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前驸马-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脑中的画面片段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而正尧的心中也一直不停地的分析着整件事原原本本。意图从中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皇驾到——”
  就在方玉阳怒气铮铮的瞪着正尧,而正尧又埋头苦思的时候,却听到从旁边的大门口传来一道太监的喊声。
  如此一听,顿时让梁玉严肃起来,稍微用力的拍了一下正尧的肩膀,使得正尧也终于回过神来。
  方玉阳也随即收回了之前的懊恼与气愤,立即前,准备迎接嘉靖的到来。
  正尧与梁玉两人也没有多什么,跟着便走了过去。在皇帝面前,谁都最好不要乱话。更加不要放肆,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参见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出行,自然是夹道欢迎,两旁的锦衣卫御林军肯定是为数不少,而至于宫女太监,更加的排起了长龙,那阵仗,一般人是想都不敢去想的。
  “哈哈,今天是大好的rì子。众位卿家都平身!”
  嘉靖一身龙袍在身,面容和煦的对着众人道,同时手还不忘比了一个起来的手势,从他的动作表情来看,当真像一位开明的君主。
  一旁的靖王严嵩徐阶陆炳等人随即起身。其他人见状,也都跟着缓缓站直了腰。
  “启禀皇。安南使节已在宫门外等候,待皇您召见呢!”
  孟公公随即走到嘉靖跟前,yīn阳怪气的道。
  “宣!”
  嘉靖一挥手,朗声道,颇有帝王之范。
  完之后,点点头,随即又瞟了正尧等人一眼,然后看着陆炳和严嵩道道:“陆太傅,严大人,你们那边对武举三甲的职位安排的怎么样了?”
  “回皇!一切早已安排就绪,只待明rì李大人与梁大人正式就任锦衣卫左右统领一职,请皇放心!”
  “也请皇放心,傲也做了安排,李大人与方大人宴会过后便可任!”
  陆炳和严嵩一左一右在嘉靖旁边先后道,如此更显得两人配合的默契十足,不禁令嘉靖又露出几许满意的笑容。
  “很好!李正尧、方玉阳、梁玉,你们三人对朕这次的安排可否满意呢?”嘉靖并没有表现的与正尧有多么亲切熟稔,毕竟严嵩还在一旁,于是话的时候不忘同时提出了方玉阳和梁玉的名字。
  在旁人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堂堂武科举三甲,不是威武大将军至少也是一个车骑营校尉什么的,如今到锦衣卫与御林军做一个四五品的统领,确实显得有点屈才了。所以嘉靖如此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是这么问了,可是正尧三人却被吓着了,皇的意见就是圣旨圣谕,谁敢不满意?那不就罪等欺君?于是三人立即跪地,齐声道:“皇英明,我等谨遵圣谕!”
  “好啦!起来!今天不是朝,没必要如此拘谨!你们如此,一会儿安南使节过来还以为朕又在处罚谁呢,让他们撞见那就失礼于人前了。”
  正尧三人听嘉靖都这么了,于是立即又站了起来,而这时,安南使节也逐渐走了过来。
  “安南使节莫有为、莫茂洽见过大明皇帝!愿大明皇帝福寿延年,长久安康。”
  安南使节倒是颇有礼貌,走前来二话不就低头附身恭敬的向嘉靖问了一声好。
  “安南使节不必多礼,快快起身!”嘉靖立即道。
  同时嘉靖还伸手前yù将两人扶起来,不过最后还是在靖王与徐阶的组织下没能走过去。毕竟嘉靖还是一国之君,是不可以随便放下身份去礼贤下士的。
  其实嘉靖也明白,对方虽是安南国,但是多年来都对大明进宫,两国也算好。礼仪,是应该客气一点。只不过刚刚他也是做做样子而已,目的就是想让安南国的使节明白,大明的皇帝是多么的注重礼仪,这礼仪之邦并非虚名。
  两位使节见状,也没有托大之意,于是立即站了起来,只不过脸的表情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何以不同寻常?今天两位使节比之昨rì或者前些天显得要严肃了许多,走路过来的时候,脚下的步履都比较混乱,而他们脸挤出来的笑容也有些僵硬,若非有事发生,是不会如此的。此刻正尧有种直觉,今天的御花园赏花会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虽一直以来都是那位长得高大威猛的使节在话,但是我总有一种感觉,旁边那位相貌丑陋的侍从绝对不同寻常。或许这点就是安南使节拜访大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尧心中暗自嘀咕着,他也注意那丑陋的侍从许久了,虽并没有实质xìng的进展,但是从直觉和观察他的眼神与动作之后,正尧有理由相信这个侍从不简单。
  想到这里,正尧不禁再次喃喃自语的道:“但愿他们此番能够顺利完成……”
  “好!现在时辰差不多了,可以先行游玩宫后苑了!”嘉靖一脸轻松之意,随即便准备动身。
  “且慢——”
  就在嘉靖要迈出步子往花园走去的时候,却听突然传来了一个刺耳的声音,令嘉靖不得不停住了脚步。而再回头一看声音的源出,竟然发现话的人是那个高大的安南使节。
  “莫使节难道还有事?”
