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三千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战三千里-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好!说得好!”他又向祖承训道,“白天与倭兵血战,各门攻打激烈不克,你是怎样一举率先攻占城门的?” 
“赖大帅妙计,末将统领本部军马扮成朝鲜友军,趁倭人轻视之际,一举攻上城去!” 
“嗯,虽是我面授计宜,也亏得你悍勇异常,只损折了百十人就攻上含毯门,很好。不过,倭贼怕是不服气啊,说不定背后正骂咱们不敢堂堂正正地和他们作战哩。” 
“好么,就许他们躲在城头居高临下地打咱,不许咱们用计攻城?若论堂堂正正,倭子们怎么不敢把队伍拉出来和咱们野战呢!” 
“当然不敢,因为当时咱们人多嘛,哈哈!” 
李如松大笑着返身回坐,又道:“诸位,本帅再问一句,今日攻克平壤,流血打仗、冒死冲杀的是谁?” 
“是我们哪!”众将齐声应道。 
“不错!两军对阵,殊死拼斗,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得靠勇猛和谋略,而不是假道学。战争是残酷的,杀掉敌人,保存自己,这就是我们武人的道德!我们不但要取得胜利,还要活下去!当我们饮着敌人的鲜血庆功时,那才是我们功德圆满的时刻!” 
李如松说到这里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今天,我最高兴的不仅是攻克了平壤城,还在于攻打这座坚城时,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我们用智谋麻痹了敌人,用勇猛打败了敌人,当我们踩着倭贼的头颅高歌畅饮时,谁敢说这样的胜利是不道德的呢?这样的胜利,是光荣的胜利,是伟大的胜利! 
“作为一军总帅,指挥作战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战争场面的华丽堂堂,而是为了不负圣恩,不负众将士的信任,坚决果敢、精心谋划,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来取胜。兵者,凶器也,若是和奸诈凶残的倭人论仁义道德,派个秀才来好了,或是派些蛮夫去死拼,又何必让我李某来朝鲜讲打讲杀?” 
“不错,打仗就要千方百计地打胜仗,这可不是搭台子唱花戏!”众将听了连连点头。 
“来!我敬诸位将军一杯!正是倚仗你们坚忍不拔、勇猛作战的精神,我大明军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好汉子,真正的武士!我李如松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我先干为敬了!”李如松拿了一个大盏,斟满酒,仰面倾了下去。 
“好啊!谢大帅,干了!”众将胸中热血沸腾,一齐举杯。大伙说笑着,将帅同心,尽情地畅饮这胜利的美酒。 
柳成龙看到这热烈而阳刚的场面,心中也是大为感动。这才是真正打仗的人啊,对付凶残奸诈的倭兵,只有同样凶猛狡猾的明军,才是他们的真正对手! 
“在城里过了正月十五,我们将要跨过大同江,向南进发!”李如松嘴里喷着酒气,可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明亮,丝毫没有一点酒醉的意思。 
※ ※ ※ 
正月十二日,朝鲜,王京(汉城)。 
得到小西行长兵败平壤的消息后,侵朝倭军总督宇喜多秀家急忙招集有关将领开会商议对策。经过激烈的争论,主战派占了上风。 
会议决定,全线撤退到王京,集中兵力以便与明军决战,17日,小西行长率败军退至京城,18日开城日军撤回,慑于明军南进的威胁和朝鲜敌后义兵的不断袭扰,平安、黄海、江源各道日军纷纷后撤。 
至此,聚集在汉城的日军共有小西行长第一军团残部,加藤清正第二军团一部,黑田长政第三军团一部,岛津义弘第四军团主力和宇喜多秀家亲率的第八军团全部,总兵力接近4万人,日军磨枪砾刀,严阵以待明军的到来。 
与此同时,日军老将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15700人和羽柴秀胜的第九军团19200人也日夜兼程赶往王京与日军主力会合。 
在明军主要突击方向,形成了一比三的兵力优势,而明鲜联军因为消息不畅通和缺少有效的侦察手段,并没有及时得知这个重要的情报。 
19日晨,从大同江南返回平壤的朝鲜流民传言倭兵畏惧明军的武力强大,已经从开城等地撤军,王京倭兵主力不日也将渡海逃走,朝鲜大臣柳成龙听说后非常高兴,连忙备马来到李如松驻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李如松半信半疑,心想敌人侵朝蓄谋已久,难道真的会因为一次作战的失败就放弃全盘侵略野心吗?似乎不大可能,不过无论怎样,我军继续南进打击倭贼的决心不可更改,流民传言不可尽信,但也不排除倭贼胆寒,准备逃走的可能。 
