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棣心里暗自叫了一声佩服,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典史,遇事比自己这帝王之后还镇静,居然懂得稳定军心。看这些乡勇的装备与士气,怀柔武安国真的是名不虚传,可惜朝中那些儒生,只知道分高低贵贱,让豪杰埋没。想到这里,起了爱才之心,把武安国拉到一边,小声说,“武先生,朱某这里还有五千人马,我们只要守住怀柔三天,肯定能等到援军,敌强我弱,不可意气用事”。

武安国感激的看了朱棣一眼,心想,守城也是个办法,但自己两年来辛苦建成的工厂和矿山都在城外,肯定要化为灰烬。但若要野战,的确人数太少了。叫张正心取来沙盘,用树枝一下一下的画着,寻找破敌的办法。这怀柔附近的山川河流他太熟悉了,一草一木都不愿让给蒙古人。官道是今年郭璞刚开始修的,至今没有完工。没开始建立乡勇的时候,自己还带学生测量过水文地质。他目光落在据此五里外的黑水河上,夏天修桥时,河水有十多丈宽,声若牛吼。昨天从那里路过,水面已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了,水流很急,还没有被冻住。如果把桥拆了,倒可以拖延一会。想到这,眼睛突然一亮,有了,这次就在这里和蒙古人拼个鱼死网破。

“朱将军,能否借你的人马一用,我有一计可挫一挫鞑子的锐气”。武安国试探着问朱棣,对于这个不愿公开自己身份的皇子能否按自己的布置行事,他也没有把握。

“朱七,传我的将令,虎贲左卫全体将士这三日俱归怀柔典史武安国调遣,违令者,斩”!朱棣大声命令自己的随身太监,顺手把随身宝剑取下,交给武安国,“朱立今日愿听武先生驱使,冲锋陷阵,让蒙古鞑子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大明男儿”。

“对,让蒙古人也知道我大明男儿”!武安国大声附和。“杀”,十三郎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挥刀向天,一百骑兵一同跟着他挥起马刀,大声呼喝。坐下战马立刻放声长嘶起来,引得步兵们放在远处的坐骑一同长嘶。一会,五千御林军的战马也加入了这长嘶的行列。滚滚浓烟,熊熊烈火,萧萧马鸣,这一刻的风姿,永远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印在不屈的中华大地上。

元太尉纳哈出率三万余骑,几乎多出一倍的战马,乌云般从旷野中掠过。领军多年,从来没有这么懊恼过。徐达这个老狐狸,逼得他放弃了蒙古好汉的尊严,带头打起了游击战。但战争毕竟发生在自己的草原上,害得蒙古各部落四处迁徙,六畜不得藩息。偏偏原来弓马与蒙古人差得很远的明军,居然现在也开始敢大着胆子和蒙古武士硬碰硬。明朝骑兵几乎人手一把连环手弩,力道大得近处可穿透重甲,近身肉搏时抬手就射,事先没有半点预兆。这样,纵使小股明军和蒙古军相遇,蒙古兵也很难占到便宜。纳哈出让匠人们仿制连环手弩,匠人们忙了几天,就是做不出来,气得纳哈出要把匠人们绑在马后边拖死。匠人们连连喊冤,说造弩的精钢草原上没有,需要著名的怀柔软钢才行。而怀柔软钢,从来没见商队从北平带来。

出乎意料,己方人马日前袭破了北口城。纳哈出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跳了起来。怀柔富庶之名随着商队在草原上被广为流传。北口城离怀柔近在咫尺,目前北平卫防御空虚,如果取了怀柔城,把炼精钢的工匠们全掠到塞外,等于抢到了无尽的精钢。到那时,就不必再被徐达这老不死的蛮子追得到处转。如果抓到郭璞和武安国,一定要劝他们投降,汉人朝廷有什么好,只会窝里斗,埋没英雄。哪如跟着自己,再造成吉思汗的千秋霸业。百年前一个同样姓郭的汉人英雄,就带着蒙古好汉打到多瑙河。蒙古人绝对不会亏待英雄,也从没有“莫须有”这项罪名。

精通汉学的纳哈出只管考虑如何安排武安国和郭璞,不觉间队伍已经停住。前军将领派人来报,到怀柔的路被落石堵死了,正在派人搬石头拓路。

“前两天那支人马哪里去了,莫非着了南蛮子的道”。纳哈出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两个时辰后,挖开的山谷证实了他的判断。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人马尸体,被烈火烧死的人拼着最后一点力气抓住身下的泥土,烧得变形的手上粘满了干泥巴,尸体的焦臭味道让很多开路的蒙古武士都呕吐不止。这条山谷里没有一个活物了,每人能拥有这么多匹马的,肯定是蒙古精骑。纳哈出气得眼眶都要瞪裂,四处寻找是哪支部队下了如此狠手,至于自己的族人手上粘了多少鲜血,纳哈出从来不会考虑这些。汉人天生懦弱,本来就是长生天安排给蒙古英雄做奴隶的,祖祖辈辈的蒙古人都被这样教育。

