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义务,又何止如此。异日若是有谁冒犯了大汉天颜,晋国也有义务帮着朝廷出力讨伐!”

  赵兴这话说的漂亮,但实际上却是将义务和权利混为了一谈。向朝廷进贡是义务,可不经朝廷点头就帮忙打架,那就不是尽义务了。赵兴这么说也是在为下一步的某个军事行动做准备。从暗影刺探得到的情报,渔阳人张纯和张举,正在聚众密谋造反,这跟历史上记载的时间和地点几乎差不多,赵兴觉得这正是出兵幽州的最好借口。当然了,这件事情也只有赵兴看出了端倪,朝廷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王允一听赵兴说要帮着朝廷打架,心里就一阵揪得慌。就赵兴这副德行,从来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朝廷要是让他帮忙,还不一定被他捞回去多少好处。于是王允又说:如果朝廷觉得有必要请晋国出兵讨伐某个地方势力时,自然会开口,没有朝廷的命令,则晋国不能轻举妄动。

  赵兴听王允这么说,也就随口答应下来,反正到时候有的是办法扯皮,也不在乎这个口头上的君子协定。赵兴本以为王允讲价还价到了这里也就该收敛了,没想到这位便宜岳父,后面还有一堆大大小小的条件,等着跟赵兴谈判。

  王允又提出晋国将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授给朝廷的匠作府,赵兴当然不干,于是还价说可以帮着朝廷印刷书籍,条件是允许天下士人到晋国做官。王允又说如果赵兴将制作轰天雷的技术共享,则这一条朝廷可以答应。赵兴又不肯答应,于是还价说轰天雷的技术属于绝密,想都不要想,但只要朝廷允许晋国商人在全国开设货栈和金行,那么他可以将制作马镫、马鞍和马蹄铁的技术转让出来。

  一旁的刘虞看着赵兴跟王允翁婿两人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举动,不禁在心里一阵苦笑。一位是朝中三公之一的司徒,一位是权倾一方的霸主,俩人之间的言谈竟然与市井之间的商人没有两样,这要是传了出去,让人情何以堪那!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零六章 拥刘镕北地称王

  连续三天,王允和赵兴都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讨价还价,至于什么时候册封晋王,倒成了被忽略在一边的问题。

  最终,代表未来晋国的赵兴与代表朝廷的王允达成了如下协议:

  第一,朝廷将收回赵兴镇北将军的封号和印信,作为安抚,允许赵兴继续统率麾下的镇北军团,不过镇北军团需要换个名号。这其实都是废话,不管朝廷允许不允许,镇北军团岂是别人能插手的地方?赵兴答应了朝廷收回镇北将军封号的要求,但却明白说了要将自己二女儿赵思平,嫁给晋王为王后的条件。王允无权决定此事,便只好说返回朝廷再做答复。

  第二,晋国今后每年向朝廷进贡上等的百锻好钢一万斤,健壮的战马一千匹。作为回报,朝廷将允许晋国的商人在全国各地开办货栈和金行,进行自由贸易。

  第三,晋国每年向洛阳太学府免费提供上万册印刷精致的教科书籍,书籍的内容和具体册目由太学府大祭酒决定。作为回报,朝廷将承认在士人在晋国为官的经历,今后出了晋国仍然可以到其他州郡做官。

  第四,朝廷在遭受威胁和变故的时候,如果向晋国发布出兵的命令,则晋国有义务按照朝廷的旨意,帮助朝廷作战。作为回报,朝廷接受了晋国要求对其开通黄河航道的请求。今后黄河下游的冀州、兖州、青州不得随意拦截晋国沿着黄河通航的商船。当然,为了表示晋国的诚意,赵兴需要将自己掌握的马镫、马鞍以及马蹄铁的制造技术与朝廷进行共享。

  还有一些其他的协议,因为双方的分歧过大,暂时没有达成结果。不过赵兴提出了搁置争议的建议,说以后可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就某些条款进行商谈。

  赵兴不知道的是,已经达成的这三条协议,都是王允自己提出来的,压根不是朝廷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们的眼光和意见;王允不知道的是,明着看朝廷这次多少捡回来一些便宜,可赵兴丢出来的许多东西都是含有“剧毒”的好处,一旦朝廷和各州吃上了瘾,就像上了毒瘾一般,再也难以戒除。

