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为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颜为相-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宴席上,萧森主要回忆这段日子钦差的辛苦和功劳,顺便提下自己的配合,最重要是碍于莫忘尘未来驸马的身份,他着实有很多事束手束脚。

萧森说的这些事也不算离谱,赵剑秋就敷衍着点头听着,学江天暮和柳易生那样,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吃上。萧森性子是圆滑些,但办事上还是个能干的官吏,浙江被他管得还算太平,她也不会故意在皇上面前给他使绊儿。

临到宴席结束,萧森着师爷奉上几盒精美的杭州细点:“几个大人难得到杭州一次,怎么也得尝尝当地的特产,也给家人带点回去。”

“这个好。”江天暮率先笑纳。

看也不是什么贵重礼物,赵剑秋也不会不近人情:“如此,多谢萧大人了。”

……

宴后回到所住的驿馆,奶娘冯氏已经照顾孩子睡下,可她自己还在等赵剑秋回来。

“有事吗?”赵剑秋早告诉冯氏只需要照顾孩子,别的都不用她操心。

冯氏看看旁边的柳易生和江天暮,低头不语。

“是不是总督大人给你家老爷送了礼物过来?”柳易生直接猜到。

冯氏脸一红:“来人说这是总督夫人给小姐送点衣料。”她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知道很多礼物其实都是不能光明正大的。

“没事了,我会处理的。”赵剑秋示意冯氏下去,然后邀请柳易生和江天暮,“一起看看萧森送了什么给惜惜?”这猜都猜到了,不光明正大还能怎样?

房间桌上的礼盒有一尺高,里面红的绿的、花的紫的,都是上等细致的江南丝绸,很适合小女孩柔嫩的肌肤。

本来赵剑秋还打算称赞下萧森的细心,但再往下翻,里面居然还有一套黄金锁片和手链脚链,再加上一张一千两的银票,礼物…重了。

看赵剑秋面上有些尴尬,柳易生笑着建议:“不如再去我那边看看,不知萧大人给我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他就不信萧森会不巴结他。

柳易生房里果然有礼物,也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还有两幅画卷,打开看画的是两个豆蔻年华的女子,一个娇媚一个清纯,随画卷展开飘下两张卖身契,想必就是画中那两名女子的。

赵剑秋和江天暮当场捧腹大笑,柳易生到杭州后其实挺规矩的,萧森怎么就知道该送他什么样的礼物呢?

柳易生脸上有点悻悻的,他拉过江天暮:“走,看看那姓萧的送你什么?”

“反正不会是女人。”江天暮说话向来不顾及他人的面子。

不过江天暮的房里的确没什么美人图,萧森给他的只是一张薄纸——杭州郊外的一座绣庄,杭州刺绣可是天下闻名的好买卖,所以算起来,这才是厚礼。

“我哪有空打理什么绣庄,还是交给我大哥好了。”江天暮说是不在乎这份礼物,但也没有退回去的意思。

“萧森并没犯什么大错,不过是性子圆滑,看到莫忘尘是未来驸马的身份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看在他治理浙江还算不错,至少没让杭州被反贼占了,也算功大于过。我们要是不收他的礼,他反而会害怕。”柳易生这是在解释给赵剑秋听。

“那你也决定收下那美人图了?”江天暮笑吟吟问道。

“你喜欢送你好了。”柳易生回嘴到。

“君子不夺人所好。”江天暮笑道。

“那剑秋给你好了。”柳易生不满意她在旁边看戏,往战场里拉人。

赵剑秋微笑:“我女儿有一个奶妈就够了。”跟这些人待久了,口齿上可是比前世利索多了,就不知这算不算好事?

……

回到自己房间,看着桌子精致的丝绸衣料,惜惜可没穿过这样的好料子,而那黄金的锁片看上去就比她送惜惜那个铜制的好看。

这一设身处地,赵剑秋终于明白这贪官是怎么养成的了,只是这金锁片…着实有些烫手…

握着这金锁片,赵剑秋又兴起了给萧森退回去的念头,可这是三个人商量好的,自己又单独退回去,这更不适合。

送礼的萧森应该也没有想到吧?分别送到各人房里的礼物,居然是三个人一起看的,就像是小孩子一样,互相好奇对方收了什么礼物,再展示自己的。

小孩子…赵剑秋忽然释然一笑,自己已经是重生一回的人了,干吗还向前世一样萎萎缩缩过日子,这一世可以经历前世经历不到的风景,也走上了和前世不一样的道路,那就努力适应这个时空好好生活吧,就像小孩子那样重新成长,当然,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良心,这点最重要。

