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没关系。倒是常常扎堆开在一起,这样在安全保卫方面可以互相支持着些。有什么时鲜样子,新奇款式也能及时得到消息,不至于落后于潮流。


第五百七十九章 开业大吉(下)
  他们原先看到陈涛那家门面搞得晶莹剔透,拥有闻所未闻的大玻璃橱窗,一看就知道是卖顶级高档奢侈品的地方,难免有些紧张,以为是多了个竞争对手。不过在开业之后过来看了几圈之后便放了心——虽然眼镜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可好歹跟他们卖的金银首饰没啥冲突,双方不是对手。
  倒是有几个心思灵活的掌柜觉得这南方佬新开铺子的装饰风格相当不错,值得借鉴一下。所以才会有跑去询问大玻璃片怎么卖之举……只是后来见陈涛那铺子始终冷冷清清,门前支个捕鸟笼子都没问题,作为同行也能体谅他的心情,就很自觉地不去触人霉头了。打算过段时间,等这位老兄认命之后再来谈,没准儿到时候还能低价把整个铺子都盘下来,那可比零零散散买些玻璃片划算多了。
  这帮人打得一手好算盘,自然就比较关注这家铺子的各种动静……过了一段时间,见那新开铺面整个儿用白布幔子遮挡起来,又有工人在里面出出进进,时不时传来敲打之声。那些掌柜们都是老手,知道这是要重新搞装修了——这在他们商界内部也是常事。生意不好往往会归咎于风水,而调整风水的方式自然就是改铺面。不过这年头铺面形式都差不多,纵有调整无非重新刷个漆,改变一下柜台方位和朝向……等等,花费不多。
  可这户南方佬大搞起来却是非同小可,镇日间只听到里面乒乒乓乓响个不停,有几次甚至见到有人把打碎的玻璃片拿出来埋掉,只看得那些掌柜们眼皮直跳,心说这南方赤佬还真是有钱敢折腾,看样子前次的失败完全没能影响到他,瞧这继续往里面投钱的架势,要比上一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他们猜对了——第一次装修方案是陈涛自己制定的,而第二回却是出自茱莉的风格。要说砸钱的魄力,前者绝对比前者要大气多了,想法也要前卫得多……在经过大半个月的调整之后,陈涛的“明光堂”再度开业。不过这回没再敲锣打鼓放鞭炮,而是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无声无息又一次重新开张。
  但这一次重新开张,在周围邻舍乃至于整个京城商界引起的震动却远远大于第一次。其中店面风格的变化是一部分原因——如果说先前陈涛搞的店面大约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味道,那按茱莉想法改造之后就直接变成二十一世纪了。比如原先那橱窗只是一扇大一点的窗户,而如今则是整面的大玻璃墙直接落到绿草坪上——茱莉是把海南岛上“水晶宫”的替换备件直接给用上了。
  但更让他们惊奇乃至于着迷的,还是在店铺中陈列的各种货品,再不是原先那种让人莫名其妙的双片或单片眼镜,而换成了许多同样是玻璃制品,但却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玻璃器皿。有彩色的,也有无色透明的,交叉错落摆放在橱窗内的展台上,着实眩人心目。
  除了透明半透明的玻璃器皿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各种型制的玻璃银镜挂在橱窗中,从大到能映照全身的穿衣镜,到蛋圆形小小一块能镶嵌在梳妆盒子里的化妆镜……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引得无数大姑娘小媳妇站到橱窗前面饶首弄姿,怎么都不肯离开。
  白天这些玻璃器从各种角度反射着太阳光,已经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而到了晚上则更加不得了:大厅中那些用水晶玻璃片精心制作的灯具被一一点燃,将整座厅堂映照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由于这座大展览厅对外是一整面玻璃墙,内外通透,以至于里面的美景外面也能一览无遗。
  ……
  如此种种奇珍异景,在一座处于十七世纪,到了晚上就不允许常人出行,一年到头只有元宵节区区三天时间才能办个灯会,而这都能引来整座城市为之颠狂,连皇家都要为此暂时取消宵禁的城市……所引起的轰动效应,那是怎么都无法形容的——哪怕它是大明帝国的首都!
