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

按说,每年来华的日本留学生数以千计,安庆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董嫣然在此学习,遇到一个日本留学生是寻常事,结交成为朋友也很平常。

但是,两局的调查显示,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叫伏见宫鸟羽的家伙,出身日本皇室一支,是有意与董嫣然结识的。

‘联姻’,我看到这里之后,忍不住低声诅咒起来,日本鬼子这帮子变态,连美男计都使出来了。

日本人的手段是否下流,姑且不论。联姻确实是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手段。远了不说,董氏与日本皇室联姻,光这个消息就足以影响中日关系了。

况且,董氏影响巨大,如果培养出亲日一系,我也会很头痛的。

甭跟我说无关大局,必要时可以“大义灭亲”什么的,这事说起来容易,没看几个人做过。胳膊肘向内拐,帮亲不帮理,这才是常理

别看联姻用了上千年,办法极老土,但效果依然显著,估计将来也会继续用下去。

这事有些棘手。

考虑再三,我决定与囡囡谈一谈,最好的手段还是从源头堵住。

然,话怎么说,也是门学问。我要禁止她与日本人交往,就会立刻突出某人,反而容易给囡囡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事态发展。

再说,我有什么理由,囡囡可不是个花瓶,她必然要问的。

‘日本人都是变态’,这是我从上百部A片中总结出来的,但这话没法跟囡囡说,说了她也不会相信(废话,换谁也不会相信!)……

左思右想,我对囡囡提了个要求——“你未来的丈夫,只能是中国人”。囡囡淘气的像个假小子,但谈到这样的事总有些羞涩,直到我重复之后,才问“为什么?”

我直接告诉囡囡,“没有理由,就是我的愿望”。

‘事情总是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囡囡的事也是如此。

囡囡很快与某人坠入爱河,在我激烈地反对下……离家出走,与某人一起私奔,远走高飞。

一怒之下,我痛下杀手……’

以上纯属想象,肥皂剧看多了的结果。喜欢迎难而进,不畏艰险,越是劝阻就越来劲,心理上的受虐狂,还是有的。好在我的囡囡不是。

囡囡回答,“知道了”。

董嫣然虽诧异于我的要求,却还是很重视我的态度。于是,事情就是如此了。隐隐约约流露出的一丝影子,转眼间就悄无声息的消逝了。

收到警告的伏宫见鸟羽,在学期结束后,转学去了英国。

……

因此在早餐的时候,我和三女多聊了几句,女儿向来与父亲亲近,她很高兴的与我说起她的未婚夫,说起中青会义务演出,以及他们募捐救济失业者的情形。

囡囡的未婚夫姓周,叫周少川。

周少川,浙江人,出身读书人家,为人儒雅,风度翩翩,是极有名的美男子,学识人品都不错。只是他家境贫寒,年龄也大了几岁。

家境倒不是问题,董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然,年纪大上七八岁,是差的多了点儿。这点儿疑虑,在与周少川接触后,就很快消失。周少川城府很深,机智多谋,就是魄力差了点儿,也是个罕见的人才,我也就随女儿的意了。

中青会义务演出是从夏天开始的一系列演出,音乐会、戏剧、演讲等等。董嫣然是安庆大学中青会的文娱干事,自然忙的不可开交。

这些演出是为了救济失业人员,而募集资金。演出筹集来的资金,自然是杯水车薪。不过,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帮助一个是一个,总比没人理会要强。况且,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本就是中青会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

中青会募集资金后,对安庆市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从而不断招募一些儿携家带口的工人。同时,资助部分家境特别困难的学生。一般地说,学生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还有一定补贴和奖励。高中以上的费用也不高,但危机一来,还是有学生失学。中青会资助的,就是这些学生。

从年初开始,街上的乞丐激增,付不起房租的人干脆到公园里、广场上搭起帐蓬为家,公园的长椅上坐满了失业的男子。学生毕业后没工作,成群结队在街上闲逛,还有人挨门挨户的问有没有零活可作。