(第二卷完)

(谢谢大家的支持,还有六天PK就结束了,继续求支援,求票求粉红。*^_^*)

第四十一章 选官位

赵剑秋他们终于又回到了长安京城,此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看见光秃秃的树枝,江天暮非常惋惜:“桃子都分完了。”今年风调雨顺,桃子一定很甜。

“等一会儿见了皇上,你找他要补偿吧。”柳易生一点也没有即将面圣的紧张感。

赵剑秋也不紧张,在翰林院中任职,见皇帝可是常事,他们不至于像外省进京面圣的官员那样等在一边胆战心惊,瞧前面排队等着的那个湖广的什么官,听到叫到他后,匆忙间还差点被门槛绊倒。

他们回宫复命的这天也是赶巧,正好是湖广各省官员上京面圣、报告地方政绩的日子,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他们只能和这些人一起坐在朝房等着。

柳易生是广西人氏,江天暮是在湖南长大的,遇上这湖广官员正所谓老乡见老乡,朝房里不便两眼泪汪汪,但谈得热闹还是可以的。

赵剑秋在这里没有同乡,就是回解县时,她也躲着刻意不去卫县,好在当初的“赵剑秋”连进京赶考的钱都得妻子回娘家去借,可见他在卫县也没什么亲朋好友,所以她在解县这半个月也没发生什么上门认亲的故事。

了结了王涛的案子,虽不是自己亲手报的仇,但总归是恶人有了恶报,李老伯一家也能瞑目了,惜惜的存在是个意外,但带给人的心情喜大过惊,新生命代表新希望。

所以本来赵剑秋心情好好的在临走前游览西湖美景,谁知道又让她发现了类似于涂鸦的东西——“暗影”的记号。

怎么杭州也有“暗影”的存在,赵剑秋又担了份心事,可在京城时找不着,在杭州同样也找不到。

如果能看懂这记号就好了,赵剑秋反思前世,那时的自己着实不懂得变通的道理,先知道自己闯了天大的祸事,怕的要死。后来知道被亲人抛弃了,又绝望的去死。

可这样又能换来什么呢,如果不再重生,谁还会记得张小芹是谁,更何况她还连累了无辜。

反观杭州一案中的李杰,当初他是因为一时贪心才被拉下水的,可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他一边虚与委蛇一边暗察动静,正因为他的这份小心才让他逃掉了莫忘尘的灭口,然后以身作饵,戴罪立功,终于,命保住了,亲人保住了,虽然衙门里差事没了,但也不用去坐牢了,江天暮奖励他的配合,还拨了些“伤药费”给他,做些小生意养家应该没问题。

如果当初的张小芹也有这种理智,她也可以假装答应“暗影”,积极参与他们的行动,收集证据、联络时空管理局里应外合,那样好人不用牺牲,坏人也能得到惩罚,才是真正的在赎罪。

现在,她连“暗影”的记号都看不明白,真是白在那里待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

“江大人,柳大人,赵大人,皇上宣召几位大人去御书房。”过来传旨的是大内总管李公公,这位可是皇城内侍第一人,他亲自过来,在旁人眼中可代表着宣和帝对赵剑秋三人或者是对杭州一案的重视。

“有劳李公公了。”李公公可是有品阶的,而且还是从二品(天佑王朝太监最高的品阶),远胜于赵剑秋他们的六、七品,所以可不能因为人家是负责传话的就真把人家当奴才看。

李公公倒是和颜悦色:“几位大人请随咱家来。”

赵剑秋记起刚才被叫走的几个外省官员,好像都给叫人的太监袖子里塞好处了,不知需不需要打点这个李公公,听说太监都很贪。但看一旁的江天暮和柳易生都没表示,她也就不主动出这个头了。

……

离京三个多月,宣和帝没什么变化,既不像当了外祖父的老人,仍然英姿焕发的坐在龙椅上,当然,其实他不过四十岁出头。也没有受不肖女儿的影响,成为一个忧心忡忡的父亲,仍是贵不可言的气派。

赵剑秋把江天暮写好的奏章呈上,宣和帝却是看也不看:“今天也没什么事,朕就听听几位爱卿在杭州办案的经过吧。”

没什么事?皇上是没看见朝房还有不少大臣等着吧?赵剑秋看看江天暮,等着他给皇帝讲述杭州一行的经过,她可不知道宣和帝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皇宫也不是什么言论自由的地方,还是少开口为妙。

