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徐州,他不愿意晋吴两地徒生纠葛。

  第三种声音,也是稍微弱一点的,但却日益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的一方势力所发出。以孙权、丁奉和步骘等少壮派喊得最凶,他们声称东吴不应该只是作壁上观,而应该趁着朝廷和晋国拼斗之时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寻找机会夺下荆州之地,成为第三方逐鹿天下的势力。

  孙坚作为东吴地区的最高决策人,自然不会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孙策作为孙坚的法定第一继承人,他只需按照父亲的意图做事即可,所以孙坚的态度便是孙策的态度。周瑜是孙坚的好友,虽然在东吴势力中如今分量极重,但也没有表态,因为他还在观察和思考。

  一个整合的势力内部忽然出现了三种声音,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作为久居高位的决策者,孙坚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相继约谈各方势力的代表,想听一听大家各自坚持的理由。

  “骑墙派”代表张昭见了孙坚之后说道:“中央朝廷始终占据大义的名分,但晋国赵兴却拥有巨大的声望和强横的力量,双方如今以黄河、泰山、淮河为界,相互争执不下,谁也难以预料接下来哪一方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原本势力弱小的东吴变得举足轻重,一旦明确表态加入其中某一方,势必打破现有的平衡,但却不见得就会押对了方向,日后反倒会留下无穷无尽的后患。”

  “亲赵派”代表鲁肃见过孙坚之后说道:“大汉中阳朝廷糜烂已久,已是回光返照之时,单凭一两个雄才伟略之人已经无力回天。如今晋国休兵罢戈,不过是在积蓄力量,意图一战而平天下。主公切莫首尾两顾,左右摇摆不定,白白浪费了赵孙联盟打下的良好基础。”

  “少壮派”代表孙权面见父亲时说道:“父亲勿怪孩儿多事,实乃孩儿不忍坐看父亲辛苦多年打下的大好基业付诸东流。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力争上游、唯吾独尊,岂能自甘人下、做他人之尾翼?如今正是江东发展壮大的良机,一俟朝廷跟晋国大打出手,我们便迅速西进,灭了荆州刘表,为日后逐鹿中原打下基础。孩儿不才,愿为先锋!”

  见过这三路代表之后,孙坚不仅没有定下决心,反倒更加迷茫了。听起来,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而且都是为着东吴着想。

  无奈之下,孙坚便让人请来足智多谋的周瑜,将三方代表的意思转述周瑜,想听一听周瑜的意见。

  周瑜沉思良久,缓缓回答:“其实却也好办,主公现在就给晋国方面去信一封,询问何时为大小姐举办出嫁的婚礼仪式,看看晋国方面如何回答。”

  孙坚没想到周瑜的回答这么简单,皱着眉头,一时之间琢磨不透周瑜究竟有何用意。

  PS:今日第五更送上……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二四章 周郎妙计谋天下

  作为孙坚的谋臣,周瑜自然不能看着孙坚在那里纠结而自己却继续好整以暇地装大瓣蒜,这不是作为谋士该摆的姿态。

  周瑜轻咳一声,然后不急不缓地说道:“瑜不才,之所以建言主公向晋国询问大小姐的婚事,其实就是想刺探一下晋国的虚实以及态度。”

  孙坚颔首,示意周瑜继续往下解释。

  周瑜又说:“看目前的局势,似乎晋国有所保守,坐视中央朝廷内部整合而无动于衷,似乎犯了战略上的错误,但我们毕竟不是赵兴,不知道他内心究竟如何着想。若按常理,形势如今对晋国不利,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压制曹刘联盟造成的影响,而公然向世人宣布赵孙两家联姻,就是很好的手段,可到现在也不见晋国有这方面的表示,难道说晋国之内无人知道这么做的好处?”

  周瑜不等孙坚回答,自己摇着头继续说道:“很显然,不是。正因为晋国知道公布赵孙联姻的巨大影响,所以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才会向外宣布此事。同时,他们也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晋国想看看我们是否会在他们虚弱的时候,存有趁火打劫的心思,这一点也会影响到晋国今后与我们的关系走向。”

  孙坚听到这里,似乎有些明白,于是问道:“若以公瑾的分析,我们是该继续保持与晋国的亲密关系?”

