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噶撕芏嗵跫M芄坏玫奖本┱某腥稀O衷诘谋本┠睦锕说蒙隙砺匏谷绾稳绾危匀缓敛焕砘帷S谑牵诳疾炝酥泄问坪螅斩硎菇诒阏纷吹桨睬臁

根据某些朴素的道理,我在这种时候,应该想方设法从俄罗斯身上,谋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一直拒绝接见他,只让顾维钧敷衍一下,什么也不要答应。我听说,苏俄使节正在安庆四处活动,想购买一批粮食。这是商业行为,与政府无关,我只是提醒商家,不要收取卢布,小心贬值。

此时此刻,日本是唯一有能力出兵干涉的国家。理所当然,日本的态度,也最受重视。对于中国的政策,日本政府内部存在着争议。现在,亲中派和大陆派争执不下,双方便各行其事。一面联系安庆,大谈中日友好;一面武装北平政府,扶植代理人。具体到中国,就反映在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和日本驻安庆代办小幡身上。日本公使馆设在北京,日置益却常年生活在安庆,而小幡则常驻北京。由于《二十一条》的签署,日置益在国内的人气有所回升,起码没有人喊打喊杀了。但是,“卖国贼”的名声,不时的闪现成为日置益的头衔。所以,日置益也曾很是苦恼。于是,我就鼓励他,“我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中日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同利益,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日置君的苦心,到时候自然会被国人所理解”云云。使日置益坚定了信心,坚持“亲中”不动摇^…^。

日置益很关心我的承诺,我也再次表示一定信守承诺。但是,中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是一定要废除的——平等方存在同盟。日置益对此也表示出了理解,同时,告诉我日本民众恐怕很难接受。我就说,“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沟通,想办法解决了。其实,给予日本贸易嘴惠国待遇,还不是一样?”

其余的,就要日置益与日本国内解释了。能否最终实现,我已经不太担心。事情就是如此,日本不能够吞并中国,自然就只能与中国合作。至于其间的冲突,我并不放在心上。以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最差,也能够与日本打个两败俱伤。也就是说,中国的独立不成问题。我的最低目标算是达成了,心情当然不会那么担心了。

顺便说一句,我送了一筒“大红袍”给日置益,日置益表现的感激万分。我有点恶心,但挺住了,恰到好处地表示,不必客气。

国内各省实力派人物的态度,也有了明显好转。广东、云南和贵州之间,加紧了联络。有消息指出,孙小山又秘密出现在了广东。这个,不管他,不要看他现在闹的欢,早晚给他拉清单。四川的战事,在短暂的停顿之后,再次激烈起来。看来唐继尧野心还是很大的。广西陆荣廷代表已经表示,希望加入联省,目前正在谈条件。其实,来谈条件的,何止广西一家,多了去。中国政府实际控制的,有二十二个省份,现在安庆的代表倒有四十几位,上述几省的都有。

我没有接见所有这些代表。只是让人接待他们,记下他们的条件,再慢慢加以讨论。能见到我的代表,数量不多。大体说来,有山西阎西山的,辽宁张作霖的,广西陆荣廷的,以及南方及陕西等地的几个代表。

现在,比较重要的,要算广西和山西的来人。广西的原因已经说过了,这里说一下山西。山西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地理位置。通过山西,我可以派兵迂回,截断北军的退路,以避免战事的扩大,快速结束战争。说句心里话,这一天的军费开支,可要几百万的,早一天是一天。 山西代表景穆,是阎西山的得力幕僚,阎对其言听计从。景穆一口答应了国防军过境的要求,同时,提了几个要求。我的回答也很直接,阎西山的能力是有。所以,阎西山可以在从军,从政两者中,任选其一。然,联省制度,军不干政,政不干军——“你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你不能公开发表你的意见”。从政,可以担任省长,或者某一部长;从军,也会是一实权之职——需要经过学习和考核。

8月5日,景穆返回山西,安排国防军通过事宜。阎西山听闻我的条件,十分生气,杯子都摔了,对景穆的许诺很不满意。景穆冷笑问道:“山西军比北洋军如何?”此时,山西军不过四旅,不足三万人,如何能够与北洋军相提并论。阎西山不禁默然。景穆遂道:“此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了,后来者恐欲得此而不能”。