但宣和帝偏偏就盯住她:“赵爱卿,你是钦差主使,就由你说吧。”

“遵旨。”赵剑秋只好答应,皇宫也不是随便能说不的地方。

宣和帝还算是个体贴大臣的好皇帝,赐座赐茶然后才听故事。

赵剑秋极力用不带个人观点的语句来叙说事情,先是半路上发现被人跟踪,然后易容改装进入杭州,把唐立武当成突破口,设局让他输钱,唐立武被灭口,公主被绑架,汪浩被杀,保护公主的大内高手看到莫忘尘就是杀人凶手,李杰找上江天暮,大家引来莫忘尘,莫忘尘事情败露自尽,他们在山洞找到五十万一两银子。

当然,长乐公主对莫忘尘的柔情和不舍,赵剑秋不会傻到对宣和帝直说,她相信长乐公主的一举一动,跟在她身边的大内高手们就不得不禀告,实在不用她给皇帝添堵。

就算省略不少,等到说完也用了一个多时辰,这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宣和帝看来对赵剑秋讲故事的水平还算满意,于是宣布留三人吃午饭。

皇帝留吃饭不叫请客叫赐宴,对臣子而言是莫大的恩宠,赵剑秋只有琼林宴上与皇帝吃过饭,但那是大场面,不像这回,就四个人。

不过皇帝这回的午饭还没有萧森的饯行宴丰盛,不过四荦四素八个菜,只有盛饭菜是白玉镶着金边,其做工的大气尽显皇家风度,不是寻常富贵人家能模仿的。

“皇上平时的午饭不过二荦二素,这可是为几位大人特别添了菜。”李公公还特别解释。

于是赵剑秋三人再次谢恩才坐下。

说是一起吃饭,但谁敢和皇上同桌,都是分席用餐,这样算一人八个菜就不少了,皇家厨子的手艺也不差,可惜面对皇上精神上得高度集中,这就难免食不知味了。

这不,宣和帝又问道:“听说你们还去趟解县?”

赵剑秋忙放下筷子,离开座位请罪:“是微臣听说解县出了人命大案,恐与乱党有关,才过去看看的。”她不能告太子的状,也不能说自己和王涛有仇,只能往乱党上扯。

宣和帝倒是也没细追究,只淡淡道:“那解县恶霸的事,今早太子就进宫请罪了。”

听宣和帝口气,应该对王涛也不满意,赵剑秋稍微松口气:“这事多亏了太子派人去解县详查。”闻人方办事的公道她没意见。

“解县百姓莫不感念皇上圣明,太子知过能改。”想了想,赵剑秋又加上这么一句,闻人方事办得漂亮,她就没有了告太子状的把柄,还不如顺水推舟捧一把,她要在这时代生活下去,皇帝和未来皇帝都是不能得罪的。

“嗯,去解县也是你们细心,事关乱党,凡事小心些更好。”宣和帝示意赵剑秋起身,然后就没再提这事,只是说些杭州的风土人情,这点柳易生和江天暮也能回答,席上的气氛总算轻松多了。

……

好不容易午饭吃过,宣和帝说起了正事:“朕说过杭州一案办成之后,六部九卿可以有你们的位子了,那几位爱卿想好去哪儿了吗?”

官位还可以随便挑?赵剑秋和柳易生互看一眼,虽然他们是想好了去处,但也不敢冒冒然提出来。

江天暮却不管这些:“我要桃子。”他就直接伸出手。

宣和帝这回怔了怔:“什么桃子?”

“就是树上的桃子,我们七月份时去了杭州,回来后京城的桃子就分光了,微臣今年第一次在京城定居,结果分水果都没份。”江天暮着实委屈。

宣和帝倒是笑了:“朕当什么大事呢,正好河北深州进贡了晚熟的大蜜桃,李公公,你全都给天暮拿过来,让他吃个够。”找他要钱要官要地什么赏赐的人多得是,可要水果的这还是第一个。

“不用那么多,六个就好了,一天两个正好吃三天,桃子放久就坏了。”江天暮嘴馋但很理智,他家可没有御果库储存水果的条件。

“行,就给他拿六个。”宣和帝吩咐李公公,然后又问赵剑秋,“赵爱卿可想好去哪里任职了吗?”

皇帝点了名,赵剑秋只好第一个回答:“禀皇上,如果可以,微臣想去都察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