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激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激流-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章杨驻住马足,回头再望了河水几眼,一时心中有些感慨。

那日董峻定下进军的决策,五万人马就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北前进。一路上除了偶尔遇上一些铁勒游骑,连个人影都看不见。要不是为着保存体力,只怕速度还要快上几分。这一拨自当诱饵的兵马,除了万余骑兵外,都是些步卒,倒是留在后方的三万人全都配备了战马。如此的安排自然不错,所谓救兵如救火,倘使后援机动力不够,那时可真的会要了人的命。

按理说既是步骑同行,步兵又要考虑那些运送粮草车辆,本该比骑兵来的辛苦。可惜现在毕竟是处身于察尔扈草原,董峻虽然一心想找敌人决战,但却绝不想被敌人打得措手不及。为了警戒防备,也就只有把手中有限的骑兵撒网一样向四面八方派出,除了累死人的侦察外,他们还不得不承担起驱赶游骑的任务。在董峻的眼里,既然敌人不多,当然用不着停下步伐,交给骑兵就是。于是十几天下来,原本自视甚高的骑兵们已经恨不能和步卒换个位置。

沿着唐其力河右侧向北而进,此刻到了尽头。唐其力在此处拐了大湾,曲折指向西北。据向导所言,再沿河前进两三百里,就是唐其力河发源之地。那里蓝天与碧水相接,锦鳞跃浪,稻黍铺金,简直可与帝国富饶的东南相比。然而战乱未平,虏寇在前,哪里又有机会让他们前去享受?倒是正北数十里外的依轮河,更能勾起章扬等人的兴致。按着眼下的行军速度,不消一天功夫,大军就将抢渡依轮河,一旦过了这道天险,也就意味着决战随时可能到来。

日头自东而到正中,又从头顶上方垂落向西,当余晖慢慢遮住斜阳,孤烟自广漠的草原升起,那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浪激流揣的依轮河便呈现在北谅军的眼前。

也不等全军休息片刻,董峻已命令章杨率部抢先渡河,探明周围五十里内的情况后再行决定动向。得了这条干系重大的军令,章扬不敢怠慢,督促着部下搭起浮桥,匆匆渡河而过。

仿佛是要证明依轮河确实是察尔扈第一险阻,章扬手下的平贼精骑刚刚展开,数十天来从未见过的铁勒大股骑兵如同地底冒出一般靠了上来。说是大股,其实也不过三五千人。然而与这一路上最多不过百人的游骑相比,那是真正显出了军队的架势。似乎只是为了试探虚实,那些铁勒骑兵并未选择在平贼军未渡时予以拦截,反而等到章扬军容齐整后才开始进攻。

既没有擂鼓助阵也没有号角催鸣,两军人马就这样没头没脑的盘旋对射一会,旋即又贴身近战起来。铁勒军忽东忽西,前前后后和章扬所部平贼精骑的各个部分都交了交手,马上便又像出现时一样突然撤退。

按耐住追击的心情,章扬勒令手下人马不必恋战,只需将四周情况摸清即可。半个时辰后,散往四方的士兵纷纷回报,那些铁勒人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方圆数十里内,再看不见一个敌人。

“以佐云看来,这是怎么回事?”刚渡过河扎起营寨,董峻就召集众将讨论起来。透过帐门望着沉没在一片黑暗中的依轮河南岸,章扬答道:“只是一次试探,我军一路前行,也没有想掩饰踪迹。碰上这种大张旗鼓的敌人,换作是我,也要先试探试探才能决定应对。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吁利碣已经盯上了我们。”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盯上了吁利碣。”董峻呵呵一笑,帐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谁都清楚,既然来了草原,不是作为胜利者昂首离开,就是作为失败者抱头鼠窜。而结果,只有等到一场决战之后才能知晓。

摊开一张地形图,董峻指点着周围道:“各位将军请看,黄草川位于依轮河以北三百里,按照时日来看,不管铁勒能否击败那瀚喀罗联军,目前必然还在这附近。只是铁勒既然有余力向依轮河放出数千人马,恐怕联军的形势不妙。”

众将的脸色都是一变,好在日间已见过敌人,多少有了些心理准备。此时听董峻分析起情况,倒也不觉得太过突兀。

埋头思索了一会,董峻伸出手掌推向北方,坚决道:“原定计划不变,我军明日继续向北挺进。若是铁勒还没有解决联军,我们就扑上去咬住他。若是铁勒已经打了场胜仗,那我们就去不停送到他的嘴边,看他能忍多久。”

“大汗,北谅军已经度过依轮河,前锋今日与我军接触了一次。”乌木札奔入大帐,毕恭毕敬的汇报起军情。自打吁利碣放过了兵败的罪责,就让他整顿补充了一些士兵,专门负责监督北谅军的行动。如今两军相遇,他可不敢有丝毫延误。

大帐中央是一张宽大的案几,台上几只粗如儿臂的火烛,把周围照得亮亮堂堂。吁利碣靠在虎皮椅上,仿佛没有听见乌木札的声音,闭眼沉默着。好半天才伸手抚了抚面颊,缓缓道:“你说,董峻如此咄咄逼人,其中可有奥妙?”

