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说,我们可以到国外去。笑话!在自己的国家都被人欺负,到了别人的国家里,难道会得到更好的对待?‘拒用美国货’大家都知道的,不就是因为华人在美国受歧视吗?国家衰亡,国人自是会遭受屈辱。

所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切实关系到我们自己,以及自己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不能不为之努力。

兴亡关头,吾等当变革求存。当今世界,共和与民主是发展趋势,我也认为是好的。共和与民主的的好处,我就不说了,有太多的人在说,在座的列位也都有所了解。我只提一个问题,是不是‘共和与民主’了,中国就能富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从民主的实施上讲,中国与西方是不同。中国的社会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之上;而西方则相信‘人生来是有原罪的’。所以,中国的社会体系是以‘道德’为核心的,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法律’核心。这法律是量化的,而道德是无法量化的。举个例子,如果修路,需要征用某先生的土地,大家决定民主一下。是无偿征用,还是每人补偿某先生十圆钱?我想:如果有人愿意出头,‘无偿征用’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有法律限制的话,那就必须补偿某先生了!我们能讨论的只是补偿多少的问题。所以,要实现民主,还要建立一套相对而言,公平完善的法律制度。

而民主又牵涉到民众的学识、见识等方面素质。在欧美,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识字,十个人就有一个完成中等教育,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要下降十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的好,就算是全民投票,民众选择‘帝制’,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是理论上的问题,从现实来看,我们用的是什么?洋枪洋炮!用什么生产?洋机器!

这就决定,我们没有办法与列强相抗争——我们是软弱的,再富也不强。我们是可以买武器,但是,那是平时!是少量的!是昂贵的!而且,卖给我们的武器也绝对不会是最先进的,并且带着种种苛刻的条件。

……

说了这么多,我们落后在哪里?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儿?

考虑再三,我觉得大体说来,有以下问题:

一,教育。我们的教育落后了,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普及程度不够,在欧美,识字的人很多,三个人就有一个识字。且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轻视术科。但是,恰恰是术科的知识需要更多人讨论研究,一起学习,研究其中的道理。而我们没有!我们师徒相传,内外弟子,一脉单传,传男不传女,甚至口口相传,不到临死都不告诉徒弟。一有意外发生,立刻失传!再说,你一个人再聪明能干,能比一百个一千个,你还能顶万人,十万人吗?我们都听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听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百年下来,我们自然落后了。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是无法与众人相比较的。

……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安徽的每个适龄的孩子,都能上学堂,都有机会上中学,上职业学校,上大学。

这就牵涉到第二个问题。

二,农民。安徽的人口90%是农民,不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安徽的问题。农民的生活极其贫困,很多连吃饱穿暖都困难。我们都知道,人饿着肚子,就不会考虑其它问题。快要饿死的人,想都不会想教育。所以,不解决农民问题,我们终将一事无成!

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了,我会在详细的计划完成后,再交给大家讨论的。

三,实业。一个国家没有实业是万万不行的,唐太宗说,‘以千敌万,无它,甲坚兵锐尔’——这‘甲坚兵锐’说明我们的实业强。现在,我们落后了,以万敌千,还屡战屡败。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展实业。发展实业,不是说,只建几个兵工厂,就可以的。一把枪,需要钢铁——就要有钢铁厂,需要铜——就要有炼铜厂。需要火药——就要有火药厂,需要机器,就要有机械厂,锅炉厂,……

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工业体系,要建几百家工厂、矿山。还要建许多技术学校来学习研究它,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赶上世界潮流,成为世界的先进国家。

四,商业。

……

五,军事。没有强大的军队,建设的再好,也没有用。圆明园建的好不好,都给人搬走了。

……

六,政治。孙武说,中国的问题都在于政治,我说,革命尚为成功,孙武还要努力!(笑)为什么?前面已经说过的这些儿问题,难道不是问题。政治问题是中国问题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只是个开始。孙武,哦,现在叫孙小山了。好好的中国人,起个日本名字!为什么说是开始呢?从刚才各位的欢呼来看,满清的灭亡,是指日可待了。但推翻了满清,是不是就没事了呢?我们知道,革命党还没有实力打倒满清,我看最后还是要北洋新军来收拾局面。到时候,这权力之争,可不会是轻易结束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估计是要乱个几年的。

我还没有说到正题(笑)。推翻了满清后,我们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建设!我们不是为了推翻满清,而推翻满清,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新中国,(我停顿一下,大声说)一个‘民富国强’的中国。我们是为了子孙后代不会受到屈辱,不会受到威胁,能够堂堂正正的站在人前,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所有的人都要高看一眼。富民强国,是的,只有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只是其中的手段和过程。然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我们要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从而为子孙建立起一个新中国。

自然,要建立这样一个国家,政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我在安徽的目标是:‘普及教育,兴办实业,改革农业,富民强兵,司法独立,地方自治。’

我今天讲这些,不是为了向大家要钱。(笑)大家不必捂住腰包,我不会抢你们的。(大笑)只要是来源正当的钱都会受到保护,我也不会加税的。安徽的税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请大家放心,钱,我已经想到办法解决了。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子孙后代的安乐,请大家帮帮我!拜托大家了!”

