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叙。”行者笑道:“早哩!早哩!且去拜上位者。”三藏见一干佛子对他如此恭敬,已然明白,他的前身便是不凡,也不推辞,当下随着行者,直至雷音寺山门之外。
这时却见有四大金刚在门外迎道:“圣僧来耶?”三藏不敢托大,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毕就欲进门,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那金刚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唐僧到了;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宝殿下,报与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
如来早已知晓,如今不过是按照礼数待客,当下大喜,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传金旨,召唐僧进庙。三藏寻规蹈矩,同行者、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如来一一看了,还递与三藏。
三藏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如来端坐殿上,听的三藏要取真经,立即开怜悯之口,发慈悲之心,道:“三藏,你那东土南赡部洲,杀业沉重,罪孽如渊,民众不向善缘,不敬三光,虽有孔氏在立下仁义礼智之教,终究不能助万姓,脱去业障罪孽!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又怕那方之人,愚蠢顽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如来说罢,又道:“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
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二尊者即奉佛旨,将三藏四人领至楼下,看不尽那奇珍异宝,摆列无穷。只见那设供的诸神,铺排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师徒们顶礼了佛恩,随心享用。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
二尊者陪奉四众餐毕,却入宝阁,开门登看。里面有霞光瑞气,笼罩千重;彩雾祥云,遮漫万道。经柜上,宝箧外,都贴了红签,楷书着经卷名目。乃是:《涅?经》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萨经》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虚空藏经》一部,四百卷……,……,……(好多,未避免抄袭之嫌,省略若干经文名称。)《大孔雀经》一部,二百二十卷;《维识论经》一部,一百卷;《具舍论经》一部,二百卷。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听了惊愕,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行者不明锁业,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忍不住叫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
阿傩见了,不敢再索要财物,道:“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就是了。”八戒沙僧见此,耐住性子,劝住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却来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门。逢一位佛祖,拜两拜;见一尊菩萨,拜两拜。又到大门,拜了比丘僧、尼,优婆夷、塞,一一相辞,下山奔路不题。
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他在阁上,暗暗的听着那传经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问:“座边有谁在此?”只见白雄尊者闪出。古佛吩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他再来求取有字真经。”白雄尊者,即驾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之外,大作神威。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283章 上雷音拜如来2


那阵好风。三藏等人正行间,忽闻香风滚滚,只道是佛祖之祯祥,未曾提防。又听得轰响一声,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将马驮的经,轻轻抢去,唬得个三藏捶胸叫唤,八戒滚地来追,沙和尚护守着经担,孙行者急赶去如飞。那白雄尊者,见行者赶得将近,恐他棍头上没眼,一时间不分好歹,打伤身体,即将经包揉碎,抛落尘埃。行者见经包破落,又被香风吹得飘零,却就按下云头,顾经不去追赶。
那白雄尊者收风敛雾,回报古佛去了。却说着古佛正是燃灯祖师,他奉七圣之命,特来设此劫难。当日七圣会商,严明这四人西天取经共有三灾七难,后头还有一场劫数,由七圣共同主持,便是为他四人解释前因后果,点明前身,道成真仙,得了功果这一场。不说这个,却八戒去追赶,见经本落下,遂与行者收拾背着,来见唐僧。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沙僧接了抱着的散经,打开看时,原来雪白,并无半点字迹,慌忙递与三藏道:“师父,这一卷没字。”
行者又打开一卷看时,也无字。八戒打开一卷,也无字。三藏惊道:“都打开来看看。”卷卷俱是白纸。顿时短叹长吁的道:“我东土人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见唐王!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行者稍一沉默,已然明白其中缘由,当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
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贪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又转上雷音去见如来。不多时,到于山门之外,众皆拱手相迎,笑道:“圣僧是换经来的?”三藏点头纳闷,见众金刚也不阻挡,也不如先前那般,层层报告,放开让他进去,遂径直至大雄殿前。行者哪里还管隶书,当下跳着嚷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千辛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索贿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分说!”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
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当下又道:“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
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却才进阁检经,一一查与三藏,三藏却叫:“徒弟们,这番你们都好生看看,莫似前番拿了空本。”他三人接一卷,看一卷,却都是有字的。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收拾齐整驮在马上,剩下的还装了一担,八戒挑着。
自己行囊,沙僧挑着。行者牵了马,唐僧拿了锡杖,按一按毗卢帽,抖一抖锦袈裟,这才喜喜欢欢,到如来之前。阿傩、伽叶引唐僧来见如来,如来高升莲座,指令降龙、伏虎二大罗汉敲响云磬,遍请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立的侍立两旁。
一时间,天乐遥闻,仙音嘹?,满空中祥光迭迭,瑞气重重,诸佛毕集,参见了如来。如来问:“阿傩、伽叶,传了多少经卷与他?可一一报数。”二尊者即开报:“现付去唐朝:《涅?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在藏总经,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与东土圣僧传留在唐。
现俱收拾整顿于人马驮担之上,专等谢恩。”三藏四众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如来对唐僧言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遍礼三匝,承谨归诚,领经而去。
去到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不题。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面朝七圣,封他四人功德,了次大功。”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284章 得真经归东土1


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以云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然后立即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唐僧等身轻体健,当下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往东土大唐国而去。下章,朝七圣功德圆满。却说行者师徒取了真经,随金刚驾风而起,使一阵香风,不一日便将四人送到了东土大唐。
在云端,众人已经渐渐望见长安景象。原来太宗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在西安关外起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年年亲至其地。恰好这一日出驾复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当即登高仔细观望。金刚见长安已到,停在空中叫道:“圣僧,此间乃长安城了。我们不好下去,这里人伶俐,恐泄漏吾像。
孙大圣三位也不消去,圣僧自去传了经与汝主,即便回来。我等在霄汉中等你,与你一同回西天缴旨。”行者道:“尊者之言虽当,但吾师如何挑得经担?如何牵得这马?须得我等同去一送。烦你在空少等,谅不敢误。”金刚道:“前日观音菩萨启过如来,往来只在八日,方完藏数。今已经四日有余,只怕八戒贪图富贵,误了期限。”八戒笑道:“师父成佛,我也望成佛,岂有贪图之理!泼大粗人!都在此等我,待交了经,就来与你回向也。”
当下八戒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领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太宗同多官见云霭上下来的四人,认得为首是三藏,当下大喜,一齐下楼相迎道:“御弟归来了?”言罢,竟然目中隐隐有泪光。三藏见得太宗如此待他,感动至极,当下倒身下拜,太宗搀起,这才恢复情绪道:“这三位,乃是何人?”三藏只只好解释,是途中收的徒弟。
太宗大喜,即命随驾:“将朕御车马扣背,请御弟上马,同朕回朝。”三藏谢了恩,骑上马,大圣轮金箍棒紧随,八戒、沙僧俱扶马挑担,随驾后共入长安。三藏四众,随驾入朝,满城中无一不知是取经人来了。却说那长安唐僧旧住的洪福寺大小僧人,看见几株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内有三藏的旧徒道:“快拿衣服来!取经的老师父来了!”众僧问道:“你何以知之?”旧徒道:“当年师父去时,曾有言道:‘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
‘我师父佛口圣言,故此知之。“急披衣而出,至西街时,早已有人传播说:“取经的人适才方到,万岁爷爷接入城来了。”众僧听说,又急急跑来,却就遇着,一见大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