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因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因缘-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好了,快走快走,我还要去巡视呢!”没想到卡夏大人也有落荒而逃的时候。枫梦微笑着拉过瑞贝莎,“瑞贝莎,你觉得流泪是件很难为情的事情么?” 

瑞贝莎偏着头想了会,“对于师父应该是吧!她一直习惯把情绪藏在心里。” 

“哦,那我以后教你一首歌,叫做‘大人哭吧不是罪’,下次你就唱给师父听。” 

“哇,枫还会唱歌呢!” 

“小瞧主人啊,想当年我可是。。。” 

迈进铁匠铺,枫梦不禁感慨万千,小约克的五年就在这里渡过,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虽然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来,但闭上眼睛也能把一切勾勒出来。 

迎上来的恰西眼神中有藏不住的喜悦:“师父,不管您是否愿意收我做弟子都请让我如此称呼您!是您帮助我重新拾回信心,是您传授给我锻造的技巧,是您帮我夺回神锤!可以说您对我的恩德是谁也比不上的,我将永远视您为师,愿意为您做一切事情!” 

枫梦微笑,实在很高兴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恰西阿姨能够生活在快乐和喜悦之中:“愿意为我做一切事情么?这可是野蛮人的承诺?” 

恰西坚毅地点头,“师父,野蛮人绝不轻易承诺,但是一旦承诺,即使遭受伤害、背叛、羞辱,都会不惜一切地完成!” 

“好,那么答应我,每一分钟都要快乐地活着!也尝试着和人交往,不愉快的时候就打铁吧!体会大锤的舞动,火星的韵律,放下一切思绪,就在那种韵律中沉静,把自己心中的所有负面情绪就如同锤炼出铁中的杂质一般锤炼出去吧!”恰西似懂非懂地记下了,决定好好在打铁的过程中去参悟。 

佛陀有一个叫周利磐陀的弟子,他愚笨过人,记忆力又是非常差,周利磐陀为此觉得很苦恼。这天他正伤心地在哭着,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问他哭什么,他说自己太过愚笨。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就让他在僧团中帮忙扫地,并教他念“扫尘除垢”四个字,他确实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扫尘”时,他就忘记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时,他又忘记了“扫尘”,教了很长时间才把四个字念下来。从那以后,周利磐陀每天都在寺院扫地,边扫边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由于心念的专注,一段时间后,妄想渐渐减少,无明渐渐减少,无漏的智慧光明也显现出来。后来,周利磐陀因为天天念这四个字的关系,证得了阿罗汉果。一切生活事业都可以利用来修行,打铁也如是。 

走过拍卖行,正看见基得摇动着身体,大叫道:“我要在舞会中狂欢,直到不醒人事!”可怜的基德,他要是知道安达里尔的投影还会再现,不知道会怎么样。 

瓦瑞夫看见枫梦,沉稳地走了过来:“商队己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前往东方的鲁。高因了。” 

“等等!”罗莉娜飞也似地跑来,远远地有一男一女望着这边微笑,看起来是她的父母了。枫梦讶异地望着罗莉娜,这次父母不可能还让她跑出来吧,旋即释然,大概是来和自己告别的! 

“别想甩下我!你这个队长,良心大大地坏了地,我可舍不得几位姐姐!” 

愕然的枫梦望着远处的男女,他们微笑着对自己微微点头,“不会吧!你爸妈就这么甩包袱了?” 

“什么甩包袱!人家是包袱吗?要不要我们来比划一下!”罗莉娜已经开始捋袖子了,瑞贝莎赶紧拉住她,好说歹说,才弄明白,罗莉娜的父母也认识到对罗莉娜的这种呵护不利于她的成长,而且这次回来看到小丫头懂事多了,甚至实力也有了增长,也放心让她和一个能干掉安达里尔的团队一起,就决定让她和枫梦一起行动了。 

“晕!到哪里都会被当作色狼了!全美女队伍啊!这样的队伍男人要不是国王就是奴隶,貌似自己没有当国王的天赋,天啊,救救我吧!” 

在枫梦的哀嚎中,瓦瑞夫的商队踏上了前往东方之路!(第一卷完) 

作者附言:呼呼!第一本书写了一个开头,觉得不好放弃了。这是第二本,决心写完,只是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能写这么多字(过去只出版过专业书籍,写小说还是第一次),更加没想到,居然有人欣赏,还有人赞扬!这让已经做好了仆街仆到街尾去的我非常欣慰和有劲头。更加高兴的是,能介绍一些很好的理念给大家,虽然我学习和修行都是最差的,但是感谢大家的容忍和阅读!再次诚挚地感谢大家! 

