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明-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三日,崇祯又接到孙传庭的捷报,援剿大军北逼郏县,围李自成二十万大军于城中,数战于城下,均告捷!崇祯接报大喜,兴冲冲的再次把捷报传示于朝中大臣,末了还点名问道:“冯爱卿,李自成用自己和二十万大军诱敌,也太舍得下本钱了吧!”

冯元飙哪里不知道崇祯话中含义,连忙跪伏道:“微臣愚钝,不识督师妙策,叩求皇上降罪!”

崇祯笑道:“朝廷出师告捷,正应普天同庆,朕怎么能降罪与你,倒是你提醒了朕,不可得胜而骄啊!”

至此,京城权贵百官均认为李自成已是朝廷大军囊中之物,贼军指日可灭。城中奢靡之风尤甚,王公权贵争相设宴庆贺,预祝朝廷王师大捷。

崇祯心中却又另外起了一番心思,原本贼军未灭,他怕激起变乱,才不得不容忍左良玉、朱震等拥兵自重,如今贼军指日可灭,应该着手解决这些骄兵悍将的问题了。虽说这些将领到目前为止还没露出丝毫反意,个个都表现得赤胆忠心,但军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他始终不放心。

先近后远,现在在京城里的将领只有吴三桂、朱震二人,吴三桂累世为将,又扼守着山海关要地,若是动了军心,恐金虏趁机而入。零 点 看 书况且辽东之地三面是金虏土地,他若生变,只能南下面对北京坚城。到时朝廷只需把粮道一断,仍他关宁铁骑如何英勇,也会饿死在北京城下。所以吴三桂可以不急着动,那便只能拿朱震开刀了。

崇祯扪心自问,朱震目前的表现尤为可圈可点,处处围护皇家的尊严。他若是能主动把军权叫出来,朕倒还要重重用他。但朱震的性子,崇祯是知道的,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人在用时很放心,在不用时却很伤神。你去间接提醒他,他肯定不懂,你直接说,他又接受不了。

他若是不姓朱,倒有一个主意。前些日子,皇后提醒他,徽娖儿已经十五岁了,该到了选婿的年纪了。朱震也只有二十几岁,又未婚,若不姓朱,招他为驸马,便能顺利收回他手中军权了。

这时,给崇祯送参汤的周皇后见丈夫长吁短叹,心中似有疑虑,便笑道:“妇道人家,本不敢干涉朝政。但见皇上如此费心劳神,实在不忍,不若说出来让臣妾帮忙合计合计,或许臣妾真能找到好主意呢!”

崇祯接过周皇后手里的参汤,喝了一口洗洗嗓子,才道:“皇后前日不是提醒朕徽娖儿已经年满十五,可以许配人家了吗?朕心里倒是有一个意中人选,而且这桩婚事若成,还能帮朕解决一个大麻烦。但却有一个不妥之处,就是此人姓朱。”

周皇后微微笑道:“臣妾猜测,皇上所说之人,便是平东伯朱震吧,他却是年轻有为,配得上徽娖,但臣妾却听闻他已经和山东郑家订婚了。”

崇祯道:“这个倒是容易,订婚就是未婚,何况那个郑家的女儿能给公主做小,也算是皇恩浩荡。只是同姓通婚,有伤皇家体面。”

周皇后笑道:“你啊就是太在乎皇家体面、皇家尊严了。这同姓通婚,也就宋朝以后才开始减少,放在唐时,就是宗室结亲的都有。现在我们大明民间,同姓通婚的也多去了。就是我们皇室,也不是没有先例,穆宗皇帝便纳有朱贤妃,还生下了靖王。”

崇祯拍了拍额头笑道:“皇后说得有理,朕便召朱震进宫,和他商议一下此事。皇后就在这坐着,待会你就替徽娖儿看看,朱震配不配的上她。”

朱震再一次被崇祯召见时,心中忐忑不安,难道皇上见孙传庭接连大胜,便准备解决各地拥兵自重的武将呢?自己此时正处于京城,最先解决自己,正合王道。

步入文华殿,朱震见周皇后坐于崇祯身旁,心中甚是奇怪,崇祯召见大臣时,后来没有后宫妃嫔在身旁的,今日和周皇后一起召见自己,难道有别的事?

朱震行过大礼,侧身站在一旁,等待着崇祯训示。崇祯笑道:“爱卿今年多大了?”

朱震道:“虚岁二十五。”

崇祯道:“听说爱卿在进京之前,已经和山东郑家定了亲,但郑家丫头,今年虚岁才十四吧!至少,还得两年才能完婚。朕再另外给你赐一门婚事,你看如何?”

