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妖师宫鲲鹏门下的妖族,地仙之祖镇元大仙门下的注世地仙,幽冥血海的阿修罗族等等法力高深之人都有在大唐国效力,还有那风火岛红云门下,法力更是一个高过一个,如此强悍的实力,使得西方教对函谷关久攻不下,却是形势极其看忧,在这种情况下,定光欢喜佛去与不去区别并不大,不如将其留在身边好生调教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却是更好。
打定主意的准提轻轻一刷手中的七宝妙树,上边放出千朵青莲,自虚空中停的回旋,久久不曾散去,看的定光欢喜佛一阵眼热,却是不知老师为何无缘无故施展若大的法力,正要细问原由之时,只听准提轻轻一笑道:“定光你能有此心,为师甚慰,你虽然已修成丈二金身,结出舍利法相,但是你修行之时,多有取巧之处,致使根基不牢,如今东方道门大法力者齐聚于函谷关下,是以你之修为已不足已去独挡一面,所以我打算将你留在身边,一来传你些保命的法门,提升一下你的修为,二来,我有些想法,今后还需由你去实施,如此,你莫要再做他想,安心在教中修行就是。”
“老师既然早有安排,弟子当遵老师教诲。”定光虽然有些不愿意,却是不敢逆了准提的心思,只是不能到函谷关去,与那牛魔王和三霄的仇暂时是报不了了,遂自心中暗暗发狠:“早晚有一天,定将牛魔王挫骨扬灰,将三霄俱炼成七情姹女,日夜供其淫乐,以解心头之恨。”也许是定光欢喜佛的诅咒起了作用,牛魔王此时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函谷关中有百万大军守护,致使西方教久攻不下,并且损失惨重,这对接替了定光指挥大军的宝幢王佛来说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是以宝幢王佛果断的叫停了攻击,安下心来认真的谋划俱体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宝幢王佛是有大毅力、大智慧的,经过一番研究,宝幢王佛认为,既然在函谷关正面久攻不下,难道就不能再一条通路让兵士转到函谷关背后,隐藏起来,到时里外夹击,函谷关定然再难守住,这翠云山方圆二万余里,如此大的地方,他牛魔王就是把守的再严,也必将有漏洞,若能找到一处路径,将我西方军士运到关内,则大事无忧矣,于是宝幢王佛一边安排人手继续攻打函谷关,迷惑大唐国,一边亲自带人驾云而起,自半空中找寻合适的通路。
二万四千里翠云山到底是不能守的一丝不漏,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幢王佛经过认真的寻找,终于在翠云山与积雷山交界的一处山涧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兵士通过的暗道,这下可把宝幢王佛乐坏了,急忙在此处留下了几人隐匿起来,小心的关注着周围的情况,而自己则回去调兵,让兵士自这条通道转入函谷关后埋伏起来,到时里外一齐攻击,打大唐国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一举将函谷关拿下,如此则大势定矣。
有了这条通道,宝幢王佛开始悄悄的向函谷关内调兵,由于兵士进入函谷关后,需要做为一路奇兵出奇不意的打击敌人,是以进入关内必须得隐藏起来,而宝幢王佛找到的藏兵的山谷容量实在有限,再加上怕牛魔王手下巡山的小妖发现,宝幢王佛不敢动作太大,调兵太多,每次都是几百人、几百人的偷偷的由翠云山进入函谷关,这样十几天后,计有三万精兵进入了关内,三万精兵,用来自背后发起突袭,却也是足够了,宝幢王佛恐怕迟则生变,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只待在山谷中一准备好,便一声令下,在函谷关外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百万的军士便不要命的向城墙上冲,将大唐国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城墙上来,待打的着不多了,再发出讯号,让三万精兵自大唐国背后发起冲锋。
