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怕付出再大的牺牲,也必须保证突破口的安全!”栗云龙毫不犹豫地下令,将最精锐的第一师团主力部队源源不断地向着突破通道投入,也将德国人组成的独立旅投入了。

这里确实是战役的关键所在,中国军队已经消耗了全部的炮弹,一旦丢失了这个突破点,则前功尽弃,再难对装备优良,火力凶猛的俄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实际上,就将彻底失败。

而俄军若放任中国军队杀进来,则阵势已经崩溃,被撕裂成两半的部队必将别各个击迫,聚而歼灭。

谁都能轻易地感觉到这个战斗的核心,所以,双方展开了空前激烈地争夺。

俄军的炮兵开始大发雌威,不断地调整射击的角度和方向,用猛烈的炮轰来阻止中国军队的人潮,无数的中国官兵就是在这条突破通道上丢掉了性命的。

以重大的代价,中国军队向突破口的最深处,鞍山的城防内部输送了有生力量,牢牢地巩固了数百米范围的城区。并且穿街越屋,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向城里的更深处渗透,潜伏到俄军的背后去打击敌人,段大鹏就亲自带领一个小组渗透潜伏到了一条街道后面,在那里,以两挺轻机枪的火力,偷袭敌人的背后,消灭掉四十多名俄军,还将敌人的包围反击圈搅拌得乱七八糟。

狭路相逢勇者胜!

以混战,乱战的灵活战术,城内俄军的包围圈儿被打乱了,数千名俄军捉襟见肘,难以招架。不到两千人的中国先锋部队勇往直前,绝死攻击,不断扩大着占领区域。

俄军从来没有计划过短兵相接的巷战,仓促应战,措手不及,显得异常混乱狼狈。

中国军队处心积虑考虑的就是这个,对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术教育,使他们基本明白了巷战的要领。

集中火力突击,是栗云龙采纳了坦克战的有效经验,在没有坦克的情况下,集中炮兵力量打击,取得局部地域的优势,进而改变整体战局,是变形的做法。总之,他把德国人在二战初期出奇制胜的法宝,闪电战的思想精髓,实践得淋漓尽致。

其次,步兵的巷战准备,也是一个亮点。

这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等量级的指挥员之间的对决。尽管俄军拥有防御的地利和优势的装备和炮火,还是处处受制,一直到崩溃。

而俄国人坚守的防御反击的消极战略,也是他们吃了大亏,最终招致失败的原因之一。腐朽没落的俄国封建军事官僚体系,虽然外表庞大强悍,其实一直没有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冒着猛烈的炮火,中国步兵奋勇向前突击,不仅打退了俄军在两翼的包围反击,还趁机追赶,将突破通道撕得越来越大。

双方的伤亡急剧上升。钢铁火焰将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群切割成碎片,枪声震耳欲聋,炮火遮蔽了天幕。

“再上一个团!”为了避免被敌人过于密集的炮火杀伤更多,栗云龙不得不减缓了部队投放的速度和密度。

为了配合正面中央阵地的战斗,其他方面的对峙线上,中国军队被紧急地信号修改了目标任务,开始了全面进攻。

俄军也进行了殊死搏斗,中国军队在两翼的冲锋部队伤亡巨大。

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中国军队完全控制了中央通道,将突破面扩大到了两千米,并且,疯狂的官兵们不顾一切地向着敌人猛攻,将俄军原有的防御体系彻底打乱。

从中央阵地的突破开始,实际上命运已经决定,康得拉钦科将军开始命令指挥部的闲杂人员开始撤离。当将军从望远镜里观察到中国军队愈加凶猛地扩大着突破面,从背后包抄袭击俄军的防御阵地,与前沿出发的中国军队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时,将军知道,大势已去。

俄军在鞍山城内布置了总预备部队八千多兵力,在城北正面中央阵地布置了六千兵力,在西线阵地,以西北角地区为核心方向,布置了五千人,东线阵地亦然,在城南保持联络巩固后方的兵力有六千人。炮兵阵地在城东西两侧的制高点上,炮兵及其他附属部队约一千人,后勤部人员一千余,总数达到三万两千余。其中,城外东西北三面的部队是主力精锐,装备最为精良,人员也最为精干。