  嘉靖的语气有些不满了,竟然当着自己的面喝止自己,这委实有点不将自己放在眼中。但是为了两国交好,嘉靖也没有就此发难,只是略带质问的看向莫有为道。
  “回禀大明皇帝陛下!昨rì我安南陛下来信,国内叛乱已经平定,现问我们《三府铁券》是否刻完,若是刻完便立即送回安南,国师会马开坛做法,以为天下臣民。此番来大明我等也有些时rì,是时候办正事了,还请大明皇帝陛下行个方便!”
  虽然莫有为的话的很有道理,但是态度却显得太过强硬,仿佛在给大明一个jǐng。
  嘉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有关《三府铁券》的事情,毕竟这都是自己惹的祸。按照正尧的以武举拖住安南使节,到现在武举已经结束,已然不能再拖了,可是现在根本就拿不出完整的版本给对方,这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嘉靖立即开始为难起来,时不时地把目光移到了正尧身,似乎要正尧想个办法出来。
  “这……”
  嘉靖开始吞吞吐吐起来,不知该什么是好。
  毕竟当年安南国进贡《三府铁券》的时候,对方就交代过这是他们的国。别人的国宝交给你你若不好好保存,甚至弄坏了,那不就是直接表明不把对方国家当作一回事?不尊重别人,那你大明还怎么叫礼仪之邦,还如何令周边国臣服?
  “怎么?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莫非你们将《三府铁券》弄坏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巧言令色欲何为
      安南使节的语气有些生硬,仿佛已然事先知道有关《三府铁券》的事情似的,话之时隐隐有质问不满的口吻。
  正尧不禁看了看那安南使节,随即又自语道:“照理,《三府铁券》这本若是有所损害,安南使节势必会感到惊讶和不满,但是他的眼中有的只是不满,却看不到一丝的惊讶意外,这点着实有违常理。”
  正尧最会的就是察言观sè,通过安南使节的表情神态,正尧可以断定出,这安南使节仿佛早就预料到此事一样。而这次他们来大明,肯定不只是想要拿回那一本《三府铁券》这么简单。
  嘉靖此刻的脸sè也非常不好,毕竟自己有亏于对方,损坏别人的国宝,就相当于践踏他国的尊严,这是怎么都不过去的。可是一时之间,嘉靖又找不到办法来,真的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怎么可能!我乃大明天朝,怎会对一本也收藏不好?你安南使节也太看我大明了!启奏皇,为消除安南使节对我大明的误会,还请皇立即请出《三府铁券》,以正视听!”
  这个时候严嵩却突然站了出来,对着安南使节莫有为不卑不亢的着,一身浩然之气顿时引得一旁武官员点头称好,不断地赞赏严嵩的如何的好,严嵩是如何的对大明忠心耿耿。
  没错,表面看来,严嵩如此的激愤显然是在为大明为嘉靖话。毕竟对方对嘉靖乃至对大明有所怀疑。自己有必要在这方面强硬一点。但是正尧也好,靖王等人也罢,甚至是嘉靖,都不由地在心中狠狠地怒斥了严嵩一番。
  “这个严嵩,明知道皇拿不出完整的《三府铁券》来,他竟然还在这里煽风点火,到底意yù何为?”