  比如,允许晋国商人在全国各地做生意、建货栈、开金行,看着不是什么大事,但实际上晋国却可以借机大肆收购并州缺乏的物资和原材料,而金行更是能够控制大汉经济大动脉的可怕事物。只可惜那个时代,文士们都重农轻商,对于政治经济学更是一知半解,所以也就不会看到商业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推动作用。

  诸事谈妥之后,剩下的便是举行封王的仪式。经过大学士蔡邕推算,三月二十八日乃是受封的大吉之日,于是时间便定了下来。

  为了举行这次受封仪式,晋阳城内早在两个月前便开始筹备,到了此时基本已经到位,只等着吉日到来之时,上百声炮响过后,小娃娃刘镕跪下接过王允带来的圣旨,让王允给他戴上一顶王冠,仪式基本上就算结束。当然之前的祭天和祭祖等仪式少不了,之后的表达谢意也不能少。

  作为此次受封仪式的主角,刘镕这几天和带头大哥赵振帮二人,被严密地看管在晋阳城新修建的一处大府宅中,一步也不能离开。负责看管他俩的“黑大叔”典韦,任这两个小毛头软磨硬缠,一会抹眼泪、一会坐地嚎,就是无动于衷,死死地让暗影队员堵住前后门,真是急煞了俩个原本打算在晋阳城内好好逛几圈的小兄弟。

  别看刘镕自幼生在天家,在勾心斗角方面,因为尚未有人启蒙,赵兴又严格控制着与他交往的人员,所以这个八岁大的孩子其实和普通人家的儿童并无两样。虽然自从他被带到晋阳的时候,便注定了充当傀儡的命运,但因为他遇到了赵兴,所以命运比其历史上的汉献帝来说,还是好了不少。

  赵兴始终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一开始便给这个皇子种下猜疑、恐慌和惊惧等负面的情绪,那等他慢慢长大以后,肯定会变得阴郁、疑心重重、心胸狭窄,如果身边再有几个别有用心之人挑唆,意图掌控并州甚至是除去赵兴的时候,那真是想不死都难。

  将二女儿赵思平许配给刘镕的事情,赵兴在心底并不开心。因为作为穿越而来的他,对于父母包办婚姻本就十分反感,更何况是这种明显带有利用自己亲骨肉做法的联姻。但不开心归不开心,只要赵兴不说,别人也不会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也许有人会腹诽赵兴是个权奸,利用女儿拉拢晋王,但绝对没有人去为九岁的赵思平考虑。

  为了减轻内心的不安,赵兴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尽量暗中安排两个半大孩子多接触,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情愫,这样就算以后成婚了,那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不至于相敬如宾不相睹。至于让赵振邦陪着刘镕,也是希望代表着汉家与赵家的下一代人,能够和睦相处,不要因为皇权的更迭而反目成仇。

  赵兴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能否实现,却是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刘镕接能接触到的人,就显得十分关键。今后就算刘镕加封晋王,身份高贵显赫,但赵兴绝对不会疏于对他的管教和引导,让这个孩子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远离那些尔虞我诈。如果刘镕能够静心于做学问或者搞些发明创造,那就更好。并州有赵兴把握方向,五十年内基本上是不需要第二个声音。

  三月二十八日,晋阳城被打扮的焕然一新,百姓们一大早便起来将门前的灰泥街道写得干干净净,然后还用清水冲洗一遍,颇有一些黄土垫道、清水洒街的味道。当然了,如今的晋阳城各条街道都是用灰泥浇筑,天晴下雨都不会有泥土粘脚。各家的大门上都挂了大红的灯笼,市面上的店铺酒肆也是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

  在半年前便开始修建,如今已经落成的晋王府中,身穿王袍的刘镕,按照大人指点,规规矩矩地跪在正堂之下,双手接过了王允带来的天子加封诏书、国玺和印绶等物品。随后府外的卫兵点燃了象征礼成的炮仗,一百声“轰隆、轰隆……”的巨大炸响声过后,全晋阳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自己今后不再是并州人,而是晋国人。

  在王允的见证之下,端坐王位之上的刘镕,按照赵振邦这几日反复教过的话语,有模有样地说道:“镕于长安宫乱之中,幸得镇北将军护佑,终不致为歹人所害。如今幸得皇兄垂怜,封王于北地,今后定当为大汉镇守边疆,保境安民……”