朱震道:“婚姻大事,末将不敢儿戏。末将既然和郑家订婚,若是反悔,便是不义,皇上也不希望末将是个不义之人吧!”

崇祯道:“朕又没有叫你推掉郑家那门婚事,只是看他女儿尚小,另外给你定一门婚事。以你如今的地位,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的。”

朱震道:“既然如此,皇上所赐,末将不敢推辞。”

崇祯笑道:“朕的长女长平公主今年刚满十五岁,皇后欲为找一个好婆家。朕遍观朝中三十岁以下的未婚官员,也只有你朱震最为优秀。所以朕欲招你为驸马,你看如何?”

朱震心中一惊,心道果然如此,他要收回自己的军权了。驸马,又称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说穿了,就是公主的一匹马,电视那种考状元、做驸马纯粹是在唬人,若非皇帝赐婚,有谁愿意娶个公主回家?

而且明代驸马都尉还有一层别的含义,就是你的官职做到头也只能在太仆寺、大理寺等担任一些礼仪类的官员。朱震被招为驸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出手中军权。

第199章 赐婚(二)

朱震弱弱的问道:“长平公主还没定亲么,末将听闻皇上已经把她许配给周世显了。”

崇祯听了,先是愕然,然后才重重的在龙案上拍了一下,喝道:“周世显是何人?朕没听说过,这事你是听谁说的,胆敢诋毁皇家声誉,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朱震心中嘀咕,难道不是么?后世谁都知道,长平公主已经许配给太仆寺卿周兴之子周世显,尤其在《帝女花》中,还把这事写成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但这事他只能在心里想想,断然不敢说出来,所以面对崇祯质问,朱震只得老实的说道:“末将还是小兵那会儿,在民间听到的,传说皇上为长平公主和周世显从小就青梅竹马,成年后皇帝想要把他许配给一个统兵大将,长平公主叩求皇上开凤台选婿,周世显和那个将领都参加了,最后有三个人入选,皇上殿试与三人辩论,最后周世显雄辩胜出,招为驸马。”他说得倒也是实情,只不过省略了‘末将后世在《帝女花》这部戏上得知’这句话。

周皇后听了噗嗤一笑,说道:“朱爱卿还真说的有板有眼,不过你说的凤台选婿倒是真有其事,我大明公主年满十五岁后,若没有合适的‘在京官员军民子弟’与之匹配,便会开凤台选婿,届时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之间的京畿、山东、河南、河北四地大明子民均可去诸王馆报名参加驸马遴选。而且最后也是选出三个人参加由皇帝、皇后亲自主持的殿试来决定驸马人选。不过这凤台啊,已经很多年没开了,你说的肯定是前几代皇帝时一些趣闻,但把时间给混淆了。”

这时崇祯皇帝也重重的哼道:“肯定又是那些文人写出的劳什子戏曲,让你们误解的,‘儒以文乱法’,这句话一点的没错,朱震,你也是堂堂平东伯爵、正二品大员了,怎么就连这些基础礼仪都不知道?居然相信公主会与人青梅竹马那些鬼话,有本事朱震你倒是经常去后宫里转转?看朕看朕砍不砍你的狗头!朕罚你从明天开始苦学十天的皇家礼仪,不学好,朕再一并重重责罚你!”崇祯皇帝说这话,似乎真把朱震当成皇室宗亲一般了。

朱震此时也暗骂自己糊涂,戏曲中的能相信么?戏曲中还写周世显在殿试时说什么‘大明有今日皆因陛下无力’‘金虏能兴盛皆因有皇太极领头,若大明也有此雄主,岂能落魄如今日’的言语,哼哼,有谁敢在崇祯面前说这两句话,我敢保证,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但是这些不是朱震重点考虑的范围,他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推掉这门亲事。他可不想给一个小女孩去当马,何况,做了人的马,还得交出自己保命的东西。想来想去,公开自己是建文帝的后代是推掉婚事的最好办法。但就是不知道崇祯对建文帝一脉的态度,若是得知自己是建文帝之后,不问情由,就把自己给砍了,就是有冤也没地方伸去。

想了许久,朱震决定先试试口风:“皇上,你看末将已经订婚,公主嫁过来,只怕会受到委屈,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

崇祯怒道:“你刚才不是说‘但凡君父所赐,末将不敢不从’么,现在就反悔了,不怕朕治你欺君之罪?”

