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文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云文选-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才能提高现有地质工作人员的本领呢?这就是必须下决心努力学习。学习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经常总结经验教训。要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特别要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这是使我们减少错误的好办法。个人做事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一种人,犯了错误只是觉得不好意思;另一种人,却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后一种态度,显然是正确的。地质部每年可以召开两、三次这样的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在每一工地上,每一工作岗位上,也应该这样做。要从错误中学习,就必须克服掩盖错误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技术界是存在的,在共产党员中也有这样的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对工作对自己都没有好处。如果想掩盖错误,越怕丢脸就越会丢脸。相反,如果承认错误,承认本领不行,则将来就很可能不丢脸。我们的本领不高,毫不奇怪,是符合于中国的历史情况的。我们能认识这一点,然后从这一点上前进,就会得到进步。

  第二,向左右、上下学习,也就是向同行学习,向上级和下级学习,特别是向下级学习。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开会讨论、随时商量的风气。提出方案,不怕别人指责,因为只有互相讨论,才能使方案更加合理,使工作前进一步。现在,这种互相讨论的空气是很稀薄的,而向下级学习的空气更稀薄。这种现象应该有所改变。

  第三,向苏联经验学习。有人说,我们自己也有很高的文化,在历史上有占显著地位的科学发明。这当然不能否认。但是这些成就,如同锁在仓库里的东西一样,不会因为向外国学习就丢掉的。现在我们应该首先学习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要学习,就要丢掉包袱。我们要面向现实,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考虑问题不能从个人出发,而要从国家建设的任务出发。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只要好好学习,地质界将来一定能产生出杰出的人才。

  要抓紧一切机会,帮助技术人员提高。过去,行政领导人员的工作是有缺点的。一方面,是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没有很好地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工作,没有利用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是对技术人员的某些缺点、错误不加批评,结果对事对人都不好。今后应该改正这些缺点。

  我们面临的经济建设任务是十分巨大的,在工作中一定会犯一些错误。在建设过程中还会碰到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但反革命的破坏和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必须加以区别,也是可以区别的。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历史、工作经历、平常的工作态度等作出判断。

  工作中的错误大致可分两种:一是由于粗心大意草率从事所造成的。避免这种错误的办法,就是小心谨慎。另外一种,就是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对于犯有这样错误的人,应该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得到经验教训,鼓励他们继续前进,不使他们灰心丧气。

  我们承认明年的工作是有困难的。我们要提高本领,增加力量,向左右、上下学习,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只要如此,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你们的责任很重大。我希望同志们努力来完成祖国交给你们的伟大任务!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上的讲话。原载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人民日报》。」

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办法(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
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办法*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上海失业问题的来信收悉。向我们反映新的情况,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感到很好。

  上海的失业问题,的确相当严重。三年以来,上海市委在华东局领导之下,在介绍就业和资遣难民回乡的工作方面,是有显著成绩的。

  上海的失业问题之所以严重,是有历史原因的。在长期战争期间,上海处于比较安定的地位,生活比较容易混,因而各地去的人多,流亡地主及反革命分子等也不断向上海涌进。过去依靠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赚钱的一些奢侈行业,在解放后被淘汰。在经济改组过程中,亦有一些行业要遭受淘汰。因此,上海严重的失业问题,在短期内是很难避免的。从总的趋势看来,在国家经济建设尚未大规模展开以前,要彻底解决上海的失业问题,不是容易的事情。

  对于上海失业问题的处理,在研究了你们的报告以后,我们对情况还不能说完全了解,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

  第一,我们已经通知有关各方面,根据他们计划中对人员的需要,定出一个可能的切实的数字,向上海招纳一些年富力强的青年职工,进行训练。你们所建议的训练建筑工人的数字(从四万扩大到十万),是太大了,建筑工业部门需要不了这么多。分批吸收或特约公私企业分散安置养成工(注「养成工——指旧中国纱厂或某些丝厂招收的主要是女性的童工。入厂时须有铺保和人保。入厂后一般有三至六个月的养成期,在此期间没有工资;期满后须在厂工作三四年,所得工资一般只有正式工的半数。养成工劳动繁重,食宿粗劣,遭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第189页。」)或兴工代赈,经过筹划,可以配合进行。

  第二,对于游民、流氓、兵痞、把头、还乡团(注「还乡团——是地主反动武装。解放战争时期,有些解放区的地主、恶霸逃到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把他们组织成为“还乡队”、“还乡团”等反动武装,随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他们抢掠烧杀,无恶不作。——第189页。」)及反革命分子,应根据中央公安部的计划办理。在未有妥善办法以前,以不集中为宜。至于这些人到垦殖区进行劳动改造,亦应视地方能力来决定,不可贸然举办。

