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月16日,新战列舰正式下水,列入现役。我邀请了各国使节,各界名流,举行了隆重的入水仪式。

面对各国嘉宾,身材穿汉服的我,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宣布中国很快将建造更多更好的战列舰。然后,亲手开闸放水。

“大洋”号战列舰的性能参数如下:

设计排水量:31530吨;最大排水量:35850吨;

尺寸(长/宽/吃水):195米/32。5米/9。49米;

动力:3台蒸气轮机,2台柴油辅机,主机功率78000马力;

最大航速:27。5节;续航能力:7500海里/12节;

武备:12门三联装380毫米/45倍径主炮3座,16门单装150毫米副炮,10门单装88毫米炮;

装甲:侧舷装甲带(最大)13。8英寸,炮塔(正面)13。8英寸,指挥塔13。8英寸,甲板1。2-4。7英寸;

舰员:1217人。

“大洋”号战列舰中国舰艇技术的最高体现,是中国工业技术的结晶。其中所有关键部件,完全实现了国产化。经过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和两艘战列舰的设计,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经验的积累,能够独立完成大型船舶的实际建造。

由于受邀嘉宾的国籍不同,从而表现出了各式各样的脸色。围观的中国人看到如此巨舰入水,欢呼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喜极而泣,没有经历屈辱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情。当天的《安庆日报》,用了一个整版的大幅照片,作为头版头条。

日置益高高兴兴的恭喜我,心想,‘一定要加快《同盟盟约》的谈判,绝对要限制中国海军的发展’。

朱尔典微笑着贺喜我,心里暗自决定,‘不必再坚持长江舰队的通航权——除非把印度洋舰队调过来,就长江舰队的几条破船有什么用?’他看了一眼日置益,感觉最近日本的表现有点问题,要加大对日的影响力度,不能让日本与中国过于接近。

芮恩施兴高采烈的给了我一个拥抱,心想,‘中国的造船技术还不错,应该可以承担更多的造船订单’,不过,芮恩施隐隐约约有点担心中日关系过好,并为之而感到担忧。他看了一眼朱尔典,觉得,‘在拉拢中国,挑拨其与日本的关系上,英日同盟可以利用一下’。

……

我当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就请各国使节一起来耍耍。

实力是外交的基础,与各国的双边会谈,都卡在某些问题上了,有长期化的趋势。老实说,与日本人谈判最麻烦。日本人能够把一件蛮横无理的要求,当成合情合理的事,讲出来。如果是我谈判,早就叫嚣战争了。好在蒋百里和唐继尧,都有极出色的外交能力,倒也能扯个旗鼓相当。当然,如果能够占到便宜,其它国家也是不甘人后的。但是,各国以为自己是文明人,在被切实指明后,还多少要讲点道理的。说白了就是,伪君子要比真小人好说话。

不久以后,我期待已经的一件事,在日本发生了。

日本是个盛产大米的地方,但是,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开始工业化后,粮食的缺口,越来越大。每年都要在国外,主要是中国和东南亚,进口一定数量的稻米。

自联省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后,联省的大米产量剧增,成为了日本的大米主要供应国。联省的大米零售价,仅为3~4分钱/斤,与日本米价相差悬殊。从联省购买大米,贩运到日本,就能轻易获得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的利润,每年联省对日本的大米销量都在增长,去年大米销量高达31万吨,使日本的米价都降低了1分钱。因为这一时期,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大米的需求也在上升。所以,这样的进口,不是受到鼓励,却也没有被限制。当然,日本也不是没有戒心,据调查,日本已经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然,目前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日本方面有意派人,到枞阳农校学习研究,却被婉言谢绝了。毕竟,该项技术已经成为种子公司赢利的关键技术之一,自然不会轻易泄漏。