  周瑜还是摇头,他回答说:“这要看晋国怎么答复了。如果赵兴同意马上就操办迎娶大小姐的婚礼,我们便要谨慎了,最好保持与晋国的关系。如果赵兴答复暂时不公开,继续维持现状,我们反倒是要暗中继续与晋国保持密切的关系。”

  孙坚对周瑜的说法有些头大,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又或者是周瑜表述的时候颠倒了。孙坚问周瑜:“为何晋国同意马上举办婚礼仪式我们反倒要谨慎?”

  周瑜回答说:“吾以为,如果晋国着急操办婚礼仪式,那就说明晋国自己没有信心在接下来的争霸中获胜,所以才会借助孙赵联姻之事鼓舞人心和士气。相反,如果赵兴依然稳坐钓鱼台,那就说明他早已经想好了如何对付朝廷的办法,只不过时机未到而已!”

  孙坚于是彻底明悟,顿时大喜,抚掌赞叹着说道:“公瑾果然好谋略,只此一问便可以探得虚实!”

  听到孙坚赞扬的话语,周瑜却不自得,继续说道:“探知晋国的虚实固然重要,但抓紧时间壮大我们自己的势力更加重要。二公子所言亦是正理,不管今后晋国和中央朝廷谁负谁胜,我们此时却不宜作壁上观,当有所作为才是!”

  孙坚虎目微缩、剑眉上挑,盯着周瑜说道:“公瑾的意思是我们该对荆州出手?”

  周瑜点头,说道:“近传刘景升卧病在床,无法见人理政,不过是些遮人耳目的借口。想必是那刘景升不愿受曹刘驱使,又不想彻底与中央朝廷翻脸,只好找了这个生病的理由。此时,我们若对荆州动手,朝廷肯定会出言质问,但却不会派兵支援刘表,曹操和刘备正希望荆州和江东打个难分难解,最后他们坐收渔翁之利。而从晋国的角度考虑,他们宁愿看着荆州落入江东手中,也不愿意荆州被中央朝廷收回之后,徒增曹刘联盟的实力。”

  周瑜这番话,将各方势力如今的心态分析了一个透彻,让孙坚听了之后觉得信服。吴州这些年远置事外,埋头发展内政和军事,已经积蓄了足够发起一场大战的本钱,若说孙坚就这么心甘情愿地被人吞并,那也不尽然。走到孙坚这个位置之后,人人心底都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愿望,只不过有的人过于强烈,像袁术那样的;有的人藏得深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的。

  孙坚顺着周瑜的思路往下走,说道:“若是开战,却要寻个冠冕的理由才好。”

  周瑜微笑着提醒孙坚:“长沙境内多盗贼,时常越紧侵犯吴州,致使宜春、庐陵等地民不聊生,而荆州牧刘表昏聩无能,故东吴派军入境讨贼。”

  到底是第一谋士,从一开始回答孙坚的询问,周瑜竟然连吴州对荆州开战的由头都想好了!

  孙坚经周瑜这么一分析,也是心动不已。他似乎已经看到整装待发的东吴军队从靠近长沙的山林和溪流之中通过,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到了长沙城下,然后迅速占领了这座重要的城池,紧接着兵锋向南直指桂阳、然后是零陵、接下来是武陵……

  “若是开战,谁可为帅,谁为先锋?”孙坚沉吟片刻,徐徐问道。

  “大公子伯符可为帅,老将韩当、程普辅助,陈武、丁奉可为先锋,瑜不才,愿为军师。”周瑜回答。

  “何时出兵为佳?”

  “开年春暖花开之时。”

  一场促膝长谈,周瑜让孙坚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由此也掀开了荆州之乱和江东分裂的帷幕。

  孙坚没有问周瑜,为什么提出对荆州用兵的人是孙权,周瑜却建议让孙策统兵出战。很显然,以目前周瑜与孙策的关系,他是希望孙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能够积累更多的声望和资历,以免处处冒尖的二公子到头来抢了上风头,造成江东内部的混乱。

  实际上,孙坚和孙策从一开始就没有表过态,谁能说他们心中没有出兵荆州的打算呢?孙坚派兵攻打荆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二公子建言献策的肯定,这也是一种声望的积累,只是没有率军亲征来的强烈而已。