懒得放在作品相关里面了,就直接附加在后面吧,有兴趣就看,没兴趣就算了,反正是免费的章节。 

扫地大师周利磐陀 

扫地大师周利磐陀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他反应非常迟钝,连他的父亲都无法教会他世袭的婆罗门宗教习俗。最流行的印度教圣典《吠陀经》,磐陀伽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甚至连一行都记不得。磐陀伽的哥哥鼓励他去求阿难(佛陀的侍者)让他出家。磐陀伽说:“像我这么低能的人不敢奢望能成为殊胜的佛陀僧人啊!我甚至连最简单的鲒偈颂也记不住,每个人都知道太笨了。” 

哥哥很同情地鼓励说:“弟弟,在佛陀慈悲为怀的教义下,社会地位和学习能力并不重要,高贵广大的心量才是最重要的!你一样也可以入门修道的,你自己去找佛陀吧!” 

于是盘陀伽很恭敬地来到佛陀及其弟子阿难的面前,请求成为佛陀的弟子。全知的佛陀洞悉磐陀伽谦卑和纯净的心,就在给孤独园,要阿难尊者为磐陀伽剃度出家。 

阿难教了磐陀伽这么一个偈颂:〃诸恶莫做,使自己免于邪恶的思想,众善奉行,莫执自我;正念,正知,正命,则能免于伤害、烦恼,这就是诸佛教示〃。 

3个月后,可怜的磐陀伽仍然记不得这么一个短短的偈子,而所有其他的新出家众早就把整长经典背熟了,就连当地的牧羊人也都熟知好几个这样简单的偈颂。 

磐陀伽灰心丧气地去见阿难尊者,恳请能给他其他的教法及指示。但是试了几次之后,阿难发现自己还是没法教会他,只好对他说:“如果一个人无法学习并记忆任何事物,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呢?”尊者摇摇头,祝福他之后,就让他走了。 

磐陀伽觉得很伤心,独自一人坐在孤独园外,一直坐到隔天,佛陀发现了他。慈悲的佛陀直觉地了解所有发生的事情。磐陀伽禀告佛说:“世尊,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也不是一个好比丘,这究竟错在哪里?我是有什么恶业吧?” 

佛陀告诉他:“因为你上一世是一个过度骄傲的婆罗门学者。他无情地诋毁其他学者的教义,只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并假称拥有神通。所以这一世你要受缺乏智慧和痛苦。” 

磐陀伽点点头说:“是啊,打我从小时,老师们都骂我蠢笨,像我这样笨的人要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呢?” 

佛陀以偈颂回答他:〃宁为智者所轻,也不受幼童之赞,自知己为幼童,宁为智者;自夸聪明者,实是幼稚笨者〃。 

佛陀决定要亲自教他。他想了想,就要磐陀伽通过勤快的打扫寺院、帮其他比丘擦拭鞋子来清除业障,同时要边扫边念咏和思考两句话:“拂尘”、“扫垢” 

“磐陀伽,你能扫寺院和擦鞋子吗?”佛陀问他。 

磐陀伽回答说:“世尊,我可以学习扫地和擦拭,但我实在记不得那两句法语。” 

佛陀要他跟着自己复诵那简单的两句:“拂尘”、“扫垢”,一遍又一遍地一起背诵。可是当磐陀伽开始扫寺院时,他发现自己又不知道刚才佛陀亲自教他那两句简单的话了,幸而阿难尊者还在庭院,磐陀伽就烦请尊者在他勤劳工作时,能提醒他应该要念诵的句子。在阿难的帮助下,最后,他终于记熟了这简单的偈子,而且能一边扫地一边思维了。扫地的时候没有问题了。可是,磐陀伽发现在擦鞋子的时候,他把刚才能背过的话又忘掉了。耐心的阿难再度教导他。磐陀伽看来的的确确是所有佛教僧人里最迟钝的一个了。 

慈悲的佛陀以他神奇的力量加持,使寺院和比丘们鞋上的灰尘无穷无尽,好让磐陀伽不停地忙。用这个方法,睿智的佛陀增长了磐陀伽的修行。只要还有事做,磐陀伽就会不断地将佛陀的教诲记在心上,到后来“佛尘”、“扫垢”竟变成了他的真言。普通人嘲笑这个愚蠢的家伙,却也不得不感叹他的信心与勤勉。不过,有智慧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比丘,虽然有先天的不足,却仍然在认真地清除业障寻求开悟。 

