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 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百四十四章 “弯路”?

第四百四十四章“弯路”?

大清的十皇子似乎走到哪儿都能创造点历史记录。这不,上下五千年,所有被弹劾之人皆被老十踩在了脚下,只经过了短短一个晚上,康熙案头上的弹劾老十的折子就已放不下了,据事后统计,将各地巡抚滞后的弹劾折子也算上的话,“雪花般”这三个字的形容词都显得过于无力…

若大清也有个人档案之类的东东,怕没哪家人才市场愿意接收老十的档案,亏大发了啊,不知道得腾多少间屋子来存放老十的资料,就算顶着被工商局查处的压力,多收老十保管费,那也没辙啊,谁乐意每月给人才市场交上千的保管费?就这样,人才市场还是按市场价打了三折的呢!

康熙此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然,对康熙来说,仓库不够大完全不是问题,保管费、场地费和人工费也完全不在考虑之中,但问题是。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折子完全大同小异,不仅没一丁点的保存价值,反而还会给后世留下笑柄,但不存吧?这与规矩不符,按要求,所有明发的折子都得存档备查…

最终,康熙还是遵守了规矩,让人搬下去单独放在一偏远的大殿内,准备在自己即将去见祖宗时制造点火灾…

光文案就这么烦人了,可想而知朝堂上的争辩有多让康熙头疼。

本来乍一接到吕宋的两条消息时,大家都凭直觉反对农产品最低价,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大家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了,大炮寄存服务那也是大大的危险啊,试想啊,洋人将大炮都存在老十那了,变得手无寸铁,届时若老十不还他们大炮,他们就是将眼珠子瞪出来也拿老十没办法。

大清的朝臣没那么伟大,自然不会去担心洋船在茫茫大海上的风险系数陡增,而是在焦虑老十一下囤积了那么多大炮,想干嘛?…

所以,第二日,两项政策全被大家用来攻击老十狼子野心了。

老十此时已经不是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战了,深觉对不起九阿哥的老十此时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一意只想给弘政争个好名声,所以。在太和殿上,老十是一点也不示弱,指着群臣字字讥讽,挖苦他们只知道盗世欺名,一个个连弘政的小指头都比不上,让双方之间本来就紧张的关系越发没缓和的迹象,发展到后来,老十骂人祖宗,人家问候他姥爷,遏必隆比顺治好欺负多了…

三阿哥还是老样子,不时的放放酸话,和老十拌几句嘴,四阿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但在紧要关头,总会淡淡的说两句,不失时机的提醒攻击者,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叱责老十的…

八阿哥这回姿态倒放得端正,每次有人攻击这点子不好时,八阿哥就会温言细语的夸夸弘政,颇有吾家有侄儿初长成的自豪感,但是。夸完弘政后,也会告诉康熙,这两个点子好是好,但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执行…既不得罪九阿哥,也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九阿哥自然一如既往的自愿充当润滑剂,负责缓和气氛,但九阿哥也是人啊,这人嘛总是护短的,何况弘政这次怎么看怎么该护,所以,九阿哥经常打着打着圆场就冷不丁的鄙视鄙视旁人的子孙,劝架的不知不觉加入战局了…

以五阿哥为首的一帮皇子继续当路人,所以,在中间起调剂作用的重大职责便无可避免的落到了十四身上,每次老十和人争得脸红脖子粗时,十四便赶紧(插)科打诨,没事找事的高声叫道:“儿臣有事启奏。”没奈何啊,去拉架吧,老十情绪激动,九阿哥时不时还站在一旁帮腔,十四拉不动,而老十的对手就更强大了,十四审时度势,非常识时务的不去激起众怒,只好凭借声高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了,等到散朝的时候,十四的嗓子已经嘶哑的说不出话了,而兵部的大小事务,连扫地的环卫工人工作努力应该褒奖都奏给康熙和大伙儿听了…

结果就是。老十和九阿哥虽然势单力薄,但因占了出生的先天优势,再加上老十独一无二的气势,九阿哥那损死人不偿命的口才,以及十四的敬业,竟然楞让集合了大半朝官力量的控诉方没取得明显的优势…

朝堂辩论大会的闭幕日遥遥无期,这么大个国家,每天有多少事等着处理,这下倒好,整个国家机器无序的跑去攻击老十了…

康熙还没最后拿定主意,因为在等安居岛的密报,做决策嘛,总需要多收集些资料,尤其是第三方资料,所以康熙没一拍桌子,快刀斩乱麻,而是在观察着朝中的势力分布,很遗憾,老十的支持者太少了,如果那些默默站在那不出声攻击老十的大臣勉强划归老十的话。