  “明光堂”无声无息的重新开张之后第一天还好,因为知道的人不太多,但在当天晚上,当展厅里的灯火点燃起来之后,哪怕有禁夜之规,却依然吸引来了不少人——时逢末世,明帝国的种种法律已经不太有效了。而且第一批观众不是别人,正是那些负责夜间巡逻的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官兵。
  这些执法者本身也是人,看见这种奇异美景一样会被深深吸引住。最初是几个巡夜兵丁经过时看见这边灯火通明,以为是着火了,赶紧带着水桶沙袋想过来扑救,结果到了门前却都愣住。
  这算什么?嫌家里灯油太多烧着玩吗?那亮晶晶全透明的是玻璃倒也认识,可这玩意儿的价格远比琉璃腾贵,即使富贵人家得了此物也都珍而重之藏于内宅,近来稍稍流行一点的是小块小块用来镶窗格子,可从没听说过拿这么大块来砌墙的……这外面都用整片玻璃砌墙了,里面不还得都用金砖铺地啊!
  如果是在明初开国时候,布衣天子朱元璋崇尚俭朴,最讨厌别人铺张浪费,而且讲究等级,商人都不给穿丝绸的,哪户人家胆敢这么骚包卖弄,肯定早就抄家流放,所有财物统统充公,归他皇帝享用,一如沈万三的下场。
  不过现在毕竟年代不同了,国力衰弱,连带着官府的权威也大受影响——有几个愣头青一开始还想上前去砸门申斥,但立即被老成一些的前辈拉住:人家不过多点了几盏灯而已,还是在自家房子里点的灯,你用什么理由去管?能玩出这么大手笔的人家,其背后必然有极其强大的势力在撑着,咱们别去招惹,还是老老实实看灯罢——这可比元宵节灯会要好看多了。
  于是夜也不巡了,街也不禁了,一群人就这么站在大街上看热闹。光自己看还不算,又回去把老婆孩子拉来一起看,周围街坊邻居听到消息难免也要来凑个热闹……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这条街面上就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仿佛庙会一般。
  到第二天可就更不得了,大群观赏人潮从四面八方拥挤过来,将这一整条街给堵了个严严实实。也亏得宣武门作为军队出征之门,周边道路四通八达,又有驯象所等大片空阔地域,才不至于连出城通道一起堵死。饶是如此,依然引起了上层人士的注意——历朝历代,对于这种大规模人员聚集一向都是非常忌讳的,当即便有官员主张要驱散人群,找出引发事件的源头,重重查处!
  “不过区区一家商户而已,竟敢如此招摇,一定要严加惩办!”
  “他们的那些奇淫技巧之物也要没收!”
  等到下头人打听清楚,此事源头乃是因为那户琼州短毛又搞了新鲜玩意儿之后,几个满脸横肉的中低级官员如此叫嚣道。大明官员工资低,他们平时没事都要找些事情出来好敲诈勒索,如今这天赐良机岂肯轻轻放过?
  不过这种时候所谓“背景”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从头到尾也就是那几个低级官员跳得凶,而在场地位较高的官员则都紧紧闭嘴,一声不吭。以这个时代的观念,海南岛距离北京城本是天涯海角,但最近这一两年,从海南传来的消息甚至比南直隶都多。更不用说还有个山东基地,距离京城可说近在咫尺,解席庞雨他们前段时间在山东半岛组织大建设大剿匪,震慑的可不仅仅是流民与匪徒……
  一般民间可能只是听到一些传闻,但朝廷里越是地位高的官员,对于琼海军那帮人的情况了解越多。尤其是大明朝的头号特务机构锦衣卫,这几年跟琼海军接触最多,对海南岛上那群短毛的能力也最是了解。事实上直到现在,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还想不通:那群短毛为啥要招安?