心里这样想着,已有了计较,将柳成龙送走后,他下令击鼓聚将,先令参将李如柏统1000骑兵立即过江,奔赴开城,如果确信日军已经逃走,火速派人来报。李如柏接令出营,率兵过江去了。 
接着下令各营主将整顿粮草,拴束鞍马,准备开拔过江。到了下午申牌时分,李如柏的军使赶回平壤,报告说日军主力果然已经从开城逃走,明军追击残敌,斩首300余个。明军轻易就攻占了开城,不禁让李如松大喜,立即派副将孙守廉率2000骑兵过江增援。(注:开城是朝鲜北方重镇,曾经长期作为朝鲜国首都,称为开京,1394年,李成桂才将都城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俗称王京。) 
24日,李如松留下副帅张世爵率军7000镇守平壤,自己亲率明军主力21000人,朝鲜军8200人渡过大同江,抵达开城安营扎寨。 
当晚李如松来到中军大帐,聚将议事,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看大伙都到齐了,他笑道:“怎么样,平壤这一战打垮了倭将小西行长部,听说日本国这次一共派出九路人马侵朝,也就是说,如果要光复朝鲜,咱们至少要打九次这样的胜仗才能做到啊,大伙有信心吗?” 
“当然有信心了!” 
“是啊,倭贼已撤出王京,士气全失,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好时候!” 
“倭子早已胆寒,请大帅下令吧,马上进军王京!” 
李如松摆摆手,止住众将鼓噪,沉声道:“诸位不可轻敌,虽然倭贼吃了败仗,但是并没有丧失全部主力,如果我们因此而轻视敌人的话,就很可能吃大亏。我昨天接到宋经略派人送来的急信,李参军,你给大伙念念吧。” 
参军李应轼答应一声,从袖口里取出信笺念道:“致备倭提督总兵官李如松将军,平壤大捷,可喜可贺,已奏请圣上,嘉奖上下。今闻我军南渡大同江,急欲直取王京,昌以为,前者平壤倭奴虽众,犹属一支,攻之宜急。今各路者总归王京,其势大合,且征伐道途千里,其为当慎视前犹甚。必须待我粮草军火器械并集充裕,然后进剿,方为万全。” 
听李应轼读罢宋应昌手书,众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如松不动声色,任众将议论。杨元出列禀道:“既是宋大人如此说,我军暂时驻开城歇兵待机也无不可。或者先派出哨骑侦知倭贼动静,然后再行定夺。”他话音刚落,查大受抢出来道:“杨将军忒也小心了些,眼见倭兵望风披靡,若是不及时赶杀过去,怕是连倭兵的毛也抓不着了,大伙还怎么立功啊?”见他如此急切,祖承训、李宁等人也是点头附和,杨元只得说:“一切但凭李帅作主,我这也不过是一家之言,查将军所言也有道理。” 
旁边李如梅一直不说话,这时站出来道:“虽然倭寇一路避战撤兵,但是也不排除诱兵深入的可能,杨将军的策略老成持重,依我之见,还是稳扎稳打的为好。” 
“如梅,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李如柏插言道,“俗话说,兵贵神速,倭贼自从侵入朝鲜境内,一路赢得顺手,谁想在平壤遇到我军后一败涂地,哪里想得到诱敌深入这一招?这些个蛮夷还懂中华兵法?我就不信!” 
“二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兵法乃是约定俗成,只要倭兵中有智计非常之辈,就算不通中华兵法,所行暗合兵理也未尝可知啊。” 
游击将军钱世祯也道:“我军虽然是乘胜而来,但倭贼占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且群丑云集,其焰大张,不如暂且歇兵开城等待补给,同时派出疑兵四下布阵,再派人联络朝鲜义兵扰其后路,待倭贼恫疑畏惧时,咱们再重兵进击,当可取胜。” 
李如松听着众人议论,沉吟片刻,问李应轼:“如逢先生有何高见?”李应轼略思索了下,道:“前次攻打平壤,倭兵虽败,但是从作战中可以看出,我军火铳射程不及倭铳,而且再次装填速度慢,倭兵铁炮射程远、射速快,炮手训练有素,比我们要强。还好我军大炮厉害,才占了上风,可是……” 
“怎么?”李如松追问道。 
“可是,经过平壤激战,我军弹药消耗太多,大将军炮和虎蹲炮的炮弹已经所剩无几了,后方补给暂时还没有跟进,如果我军现在就进攻王京,需得把这个因素考虑一下。”李应轼道。 
“嗯,有道理。”李如松捋须点头,环视众将,目露询问之意。杨元见状上前一步道:“大帅,李参军说的不错,倭贼火铳厉害,我军全仗大炮对敌,如今弹药不济,若是贸然进军,恐怕难以成功。” 
“不然,”查大受连连摇头道,“末将认为虽然大将军炮和虎蹲炮不能投入战斗,可是咱们还有别的火器,像佛朗机快炮、火铳、轰天飞炮、明火箭等等,也不见得就输给倭寇,难道只因为没了大炮助阵,凭我数万虎狼之师,就不能够打仗了吗?” 