  看着严嵩那假仁假义的样子,正尧心中就是一阵恶心,对严嵩的所作所为也看的很是通透,只不过严嵩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正尧就不得而知了。
  见事情已然到了这个份。嘉靖也不好不作答,于是便委婉的道:“今rì再次目的乃是游园,国事就暂且不谈啦!两位莫使节,待今rì游园结束后。再看不迟。”
  除了正尧教给嘉靖的拖字诀之外,嘉靖真的想不出其他办法。毕竟这安南使节来的太突然,自己也有点措手不及。
  “对,今rì还是游园要紧,其他的事情都下来再!”靖王也立即跟着道,他也不想这么快就让《三府铁券》不完整的消息传到安南使节的耳朵里。
  此刻的正尧却盯着将那样貌丑陋的使节随从,只见那随从不知道在安南使节耳边嘀咕着什么。完后,那随从便挺直腰杆往旁边撤了两步,嘴角竟然浮出了淡淡的笑意。
  然而之前那使节似乎还显得有些犹犹豫豫,却在那随从嘀咕了一句之后。顿时有了主见一样,立即又看向嘉靖道:“大明皇帝陛下!虽然今rì是个游园的大好rì子,但是之前臣也过鄙国刚刚平息战乱,急需要臣带《三府铁券》回去,所以还是先请大明皇帝陛下将《三府铁券》拿出来,待臣将其复刻完之后再行游园也不迟!”
  严嵩见状,立即又前道:“启奏皇,使节所言不错,安南与大明邦交多时,皇还是以国事为重的好!况且皇乃是万民之主。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国事,所以有必要将此事处理稳妥,否则他rì影响了两国谊,那可不是皇想看到的……”
  严嵩所言,嘉靖又何尝不知。算起来。嘉靖是最乐享安逸的一个皇帝了。早年登基之时就稀里糊涂的,坐龙椅之后。又闭关求道炼丹什么的,对朝政基本不过问,如此在他的字典里面就不存在其他的字眼,除了“稳”。一心求稳,和谐发展。尽量与周边保持高度谊,互不相犯,这样自己才可以安心的去求仙问道。
  所以一想到可能会影响两国关系,嘉靖心中就乱作一团。可是如今拿出来不是,不拿出来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顾太傅,《三府铁券》不是由你翰林院所掌管收藏的么?现在朕问你《三府铁券》是否完好损?”嘉靖都觉得自己的问话有些多余,但是做戏也要做全套,于是一本正经的看向顾汝之道。
  怎么办?反正嘉靖不会管那么多,交给你们去折腾便是。现在问顾汝之,其实目的就是想把责任推给翰林院,万一到时候法给安南使节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也是翰林院的责任,与他嘉靖关的。
  当然,这也是嘉靖的奈之举,毕竟若是在安南使节面前自己将他们的国用来炼丹,那安南使节会怎么想,他们回去后又会怎么想?会不会就此中断与大明的好关系?倘若如此岂不是有树立一个敌国?到时候蒙古、倭寇、安南甚至是西域四方夹击,大明江山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回……回皇!的…的确是由……由翰林院掌……掌管收藏的,只……只是……”
  顾汝之被嘉靖突然的这么一问,顿时开始结结巴巴起来,朝中的几位重臣谁不知道这《三府铁券》之所以损坏都是嘉靖一手造成的?可是现在嘉靖要把此事推到翰林院,让翰林院来背这个黑锅,他身为翰林院主事,又怎能不郁闷呢?可是皇的意思就是让自己来扛,难道自己想抗旨不尊?
  顾汝之的为难众人都懂,但是却没有一人愿意出来什么,因为一旦出来帮忙,那便意味着想要帮顾汝之承担一点。
  “只是什么?还请顾大人直言出来。”
  安南使节也想听听顾汝之会什么,于是立即追问道。
  “只是……”
  “启奏皇,宫门外有两人要强行入宫,声称有要事要见顾大人!”就在顾汝之万般为难的时候,突然见一个御林军着装的侍卫突然冲进了宫后苑,跪在地严肃的道。
  而这个侍卫的出现却令顾汝之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似的,立即屏住呼吸,随即平复了心情对着嘉靖道:“启奏皇,还请皇准许此二人进宫,微臣相信这二人进宫之后,会榜皇解决眼下一切的难题。”
  顾汝之这一刻竟然不再结巴了,起话来也中气十足,分外流利,当真与之前判若两人。
  听到那侍卫的通报与顾汝之所言之后,正尧的脸顿时也浮出了意思笑容,嘴角弯起一道弧线,自语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