“这……”乌木札有些犯难,按着日间所见,北谅军不过五六万人,不但多为步兵而且是长途跋涉,以铁勒在此地的十几万方胜之军,应该不难获胜。然而董峻此人坐镇北疆,和铁勒交战十几年,有谁敢轻言必胜。

吁利碣微微睁开眼睛,乌木札只觉得他的目光中好像有一丝不满闪过,正当他诚惶诚恐的时候,吁利碣又开口道:“无怪你不敢断言,便是我对着董峻,也要思虑再三才会行动。此事就算了,我且问你,日间交战,北谅军战力如何?”

乌木札长出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再伤脑筋,他一边回忆一边答道:“日间所遇之敌,士气高昂,骠勇善战,无论弓马齐射还是短兵相接,至少不在我军之下。而且在我假作败北之后,并没有贸然追击,阵型及其完整。”

“不在我军之下?”吁利碣嘴角露出一丝浅笑,直接道:“恐怕是你自觉不是对手吧,乌木札,敌人比你强并不可怕,可要是明知对方强大还不承认那就可怕了。”

额头上有汗水渗出,乌木札耳际嗡嗡作响,脑子里惊慌莫名。傍晚时候自己过于托大,不屑占半渡而击的便宜,没想到等对方阵型展开,自己竟是丝毫也啃不动。至于后来佯装败北试图杀一记回马枪,敌人也不肯上钩。在他的心里早,其实早就承认自己刚刚重建的部队比不上对方,只是顾虑到铁勒人一贯自夸马上无敌,这才将自己的感觉隐瞒了起来,可哪里想到,吁利碣居然看透了这点。

帐中火烛呼啦啦的一跳,望着满脸青白,畏缩不言的乌木札,吁利碣放松语调,轻声道:“我都说了无妨,你又何必在意。董峻手下,若也是不堪一击的弱兵,咱们铁勒早就放马中原了。我问你情况,不过是想猜猜,董峻到底在不在其中?”

“大汗,我和北谅军交手时,大股敌人虽未渡河,可董峻的大旗我是看得清清楚楚。”

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吁利碣道:“一面旗帜能说明什么?这支北谅军以区区五六万人马,耀武扬威长驱直入,全未把我铁勒放在眼里。董峻虽能,却也未必敢如此小视我。”说到这里,他苦恼的摇摇头,不解的喃喃自语:“明知道我铁勒有十数万骑射精良的大军,偏偏以五万人马孤军至此,完全不顾左右后援,这董峻究竟是何用心?”

乌木札见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大着胆子插话道:“大汗,不管他董峻到底在不在,敌人确实只有五六万人,咱们如今十数万人兵强马壮,怎么也能收拾了他。”

“你说得轻巧,董峻海威和咱们打过那么多次交道,那一次露出过这么大的破绽?能不能消灭他们倒在其次,要是不小心上了他们的当才叫冤枉。”抬眼瞪了他一眼,吁利碣没好气的说道。想想也憋闷,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却为了一个董峻而迟迟不敢下定论,对于吁利碣而言,这委实让他心烦。

“那……我明日再放出侦骑,让他们把范围扩大一倍,看看敌人到底有没有暗藏的后手。”接二连三的碰壁,乌木札也只得老老实实的提出建议。好在这提议总算是稳重之举,吁利碣思量了一下,点头应道:“也只有这么办了,不但要留心董峻的部下,海威那里,你也要多注意。”

听到大汗终于作了决定,虽然有些不像他平常果断的作风,乌木札还是毫无犹豫的受命而去。

就在吁利碣苦苦冥想董峻的心思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谅京城,柳江风也在为如何向皇帝进言而苦恼。伸手可得,拿来可用的一支兵马,如果仅仅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夭折,那实在令他无法接受。可要是手中掌控中巨大武力的自己还要提议增加军队,那皇帝又会怎么看他?古来功高震主,史书历历,不管皇帝有多信任,一旦陷入了这种疑问中,那结局如何,就不是柳江风所能把握了。