战斗进行到了八点五十分,除了纵深射击以外,俄军的炮兵已经不敢轻易射击,因为两军的步兵已经搅拌到了一起,再也难以区分彼此。

九点整,栗云龙将清朝官军增祺的部队调集到前沿,要他们立刻发动进攻,被战斗震撼了的部队指挥官哆嗦着嘴唇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被怒火万丈的栗大军长当即执行军法,亲自开枪击毙。

于是,被震慑了的四千多名清朝原官军部队,被激发了血性和勇气,开始加入战斗。

为了彻底打消他们胆怯畏缩的念头,栗云龙下令警卫部队架设十挺机枪,还有一百人的督战队,号令全军,敢退一步者,杀无赦。

奉天独立旅的官兵其实也很有战斗力,关键是指挥官有没有魄力和统治才能。在严厉的命令之下,这些东北豹子也嗷嗷叫着向前出击了,并且发挥了相当重大的作用。

九点二十分,俄军在北面中央阵地上的军队不复存在,中国军队向着两翼深入攻击。

九点二十五分,中国各路围攻部队开始了奋勇地穿插行动,无数个尖兵小组疯狂地突击,**了俄军的阵地中。将敌人分割。

九点二十七分,突击到鞍山城内的中国新军第一师团的师团长段大鹏受伤,一颗步枪子弹贯穿了左臂,血流不止。同时,部队已经减员了三分之二。

九点三十分,中国军队的正面增援部队两个营赶到,保持了城内的战斗态势。

九点三十三分,俄军的一阵炮弹乱射,造成中国军队一个突击连全军覆没。

九点三十五分,从城内杀出的俄军总预备队一个团冲击了中国军队包围西面战场的南边缘线,一度造成场面的混乱。

九点四十分,俄军被分割包围的东部集团被消灭大半,尤其关键的是,炮兵阵地被中国军队抢夺占领。数十门大炮成为战利品。

九点四十二分,调整了部署的中国军队西线集团反将突入的俄军一个团的预备队再次包围。形成了更大的包围圈儿。

九点五十分,俄军西线集团也遭到了包围分割和痛击,孤立出来的一个营约千余人的部队被彻底消灭。形势岌岌可危。

九点五十五分,中国军队的总指挥官栗云龙军长,被一颗流弹打飞了帽子,有惊无险,堪称战场的奇迹。

十点钟,俄军东线重兵集团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残余的两千人大部分投降,成为战俘,剩余一个半连还在坚持抵抗。

十点十五分,东线俄军全部停止抵抗。战斗完全结束。十点二十分钟,俄军西线炮兵阵地陷入一片混乱,中国一个步兵排冲上高地,击毙俄军若干,并且包围了炮兵指挥部的哨所,指挥官伊里奇上校绝望之中,用手枪自杀。部队崩溃。

十点三十分,西线俄军重兵集团崩溃,集团指挥官被击毙,指挥部被彻底消灭,残余的一千三百多名官兵纷纷缴枪投降。

十点四十分,得到大力增援的中国军队疯狂地向俄军南线阵地攻击,并且加强了对城内的突击力量。

十一点,中国军队占领了俄军设置在鞍山城南的三分之一的阵地,并且采取惯用的小股渗透战术,将俄军阵地分割破坏。

十一点十分,俄军在鞍山城内的部队开始向城南突击,试图逃出包围圈儿,结果遭到了迎头痛击,被迫缩回城内。

城内的中国军队紧紧地纠缠吸附住城内的大部分俄军,以强悍的战斗迟疑他们的撤离。

十一点二十分,德国独立旅唯一还剩下的一个营攻占了城南俄军的主要阵地。同时,旅长鲁登道夫少将受伤。

十一点三十五分,城南俄军总崩溃,除一部约两个连的部队拼命冲锋杀出重围外,其余部队都在极其混乱和惊恐之中沦落为战俘。

十一点五十分,中国各路军队完全包围了鞍山城,截断了俄军一切可能的溃逃路线。从北面突破口进入城内的中国军队超过了四个团。

十二点,中国军队用缴获的俄军大炮猛轰城内俄军重兵集结地带,造成了俄军大量伤亡,俄军前敌指挥司令康得拉钦科将军身负重伤。

十二点十分,俄军打出白旗表示投降,随即,三名军官代表康得拉钦科将军来到了中国军队的现场指挥官参谋长欧阳风的面前,递交了将军的指挥刀。

六十七章,辉煌胜果(感谢读者)

