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8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台上的士兵们或许不认识蓝天蔚、蒋方震,但是他们不可能不认识赵北,即使是在黎元洪当政的那几年里,赵北的画像仍然占据着政府各部门的显要位置,尤其是在军队里,赵北的半身像随处可见,作为国防军的缔造者,赵北在军队中的声望不是任何人可以消磨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取代的,这一点,所有军人都承认,而且他们也对这位国防军的缔造者充满敬意。

  现在,这位一手建立国防军的开国领袖突然造访这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此情此景使一些火车站的官兵甚至产生了做梦一样的感觉,当然,他们很快意识到,总统真的站在这座火车站上。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欢迎仪式很简单,由炊事兵组成的军乐队演奏起铿锵的军乐,火车站的警卫们行持枪礼,而总统先生则身穿元帅服,在站台上举行了一次小型的阅兵,然后,一辆内燃机动力的机车就缓缓的驶进火车站,紧挨着那列正在卸车的火车停了下来,总统先生带领随从登上机车之后,那辆机车就迅速驶离了火车站,沿着左边的那条铁路支线驶向一处核心基地区。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这辆内燃机动力的机车就抵达了目的地,而在这里,欢迎总统的仪式就相当的隆重了,军乐队穿戴整齐,现场除了军人之外,还有许多身穿白大褂的男女科学家、技术人员,他们显然是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总统来访的通知,然后匆匆赶来迎接总统先生,以致于来不及换上便装。

  “大家辛苦了,为了国家的强盛,你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大漠戈壁工作,忍受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青春,挥洒着汗水与鲜血,用你们的辛勤与忠诚,构建起了国防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国民、中枢政府向你们致以诚挚的感谢与问候。”

  赵北的演说并不长,但是足以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现在的气象条件也不允许他在站台上过多的逗留,很快,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戈壁上起了风沙,在随从和主管官员的强烈建议下,赵北才率领这些科学家、技术人员走进了一间坚固宽敞的全封闭式巨大工棚,就在这里,在那明亮的灯光下,他看到了即将用于火箭发射实验的那两枚火箭。

  “雷鸣”,是赵北为这种火箭的导弹型号确定的正式名称,但是现在,在火箭实验成功之前,这种火箭的研制代号仍旧是“弓箭一号”,以前,赵北曾在照片上看到过这种火箭的样弹,而现在,他终于看到实物。

  实际上,“弓箭一号”已经应该可以称之为“短程战术导弹”了,因为这种火箭并不是那种火箭爱好者制造的无控火箭,这种火箭上安装了自动驾驶仪,这是一套不需要外部信息源就能跟踪火箭本身位置的系统,利用这种自动驾驶仪,火箭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但是这毕竟是这种火箭第一次实弹发射实验,为了安全起见,火箭上没有安装战斗部,只是在弹头上装上了配重和发烟剂,模拟导弹战斗部。

  按照工程技术人员们最初的计划,本次实验应该只是一次火箭升空实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靶场测定火箭坠落精度,但是在赵北的直接干预下,本次火箭实验最终变成了一次模拟导弹发射实验,不仅设立了专门的靶场,而且也计算了导弹的可能坠落地点。

  这次实验是一次勇敢的冒险,也是对技术的一次考验。

  “现在天气不好,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看到外头风沙越来越猛烈,赵北不由担心起来,于是询问一名主管官员,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个季节,这里的戈壁滩上多风沙,不过通常持续时间不长,最迟到下午,风沙或许就会停歇,到时候,再将火箭拖去发射场,起竖之后添加燃料,然后就可以发射,在天黑之前就能完成全部实验。”

  “静态实验你们做了几次?火箭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是多少?火箭上的自动驾驶仪能否保证精度?根据你们的计算,火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是多少?靶场那边联系过没有?测控站那边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雷达和无线电跟踪器是否已经过严格测试?”

  赵北又问了几个问题,也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复,众人都很激动,跟着总统在工棚里围着火箭转悠,此次秘密视察,赵北带来的随从不多,这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不过蓝天蔚、蒋方震是军方高层人物,早就知道“弓箭一号”的研制任务,所以他们问的问题也相当专业,往往需要具体项目负责人回答。

  众人最关心的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火箭制导上面,目前,火箭使用的是液体燃料发动机,燃料为酒精和液氧,燃料在发射前才注入燃料箱,至于火箭的制导,则依靠自动驾驶仪器,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陀螺仪,火箭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国产,有的是基地自行生产制造,有的则是向私人企业订购,这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火箭工业链条,而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基地还设有一所空气动力学研究学院,挑选的学生全部都是全国各大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他们也多少参与了“弓箭一号”的研制任务。

  过去,基地的火箭研制工作由美国人戈达德领导,他为火箭研制项目做出了相当关键的工作,火箭所用的由液氧润滑、汽轮机驱动的离心泵就是戈达德发明的,后来戈达德合同期满,出于保密的需要,赵北没再延长合同,之后,基地的火箭研制工作就改由中国人领导,一开始只是一帮戈达德的学生在负责,众人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并进行小型火箭的实验,等积累了经验之后,利用留学生扩充了技术团队,之后才开始快步前进,从一百公斤级的小火箭逐步发展到五百公斤级火箭,然后是一吨级火箭,五吨级火箭,并最终研制成功了重达十九吨的“弓箭一号”火箭。

  在这一研制过程中,许多配套工程相继展开,从多普勒轨道无线电跟踪器到综合测量加速器,从原始的电子管计算机到高精度陀螺仪,所有与火箭控制、飞行相关的技术研究项目都得到了充裕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实际上,在1933年的时候,一吨级火箭就发射升空了,而从1934年赵北重新执掌中枢开始,这一研制步伐就进一步加快,可以说是一路狂奔。

