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皇商-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切,都归咎于大雍朝立国祖训里头重而重之的一条规矩,那便是外戚不准掌权。

而童家这个自太祖始便一直霸占着徒家后宫的国丈之家,屹立多年始终不倒。哪怕是徒家皇帝几经周折与变动,童家的女人毫无例外的是一直牢牢掌握着老徒家的后宫。这样的本事,也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他需要精准的眼界和运筹帷幄的手段。而这两点全都占全了的童家,真的向外界所以为的那般庸碌无为吗?

而且,最让徒臻引以为戒的则是童家一脉庞大的人际脉络和不声不响便渗透了徒家大半江山的势力——

先头便说过,童家自太祖始到如今被称为国丈之家,这就能说明童家的女人在朝野上下看来是多么的炙手可热。虽然童家本家并无什么优秀的让人刮目相看的男丁。可若是想求娶国丈童家的女儿,其夫婿一方又怎么能真正的昏庸碌碌。

所以经营到现在,童家的女婿几乎囊括了朝野上下大半的世家子弟和寒门精英。他们的儿女又继续联姻,生下来的子女又继续……

所以徒臻真正忌惮的根本就不是童家,而是以童家为首的那些个看似若有若无,低调无权,实则却牵连在一起的,几乎影响了朝廷大半势力的世家贵族们。

蟠儿之前一直埋怨是因为他的不作为而纵容了童家的胆大妄为,恣意挑衅。他也因为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蟠儿。却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没有自己明确的指示下,甚至自己虽然隐隐忌惮着薛家,但态度上却一直表示倚重薛家一脉(毕竟徒臻虽然分化了薛家在朝中的势力,但是对于薛家最牢固的同盟王家和林家却一直没动)的情况下,童家依旧能一呼百应,给薛家添了偌大的麻烦……

蟠儿不是政客,自然想不到当中的猫腻。可徒臻却是从小泡在阴谋诡计以及争权夺利的后宫里长大的。他几乎在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童家的违和感。而作为帝王的那种天生的敏锐和制衡让他瞬间的警惕起来。

毕竟,若是一个真正蠢钝如猪的外戚,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薛之章这个连上皇都警惕不已的老狐狸逼到如此境地?虽说当中肯定有薛之章的做戏和退让,但必须肯定的是,国丈童家也绝不会向大家想象的那般无用。

可惜,即便深明此事,徒臻依旧不能动作。毕竟,童家乃是童太后的母家。而童太后,则是徒臻名义上的嫡母。可以说如果没有童太后这个名义上的目前,徒臻即便是努力一辈子也休想真正名正言顺的成为大雍朝的帝王。

这就是名分,这就是大义。

也正因为这一点,虽然童家在他夺嫡的过程中几乎没做什么,却也依然在事成之后堂而皇之的跳出来分享利益。甚至不顾及各方面的考虑公然向从龙功臣薛家发出了挑衅的声音。

对于童家跳梁小丑一般的举动,徒臻内心原本也是极为厌烦的。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只是想要稍稍做出一种不安的态度,让薛之章心领神会,从而自己将薛家可能带来的隐忧解决掉。绝不是闹到现在满城风雨的地步,甚至差点让他和薛蟠反目成仇。

可童家的恣意蹦跶,却将他的全盘计划给毁了。甚至给他隐隐套上了心胸狭隘,难以容人的帽子。徒臻不确定童家这番举动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

然则即便是这样,徒臻依旧不能追究童家,甚至连一丝不满都不能提。还是因为童家的背后是童太后。

中原自古有云,世上无不是的父母。

徒臻作为一个宫婢所生之子,依仗着童太后的名义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雍朝新一代继承人。那么他刚刚坐稳了龙椅就掉过头来对付自己母亲的娘家,这样的举动,会让自诩仁义道德的文官们指着脊梁骨骂的。

可现如今无法声张,并不代表徒臻要忍气吞声。

所以他勾了勾嘴角。轻飘飘的说道:“皇后不必如此为难,朕虽然刚刚即位,不过现下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一时间倒也不着紧绵延子嗣。还是国事为重,后宫享乐,可以次之。”

童皇后最不耐烦的就是听到那几个野种的消息。听了徒臻的话,气的脸色都有些发白。她勉强的勾了勾嘴角,开口说道:“圣上虽然已经有三位庶子,可是他们的生母实在是太过卑贱。恐怕朝中大臣会有微词的。”