康熙仔细瞅了瞅,嗯,加起来不到二十个,康熙不忍心再剔除那些真心作壁上观的人数了…不过。对老十的怜悯下一秒便变成了心惊,朝臣里肯定有直臣,这些人姓甚名谁康熙那是门清,剔除这次忠臣外,其他朝老十开火的人背后自然是有人指使的,那么不管他们背后的人是一个或一群,都无一例外的证明,这帮人又重新站队了!

康熙突然感到有些无力,难道自己真的老到让大臣们不顾前车之鉴又去抱新主子大腿的地步了?

有几分英雄迟暮般悲凉的康熙神情中多了几分(阴)郁。

不过,宗室的反应却有些奇怪,庄亲王不用去管他。为了膝下的一双儿女,既不会去拿老十开刀,但也不会与众人为敌,得给孩子们留后路啊,但其他的宗室王爷贝勒竟然大部分都静静的在一旁看热闹,出来跳的没几人…

康熙有些不大明白,到底是爱新觉罗家的人都聪明的选择不(插)手呢,还是全傻乎乎的成了老十的隐形支持者?

康熙瞧了瞧老十,有些拿捏不准,觉得老十其实挺高深莫测的,否则怎么安居岛的探子到现在都还没消息送出来?康熙开始怀疑老十是否在走以宗室包围大臣的路线了…

心情非常糟糠的康熙不假辞色的结束了早朝,一个人在大冷天逛御花园去了。

这一逛便逛了一整天,也不知在那小小的花园里转了多少圈,等他回到乾清宫时,案桌上除了多了些折子外,弘暄的家庭作业也搁上面了。

康熙边随意拿起弘暄的作业,边问道:“弘暄呢?”

太监告知,弘暄没等到康熙,便先去太后宫里了,说是三胞胎今儿在慈宁宫给太后解闷,他去照看一下,待会儿再过来听康熙的教诲。

康熙淡淡道:“宣他过来。”

但当弘暄赶过来时,康熙却只久久的盯着他,没说一句话。

弘暄有些奇怪,担心的轻声喊道:“皇玛法,皇玛法…”

康熙回过神来,揉了揉眼睛,“太后精神可好?”

弘暄道:“挺好的,还夸弟弟们唱的军歌好听。”

康熙有些奇怪,太后可只会蒙古语,军歌可是汉语啊?

弘暄不等康熙发问,便笑道:“这夸奖是弘历讨来的。”

康熙笑着摇摇头,老十家的孩子好似从来都不知道含蓄两字该怎么写,想到这,又看了看弘暄,是啊,连弘暄都直言不讳的说过。爵位可以让给弟弟,但皇位那就另说了。

康熙想了想,问道:“你怎么看弘政上的折子?”

弘暄见康熙态度严肃了些,也敛了笑颜,正色道:“上书房里都传遍了,大家都赞弘政脑子好使呢。”

康熙不大满意,“你怎么看?”

弘暄道:“弘政的法子的确不错,大炮寄存倒可以考虑,但没必要定在安居岛和吕宋,毕竟这两地到广州一带还有些距离,容易让海盗钻空子,倒可以在广州附近找一个小岛,这样立马就可以张贴告示,叫洋人照章办理,反正一来一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不过,弘政制定的章程倒是不错,不用改动太大。”

康熙点点头,还是弘暄务实,一帮朝臣食君俸禄,竟然只知道挑错,压根不去思考如何完善方案,或者说,不愿意完善此方案,打击政敌第一嘛…

“那农作物最低价呢?”康熙又问道。

弘暄道:“这主意其实比大炮寄存更好,毕竟这是关系到天下民生的东西,虽然牵扯太大,不可贸然行事,孙儿觉得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得仔细了,户部应该将荒年、丰年的粮食产量、价格按各县做个详细的统计,朝廷可从中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来试试…”

大炮寄存弘暄算是和康熙想到一起了,但很明显,对于农作物最低收购价,康熙却不认可弘暄的建议:“这种事不试都知道,朝廷没那么多的银子!”