  当然,目前来讲,“弓箭一号”火箭还不能算研制成功,只有当今天的火箭发射实验顺利完成,并使火箭准确落在选定的坠落区,这种型号的火箭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剩下的就是将其改进为更易于运输、发射的专业战术弹道导弹了。

  在研制火箭箭体的同时,配套的一些研制项目也同时上马,所以,现在展示给赵北看的火箭,就装在专业运输车上,只要挂上拖车,就可以直接拖到发射阵地,而在发射阵地那边,相应的起竖设备和发射平台也已经准备就绪,火箭一到,就可以迅速完成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这只是火箭研制工作的部分,而在随后的导弹研制工作中,赵北已明确要求,基地方面必须完成运输、起竖、发射“一气呵成”的任务,也就是说,要求基地方面研制一种全新的导弹运载平台,这是一种重型运输车,它不仅可以起竖导弹,而且可以充当导弹发射平台,直接将导弹发射出去,并准确命中目标,而且,相应的导弹弹头也必须配套,钻地弹、集束弹、化学弹、特种弹,诸多导弹战斗部必须保证导弹作战任务的灵活性。

  这是开天辟地的伟大工程,参与这项工程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他们很清楚自己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人类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犀利的武器,可以从几百公里之外打击敌人,虽然它的准确性或许会被质疑,但是它对敌人士气和民心的打击却完全可以想象。

  也正因此,当研制人员们与总统一起深入讨论这种新式战略武器的发展前景时,几乎一致认为,这种武器或许代表了未来战争的新形态,而总统更是乐观的认为,如果能够再给这种武器配以更具威力的战斗部,那么,世界的战略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更具威力的战斗部”到底是什么,其实就连现场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无法具体的想象,但是他们中的少数人确实也知道,在距离火箭研制基地十五公里之外的另一处核心基地,现在正在研制一种秘密武器,但是这种武器到底是什么武器,他们却是不知道了。

  这种武器当然是原子弹,导弹加原子弹,这就是赵北梦寐以求的“战略武器”,考虑到现在火箭发射实验被推迟,那么,赵北当然要利用这个难得的空闲时间去看看他的另一个高科技武器团队的进展情况,所以,在火箭基地逗留了半个小时之后,赵北立刻登上那辆内燃机动力机车,率领蓝天蔚、蒋方震等人赶去原子能基地,那座基地代号“苍穹乙”,而火箭基地代号“苍穹甲”。

  第一卷 时代先锋 第1056章 在基地(下)

  第1056章 在基地(下)

  近代以来,欧洲一直走在人类科学进步的最前方,而对原子的研究也是欧洲人开启的局面,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的一些物理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原子可能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同时也意识到,自然界的一些重元素,如镭,可以自发放出射线,而蜕变为其它元素,于是,一些物理学家自然而然的想到,能不能通过对轻元素施加外力作用,而使其蜕变为其它元素呢?

  首先将这一设想付诸行动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9年,卢瑟福就与助手用镭的射线作为“炮弹”,去轰击氮原子核,迫使氮原子释放出了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质子,于是,卢瑟福教授就得到了氧原子。

  卢瑟福教授的实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人工核反应,他成功的用人工的方法将一种元素转变为了另一种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卢瑟福教授完成的这次核反应实验是一次能量的吸收过程,在这一反应中没有能量被释放出来,因此不能用于核能开发,人们也就没有关注,但是卢瑟福教授却依旧继续着他的实验,而接下去的一系列实验也使卢瑟福教授对原子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预言,在原子核内部可能存在质量与质子相同的中性粒子,也就是他猜想的“中子”,他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他的猜想,但是卢瑟福教授并没有完成他的实验,这个实验在欧洲是由居里夫妇完成的,不过当时,他们并未注意到卢瑟福教授当年的推测,他们误以为他们找到的粒子是“光子”,而这个错误很快被一名卢瑟福教授的学生纠正过来,这个人名叫查德威克,他也是一名英国物理学家。

  1932年,查德威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将卢瑟福当年的预言与居里夫妇的实验联系起来,至此,人类终于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一发现为人类利用核能开启了一扇窗口,但是这扇窗口太小,多数人都看不清那窗口之外到底是什么。

  同一年,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建立了一架巨型机器,并将之命名为“当代炼金术”,实验人员用超高电压加速质子,并用高速质子轰击金属锂,成功的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多余的能量,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里看到核能运用的前景。

  但是这一前景在许多物理学家看来却是相当黯淡的,其中就包括卢瑟福、玻尔等一大批走在核物理研究前列的科学家,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这个实验中,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实在是“微不足道”,而且“效率极低”,人类或许永远也不能利用原子的能量。

  这一悲观认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物理学家尚未发现核裂变现象,而核裂变现象对于一位时空穿越者而言,却是再也普通不过的概念了。

  当欧洲的物理学家们正忙着寻找人工产生放射性元素的有效方法时,赵北就已经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向他麾下的核物理研究小组下达了“寻找安全可靠的链式反应途径方法”的命令。

  赵北是个伪军事迷,对许多与军事、武器有关的知识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原理、结构对他而言统统都是迷,他知道原子弹,知道氢弹,但是原子弹是怎么从放射性元素变成威力强大的毁灭性武器的,这本身对赵北而言也是一个难解的迷,他只知道,没有原子弹就没有氢弹,而没有铀和钚,就没有原子弹,他也知道,引爆原子弹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叫“内爆法”,另一个叫“枪式法”,美国丢在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就是这么引爆的,而且赵北更知道,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