而今年联省与北方大战,有意识地加大了对大米的收购力度,并采取措施限制大米的出口。至12月中旬,联省对日出口大米不足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差了近20万吨。而且日本意图干涉俄罗斯内战,正在征兵,也需要大量的大米。再加之,商人囤积居奇。于是,日本的米价飞涨。七月份每升米只卖0。12日元,进入11月份,已经是0。29日元了,许多日本人家都已断炊。

于是,在与日置益紧急磋商后,日方决定从东北撤离部分驻军;而我方决定从储备粮里调拨2万吨,出口给日本。同时,组织粮食,以避免日本的粮食缺口进一步扩大。当然,我也借此对日本施加了压力。要求其加快谈判速度。

要知道,中日盟约的缔结,必然是一个秘密条约。可以想象,如果此条约泄漏,欧洲国家议会讨论的,将不再是“美国威胁论”,而是“黄祸威胁论”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欧美等国有“中国威胁论”。而二十世纪初,流行的却是“美国威胁论”。

中日方双方的谈判,是在一个严密封锁的军营里。日方代表团先是由一家日本商行,经地道进入一家国防军的小型补给站,两者相距约280米。然后,乘坐每天经过补给站无数车辆中的一辆,进入国防军军营内部。然,无论如何保密,总是夜长梦多的。双方试探这么长时间,基本的谈判底限,也都大致清楚了。现在,只是在讨价还价,谋取更多利益而已。

11月7日,一个师团的驻华日军开始分批撤离到朝鲜。

11月8日,部分大米装船,运往日本。

但是,这批粮食到达日本后,只有少数流入市场,大部分被与寺内正毅内阁有关的神户米商瓜分了。粮食价格略一停顿,继续上涨。

12月初,大米每升价格涨至0。38日元,有些地方甚至卖到0。53日元。〃奇〃书〃网…Q'i's'u'u'。'C'o'm〃而日本女工的平均日工资仅为0。4~0。5日元,也就是说,辛苦工作一天,却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要说养家糊口了。

12月23日,富山渔妇们与警察爆发了激烈地冲突,有数名警察和数十名渔妇受伤。

12月24日,受此鼓舞,邻村将米店抢劫一空。

12月29日,电信司技术处(密码破译中心)传出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终于破解了日本与日方代表团联系的密码。

正文 第60章

在我忙于国内的的时候,世界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这一时期,两场影响很大的战争,仍然继续。

欧战的大局已定。9月初,协约国建造船舶的总吨位,首次超过了德国潜艇击沉的总吨位,正式宣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失败。众所周知,德国的败局已定,只是看德国还能够坚持多少时间而已。

在美国参战以后,美国提供了大部分物资和经费。在全世界的造船活动中,多是由美国买单。中国和日本都对本国的造船业,提供了高额补助金。从而使两国的造船业,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承接订单。其中,日本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强有力的主要潜在敌人。而中国与美国关系一向良好,近期越发的密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没有威胁美国的可能性。所以,中国的造船业,理所当然地在这个庞大的蛋糕上,分得了相当可观的一块。其它的物资采购,毋须多说,也是与此类似。趁着欧洲国家忙于战争,中国在这场最后的盛宴中,取得了除美国以外的,最大最美味可口的一份。

俄罗斯的内战如火如荼。

9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得知,苏俄在德国的要求下,准备将其囚禁在战俘营,遂在马林斯克——车里亚宾斯克一线发动了暴动,并在俄国白卫军的协同下攻克了奔萨、新尼古拉耶夫斯克等许多城市,占领了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以及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的西部地区。

此前,俄临时政府海参崴地方自治机关宣称,布尔什维克势力迅速发展,要求协约国派舰队相助。英法邀请日美一道出兵远东,日本则试图单独出兵西伯利亚,并为此在协约国间进行活动,结果英法赞同、美国反对,日本的企图遂失败。但美国还是与各国一道,派军舰驻扎在海参崴。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暴动后,美国改变了先前的主张,提议日美两国共同出兵,然日本内部此时又发生了分歧……经过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斡旋后,日军贪婪卤莽的行动,恶化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并引起了各国的担忧。此时此刻,国防军已经一统中国北方。于是,美国就邀请中国共同出兵,