8月6日,冯国璋通电辞总统职;这里提到冯国璋,是因为我在五日后见到了他的密使,其间过程不必详述,冯国璋野心之大,我尚可容;其为人之贪婪,断不能容——冯国璋就任总统竟为区区8万元搞出个“总统鱼”,贻笑大方。所以,其间种种无非敷衍冯而已。

而北平段祺瑞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乃命陆军次长徐树铮统帅北军,把守石家庄、保定和静海一线。

8月11日,李良治率山地第二师进入山西,同行卡车3500辆,携带了大量的装备物资。

8月22日,山地第二师越过大同,袭取张家口,出现在北平侧后,震惊了北平政府。段祺瑞紧急从前线,调动军队回防。北平市民开始离城,躲避战乱。

河南的土匪是个问题。我不喜欢匪徒之类的人物,总觉得他们好逸恶劳,期望不劳而获,不值得同情。所以,我一直以来的政策,对此类人物都很严厉。但是,河南的情况又不一样。豫北和豫中诸县的土地比较肥沃,有时情况还不错,豫西南诸县与此不同,其贫困是惊人的。在鲁山县和宝丰县的一些村庄里,大地主几乎占有所有的土地,地租高达六成。在收成不好的时候,饥民们就吃不成熟的庄稼(吃青)、糠、树皮、苔藓、甚至鹅粪。

丘陵地区的灌溉很重要,所以,在那里挖沟是一种重要的副业。这些挖沟的人,被称为蹚匠。 民国初年,鲁山一地估计就有数万名蹚匠。当工作减少时,成队的蹚匠非常容易变为匪帮,两者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直到鲁山把“土匪”称为“蹚将”。 此外,在河南比较富庶的地区,还有许多秘密社团,红枪会等等,他们是乡村自卫社团。

总而言之,河南的情况乱得一蹋糊涂。每每知道这样的情况,我就能够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共产主义,并愿意为之前仆后继了。无论如何,我很难在河南实行严厉的政策。

我派了五个师到河南,二个山地师,三个新编步兵师。一面以较宽松的政策,要求作恶较少的土匪投降,宣布了“免于追究”的赦免令;一面开始剿匪,收缴武器,维护河南治安。与此同时,我将河南的几路大军都调往河北。

8月23日,国防军在石保天(津)全线,同时展开攻势。

正文 第50章

8月23日凌晨6:00,国防军在石家庄、保定和静海等地,同时开始炮击。

在这次炮击中,国防军集中了口径在100mm以上的火炮1100多门,一直集中轰击了五小时,发射了56万发炮弹。随后,四十万国防军开始全面进攻。想想德国在凡尔登也不过使用1200门大炮,就能够了解,国防军此次炮击的规模了。这样万炮齐鸣、天崩地裂的场面,首次出现在世界上,也不过就是前两年的欧战中。何况这是在亚洲,如此猛烈的炮火,摧毁了一切阻碍。炮击过后,北军的第一道防线,变成了一片废墟,铁丝网、战壕、掩体、碉堡尽成瓦砾。只有少数设置位置极其巧妙,炮火不能及的工事幸存,北军不得不放弃前面的防线,后撤退守。

上午11:00,静海,汪道铭以装甲旅为前驱,开始冲锋。每辆坦克由两辆装甲车掩护侧翼,在步兵的伴随,向敌阵地突击。此次的步炮协同,效果不错,火炮向后延伸,与突击集群的冲锋配合默契,北军在第一道防线几乎没有抵抗,随后,突击集群迅速向敌后突破。这时候,北军已经初步组织起来,开始还击。但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三七炮,甚至七五炮击中了那个隆隆作响的钢铁怪物,却完全不起作用,在坦克的装甲上,碰撞、爆炸、然后弹开了,机枪子弹打在上面,也只是铛铛响而已。