听见童皇后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强调了“庶子”两个字,徒臻好整以暇的勾了勾嘴角,意味深长的说道:“皇后不提醒的话,朕几乎忘了。虽然暄儿天资聪颖,好学勤勉,忠义仁孝。朕也十分属意他,可身份这一关着实不好过……”

说到这里,徒臻微微顿了顿,开口说道:“不如将暄儿过继到皇后的名下……”

“怎么可以?”童皇后一时间忍不住的尖叫出声。看着徒臻微微皱着眉瞧他,立刻尴尬的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臣妾和暄儿的关系……”

“你杀了暄儿的生母,现在将他过继在你的名下也算是还给他一个母亲。暄儿仁爱慈孝,不会记恨你的。”徒臻淡淡说道。“还是皇后仍旧心存芥蒂,不肯接受暄儿这个苦命的孩子?”

童皇后一口皓齿几乎咬碎了,她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下心中的思绪,这才有些硬邦邦的说道:“此事干系重大,可否让臣妾考虑考虑。”

“一切随你。只是皇后向来深明大义,这次也不要让朕失望才是。”徒臻意味深长的说道。

只听“喀拉”一声,布帛被撕裂的响声在寂静的大殿内有些突兀而尴尬,童皇后面色苍白的欠了欠身,开口说道:“圣上朝政繁忙,臣妾先行告退。”

徒臻定定看了童皇后一眼,似笑非笑的摆了摆手道:“跪安吧!”

+++++++++++++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对于这两张徒臻的表现很有争议

在此某八解释一下

本文中的配对是皇帝和权臣

自古以来,这便是一个很拧巴的配对

除了史书上那些粉饰太平的君臣相得之外

大多数君臣之间的相处便是平衡二字

徒臻又是个性格多疑从小便惨遭各种不幸的人

因为幼年的阴影

让他总是有一种不安

这种不安到后来便发展为对于权势的极度渴望以及对自己在意的人极力控制的手段上

与徒臻而言,薛蟠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定数也是唯一的不定数

因为他太在乎薛蟠,所以无法忍受任何因素影响到两人之间的感情

而凭借帝王天生的敏锐,他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薛家的势力强大

这种强大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虽然徒臻相信薛蟠不会做对不起他的事儿,但作为一个帝王,他无法容忍将制衡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心性上,何况薛家八房也不只薛蟠一个人。真正做主的是薛家家主薛之章

~

因此他做出一些举动来试探薛之章,因为他明白以薛之章的老辣肯定会第一时间注意到他的不安

如果薛之章没有任何反叛的念头,肯定会配合他做出最好的举动来安置越发庞大的薛家

毕竟虽然徒臻相信薛蟠,但薛之章的厉害却是从上皇那里耳濡目染来的。

~

只不过童家的顺势而为却成了一个无法预测的搅屎棍,让一件本来可以在君臣默契的协调下不声不响解决的危局变得扑朔迷离却愈发的牵扯广大了

~

而有些同学质疑徒臻对于薛家和童家的不同态度上

归根结底还是这两家的名分不同

~

徒臻出手打压薛家,虽然手段错了,但其本质是想以和为贵,解决一切不确定因素

让薛家没有反叛的势力

从而彻底消除徒臻和薛蟠两人之间的不确定

这种打压是建立在关心则乱,且本质平和的态度上的

虽然手段很二,甚至颇有非议

但却是一个皇帝的本能动作

当然他最后也得到了教训,甚至因为这一次的背叛,让他终其一生都会牢牢的站在薛蟠这边

这是属于一种愧疚之下的示弱

~

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大概是说如果一个人真正在意什么,犯了一次错后会加倍补偿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算是小小的剧透)

某八安排这一段也是为了后来薛家的转型做铺垫o(∩_∩)o~

~

而童家是太后的娘家,徒臻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的大义和名分便因为他是童太后的养子

所以徒臻虽然各种瞧不上童家,但绝对不能出手打压

否则就是不孝,就是忘恩负义

~

古代士大夫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言论,

却也有百善孝为先的标准

~

所以徒臻即便是再不满童家,也绝对不会轻易的出手对付童家

除非童家犯的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忍受的——

谋朝篡位,简称造反。

~

写着一段主要想突出是人都会犯错,两人的感情也绝对不是顺风顺水一点儿风波都没有

其中交杂着利益和权势

只不过最终还是感情战胜了一切,两人相扶相持的走到最后

~

从稚嫩的君王和不管不顾的闲人最终成为千古一定和运筹帷幄的贤臣

~

只不过某八文笔有限,没有将这种矛盾展现出来o(∩_∩)o~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直到童皇后气呼呼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养心殿内;薛蟠才挂着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脚步轻浮的走了过来。