朱震道:“皇上息怒,请容末将思索三日。”

崇祯心中更是不悦,周皇后趁机解围道:“不忘旧义,爱卿很好,皇上,便容他思索三日吧!”

崇祯才顺着话说道:“三日太长,明天此时,朕会再召见你,今天就先退下吧!”

朱震不敢再多言,给崇祯、周皇后请了个安,就退出文华殿了。出了皇宫,朱震心想一定得去打探一下崇祯对待建文帝一脉的态度,若是有诛杀之心,便应承这门婚事,反正他和那个长平公主也没有血缘关系。大不了将来称帝之时,就用朱家女婿的身份。

他率先想到陈演,但很快否决了,陈演这人不可靠,保准会把此事拿到崇祯面前去邀功,除了陈演,朝中真正和自己交好的就只有李邦华了,朱震想着,便朝会馆走去。

李邦华自然也知道朱震刚刚被皇上召见的事,见朱震此时就来拜访自己,便知道肯定有事,把他叫道书房,关好门,才小声问道:“是不是皇上要削你军权了?你不是说能肯定孙传庭不会获胜么?如今孙传庭大胜,皇上削你军权,再无后虑了。”

朱震道:“孙传庭能否获胜倒是未知之数,我并不担心,今天皇上召见我,准备用结亲来削我军权,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结亲?’李邦华惊道:“皇上是准备把长平公主许配给你还是把昭仁公主许配给你?此事当真大大不妙,你若据婚,便是杀头大罪,若是应承,便要交出军权,在京城做笼中之鸟,哪天皇上把山东案翻出来,你就死定了。”

朱震道:“李伯伯,小侄想问你件事,是关于建文帝的,若是皇上发现建文帝还有后人在世,会不会把他找出来杀了?”

李邦华沉吟道:“难说,皇上表面上虽然对当年建文帝一事心存愧疚,还特地给他修建了一个衣冠冢,带着大臣们前去参拜。但皇家装作之事太多,若是建文帝真有后人,只怕皇上斩草除根也说不定。”说道这里,李邦华奇道:“你问这些干嘛?可别告诉我你是建文帝的后人?还有,建文帝这三个字你跟我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能在别人面前说起,要知道现在还没有恢复建文帝的年号,建文四年都并入洪武中了。”

朱震苦笑道:“我看不是难说,而是十之**会斩草除根,就从皇上没恢复建文年号,没给建文帝上谥号、尊庙号便可看出来。”(明惠帝这个庙号是朱由崧登基后追赠的)

李邦华道:“如果你真是建文帝的后人,就不要提及此事了,至少你现在根基为稳,就算要认祖归宗,也得等到根基稳固,朝中多数大臣都会为你说话之时。”

朱震道:“如此说来,我只能应承这门婚事,然后乖乖交出军权了?”

李邦华道:“你如果真能肯定孙传庭不久会大败,应承下来也无不可?毕竟和皇家联姻乃是大事,就算你应承了,也得遣人回山东通知郑家,得到郑家的允许才能宣布此事。宣布之后订婚更加繁琐,一应礼仪,没有两三个月是下不来的。那时候,李自成真能如你所说危及朝廷根基,皇上无人可用之时,破例让你领兵出征,也不是不可能的。”

朱震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第200章 赐婚(三)

在朱震告退后,崇祯心情甚是舒畅,一个公主就轻松搞定最大的麻烦。剩下的左良玉也不足为虑,孙传庭大军歼灭李自成后,顺势南下,就可收了他的军权,其余将领更加不足虑了。

想到这里,崇祯便把骄兵悍将的烦恼抛开,开始研究起内阁成员来。他打开一分百官图谱,细细琢磨着几个名字:范景文、李建泰、魏藻德、李邦华、邱瑜,

他在范景文的名字上重重画上一笔,这个人是一定要用的,原因无他,他和陈演不和?魏藻德,他以前是陈演的心腹吧,现在和陈演闹矛盾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李邦华,太过耿直了,做左都御史刚刚好。

再看了看,只剩下李建泰和邱瑜,崇祯用笔杆在名字上敲了敲,然后把百官图谱一扔,于是,新一届内阁辅臣出炉了,陈演仍然是内阁首辅,范景文、李建泰、邱瑜还有奉命督师的中极殿大学士孙传庭,一共五人。

第二天朝会上,崇祯当众宣布了对内阁辅臣的任命,范景文为文渊阁大学士、李建泰为文华殿大学士、邱瑜为武英殿大学士,自蒋、黄二人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