整整四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军队终于取得鞍山战役的完全胜利,除了俄军一个连队突出重围向南溃退外,其余全部人马都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

三万两千人的俄国重兵集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五个炮兵大队,两个骑兵团,一个工兵营,还有若干运输部队,情报组织,全部在鞍山城内外完成了自己的军事使命。

栗云龙派出了骑兵部队继续追赶残余溃退的俄军部队,出鞍山城南三十里,将敌人的残兵败将二百一十人全部包围歼灭,最终将鞍山战役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毫无疑问,鞍山战役是短暂而激烈的。中国军队运用超前的战术,决死的精神,无敌的勇气,终于取得了最理想的战术目标。

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中国新军各部队完成了对战场的简单清扫任务。

此次战斗,在敌我兵力相当,武器装备落后,完全没有坦克等先进武器突击协助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确实不易。

最终的统计结果,论证了这次战役的艰巨性。

俄军的部队:

一, 兵员:步兵两万六千八百人,骑兵,四千余人,炮兵,一千五百余人,工兵等一千余。统共兵员三万两千六百零五人。

二, 枪支弹药:步枪两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枝,机枪类,轻机枪五百三十九挺,重机枪二百八十九挺,手枪九百三十枝,骑兵战刀四千四百把,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野战巨炮六十一门,中型加农炮二百门,小型山炮等二百三十门。

三, 优越条件:部队都经过了至少两年以上的训练,战术技能优秀,射击水平高超,单兵作战素质优良,又因为是防御战斗,拥有相关的战壕,哨所,堡垒,一些永久性的工事,炮兵的射击诸元经过了充分认证,不需要特别调整。白天作战,目标观察清楚,是为天时,防御阵地完善,是为地利,内部官兵作战意志也很坚决,都知道战役事关重大,很努力,是为人和。总之,俄军确实拥有将鞍山战役演绎成一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样经典的战役的条件。

四, 指挥:俄军指挥官是优秀的的陆军指挥员康得拉钦科中将,此人富有作战经验,理论基础丰厚,是当时俄国最优秀的陆军指挥官,聪明能干,英勇果断。能及时调整战术思想,联系部队。能凝聚人心,集中兵力。

五, 其他条件:俄军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单位作战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军队,尤其是在白刃格斗中,占据可观的优势。

中国军队:

一, 兵员:一万四千名经过了三个月作战及短期培训的军队,(在前两次外围作战消耗若干)号称精锐,其实和俄军比较而言,简直是新兵蛋子。两万新部队,即预备一师团和预备二师团,都是民兵刚刚升格为野战军的,连武器也是刚配发完毕,士兵的射击训练只能达到会开枪,知道压子弹,学会瞄准的最基本操作,知道一些冲锋渗透等攻击的要领。德国人组成的海外雇佣军人数不多,而且和整个部队的指挥联络上存在一定困难,满清政府留在这里的四千多名官军更是残兵败将,胆战心惊,畏缩不前,要不是击毙了他们的指挥官,以机枪和督战队来生死攸关威胁,他们说不定就会转身而逃。较真的说,中国军队的主力有,第一师团一万四千人,德国人组成的独立旅团三千人,总共一万八千人。全部的人马合起来,四万一千人。

二, 枪支:步枪三万七千五百枝,机枪类,轻型机枪三百九十三挺,重型机枪一百六十七挺,手枪四百多把,骑兵战刀三千一百。大炮类,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巨炮有二十一门,中型加农炮一百一十门,小型山炮一百六十门。不仅在数量上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如俄军,就是在弹药树木上,更是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野战炮弹全部来自于缴获,所以,弹药数量不多,仅仅是俄军弹药储备量的五分之一。

中俄两军在鞍山城内外的实力对比,基本上属于旗鼓相当的层面,中国军队在人数上略占优势,比俄军多了八千人,可是,训练和装备远不如俄军。如果以俄军的情况作为参照,倘若俄军在百分制下的实力指数为五十分的话,中国军队的实力是这样的,人数,六十分,训练,二十分,步兵重装备三十分,大炮数目三十三分,炮弹预备十分,单兵作战素质二十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