  随后,刘镕拜刘虞为国相,官秩二干石;拜赵兴为中尉,加太傅,官秩二干石;拜贾诩为长史,官秩二干石……

  一场预谋已久,朝廷与地方妥协的分封仪式总算结束,今后并州的称呼将从大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晋国。密切关注并州形势的各方势力,在得知了这一重大消息之后,又将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零七章 推新政谋划长远

  毋庸置疑的是,晋王受封这一事件将会对大汉中央朝廷以及各州地方势力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明面上看,朝廷先是围剿并州赵兴在先,封三皇子为王在后,属于受到挫败的一方,中央集权的威信自然受到影响。但实际上,就算没有围剿赵兴,就算没有封刘镕为晋王,朝廷的威信经过汉灵帝一朝的肆意挥霍和黄巾军的践踏,实际上又剩下了多少?

  王允与赵兴最终达成的协议,看着并没有给朝廷捞回去多少好处,但确确实实的是争取到了不少利益。如果其他各州势力以为晋国挑起了分封割据的头,自己便能够想当然地跟朝廷叫板,也弄出个齐王、赵王、蜀王、襄阳王、吴王来,那可就是大错特错,甚至是错得离谱。

  谁敢学赵兴,弄个小孩封王割据,前提条件是要有晋国这份实力,不仅仅是指军事上的,而且还包括综合实力。没有晋国这份能够力扛四方的硬骨头,趁早还是洗洗睡吧。

  朝廷的三路中央军虽然在并州折戟沉沙,受了一些损失,但元气还在。更为关键的是,赵兴主动提出来要帮着朝廷尽义务,潜台词就是可以在朝廷大义之名分下,东征西讨。只要并州觉得有好处可捞,朝廷一征调,苦于没有开战借口的赵兴就能立即带着大军打到黄河两岸某方势力范围之内!

  比方说,如果董卓现在向天下宣布,四皇子在他的手里,要求朝廷封四皇子为凉王,将凉州作为封地。那么,王允一定会立即建议朝廷向晋国发出征讨董卓的命令,而赵兴也绝对会乐颠颠地带着近十万大军挥戈西进,不出一年,彻底荡平董卓。

  当然了,距离并州比较遥远一些的州郡,比如益州、荆州、吴州等地,赵兴的手一时半会伸不到那里去。但如果这几州的州牧头脑发昏,也跳出来要扶持汉室后人封王,朝廷完全可以与并州再次达成某种协议,比如调集中央军进行镇压,而晋国则威慑北方各州。

  总之一句话,如今的朝廷和晋国,属于大哥和二哥的关系,虽然二哥有另立山头的打算,但哥俩绝对不会愿意看到第三个小弟冒出头来再立山头。

  晋国初立,其他各州的反应目前还不明朗,但晋国内部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

  作为辅助晋王的太傅,手握晋国十八万“护国军”的都尉,未来刘镕的岳父,赵兴在并州的地位其实更加稳固了。以往推行政令,还要与形式上的州牧府进行协商,最终的命令也要经过州牧府下达,毕竟有些绕路,有时难免顾虑重重。如今刘虞和赵兴名义上分数晋国的文武两派,可实际上刘虞成了替赵兴打工的总经理,很多政令只要借助刘镕的名义颁发即可。

  晋国这家“新上市的公司”,企业法人代表是刘镕,总经理是刘虞,董事长却是赵兴。跟中央和其他各州交涉的事情,名义上由刘镕负责,实际上是赵兴把方向;企业管理和运营由刘虞负责,但董事长赵兴如果觉得总经理政治立场有问题,可以立即进行更换。

  晋国作为拥有一州甚至是数州疆域面积的大国,与大汉朝其他大大小小几十个郡国相比,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晋国之内,所有的政令军令、官吏任用、军力部署统统属于自治,朝廷根本无力干涉。只要不出晋国,只要不打出造反独立的旗号,赵兴想在晋国怎么玩都行,这就是“借尸还魂”计谋带来的巨大政治利益。

  由赵兴直接推动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所有权和适用权的问题。为了避免“打土豪分田地”造成统一全国时的巨大“后遗症”,赵兴计划采取一种渐进式的温和做法,最终实现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