  周瑜离开之后不久,孙坚便命人将两个儿子一起喊到府上,不知当面说了些什么,反正俩人出来的时候,孙坚显得有些兴奋,而孙权则是一副眉头紧皱的表情。

  从定下计谋到真正发动战争,这之间需要时间进行准备,而很多准备工作都是在暗中进行,不能走漏了半点风声,所以东吴内部看上去依然派系林立,吵闹不休,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问题。

  在有心人眼里看来,东吴这个样子,就是混日子的表现,以后有得他们受苦。

第十七卷 翻云覆雨 第八二五章 景升托病辨亲疏

  刘表不过是装了一场病。想以此阻拦朝廷对自己动手的时间。如今看来他的手段并不高明。很多人不仅看出了他的意图。甚至于无视他在荆州经营许多年积累下的实力。仍然把他当成了软柿子。想寻找机会好好捏一捏。

  刘表不想做软柿子。他现在也真不是软柿子。


  既然朝廷都准备对自己动手了。刘表也就没有必要再韬光隐晦下去。不过在真正撕破脸面之前。他还是想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当前荆州面临的危机。

  刘表心里很清楚。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打荆州的主意。以前袁术和刘焉有这种想法。东吴孙坚也有这种想法。益州司马氏也要想法。现在换成了袁术和刘焉换成了曹操和刘备。不过是走了两只饿狼。来了两头饿虎。至于原本一直就虎视眈眈的东西两个邻居。仍然一副垂涎欲滴的德性。

  也不怪别人都想打主意。实在是因为荆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荆州的人口和物产太诱人了。只要拿下了荆州。就有了可以跟赵兴叫板的本钱。这种事换了谁都会琢磨上老半天。

  刘表之所以一声不吭地将南阳郡让给了袁术。别人只以为他是怕了朝廷。实际上却是他断尾自保的一种手段。将袁术横在洛阳与襄阳之间。刘备和曹操想要对荆州动手。就得先过了袁术这一关。而袁术很有可能会抵制他们的这种做法。

  如果荆州落入朝廷之手。袁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包子馅”被夹在朝廷的中间。虽然看着安全。实际上却等于被人囚禁了起来。别看袁术从扬州那边走得老实。他实际上仍然没有死心。不然为何还要带着两万精兵回南阳。

  当然了。在刘表眼里。袁术也不是什么好人。一旦有机会的情况下。袁术绝对不会对自己心慈手软。他同样也在打荆州的主意。

  来自荆州外部的压力已经让刘表有些喘不过气来。但荆州内部同样山头林立。许多人阳奉阴违各怀鬼胎。巴不得他刘表早日完蛋。这些人好寻个高枝儿去攀。

  虽然一时之间刘表不好对外动武。但他并不介意与其他势力摊牌之前先解决了来自荆州内部的问题。就算杀几个脑袋。对于刘表而言也不过是弹手之间的事情。有的麻烦如果不趁早除掉。将来却会酿成大祸。

  刘表“病”的很突然。是在他前往江陵视察部队的时候病倒的。当时驻守江陵的将领是李严。留守襄阳的大将是文聘。陪同刘表一同前来江陵的是马良和黄忠。

  既然主公“病”了。李严自然是要尽心竭力地陪在刘表身侧。至于马良和黄忠。便成了刘表病中处理文武之事的左右助手。很多时候都是李严居中。马良和黄忠左右辅助。完成对荆州的控制和管理。

  刘表“病”中无法见人。包括最亲近的家人和幕僚。这使得依附在刘表这根参天大树上的“藤蔓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了头的苍蝇。一时之间乱哄哄好不热闹。

  刘表育有三子。长子刘琦。为结发之妻所生。今年二十三岁;次子刘琮。为续弦之妻蔡氏(蔡瑁的妹妹)所生。今年十八岁;幼子刘修。为偏房妾室所生。今年九岁。

  人常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刘表不过养了三个儿子。就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三子之中。长子刘琦性温和、恭良谦让。颇有刘表之仪;次子刘琮善言语、机灵乖巧。深得蔡氏和舅舅蔡瑁的喜爱;幼子刘修喜欢读书。性子孤僻不合群。

  身处襄阳城中的各方在得知刘表“病”于江陵之后。表现各异。

  蔡瑁立即暗中联络蒯越和蒯良两兄弟。希望他们能够主动站出来建议刘表将荆州之事托付给二子刘琮。所谓的“托付”。其实就是让刘琮继承刘表的家业。

  蔡瑁劝说二蒯的理由很直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