听了查大受这番话,大多数将领都表示赞同,李如柏分析说:“不错,倭兵火枪虽然厉害,但是需要布成笨拙凝重的枪阵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咱们的骑兵多,只要冲起来了,进行机动作战,一定能打败倭人的铁炮军阵。” 
李如松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心想,二弟随我征战多年也算没有白费功夫,讲起战法来颇有大将之风,这番话正中敌我双方的利弊要害,敌军恃仗火枪凌利,可是如此一来机动性就差;我军骑兵众多,以快打慢,正是兵家要诀啊。 
想到这里他一摆手止住众人议论,站起身:“方才大家所言都有道理,但是或速战或稳守,都应该随机应变,不可墨守成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倭贼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是畏于我军强势,放弃要地退守沿海呢,还是打算集中兵力于王京,和我军决战?” 
李如松看着大家,顿了顿接着道:“我个人认为,虽然敌人遭到沉重打击后可能怯战,但是我军决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可能的软弱上,胜利的根本,终究要靠我们自身的强大和坚韧。我们光复朝鲜的战略意图不能改变,和倭贼作战的决心不能改变,所以不管敌人是战是守,我们都必须前进;歇兵开城,虽然有利我们补充弹药给养,可也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必须趁敌人新败之际,不断地压迫他们、威胁他们、打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把他们赶下海去!” 
李如松最后每说一句,都有力地挥动一次手臂。这手臂像烈烈的战旗,每挥动一次,都让众将心中涌动强烈的求战欲望和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 
正文  第十一章 恶斗迎曙驿
正月二十六日,明军从临津江下游涉过浅滩,进驻坡州(王京北)扎下营盘。奉李如松令,查大受、祖承训率兵2500人,朝鲜防御史高彦伯率朝兵500人当日向汉城方向搜索前进。 
经历过战乱的朝鲜,处处荒夷,沿途不时可见被日军焚毁的庙宇和村落。间或有几个朝鲜百姓,都木然地站在远处观望着这支南进的军队,不敢近前。虽然雪已经不再下,可北风仍像刀子般呼啸着不停地刮着人的面,生疼生疼。 
“高将军,快要到贵国王京了吧?”查大受在马上缩了缩脖子,侧头问道。 
“噢,前方便是高阳郡地界,离着王京差不多还有50里路呢,李大帅只让咱们侦察一下,我看是不是该回去了啊?”高彦伯看了看地形说道。 
“哈哈,50里吗,骑马驰骋,也不过1个时辰即至,咱们这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半个倭兵,看来他们的确是胆寒了,说不定已经逃到釜山了呢。咱们只管前行,怕些什么。”查大受傲然道,祖承训也是个好惹事的,当下连声附和。 
高彦伯见他二人凛然无惧,胆子也大了起来,笑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好了,倭寇性情阴狠,掳掠屠杀就跟吃饭一样平常,我国人民可是让这些家伙害苦了。要知道,倭寇犯境初期我们并不想屈服,也曾做了英勇的抵抗,可是他们的铁炮太厉害了,我军往往还没冲到倭军近前就死伤大半,而且倭军的阵法和单兵格斗技术也比我军好。这次多亏天朝大军来援,总算让倭人知道了天外有天。对了,等收复王京后,我请二位将军喝酒如何?” 
“好啊,当然可以。”查,祖二人高兴的回应着。 
“天气寒冷,咱们现在就喝点什么吧。”高彦伯热烈地建议着,回头摆摆手,跟在后面的护兵赶上来,从马囊里取出一只皮袋。高彦伯接过来旋开塞子:“给,都尝尝,这是本国土产黄酒,非常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