宝幢王佛的计划可谓是极其周祥稳妥,想双方大军自城墙之上相持不下的时候,突然有三万精兵自大唐军背后发起猛攻,生力军的加入,必然使大唐军阵脚大乱,这样不用想也能知道最终的结果该是如何,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宝幢王佛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始终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晴和耳朵,却是六耳,六耳为天地生成,分属混世弥猴,不入十类之中,最善聆听,并且六耳修行九转玄功,法力高深,这听墙角的能力随着修为的增长也是越来越强,是以若他有心,则四大部洲、山川社谡,洞天福地之中的话语都能听到,只是六耳认为自己是红云圣人亲传弟子,乃道门正宗,自持身份,不屑于去做那些霄小的听墙角之事,故而这听天探地的能耐一向不怎么用罢了。
这一次六耳在无意间听到了宝幢王佛的打算,事关函谷关防守,更关乎东方道门气运,老师派自己等人前来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守住函谷关吗,如此六耳可不敢大意,便在此事上留了心,将功力运到双眉正中的那抹姻红之处,将那只竖目打了开来,这只眼晴一开,极为神异,上可观三十三天之上老子炼丹,下可看九幽黄泉阎君审案,洪荒三界诸事莫不在眼中一一呈现,这还没完,六耳又将脑后的六只小圆耳完全立起来,时刻关注着宝幢王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样一来,宝幢王佛在六耳面前便再也不存在什么秘密可守了,在知道了宝幢王佛的所有计划之后,六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云霄和牛魔王,让牛魔王早做准备,以防到时乱了阵脚。
听到这个消息,牛魔王一阵阵的兴奋,一个大胆的计划自脑中成形,牛魔王要借宝幢王佛的偷袭来个将计就计,给西方教一个沉痛的教训,这下牛魔王可忙了起来,忙的焦头烂额,不停的往返于翠云山、函谷关和长安城中,在与李定邦等大唐将军细细商议之后,一个周密、大胆的计划出台了,首先是调兵,牛魔王知道宝幢王佛若是打算行偷袭抢关,则在偷袭之前的进攻必将是百万大军倾巢而出,一拥而上的,必将是最为猛烈的进攻,大唐军队若是抵挡不住,那么说什么都是白费心机,而函谷关中守军只有四十万,天仙、金仙以上修为者不过几百,虽然守城占据优势,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优势都是虚有其表的,是以牛魔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调兵。
首先是翠云山中的妖兵,牛魔王将翠云山中收拢的四十万妖兵抽出二十万,分成四军,每军五万人,第一军由实力最为强劲的孔宣指挥,带着青毛狮王和苍狼等数十位妖王,埋伏在宝幢王佛藏兵的那个山谷通往函谷关的路上,势必将西方三万精锐佛兵斩杀一空,其余三军由罗刹女、金毛、通臂三人各领一军,至函谷关下集结,交由李定邦统一指挥,帮助其守关,而对于翠云山中的防守,牛魔王也不敢大意,二十万妖兵严阵以待,日夜查防,确保翠云山万无一失。
安排好翠云山上的妖兵之后,牛魔王又亲入长安城,面见唐皇李渊,二人在密室之中商议之后,牛魔王带着大唐国一百位金仙供奉,持着唐皇虎符,自禁卫军中抽调了二十万精锐虎贲,也是分成四军,交由三霄、杨戬、羽冀等人统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秘密向函谷关集结,到函谷关后交由大将军李定邦统一指挥,如此,函谷关中兵力达到了八十万,对付西方的进攻当可无虞,只是兵虽然有了,法力高深的战将却是多有不足,于是牛魔王自长安城中,将阐教、截教、妖师宫、阿修罗族等各派势力的驻地走了一遍,事关整个东方道门气运的大事,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们天天在长安城里闲着不是,现在形势紧急,也该各方势力出点力了,别说,牛魔王每到一处,还挺有面子,妖师宫主事之人,妖师鲲鹏的儿子鹏魔王对牛魔王是极为亲近,怎么说牛魔王也是妖师宫出去的吗,在牛魔王说明来意后,鹏魔王毫无废话,立马带着驻地之中近百位妖族高手动身前往函谷关帮忙,阿修罗族更是没话说,牛魔王可是阿修罗族的女婿,算是自家人了,况且到这函谷关来不就是为了帮忙的吗,阿修罗族好战,这一次魔王波旬带了五千精锐前来,每个都有天仙的实力,是整个阿修罗族的根本,却是不可小视,至于阐教、截教更是没话说,纷纷派出教下精锐弟子。
经过牛魔王的一番运作,函谷关上下可谓是各方势力云集,其目的就是为了攻城和守城,攻的为了扩张,守的为了气运,都为大教根本,却是没有谁对谁错,于是自东西方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攻城战打响了,双方箭羽如璜的自函谷关上空落下,西方大印国更是百万大军齐出,有步骤,有计划的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双方自一接触就开始了混战,整个函谷关上下鲜血四溅,喊杀声一片,对于排兵布阵,牛魔王自知比李定邦要差上不少,是以这八十万大军和数千法力高深的修士的指挥权都交给了李定邦,并委托六耳协助李定邦,探视八方,将西方大印军的动向以及大唐方面各路守军的状况随时给李定邦作以提点,自己则带着一军妖兵,守住了一处关隘当起了对战的将军。