  上司心存顾忌,下面人自然也不敢乱来,最终,关于要找这家店铺麻烦的动议不了了之,锦衣卫衙门里反而派了些人过去帮忙维持秩序。
  而陈涛这边,在最初的忙乱之后也渐渐适应过来:不就是人多吗?不就是拥挤吗?凡是经历过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会的,谁还会怕人多呢?无非就排长队呗!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宣武门的排队长龙成为京城一大景观,而北京城的居民在接待外地亲戚朋友时,往往也会把“明光堂”当作一处很重要的景观介绍给他们,无论如何都应该去看看的。
  而那些外地客人们在听说到这处景观的同时,往往也会被提醒:别忘了带小板凳,要排很长时间队呢!而且排半天队能看到的内容也很有限——到现在没身份的人压根儿就进不了厅堂了,普通人只能在外面隔着栅栏看看。但即使如此,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附近的茶水摊,点心铺等买卖也因此而生意大好,甚至带动了整个宣武门一带的商业。这年头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不快,很多人宁肯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时间排长队,也要去看一看那面传说中的大玻璃墙。
  ——这回才真是叫做开业大吉了。


第五百八十章 贵客临门(上)
  “……哈哈哈,如何?陈小友,亏得老夫当时给你换了个名字吧,否则连招牌都要重新做过,那可太不吉利了。”
  当钱谦益从一辆外表普通,内里却完全按照海南岛上最顶级配置制作的四轮马车上慢腾腾跨下来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抬头望望厅堂入口门楣处,他本人所提写的那块“明光堂”匾额,很是得意的捋了捋胡子。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如今朝堂上风头正劲的钱阁老乃是短毛在北京城里的最大靠山——当然钱谦益自个儿心里有数,不是短毛依靠他,而是他依靠短毛。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家过于标新立异而且又极其招人眼红的奢侈品铺子如果不是有他老钱罩着,早被人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但虽然是大靠山,老钱对这处京师里最出名的“短毛产业”却一直表现很平淡——这明光堂前后两度开张,他除了让人送上一份贺仪外,却从没亲自来看过。即使在二次装修后,那些新潮东西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钱大阁老也一直保持云淡风清架势,仿佛不知道一样。
  只是今天他却不得不过来——钱谦益本人在海南岛上参观过正宗“水晶宫”,对于陈涛在北京搞的这处山寨货就不太感兴趣,但他家里人却不一样。这个时代的生活环境非常闭塞,即使是大户人家子弟,平时也多半是被圈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出门。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上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传得非常广,而且吸引力特强。
  现如今短毛所开办的那处“明光堂”的名气这么响,而家里老爷又是跟琼州短毛联系最密切的,这两点结合起来,家眷们请求老爷带她们去开开眼界也就是很合理的要求了。
  既然拒绝不了,也不好托大到光让家眷过去——虽说那边对外宣扬只是一家商铺,但在钱谦益这头,却是要将其当作与自身对等的一处盟友联络点看待。正好有些事情也需要跟琼海军方面好好谈谈,陈涛本人虽然能力有限,做个传声筒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在今天,钱阁老一家子上门看西洋景来了。
  ……
  由于事先已经作好预约,今天铺子这边并没有其他客人在,连门前下车之处也都用青布幔子遮掩起来,以免阁老家的太太小姐们被人看了去——事实上这也是京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惯例。权贵人士即使出门看热闹也绝不可能跟泥腿子们挤一块儿,事先都会要求清场。陈涛一开始对此还很有些抵触心理,觉得这不符合他们海南岛上一贯宣扬的平等思想,想要和这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斗争一下,把富人和平民同等对待。
  不过茱莉为他聘请的那位总经理——陈大雷先生则坚决顶住了这个要求,非但没同意搞什么一视同仁,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专门把展览区给分成了两部分:门前露天庭院里的公共部分允许人们免费参观,虽然只设置了一条参观路线,和展品之间距离颇远,中间还用栅栏分隔开,但每天前来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由于在沿途设置了一些诸如哈哈镜之类逗人笑的玩意儿,小孩子是怎么看都看不厌的,就连有些无聊的大人也没事前来反复排队……反正带着小板凳慢慢往前挪就是。
  至于铺子里面,则除非有预约否则绝不能入内,连门票都不卖。普通人压根儿进不来,纯粹就是专供那些达官贵人的高档消费场所。而且经过陈大雷的精心布置,明光堂内部现在已经不能以普通商铺视之——客人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展示厅,而是一个采光良好,装饰精致的休息厅堂。有穿着得体,礼貌周到的仆役们奉上咖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