我面对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儿,我泪流满面。

……

要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可这也太伤身体了,下次得换个方法。不知今天有几个会感动?想这么多干嘛,感动是暂时的,最后还是要看实力。

回去的路上,我浮想连篇。

正文 第15章

第二天,新军不再对电报局进行管制。昨天的船只顺流而下,今天应该到南京了,再封锁消息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我通电声明:安庆继武昌之后,宣告起义,成立安徽军政府,人员名单——我没有提伍廷芳,我尚未得到伍的同意。

同时;我向阿庭发送了密码电报,通知“货款备好,开始订货”。

然后,我带着亲兵,骑马直奔枞阳而去。

农民是个大问题,不能不重视。土地国有,那就算了,问题很多。我的打算是暂时的“土地村有”,对,就是阎锡山的那个。“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今天做的,前人早已做过,后人还要继续做。但是,客观条件不同,我的“土地村有”自不会与阎锡山的一样。

具体地说,我的“土地村有”制度如下:

“一,发行有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1)公债年利息8%,价格由政府的专门土地评估员评估——就是当地的时价,政府提供利息担保,2)政府指派村长(三年后公投),帐目公开,村务公开。3)村长如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村民可以向法院起诉,或向上级机关申诉。4)村民参加、退出,全凭自愿——具体参照实施办法。5)公债未清偿前,此土地不得私分。自然也不得买卖,或者外租。6)政府向该村提供若干低息贷款,用于发展生产。……

二,以此村全部土地,成立一集体农场。村民凭劳力换工资,每年所得扣出应付公债本息、村民工资、应付贷款本息和来年所须的资金后,平均分配给各户村民。

三,村民每户至少应提供一名劳动力。但不包括鳏寡孤独,劳动力参军入伍等情况。

……

九,财务制度:……

……”PS:详见细则。

比阎锡山的,更温和些儿。年利8%比地租略低一点儿,考虑到灾荒的情况,又有土地在,地主不会折本,保障了地主的利益;每年付的利息相当于地租,在政府加大投入,并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产量必然会有所提高,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把土地仍还给地主,也保障了村民的利益。风险必然是存在的,只是由政府承担了。

我估计了一下失败了的损失,不由额头冒汗。若非心里有底,我还真不敢如此行事。无论如何,降低风险,是投资者的共识。早在几年前,我就(通过基金会)委托枞阳农校对安徽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评估。枞阳农校那时已经有上千的毕业生,部分留校任教,部分在学校做研究工作。收到委托后,在尽量不影响教学和研究的情况下,派出了大部分工作人员。并将当年的毕业生,也纳入这一工作。枞阳农校希望,顺便做一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然,结果是失败的。

我不是说考察,考察是成功的。考察的资料和研究报告能堆满一个房间,最终的分析报告我也看到了。结论很好:“增加投入,采用新技术后,农业产值可以增加四倍以上”——翻一番,我就不会赔本了,何况是两番。‘失败’指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上的失败,一切现代农业技术均要求有一定规模的土地。而中国的农村耕地被分割成无数不规则的小块,除了施肥、浇水等常识性问题外,适用的现代农业技术很少。

后来,在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如果我管理一个农场”,作为一个课题出现在众人面前。于是,大家开始在纸上描绘“在各种地形地势地理条件下,和一定资金支持下,如何建设一个农场”。最后,形成数十种比较优秀的方案,汇总成集,名字就叫《如何管理一家农场》。不仅如此,枞阳农校还利用各种名目展开培训。所以,马上开办的“农场管理培训班”,一定会让加入的各位学员大吃一惊——大多科目都已经在研究中学习过了。比较特别的课程有,董式“成功之路”、财会等课程——口才与勾通能力也是领导应该具备的。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华源基金会对枞阳农校加大了资金投入,枞阳农校开始扩大招收学生。然而,我算来算去,能用的,也不会超过五千人。难道我要安排一千户人家一个村不成?算了,不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培训班”开办并没有典礼仪式,也就无须剪彩。所以,我只是来看看,宣传下安庆革命,顺便把情况了解下,再鼓励鼓励学员。

农校校长田僼是个做学问的人,与我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简单几句话就把我打发了。我对田僼毫无办法,此人学问极好,正主持杂交水稻的研究。我是万万不可能给他穿小鞋的,只好讪讪的,与农校监督常庆之说话。其实,我来农校并没有多少必要,只是此事干系重大,我不由自主的多关心些儿。常庆之是个伶俐人,很快就让我心情舒畅,也就返回城中,征兵去也。

征兵令、巡警招收训练条令及招工启示虽然已经贴出去了,但军政司主官不在,这样的事情,我还是要多关心的。此外,军政府还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及本年度的捐税——我电令各地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广为宣传,小心有不法官吏从中渔利。

征兵令:凡年龄在十八周岁至二十周岁之间的男子,经体检合格,均须为国服役3年。

招工启示:为振兴实业,今招收大量工人,薪金丰厚,有经验者优先。有意者可与实业司招工处联系,地址:XXXXXX,联系人:XXX XXX XXX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忙着,我军的两路大军也没闲着。

战斗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我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指挥得力,又是突袭,简直全面占据优势。我又不着急——不是不急,我是心疼我的新军,都是按军官标准培养的,牺牲一个我也心痛。所以,我千叮万嘱,不要大意,不必着急,注意减少我军损失。

陈士诚顺流而下,于第二天午夜到达太平,收拢部队,确定方位,在凌晨对江防营发起进攻,以迫击炮为先导,试射之后,十发的急速射,数百发炮弹将军营犁了一遍。然后,陈士诚率队发起冲锋。

陈部迅速的歼灭了两营的江防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一营长,夜宿妓院,闻声潜逃,未能找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