磐陀伽很认真的工作,按照佛陀的交待,恭敬虐诚地扫地擦鞋。而且,他将佛陀教给他的几个背熟以后,仿佛压抑不住的开始更一步去探究它的意义。寺院的灰尘无穷无尽,他的觉观在心灵深处绽放。“佛陀说的‘尘’、‘垢’的意思是指外在的尘垢呢,还是内在的尘垢?”他沉思,“什么是外在的尘垢?什么是内在的染污?我的业障在那儿?”以这种方法,这位最愚蠢的扫庙僧不知不觉地在他日常杂务中进行禅修。 

有一天,磐陀伽静静地在扫庙的同时自我关照,他似乎依稀感觉到,佛陀所开示的一个偈诵很自然地在宁静的内心中升起。实际上那些句子佛陀何时说过,他根本就不可能记得,更别说要背熟它:〃尘是执着,而非泥尘,智者弃之;垢是嗔恨,而非泥垢,智者弃之;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智者清除次污垢与障碍,即得解脱〃。因为这瞬间浮现的偈诵,磐陀伽顿悟到,执着、嗔、和痴这三毒是轮回的根本!他打破了自我的幻象和一切迷惑的根本。在场的人们惊讶地看到,愚笨的磐陀伽放声呼叫:“看见了,我清楚地看见了!敬礼世尊!”他终于透视幻想而证得开悟。 

精进禅修许多年后,磐陀伽成为十六罗汉之一,广为弘扬佛陀的教法。每个人都很惊异,僧人中最笨的比丘竟能达到如此崇高的心灵成就。一次,磐陀伽阿罗汉教导12个心存疑惑的比丘尼和一大群数不清的在家人,其中12000人当场证得了不同层次的开悟。 

又一次,佛陀接受一位医生供养的午餐。除了扫地僧磐陀伽外,全部的比丘都被邀请了。但佛陀却不肯进食,而是在他身旁摆了一个座位。直到这位没受过教育的阿罗汉磐陀伽被请来,坐到那个位子上以后,佛陀才开始吃饭。 

佛陀亲口说,在他众多弟子中,最擅长转化他人心念的,就是善良的阿罗汉磐陀伽――扫地大师。时至今天,据说那些无法记忆和了解佛陀的人,只要全心全意地向磐陀伽祁请,都能开展他们的心智能力。 

磐陀伽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内心的开发,真诚的心灵修持远比智能知识更为重要。 

南北(一位年长者的回忆) 

民国年间,在我的家乡河南新郑县城内,有一小寺院,名白塔寺。寺内有一老僧,法名海清。这位海清和尚,平日里呐于言语,不声不响,除了礼佛,就是不分冬夏春秋的,必在清晨天光将亮之时,从寺院的山门扫起,将县城内的一条东西街道,打扫一遍。一边扫,他还口中念念有词。开始时有早起的人听了,都当老和尚是在念的什么经文。可有好事者留意听后,方知老和尚每天念的,就只一句话:“扫地扫地扫心地。”于是,向前请教,为何你扫地便扫地,却说是扫什么心地?老和尚不理,自念自的。等那人问多了,便反问:“你真想知道?”那人说:“想知道。”老和尚于是说:“那你跟我一起扫地,一年后我便告诉你。”那人笑,笑过之后走了。 

老和尚继续扫他的街,不避寒暑风雪,每日如旧。以致在新郑城内的东西大街两旁,居民每天起床,都是听着老和尚的扫帚声才开始的。 

不久城内驻军换防,来接替防务的是一位上校团长,姓韦。某日,下属向他报告,有一白塔寺的老和尚,每日清晨天将亮时,在东西大街上扫地,兵士禁止,他自称已经扫几十年了,请长官不要干涉出家人的修行。韦团长听后感到奇怪,和尚修行,不在寺院之内,怎么到大街上去扫地?其中可有什么奥妙?也是这位团长的缘分至此,他于是便换了便服去寺院里探访。寺院的方丈接待了他,告诉他说:“老和尚是我的师父,没从方丈位置上退居时,就开始每天扫那城中的路了,几十年没有间断过。我们做弟子的想接替他老人家,他不许,说每人修行是每人的,岂可替代?我们也就只好依着他了,不知施主为何问这个?”韦团长提出想拜见一下老和尚,请教些佛法道理。方丈摇头:“老和尚有吩咐的,这几日不见外人,施主请回吧。” 

那韦团长也是个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人,心想,老和尚不是每天必来扫街吗?我何不就在清晨的街边等他?于是,韦团长就第二天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