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天工-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那个秀才。倒是不清楚战场上地事情,但那种情绪是不会错地,对战后的收尾也说得很清楚。”

“真地胜了?那就是仅仅夸大了胜果?”沈有容面露惊讶,又有些欣慰,毕竟是赢了,若真的是建奴主力。哪怕守城成了一次,也是难得,足以振奋军心民心。

“末将也是这么想,那个金州兵最后都跟末将急了,小兔崽子,末将作金州守备地时候,他老子还是末将手下的兵,竟然敢给末将脸色看,”严正中很是不忿地骂了一句。

沈有容顿时哈哈大笑:“严都司。这件事说不得还要你跑一趟,去看看金州的情况到底如何,若是能守。咱们就得尽全力协助;要是不能,那就将辽民尽快撤回来,老夫这次也不怕得罪那些贵胄,该撤就得撤。”

“要是复辽军真的如战报上所说,取得大胜了呢?”严正中应下以后,却又多说了一句。

沈有容微微一愣,抬眼看向辽东的方向:“若是真如战报上所说,老夫当向皇上请旨,领军征辽。请入他李某人麾下。”

巡抚天津右佥都御史毕自严坐镇天津,总督辽饷,备办舟师,可谓位高权重,看到两份战报,特别是金州之战斩首三千余,也是愣了半天。

不过他见过复辽军的军容,也清楚这一个多月以来,从天津、滦州运往金州的大量物资。所以他觉得复辽军打了胜仗,并不是没有可能,要不然当初朝廷也不会支持复辽军坚守金州。

“金州城应该是守住了,不过这阵前击溃,斩首三千余,似乎有些夸大啊,”毕自严苦笑着摇了摇头。

天津兵备道贾之凤和李彦合作较久,闻言不由笑道:“或许是击毙三千余吧,听说前番徐大人从夷人那里购买的几门神铳。就送了一门去金州。听说这神铳威力巨大,可震数十里。杀伤建奴三千余人,倒也不是不可能啊!”

“贾大人谬矣,”毕自严笑着摇了摇头:“所谓神铳,不过是大一点的将军炮而已,射程最多数里,威力远没有说得那么夸张。”

“呵呵,还是大人见多识广,下官倒是没有见过神铳地模样,”贾之凤摇头说道:“金州情况到底如何,等明日首级解送到达以后,便见分晓,想来赢肯定是赢了,只是,要真如战报上所说……”

“那么本官会向皇上请旨,优先确保金州粮饷辎重的需要,但凡金州所要,定然全予满足,”毕自严向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自从复辽军攻取金州,熊廷弼重新起用以后,北京城终于从辽沈之战失败地慌乱中安静下来,一次金州之战的胜利,重新燃起君臣百姓对于大明军队击败建奴的希望,众望所归的熊廷弼再度出任辽东经略,似乎也让人们相信辽沈之战的失败,全都是因为袁应泰的个人愚蠢,现在有了熊廷弼,便再也不用担心建奴了。

事实上,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之策以后,在相关的人事安排上,就已经出现不和谐的纷争。

六月辛未,吏科都给事中薛凤翔上疏指出,经略驻山海关,无法直接指挥广宁驻军,故而应该授予辽东巡抚王化贞更大的权力,赐给王化贞尚方宝剑,令其相机行事,而此时,熊廷弼甚至还没有尚方宝剑。

壬午,广西道御史李应荐上疏,认为熊廷弼和王化贞,一人在关上,一人在关外,相距遥远而事情繁多,担心两人不和,请旨严令二人齐心合力。

熊廷弼则上疏辩解,认为他与王化贞过去地关系很好,现在也没有猜忌,上次就因为有人弹劾他不能团结将士,使他离职,使得辽东论于贼手,现在这些言官又无端要调剂两人的矛盾,万一以后他跟王化贞在公事上有些异同,而并非矛盾,这些言官肯定会重复以往的故事,造成新的事端。

这些奏疏的摘要,在邸报,或者华夏社送出来的情报中都有体现,从中可以看出,熊廷弼虽然被起用,但他遭到的质疑仍然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熊廷弼表现得非常大度,他先是请旨免去因为弹劾他而丢官的冯三元、魏应嘉、姚宗文等人的罪名,朱由校没有同意。