我由芮恩施那里受到邀请后,考虑一下,就决定出兵。只是,我没有像美国希望的那样,派出大量的军队。我本来只想派出5000军队,意思一下,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我不得不增加到一个团,最后,派出了一个万人的加强团。

我对疑惑的芮恩施解释说:“保罗,我很高兴,中国能够为国际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你也知道,我目前的情况。中国正处于统一的关键时刻,‘攘外必先安内’,我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的”。

芮恩施表示了理解。

理解不理解,我也没有办法。难道我能告诉他,时机还不成熟,俄罗斯还不够虚弱,过两年还会有大旱灾和大饥荒。再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与人分享西伯利亚,那是中国下个世纪,乃至下下个世纪,最宝贵的财富。

1919年1月2日,寺内政府屈服于美国压力,发布了出兵宣言。

随即日本派两个师12000人的兵力,开往海参崴,中国派出10000人,美国派出7000人,英法合派5800人,日本取得联合远征军的最高指挥权。

日本陆军在海参崴登陆后,擅自行动,深入西伯利亚,先后占领了滨海州、阿穆尔州和外贝加尔州,及赤塔、尼古拉耶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思克。到2月底,出兵西伯利亚的日军已达7。2万名,超出原计划出兵人数的5倍,日军占领东西伯利亚南线全境。

这样一来,日本政府的承诺,就荡然无存,直接形成了“双重外交”,美国立即提出抗议,中国也提出了严重抗议。原来支持出兵的元老和国内舆论也转向反对。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月5日,富山抢米的消息,在报纸上报道以后,骚动迅速蔓延到日本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各地民众纷纷夺取奸商粮店,捣毁富豪住宅,袭击警察署,进而焚烧建筑物,很快转变为暴动,许多地区的群众和警察发生流血冲突。流血冲突不断加剧,并在一周后,达到高潮。据统计,此次骚动参加的总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日本政府出动军队,进行了血腥镇压,被捕民众多达数万人,其中有几千人被判处各种徒刑。

由于此次骚动从抢米开始,日本人称之为“米骚动”。

因为这两件事的影响,寺内正毅遂以“米骚动” 为由,于2月29日辞职,继而成立的原敬内阁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撤兵。

对于原敬而言,寺内正毅临下台前,总算干了件好事,就是签署了同中国的《同盟密约》。《密约》规定:中日之间,结为秘密同盟;中国的海军规模受到限制,战列舰的总吨位,不得超过十万吨;日本陆军的规模受到限制,常备陆军总兵力不得超过15万——即12个师团,也就是说,日本陆军需要裁军5个师团;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总兵力不得超过一万;日本的发展方向为太平洋、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中国的发展方向为中亚和西伯利亚;双方均须为对方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中国尊重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和地位;日本尊重中国在东北的主权;……

此外,日本决定,再次撤离了一个师团的陆军回国,稳定国内的局势;而中国提供5万吨大米,出口给日本,以缓解日本的大米缺口,缓和日本的形势。同时,中国应筹集15万吨以上的大米,以备《中日友好条约》签署后,快速供给日本的需求。当然,以上的种种,中方只提供货源和方便,具体采购由日方自行处理。

不管怎样说,这些事件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中日间谈判的进展。

2月25日,日本率先承认安庆政府为中国政府,决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别外交关系。

同日,中日签署了《中日友好条约》。

这是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废除领事裁判权;废除日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中方以两亿元的代价,赎回南满铁路及相关的一切权利;日本限期撤离驻扎在东北的驻军;双方结为贸易伙伴,向对方开放市场;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降低彼此之间的关税——为通常关税的一半;日本同意并支持中国关税自主;……

同日,黄庭芳被任命为第一任中国驻日大使。

《中日友好条约》的内容传回日本后,其国民深感失望。许多日本城市下半旗,以抗议和约内容,许多日本人缠着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