伸手拍拍徒臻的肩膀;薛蟠一脸坏笑的赞道:“说我牙尖嘴利;你自己也堵得别人直翻白眼的。恐怕这位皇后娘娘回宫第一件事情,就是抱着枕头大哭一场吧!”

徒臻轻笑,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他觉得童蔓儿出了乾清宫后去笀康宫报道的几率更大一些。

薛蟠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你真的要将大皇子记在皇后的名下吗?”

徒臻挑眉笑道:“有什么问题吗?”

“我恐怕你儿子会被人虐待。”薛蟠自打知道童皇后出手害了徒暄的生母后;对她的印象便一直不好。又想到之前徒臻在童太后身边的谨小慎微,不由得爱屋及乌的说道:“其实暄儿现如今也不错啊!自己住在宜阳宫里,有奶嬷嬷和宫女太监照顾,又有圣上和师父教导。干什么非得凑到皇后跟前;自讨苦吃。”

徒臻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过继到皇后的名下,对于他自己的身份来说也是很好的,至少名正言顺了一些。将来……也不会有朝臣反对。”

“三位皇子当中,大皇子年纪最长,学问脾性又是最稳重的。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那些个大臣也呱噪不出什么来。难不成,你还想着生个嫡子出来?”薛蟠说着,一脸假笑的看着徒臻。

徒臻但笑不语。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如若不然,他也不必费尽心思的想要遣散后宫了。只是有些话也不必说出口来,偶尔享受下蟠儿的小气量,也是不错的。

两人说笑着,又将之前琉球一带安置白银珠宝的事情捡了起来讨论。最后决定将琉球一带粘杆处的大本营经营起来,着重研究一下火炮以及弹药,还有远洋战船的升级。

在假扮海盗掠夺财富之后,尝到甜头的徒臻终于开始重视起这些个先进的武器装备来。一方面投以重资研究开发新型武器和装备,另一方面,也派人在海外四处掳掠先进的科技人才。虽然现如今都不显山不露水的藏在那一片孤岛之上,可多年的步骤已经成型,只等着合适的机会来浮出水面。

这一番筹谋,得知详细状况的除了徒臻也只有薛蟠和林墨之两个罢了。余者即便是薛之章、林如海等也都只窥得冰山一角。

两人商量完徒臻的私房钱,又开始讨论起上皇手中的锦衣卫来。

徒臻从龙案上的锦盒中舀出一方印鉴递给薛蟠,口中笑道:“自父皇荣养后宫之后,锦衣卫都指挥使上官容止便向朕投诚。只是他自弱冠之年便跟在父皇身边,又和父皇的关系不清不楚,朕很难信任他。因此朕希望由蟠儿来接手锦衣卫,蟠儿觉得如何?”

薛蟠闻言,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开口问道:“圣上怎么会想到我呢?”

徒臻轻笑,悉数道:“朕身边看中的大臣们,多在朝堂任职,唯有子毓担任粘杆处首领,高维担任血滴子指挥。着实也分不出旁人来。你总不能叫戴权那老货担任锦衣卫的头领吧!因此除了蟠儿,别人都是不合适的。”

也都是不能信任的。

毕竟锦衣卫本身就是上皇的暗卫,徒臻一时接手,断然不能轻信。若是连头领也不安插个自己放心的人选,恐怕是要如坐针毡了。

想来想去,也唯有蟠儿才合适了。

索性,他手中暗卫众多,也不指着锦衣卫做什么私密的事情。交给蟠儿处理,一则他相信以蟠儿的能力早晚能收拢整个锦衣卫,二则也算是给蟠儿仗仗腰子,省得那些个没羞没臊的老货整日为难着蟠儿。

薛蟠见状,只得笑着接过了徒臻手中的印鉴,开口说道:“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徒臻接口道:“随你折腾便是。”

说话间,戴权又进来询问是否摆饭。薛蟠两人这才注意到时辰不知了。徒臻将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