然后又请复用辽沈之战中逃跑地监军道高出、胡嘉栋、饷司傅国、同知张文达等,认为若是处分太严,会让以后地官员在失败的时候,选择投降后金。

这之后又举荐曾经同他有过冲突。互相弹劾过的刘国缙为按察副使,前往登莱招抚辽民。

又请科道九卿,举荐贤才,让他随材使用,请户、兵、工各部,齐心协力,以恢复辽东。

熊廷弼的一些做法,譬如复用逃跑的监军道高出等人,李彦未必认同。不过熊廷弼展示出来的姿态,却让李彦很是认可。

或许是吸取了前次督辽时地教训,熊廷弼不断为他过去。或者将来的对手说好话,出于公心也好,出于缓和各方关系,以免掣肘也好,这样地做法,从大局上来说确实有利于稳定辽东局势,至少熊廷弼应该是这样认为地。

不过熊廷弼所面临的也并非一路坦途,至少他想要地尚方宝剑、精兵、粮饷、器械等,都是姗姗来迟。

金州大捷、镇江大捷两份战报。恰似两道霹雳闪电,一下子打破了京城僵持的局面,各方势力面对这两个重大消息,反应不尽相同。

朱由校大喜过望:“此诚辽东第一大胜,三娃果不负朕。”

在李彦的刻意设计以及孙承宗的用心调教之下,现在地朱由校和历史上有很大区别,现在的朱由校似乎并没有沉迷于木匠活,反而对战棋十分感兴趣,通过战棋。他了解了很多治国治军的道理,处理政务也变得有条有理。

虽然他依旧宠信客氏和魏忠贤,但并没有荒废国事,这样一来,至少到目前为止,客魏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大浪。

金州大胜、镇江大捷,似乎一下子让辽东局面瞬间逆转,朱由校面对地不再是一团糟的大明,他自然兴奋。也更有动力做个合格的皇帝。

但朝中也有不少人对李彦上报的战果表示怀疑。有些人即便是怀疑,也不会说出来。熊廷弼则不然,他当着朱由校的面,直接质疑战报上那些数字的真实性。

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朝堂上居然为了这件事吵起来,最后还是孙承宗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镇江大捷,当无疑问;金州之战,也定然是复辽军得胜,至于是不是斩首三千余级,可让天津巡抚毕大人勘明再奏,至于镇江、金州之战的详情,臣以为可令登莱巡抚陶朗先前往金州,并遣人往镇江查勘,待勘明以后,再论功行赏。”

满朝君臣,说到对李彦最了解的,恐怕还是孙承宗,孙承宗看过两份战报,就细节来说,他甚至觉得镇江之战的水分更大,反而是战果让人不敢相信地金州之战,其战术思路清晰,若是真的发生,倒十之**是真的。

孙承宗此话,也算是持平谋国的稳重之策,不过也有人提出不满,认为勘明首级,就应该立即封赏,若是战报属实,这将是大明在辽东的一次大胜,应当重赏,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最后,还是朱由校拍板,决定勘明首级,若确实斩获三千余级,立即重赏。

“若三娃果然得胜,朕要在金州**建镇,以三娃巡抚辽东,王化贞巡抚辽西,东西同时着力,以期早日克灭建奴,”朱由校欢喜地笑道,他虽然觉得有些大臣分析得很有条理,一战斩首三千级似乎不大可能,不过出于对李彦的信任,朱由校还是选择了相信。

“臣、仍然以为,金州难守,”朝堂之上,也只有熊廷弼这个倔强的家伙,还会在朱由校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

“若李大人在金州,确实击败了建奴,如战报上所说,以一万对一万,斩首三千余,俘虏三千余,臣敢请万岁免去微臣之职,以李大人为兵部尚。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四八回 战守之策

严正中到达金州的时候,李彦正在接见几位山东的商人,登莱这一带的鲁商在辽东、天津之间常有来往,经营大豆、药材、绸布、白蜡、海产、腌猪等,以往从辽东购买粮食,如今却要往辽东发售粮食。

李彦希望有更多的商人参与到金州的建设当中,一方面,可以为金州带来所需要的粮食、棉布等物资;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金州正在逐步增加产量的水泥、海盐乃至铁器销售出去。

金州地处一隅,想要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如果单纯依靠本系统来做这些事情,不但需要浪费太多人力,效率也并非最佳。

不过,辽东兵备道衙门不允许商人与金州的任何人进行私下交易。

金州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所有人都在工匠营、工役营的组织下从事统一的劳动,或者自主劳动,并上交劳动所得。