从观念上来讲,东方人比西方人更适合作士兵,因为东方瞧不起俘虏,也就不愿意投降。但面对这样枪炮不伤的怪物,北军士兵像“马恩河”的德军一样,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北军官兵在猛烈的炮火下坚持到现在,其士气不可避免的低落下来,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见某个士兵一声大喊,转身就跑,北军就全线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力挽狂澜,重新组织防御的,古今中外的战斗里,都是万里无一,北军显然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到了中午,国防军已经彻底解决了静海的守军。开始向天津发起攻击,天津守军的勇气,还不如静海守军,他们在“隆隆作响、刀枪不入”的怪物面前,跑的比静海守军还坚决。

下午2:25,国防军占领了天津全境。从开战起,就被国防军海军封锁在塘沽的北洋海军,全军投降。

下午2:55,汪道铭命令国防军第三师向敌后进军,包围保定守军。

下午3:15,国防军海军进驻塘沽。

其时,保定已经成为北平的最后防线,陆军次长徐树铮亲自出马统率守军。徐树铮此人才气纵横、弄权跋扈、好大喜功,却对段祺瑞忠心耿耿。所以,北军虽慌却不乱,国防军断绝了其与北平的联系,却一时也攻之不下。

8月24日,北军突然全军溃散。汪道铭不明所以,遂派遣一部收缴武器,一部追击北军官兵。而主力则保持警戒,以备万一。

上午10:31,北平传来消息,段祺瑞遇刺身亡,北平守军乱成一团。汪道铭命令第五师快速前进,控制北平局势。

下午3:05,国防军进入北平,开始镇压乱军,维持秩序。

8月24日,,北军整师整旅的投降,极少数北军在后撤途中,被飞机轰炸,或者扫射一下,便全军溃散。溃散的北军组成了长长的人流,向北平涌去,枪支、弹药、大炮、机枪,扔得到处都是。这些北军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国防军赶上来,就成片成片的投降了。国防军一时间,真是抓俘虏,抓到焦头烂额。

于是,国防军以微弱的伤亡,再次大获全胜。装甲旅的损失,是三辆坦克,四辆装甲车受损。坦克主要是机械故障,装甲车则是炮弹爆炸损伤,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快就能修复。我对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已经懒得说了。国防军的风格,就是如此了——这是一支“训练象八路样刻苦,战斗如美军般奢侈”的军队。短短的几天,国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消耗了价值2000万的弹药,仅五小时的炮击,就消耗了价值1400多万的炮弹。如果不是战果如此辉煌,我就能把汪道铭给生吃了。

想想,也是怪我,配备如此武器装备的军队,怎么可能很节省的战斗?如果我人手配备一支毛瑟98,打上一个月,也就是几百万元的子弹而已。算了,算了,我多组建些山地师、轻步兵师、丛林师,少装备大炮,自然会省一点儿。

段祺瑞之死,在此后多年里,始终是个迷。一直到几十年后,当事人写了一本传记,世人才了解其中经过。

我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组织的部队,就是特种部队,呃,好吧!我承认,我是希望组织一支特种部队的。当然,结果不是很成功,最多勉强可以算是支特警部队。然后,很有天赋的高剑峰,又加入了自己的体会,训练了我的亲兵。此后,结合了侦察兵的训练,及军体拳等乱七八糟的训练,高扩大了这一队伍。后来,王元瞿在此基础上,整理完善了侦察兵训练方案。并在全军中,精中选精,训练了一批侦察兵中的精锐部队。这时候的人,练武的比较多,会两手的很常见。所以,从这里面选拔出来的人,个个都身手不凡。

前面的行为,属于高、王两人的个人爱好;后面的选拔,则得到了我的大力支持。我在参观训练,及实战演练后,并亲自为之命名——“龙牙”。“龙牙”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始终没有达到王元瞿的希望人数——一个营,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四百人,但是,“龙牙”是旅级编制,就象“龙鳞”一样。“龙鳞”是警卫团,选拔、训练与“龙牙”截然不同,一攻一守。

“龙牙”部队的成军时间很晚,时机又不凑巧。所以,一直也没有能参与实战。只是在与河南土匪、驻军的渗透、交手中,获取实战经验。此次作战,“龙牙”就派出了所有人员,组成许多小组,配合部队的作战,渗透进敌后,进行破坏,或者在前线暗杀敌人高级军官。虽然,“龙牙”部队自参战以来,无论是杀敌,还是破坏敌军补给,都取得不小战果。然,“龙牙”部队的行动,对战斗并没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