,就是指的明君。
  如此一来,如果照着这个方式下去,那么解读这第一二句,应该就不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