终于走出了这条死亡之谷,费了小半天功夫,才让那些被烧死的武士尘归尘,土归土。“如果抓到施此毒计的人,一定要把他点天灯”,蒙古武士们这样想。如他们所愿,在谷口,蒙古人发现了仇敌的名字,一块新竖起的大石碑上面赫然用蒙、汉两种文字刻着“怀柔县典史武安国率八百壮士全歼三千蒙古鞑子于此”。

“冲到怀柔、抓住武安国祭天”!纳哈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羞辱,拔出了自己的弯刀。“八百壮士全歼三千蒙古鞑子”几个字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对蒙古武士来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奇耻大辱。“汉人只会以多为胜,怎么可能这么少的人打败蒙古武士,奸诈的汉人,不杀光你们,纳哈出誓不为人”!

大队人马沿官道冲出几里,一条深深的河沟挡住了前进的路线。河水已经收缩到只有三尺宽,结了一层冰。河面上的桥已经被破坏了,只留了对面的一半。而对面,是一座用沙子和水临时冻出的长长的土垒,三尺多高,上面有一杆大旗迎风招展,纳哈出认识旗上的汉字,正是让他咬牙切齿的“大明八百壮士”。

“巴特儿,带你部人马头前试探”纳哈出下令。立刻有一千蒙古武士跳下马背,冲下河谷。土垒后火铳乒乒的打将下来,把他们压在河谷里动弹不得。

“敏图,宝音,一左一右散开”。纳哈出挥动令旗,蒙古阵中立刻又冲出两个千人队,分散成横队冲下河谷。土垒后守军火力马上显得捉襟见肘。已经有蒙古人开始趟过河水,接近对岸的河堤。

“原来是个书呆子,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纳哈出心道。“学三国时的曹操冻沙为城,也不看看自己究竟多大实力,偶尔得了便宜就敢捋本帅虎须,这回让你见识一下本帅的手段”。把手中的红旗向前一招,左右两翼一齐向前压上,只留下中军作为后备。

“乒”,沙垒后升起一个烟花,在天上散出一朵乌云。有埋伏,纳哈出一愣,只见沙垒后边又冲出数百余长刀手,站在河岸边准备和蒙古武士肉搏。他忍不住连连摇头,为沙垒后的对手命运而叹息,书呆子,这么点人,埋伏有什么用,一会就和沙垒一起化成齑粉了。

正叹息间,压抑的吼声从河上游传来,一条白线接天而至。上当,纳哈出急忙让部下鸣金。哪里还来得急,对岸武安国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大手一挥,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二十几门火炮一齐怒吼,把炮弹整齐地码在纳哈出周围。等护卫的蒙古兵回过神来,纳哈出和他的几个贴身侍卫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无数碎肉残肢夹杂着泥土从半空中噼里啪啦的落下来。

没等蒙古人有时间为自己的主帅悲哀,河水夹着冰凌呼啸着卷过整个河谷,把来不及后撤的蒙古兵像垃圾一样冲下。蒙古人很少会游泳,浸透了河水的铠甲在冬天本身就是一把刮骨钢刀,须臾间,水中只剩下少量挣扎呼救的幸存者,扑腾着,在岸上的同伴面前眼睁睁的被卷向了下游。岸上的人此时自顾倘且不暇,哪里有时间救他们。如同长了眼睛的炮弹专门落在人多的地方,每发炮弹落下,必然是无数断肢飞起。

不用号令,剩下的数千蒙古兵也知道怎么做,调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奔去。在他们的侧方,朱棣带着五千御林军,十三郎领着按耐已久的怀柔骑兵,砍瓜切菜一般杀了上来。迅速把蒙古军冲出一道口子,截成两段。此时,步军乡勇们跳上早已被好的竹排,一边向对岸奋力猛划,一边用火铳清点蒙古残部的人数。

勇士失去了士气,并不比农夫勇敢。逃,越远越好,此刻成了蒙古骑兵最大的信条。当死亡之谷出现在视野内的时候,蒙古武士们觉得这被烧焦的山谷是那样的可爱。但没等他们来得及高兴,山谷中又冲出了五六千人马,带头的红袍少年挥剑,把逃在最前头的武士砍成了两段。