窗外晨曦朦胧,探身吹熄了蜡烛,柳江风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臂,终于暗暗下定了决心: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要说服皇帝同意,哪怕自己放弃一些不愿放弃的东西。

乘着官轿进了宫门,还没等柳江风掀开轿帘,天地间忽然布满了狂风暴雨。递上了奏本请求陛见后,柳江风在一个中侍的引领下,来到了文华殿歇息。这里虽然属于宫禁,却还是外廷,而要再往里去,就算他是统领羽林军的左领军卫,没有皇命也不得擅进一步。

呼出一口寒气,柳江风凑到了火盆之前,外面虽然风雨大作有些寒冷,这文华殿内却被两侧摆放的数十个火盆烤得暖意洋洋。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好在他素知内廷深广,早已养成习惯,当下并不着急,反而忙里抽闲,欣赏起两边壁上高悬的字画。

又过了半刻,那中侍才匆匆步入殿内,对着他行了一礼道:“皇上有旨,命左领军卫柳江风于安泰宫见驾。”

“安泰宫?怎么不是永泰宫?”听见中侍的话,柳江风已然吃了一惊。自皇帝登基以来,二十多年向来是在永泰宫召见群臣。至于那安泰宫,乃是历代皇帝养病休息的所在。难道,皇帝的病情竟然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看清了他脸上急出的汗水,那中侍心中不忍,低声道:“柳大人切莫惊慌,皇上病情尚好,移居永泰宫不过是为了让太医能够及时就诊。”

那中侍试图安慰柳江风,却不知反而让他心中更惊,安泰宫比起永泰宫,距离太医院也不过就近上一炷香的功夫。由此可见,皇帝的病情已经严重到要随时传唤太医,这可比其他任何事都来的惊心动魄。皇帝的年纪并不算老,虽有四五个皇子,却还未正式立储,若是当真有个万一,只怕这堂堂帝国一时就不知道找哪根梁柱来支撑了。

风雨淅淅沥沥的拍打着中侍手中雨伞,柳江风昏头胀脑的行在宫内花径上。左右飘摇的绿草红花,丝毫不能阻止他胡思乱想起来。

第七章

“卿何需如此?朕并无大碍。”听到了入殿的脚步声,皇帝勉强睁开眼睛。视线所及处,正是柳江风那张焦虑紧张的面孔。

急忙赶上几步,此时柳江风已经忘了君臣大礼,直接扑到了榻前,眼中有泪花涟涟:“皇上,臣竟然如此鲁钝……”

重重的喘息了几声,皇帝艰难的转了转头,像是在询问榻旁的太医。那太医迟疑了片刻,伸手搭了搭脉,随即从包裹中取出一支银针,迅即在皇帝的经络上行了几针。脸色仿佛突然间红润起来,皇帝抬起头,对着两旁中侍道:“扶朕起来。”

挥手推开那些中侍,柳江风抢到榻前,自行探臂到皇帝的腰肩处,小心翼翼的扶他依靠在枕头上。轻轻的咳了两声,皇帝吐出一口淤痰,神情立刻轻松了许多。他望着柳江风,眼里带着说不清的滋味,像是追忆,又像是欣慰:“柳卿,你我这般相见,又让朕重新感到往日你我君臣一体的快意。”

“臣惶恐。”殿内红烛一阵摇动,吹得人影晃晃悠悠。柳江风俯在榻前,一双手臂也不禁微微颤抖。这时几个中侍打了打眼色,轻手轻脚的拉起太医退出殿外。大门开闭之际,溜进了一股冷风,刺的皇帝精神陡震。“柳卿此来,想必是为了征召胡人之事吧。”

把头向下一低,原先准备的话语在嘴角转了数圈,却是怎也吐不出来。柳江风犹豫了半晌,方才道:“臣原是为此事请求陛见,但皇上身体欠佳,此事先放下就是。”

“这可不是柳卿的脾气。”皇帝展眉微笑,慢慢道:“朕虽有恙在身,脑子却还清醒。此事干系重大,朕早想听听柳卿的意见,卿但说无妨。”

眼见皇帝病情出乎意料,柳江风也不禁担心起事久生变,他猛地一咬牙,禀告道:“皇上,如今京师附近聚集的各地府兵城卫,虽然人数众多,但其中精锐大多调往西北,剩下的多是冗兵。万一遇上战事,只恐非但帮不上忙,反而平白耗费粮饷。为今之计,只有解散他们再招新军,然天下仓禀不足,若贸然裁撤以腾出民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