李定邦果然不愧为深经百战的战将,面对西方教的大举进攻,有计划的掌控着战场上的节奏,西方教攻的猛,则多派些兵将上去,将西方教的气势打下去,西方教攻的弱,则换防一部分兵将,这样一来,使西方教感觉只差一点就能将城攻下来,却是就差那么一点,但是,宝幢王佛也是沉得住气的,他知道那三万精兵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不能用,而且这一着只能用一次,若是失败了,那么攻打函谷关又不知道该打到什么时候了,于是在李定邦的有意谦让下,在宝幢王佛的深沉之下,双方大军争的你死我活,攻城战变成了消耗战,这对于守方的大唐军来说,对于李定邦来说,在守住函谷关的情况下,能消耗大印国的有生力量,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这场战斗就这么的在相持着,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兵士血洒墙头,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离去,一点一点消磨着宝幢王佛的耐心,真正的戏码就要上演了,宝幢王佛的希望即将破灭。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173章 圣人说,打不过就跑


176、惨胜六耳是天地生成的灵异种类,本体即为六耳弥猴,他若立于一处,将耳朵竖起来,便能听到千里之外的事情,故而称为善聆音,另外六耳生身之时,眉心之处有一抹姻红,乃是天眼,这天眼于囟门接连,若是六耳生身之后不懂修行法门,这抹姻红的天眼将随着六耳的成长而慢慢闭合,最终必将由先天变成了后天的境界,那探视天地的本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可能是因为六耳是天地生养的灵物,得天道眷顾的原因,六耳有幸降生在了风火岛上,并且初一降生就被红云收入门下修行逆天道诀,以天地灵气、灵丹妙药源源不断的洗伐其身,从而才使得那只竖目天眼保存了下来,故而才能查看天地,万物皆明。
在两军对垒,彼此争战不休的情况下,六耳这探查天地,耳听八方的神通无疑是给大唐军,给李定邦安装了一个超级雷达,一个对战作弊器,西方教宝幢王佛每有命令下达,都会传入六耳耳中,并转述给了李定邦,李定邦再根据西方教的目的拿出相应的对策,逐一化解战场上的不利形势,始终掌控着战场上的节奏,对于李定邦来说如此轻松的指挥真是太舒服了,于是宝幢王佛绞尽脑汁谋划出来的战术,在李定邦面前便是一文不值了,故而无论西方教怎么攻,怎么打,始终无法更进一步,始终让宝幢王佛觉得要攻下函谷关只差一点点,却是把头疼的问题都留给了宝幢王佛。
消耗战的伤亡是惨重的,这一点无论是对攻城的大印国还是对守城的大唐国来说都是一样的,惨痛的伤亡不断的消磨着宝幢王佛的耐心,经过多次的试探,宝幢王佛终于肯定了大唐国的战力仅限于此了,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大印国倾巢而出,全军涌上的话,这种相持的局面就会完全稳固下来,如此在接下来的混战中,大印兵士只要能坚持一刻钟,埋伏在山谷中的三万精兵便会自函谷关后方冲乱大唐军的阵脚,抢关而下,则此战胜矣,宝幢王佛仿佛看到了函谷关上飘扬着金色的莲花旗,仿佛听到了大印国士兵的欢呼声,对胜利的渴望终于完全的侵占了宝幢王佛的头脑,也坚定了宝幢王佛的信心。
对于防宝函谷关的大唐国来说,这一次作战决不是一次简单的防守战,根据牛魔王的计划,这次作战要在守住函谷关的基础上,尽全力的耗损西方教的有生力量,要打的西方教断手断脚,打的他在十年内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无力再来攻打函谷关,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李定邦对牛魔王的计划领会的很深刻,是以严格的掌控着战场上的节奏,既使是面对着极大的伤亡,心中难忍的情况下,也是咬着牙的坚持着即定的计划,不添一兵一卒,正是李定邦的这种坚持,成功的欺骗了宝幢王佛,成功的将百万大印国兵士拖到了函谷关那巍巍的城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