“站住,难道成吉思汗的子孙都是只会逃命的孬种吗”!那少年大喝道。身边的武士一起把刀尖向前,组成一道刀墙。

逃亡的队伍迎面撞上去,队伍当即一滞。鲜血使人清醒,蒙古武士带住马头,看清了前面是自己的援军。头上已经不再有炮声,大炮被隔在河对岸没能追来。几个反应快的武士们转身招呼自己的队伍,立刻有更多的人稳定下来。

那领军的红衣少年乃是扩扩帖木尔(汉名王保保,被朱元璋称为人杰,蒙古军中威信最高的将领,已卒)的孙子乃尔蛮。是蒙古贵族少年中的翘楚,行事颇有乃祖之风。纳哈出甚爱之,怕他受伤,故把他留做后军缓行,押解粮草辎重及攻城器械。他听人回报石门谷之状,怕纳哈出有闪失,留百余人押解辎重,自己带了全部人马火速来援,正好截住溃兵。

朱棣带御林军杀得正在兴头上,这仗打得过瘾,敌人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光顾高兴的御林军完全没有顾及对手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当他们看见大队的蒙古武士转身向他们围拢过来时,收拢队伍已经来不及。二倍于己的蒙古兵在红衣少年的指挥下变幻着阵型,把御林军一团团隔开。十三郎带着怀柔的骑兵们仗着盔甲结实左冲右突,尽力把御林军聚拢在一起,但蒙古兵实在太多了。不断有御林军落下马去,怀柔骑士的盔甲再精良,也敌不住如此多的弯刀,十三郎看着弟兄们在自己的面前不断倒下,肝胆欲裂。方才冲得靠前的朱将军此刻更是危险,身边的御林军寥寥无几。几个白面少年拼命挥舞着砍出豁口的战刀,把朱棣护在周围,只有他们知道,这个人不能失,失掉了不知有多少人会家破人亡。

“子由,快跟我救人”,和马一起渡过河匆匆赶到的武安国轮起大刀,把几个蒙古武士拦腰砍成两段。此时他已经顾不上悲天悯人,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料到河水淹了蒙古人,也挡住了炮兵的前进。没有火炮掩护,御林军怎么是整日刀头舔血的蒙古武士的对手。更何况对方不知何时竟冒出了这么多援军,此一战,一百怀柔铁骑不知有多少还能回到家中。想到因为自己的疏忽,没考虑兵种配合,让这么多信任自己的人无辜丧命,他已经杀红了眼睛。

一定要救朱棣,否则怀柔的一切在朱元璋的盛怒之下就全完了,武安国拼命向朱棣方向冲去,砍,砍,砍,本来就攻多守少的春秋刀法在此时只剩下了攻,没有回防。他和奔雷的身上,染然满了不知自己还是敌人的鲜血。

然而就是无法靠近朱棣周围,那红衣少年看到众人都冲向朱棣,知道此人是胜败的关键,手中红旗挥动,一层层武士涌上来前仆后继的把武安国挡在外面。

“子由,咱们拼了”武安国知道今天不能幸免,对那红衣少年恨之入骨。索性放弃了朱棣,挥刀向那红衣少年冲去。十三郎紧紧跟在他身后,马刀过处,一片血光。

那少年的护卫纷纷奔武安国杀来。武安国一个力劈华山,把挡在前面的一个武士连人带刀砍成了两片,顺手斜推,把另一个武士扫下了战马。眼睛的余光却发现右侧有一把弯刀奔自己的后背砍来。

来不及了,就看看蛟皮铠甲能不能挡住这一刀吧,武安国一闪念,大刀又奔另一个迎面而来的武士砍去。大不了一块去死,黄泉路上还能再打一场。

随着“乒”的一声枪响,马上就砍到武安国背上的弯刀最终没有机会“检测”铠甲的质量,无力的掉到了地上。张正心不知什么时候赶到了师父身后,一手一只,腰间也插满了借来的三眼火铳。抬手把偷袭武安国的武士打下马去。武威镖局的两个镖师詹臻和詹毅双双护在他两侧,他左右开工,把靠近武安国等人的蒙古武士一一打倒。杀上来的武士以前也见过火铳,那种火铳发一下即没了用途,从来没遇到过火铳打不完子弹的情况,不知张正心手中是什么法宝,俱是一愣。武安国趁此机会大喝一声,一夹马腹,奔雷仿佛知道主人心意般用力往前一窜,腾云驾雾一样,距红衣少年已不足五步。

红衣少年乃尔蛮大惊,见到一匹血马载着一个血人凶神恶煞般到了自己面前,本能的用令旗打去,武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