兵备道衙门不会给辽民发放任何形式的货币,只是根据人口、工种,以及工分配给必要的生活物资。

这种配给制保证了金州有限的资源,被最大程度地使用在李彦认为最需要的地方,譬如军队、城堡,以及工厂,而辽民的流离失所,以及对建奴的胜利,让这种配给制得到很好的配合。

对大多数辽民来说,配给制并不比他们从前的生活状态更差,起码一日三餐都能吃饱,全家人都不会饿肚子,甚至小孩也能够上学读书。

从前。辽民都是自己耕种,风险都要自己承担,遇上灾荒,全家都要挨饿,现在则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他们只要按照营里的要求参加劳动,就能领到一家人地吃食。

营里的饭食虽然不好,却也不差。窝窝头不及白面馒头爽口,但是很实在,吃得饱,细细咀嚼,也有股子粗粮的香味。

对一多半的辽民来说,他们甚至从未想到过,一日三餐都能不顾忌什么,把肚子吃得饱饱的,仅仅是这一点。就让他们决心留在金州。

辽东灾荒,加上战乱,金州当地也不种地,除了主食。菜啊肉啊这些是不用想了,话又说回来,平常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什么菜啊肉的。

李彦却没有这么想,李彦觉得营养跟不上,人就会缺少体力,缺少体力。*战士打仗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耐力,劳工干活也会影响效率。

此外,如果是少年儿童的营养跟不上,更会影响他们地发育,影响金州的未来。所以李彦要求兵备道衙门的后勤部,想办法为士兵、劳工与孩子们补充营养。

农业依靠不住,也不可能从外地购买蔬菜,后勤部与工役营就组织人手进行采集渔猎这种上古时代的生产方式。

最有成效的还是打渔,在近海捞取海菜,拾捡海滩上的鲜贝,复辽军和学堂中每天,金州卫守备军、工匠营中隔天,工役营中每三天都会喝到鱼汤、海菜汤或者是鲜贝熬煮的汤,运气好还能分得一点点底料。

如果是渔场收成比较好。有的时候也会临时增加一顿。总的来说,这样地生活水准已经超出了辽民们原来的水准。

李彦欢迎商人参与金州的建设。但是只允许他们和后勤部打交道,曾经有个船老大私下将打到的鱼卖给登莱地商人,消息泄露以后,李彦亲自签发命令,抄没家产充公,犯事者斩立决,并且对那个商人处罚一百两银子,取消其进入金州做生意的资格。

也曾经有人想要驾着金州的渔船出逃,李彦让情报部派人过去抓了回来,枭首示众。

辽东道并不限制辽民一定要留在金州,除了复辽军、金州卫守备军,以及工匠营中进入军器局、水泥厂等特殊工场的工匠,其他人随时都可以离开,只需要向管理地方的小旗申请即可,官府甚至会根据所积累的“工分”,给予一定的补偿,作为安家地费用。

至于那些扰乱金州管理秩序,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李彦要求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金州实行军事化管理以后,已经有几十个地方上的小吏因为贪墨或者不公,遭到了处罚,不过一个多余的时候,人头也已经砍掉了十几个。

非常时刻,必须要用非常手段,在这个方面,李彦展现了他的铁血形象。

经历了两次大战地李彦,也早就不是原来那个宅男,杀掉那些贪墨者,李彦并没有半分愧疚,甚至感到一丝爽快。

严厉的惩罚能不能杜绝贪腐?李彦觉得不能,这就好像死刑永远不能杜绝犯罪一样,但不能因为实行死刑以后,还是有人犯罪,就以此为理由废除死刑,起码,死刑的存在让潜在的犯罪分子有所顾忌,大大减少了恶劣犯罪行为的发生。*

应对贪腐也是这样,不能因为严厉的惩罚之下还是有人铤而走险,就觉得严厉的惩罚没有用,然后高喊高薪养廉、体制完善。

没有严厉的惩罚作为保障,再完善的体制也会有漏洞,再高的薪水也比不上贪腐所得丰厚,至少在当前地情况下,李彦觉得直接杀人,或许是震慑下面官吏地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金州现在地这种体系,贪腐可谓是最大的敌人,眼下的情况还算不错,很多留下来的辽民工匠都是底层出身,在严苛的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