  第三,为了减少新的失业人口,我们同意尽可能维持目前上海的工业生产,但生产数量又必须兼顾全国,否则就会形成此处就业彼处失业的现象。店员方面,在调整了商业以后,情况当可缓和。你们提议,国营贸易机关适当采取特约代销办法,将有利无害而难于维持的小商店加以组织,这是不妥当的。这样做会背上大包袱。工业方面,原则上同意你们的意见。在中央各部的计划范围内,加工订货,尽量予以照顾;上海所需要的原料,适当予以维持。总之,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失业问题与经济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但在目前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即不能用经济建设去迁就解决失业问题。当然,你们所提“请各业务部门在掌握国营经济发展计划时,能同时考虑可能发生的失业问题,并预作布置”,是必须注意的。

  第四,因为上海是各地人口涌进的大城市,根据过去的经验,这边送走了一批,那边又流进了一批,问题是不会那样容易解决的。你们要研究出一个妥善办法,以控制人口之大量流入。目前,至少可建议地方党委,批评某些地方同志盲目鼓励和介绍农民进城求职,并应适当劝阻农民入城。

  第五,为了刺激上海职工以及失业人口之内移,政府今后对于某些地区必需发展的企业,拟适当提高工资;而在上海方面,今后在工资问题上,则不应同样地随便提高。

  第六,作为治标的救济工作,是应该进行的,但对开办训练班则应慎重考虑,既开之则准备留用,否则不要开。在现行救济标准之上,规定一个临时救济办法是可以的,请你们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解决。现在上海尚有救济金约五百亿元(注「这里指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原来流通的人民币。新币一元等于旧市一万元。——第1、29、32、38、51、54、84、94、113、147、158、166、168、190、193、200、212、228、238、260、269页。」),大体可以解决问题。不足之数,可以把劳动就业金调用一部分。明年的失业救济金可以继续征收。劳动就业工作队四千人是太多了,应大大紧缩。为了工作需要,可设一小的机构,编制人员,应包括在市级编制内。

  以上意见妥否,请研究。有何意见,望随时见告。

  *注「这是陈云同志起草的,以他和薄一波同志的名义复中共上海市委负责同志的信。」

粮食要统筹统支(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粮食要统筹统支*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关于粮食的管理和供应,我主张维持原办法,但要克服工作中的缺点,略增地方机动性。如果把由中央统筹统支改为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则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各省为了各自保证自己方面的需要,余粮者必然希望更少调出,缺粮者必然要求更多调入,其结果很可能发生下述两种情况:

  (一)上缴粮不能达到中央要求的数量,使我们处于被动地位。

  (二)地区之间的调剂,因一方要得多,另一方供得少,而不能达成协议,仍然要求中央作决定,甚至形成地域之间互相封锁(此种情况一九四八年在北满注「北满——指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北安等地区。北满的人到沈阳接收,指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由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云率领四千名干部,从北满根据地首府哈尔滨出发,进行接收沈阳等城市的工作。——第26、191页。」,一九四九年在赣浙之间都发生过),市场发生混乱,后果可能更坏些。

  如果本次财经会议(注「指一九五三年六月至八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贯彻执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191、205页。」)或中央主张采取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办法,我提议,为慎重起见,必须先对下述两点作出决定:(一)各大区、各省上缴中央粮食数量(连同品种)的具体方案(我现在还说不出中央究竟掌握多少为好);(二)各大区之间调剂的数量、品种的协议草案。在此两点未确定前,以暂缓实行新办法为稳妥。

  *注「这是陈云同志复周恩来同志的电报。」

对财经工作的几点意见(一九五三年八月六日)
对财经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九五三年八月六日)

  关于物价政策。现在若干种东西的价格偏高,这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有些是主动提高的,如纱布(注「纱布——指棉纱和棉布。——第2、12、30、33、54、85、95、105、111、117、125、136、145、168、193、207、227、284、340页。」)一九五○年提了一点价,一九五一年因为收统销税(注「一九五一年四月,为配合对棉纱实行统购统销,开征棉纱统销税。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的《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告》规定,取消棉纱统销税,并入商品流通税。——第117—193页」)又提了一点价。有些是因为供不应求,如食糖,一九五○年和一九五一年我们掌握的很少,压不住市场,价格就上涨了。有些是因为国营企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造成的。这类东西只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后,价格就可以降下来。我同意一些同志的意见,对降低物价要采取谨慎态度。降下来容易,提上去麻烦。降了再提,就会有人提意见。要分别对待,该降而可降者就降,暂时难降者不要降。纱布对农民关系最大,据东北调查,纱布占农民购买力百分之三十。降低纱布价格,得益的人多,可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今年春曾提出,如有可能,纱布价可以降一点。但要考虑两个问题,即今年的库存和对税收的影响。早先估计到年底可存五十五万件纱,现在计算只有三十八九万件,布也少了,只能有二千五百万匹。如库存不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