民政部的救济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原则与之前说过的一样。

所有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加在一起,低于人均1。4元钱;且家庭财产仅有房屋和家具。符合这两点的,才能的到救济。救济是提供食品,按家庭人口发票,用票到商店去领取食品。

1914年,联省仲裁法庭开始评定“最低工资”。在当时是0。25元一天,这是一个五口之家维持当时“说的过去”的生活所需的最低金额。这一标准被接受为无技能熟练工的最低工资,而技工的最低工资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难度递增。

因为危机,仲裁法庭 1930年 1月把“最低工资”标准降低了 10%,为0。32元一天;合每月8。0元钱。

人均1。4元,就是把最低工资标准再缩减12。5%,而计算出来。如果一家之中有一个人有固定工作,家庭收入就会比超过这一标准。也就是说,不享受救济。

民政部的救济,人均每月在一元钱左右。其中,老人和儿童略多一点儿副食,普通成年人就只有玉米、盐等少量东西了。吃饱倒不是问题,但每天窝头、咸菜就大碴子粥,让生活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

此外,中小学校每天还有课间餐,式样二十年不变,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个包子/面包/烤饼。

在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内阁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使中国经济情况要比美国好很多。然而,在中国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企业破产。

很多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本来就只是勉强维持。如今销售价格一降低,企业立刻变成亏损状态。这些企业本身既信用低,又资金少,技术通常也落后,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中,只好关门大吉,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破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却同样也有大型企业破产。

通常来讲,企业规模越大,产量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也就越有竞争力。在技术和资金上,大型企业也占据优势,一般不会轻易倒闭。

但凡事都有例外,包头钢铁公司的破产倒闭,就是例外中的例外。

1930年2月,包头钢铁公司破产倒闭。消息一经传开,就轰动一时。

周学熙是袁世凯的钱袋子,也是著名的企业家,他与张謇并称“南张北周”,他在实业界的地位可见一斑。“贿选”战争后,我对北平政府官员网开一面,只是在经济上清理了一下。周学熙自然也平安无事。

一年以后,周学熙还趁着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良机,把英国商人欺诈获得的开滦矿务局重新赎回。

那时候,周学熙手下两大企业,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和开滦煤矿有限公司,都是中国极为著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在安徽设立工厂,其生产的“马”牌水泥,占据了中国四分之一的水泥市场。周学熙也因此被称为“水泥大王”。

然而,周学熙在这时候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启新洋灰被刘鸿生的上海水泥公司超越,在中国建材市场中占据份额连年下降,直至如今的七分之一。

这个错误就是投资包头钢铁公司。

周学熙是个很实际的人,他知道帝制在中国已经淘汰,没有前途可言。所以,他与金某人合伙拍下包头煤铁矿,只是为了利用满清废皇室的资金。

当时周学熙看好钢铁厂在中国的前景,一时又筹集不到充裕的资金。这时送上门来的金某人,正是磕睡遇到枕头。那金某人能言善道,口口声声说就是商业投资,单纯的生意云云。大利在前,周学熙便揣着明白装糊涂。

老实说,周学熙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袁世凯一系的人,我都留有余地,满清废帝也就是没收了公共财产,并没有过于追究。再说,联省极讲究证据、法制,板子怎么样也打不到他的头上。先挣钱要紧。

周学熙在商业上的眼光,确实非常人所能比拟。包头钢铁公司总投资过亿元,但开工投产六年后,即收回全部投资。到1929年为止,包头钢铁已经扩建成为年产330万吨钢铁的巨型钢铁厂,为中国第四大钢铁厂。

但是,周学熙投资本钱不多,在包头钢铁公司是小股东,金某人才是最大的股东。起初,周学熙联合其他小股东,还能够在董事会占据多数,金某人也不太管事,双方合作愉快。金某人的一些怪癖,周学熙也就忍了。