弘暄道:“皇玛法,广州一带的洋行流行囤货,这囤积粮食若能经营得好,朝廷平抑荒年粮价将容易得多,粮价只要不疯涨,百姓的日子便能过得下去,朝廷还不用或只需少拨些赈灾粮。”

康熙想了想,道:“怎么个经营法呢?”

弘暄笑道:“这事没准九伯会有好主意…”

康熙思索了一下,道:“你八伯来负责如何?”

弘暄想了想,“应该也行,如果八伯愿意多问问他铺子的掌柜。”

康熙又道:“那你四伯呢?”

弘暄道:“应该也没问题。”说完,弘暄又道:“皇玛法,不管是哪个伯伯叔叔,这事最终肯定都会办下来,只是看谁少走弯路罢了。”

康熙感叹道:“少走弯路,唉,走之前谁知道那路是直的还是弯的…”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变动

第四百四十五章变动

康熙(摸)不清老十的脉搏。老十更搞不懂康熙的大脑构造。

原本一直口头表示老十差事照旧的康熙竟然在朝堂马拉松式的辩论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突然发了道明旨,让老十到户部当一项目专员,负责全国粮食产量统计工作。

大臣们愤怒了,任人唯亲也不带这样的,难道老十现在不应该被双规吗?怎么还从地方上调中央了?

于是,康熙面前便跪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要求康熙先将手中正在进行诉讼的案子结案后再说其他。

康熙也没发雷霆之怒,早有准备的扔出了第二道折子,命九阿哥前去广州负责找一合适的大炮寄存点,争取早日给朝廷添加一进项。

然后,康熙才淡淡的发了言,说弘政小小年纪能提出这样有意义的议案,实属难得,虽然有不周之处,但瑕不掩瑜,还是该奖,即日起封为贝子…

康熙这么一弄,大伙知道,这两天的口水是白费了,已经表彰弘政了。那么也就间接表明,这两事和老十没什么关系,大家要再要求追究老十的责任,那可就有些不识时务了,康熙可是在位50多年的老皇帝了,又不是初等大宝的三岁小孩,想煽动闹群谏的人闭着眼睛想,也知道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大家虽然有些不忿,但都还是住了口。

不想,九阿哥却头一个跳出来反对了,自己这个当爹的混了小半辈子才捞了个贝子当,弘政这个勉强算得上半大小子的家伙凭什么一步登天,混成和自己同级?这家伙本来就口口声声说瞧不上袭自己的爵,要跟着老十去建功立业,康熙这么一搞,不是明着给弘政长志气吗?

于是九阿哥便婉转的提醒康熙,弘政可是府里的世子,他现在就成贝子了,那自己的爵位传给谁?

哪知康熙却当着众人的面矂了九阿哥一句,“你这当爹的不求上进,还想拦着儿子不成?”

九阿哥的脸才红到脖子上,康熙又对老十道:“十阿哥,朕让弘暄协助你办差,反正这法子也是他想的,你有什么不懂的。别来烦朕,问弘暄就是。”

老十倒不像九阿哥那么觉得没脸,而是好奇的反问道:“弘暄是不是也要被封为郡王?”惹得十四扑哧笑出了声,让朝堂上的气氛一下缓和了不少。

散朝后,九阿哥完全没一丝胜利者的喜悦,以愤怒的眼神逼退了想给他道喜的不识时务者,将袖子甩得虎虎生风,独自一人找地疗伤去了…

而老十也没意外的惊喜,康熙一宣布散朝,便急冲冲的朝乾清宫跑去。

老十不在意康熙一天一个主意的瞎折腾,但总得给自己透个底吧,这个专员期限是多久?半年,一年还是无限期…其木格和安安可都还在安居岛呢!

因此,当康熙告诉老十,差事办好了就卸任时,老十忙求证,他是不是只负责统计数据,见康熙拿眼瞪他,老十也管不了许多,“其木格和安安两母女得孤零零的在安居岛呆多久,儿子心头总得有个数吧。一年半载的倒还好说,万一三五载都还交不了差,那我府里不就成和尚庙了?”

康熙气急,告诉老十,要是嫌府里没女人支撑,要几个,他指几个。

老十也以无赖对无赖,直接告诉康熙,随便他指多少来,全直接拉到庄子上去圈着养,府里不缺粮食!

见康熙想扔折子打人,老十也毫不退缩,放言道:“我招谁惹谁了?先是被莫名其妙拖出来当靶子,现在又莫名其妙要给我弄一堆妾来,我还就偏不宠妾灭妻,我看谁能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