然而,有些事情没法忍的。周学熙的目的就是挣钱,他现在没有政治企图。而金某人则不一样。

说到这里,还要解释一下包头的情况。

包头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这里就有城存在,那时候叫九原城。现代的城市雏形出自清乾隆年间,在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自从包头钢铁在这里投资以来,包头的人口就迅速增长起来。

到1925年,生活在包头的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在为包头钢铁工作。民选政治有个特点,谁控制了选民,谁就控制了选举,也就掌握了最终的权利。包钢通过操纵选举,从市长、议员,到法庭、警察局,包头钢铁很快就控制了包头市的每一个角落。谁不愿意为包钢效劳,谁就在包头生活不下去。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在所有的民主国家里,如果某家大公司控制着一个中小城市的大部分工作,它基本就控制了整个城市。在如今的中国,也不是少数,没有十家也有八家。

(董氏)马鞍山钢铁厂控制马鞍山,就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例子。当然,出于种种考虑,董氏在马鞍山十分有分寸,从不插手司法、商业等领域。

但包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也许是金某人处心积虑,也许是过去的历史影响了现在,也许是如今的权力迷惑了金某人。总之,金某人搞了许多小动作,意图完全掌握包头,并切实实现了企图。其后,无数的遗老遗少随之而来,聚集在包头。

一时间包头城里,大辫子飞舞,打千、万福等礼仪随处可见,俨然又换了清天。

此事迅速被报道了出去,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

周学熙开始没有注意,一不小心就发展成这个样子,他立刻就急了。满清废皇室的身份本就敏感,再这么折腾,早晚要倒霉。好言相劝,意得志满的“金贝勒爷”哪里听的进去。周学熙也不可能让他这么闹儿,就强行制止,一来二去,矛盾就激化了。

这事在当时没有发作,因为金某人只是个代理人,他不明白,有明白的,这事也就算了,金某人被训斥了一顿。

这姓金的就嫉恨在心了,他也有一点儿小聪明,你不就是总经理说话算数嘛,我就把你这总经理搞下去,我就说了算。这姓金的岁是代理人,但代理人也是一家人。

周学熙的日子就难过了,人家是大股东,是没有超过半数,但不能成事,他能坏事。以金某人的股份,否决提案绰绰有余。包钢的效益眼瞅着就往下降。再者说来,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而且,包头钢铁、启新洋灰和开滦煤矿,此后在许多重要的政府采购招标中,莫名其妙地便落了下风,周学熙心知肚明,病出在哪里,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合血吞。谁让他自己当初贪小便宜来着?!

1928年初,金某人花了天价,买下了几个小股东的股份,使自己的股份一举超过半数。此时,周学熙早已无意再与金某人争,只是一时还脱身不得。

当天,包头钢铁的总经理就换了人选,改成了金总经理。

金总经理也有几分自知之明,提拔了一堆亲信,公司经营却萧规曹随,没有太大改动。通过垄断包头商业,人为提高物价、房租等手段,当年包头钢铁的利润还有所提高。但这点小提高,怎么会放在“贝勒爷”眼里。

这两年,正值中国股市飞速发展。“贝勒爷”很快就把资金投入股市,股市飞涨,到年底落到他自己手里的钱不比公司分红少多少。可要知道,这位“贝勒爷”是个代理人,为别人打工,分红十块钱,他手里连一块也剩不下。眼看这么个挣钱的机会,“贝勒爷”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贝勒爷”不仅自己投入资金,还挪用了部分公款。但是,1929年财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制止股市的投机过热,中国股市在振荡过后,开始持续回落。这回“贝勒爷”可亏了本。但“贝勒爷”是什么人,中国股市不行,我就到美国去炒股。

美国股市在1929年,正是最后的疯狂,涨幅大大超过去年。“贝勒爷”一见,是心情舒畅,自己坐阵美国不算,又从国内挪了一大笔资金过去……

之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美国股市崩盘震惊世界,金某人稍一犹豫,就被套牢了,血本无归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