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贵妻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贵妻闲-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绮拼命挣脱表姐:“是她先让咱们扫兴的,我定要替你出了这口恶气!”

    众人相见,郑靖北笑着把双方互相引荐了一番。另外几个人对宜竹姐妹三人十分冷淡。尤其是王绮说话夹枪带棒,屡次主动挑衅。

    她笑吟吟地说道:“杨姑娘,你们可真会赶巧,人这么多竟然也遇上郑公子和秦公子了。啧啧,这种心思和功力,我等实在是望尘莫及。”

    宜菊脸色微变,似乎想要出语反驳,宜梅立即用眼神制止住了她。

    宜竹从容不迫地接道:“人这么多,王姑娘不也遇到了我们,怎能说是望尘莫及呢?”

    两人你有来言我有去路,宜竹不欲与她纠缠,便冲崔玉姗笑笑:“崔姑娘,我今日答应家母,此次出游一定要贞静谨慎,不逞口舌之快,还望你成全。”崔玉姗回之一笑,再三劝慰王绮,两人才熄了战火。

    郑靖北虽然也跟着调停,但他眼中的兴味十分让人怀疑。宜竹不禁想道,这人肯定对女人吵架也感兴趣。

    王绮刚消停了一会儿,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整人方法。刚好旁边有个文人看着满园杏花即兴做了一首诗。王绮知道表姐素有文才,就想替她寻个机会让她大出风头。因此她便向众人提议做诗。宜竹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做诗。

    王绮得意地笑道:“杨姑娘这是怕了?你大可不必这么谦虚,我们只是写着玩的。”宜竹落落大方地笑着推辞:“我的确不会,这不是谦虚。我从不避讳自己的短处,也不隐藏长处。”

    王绮紧抓着她的话头不放:“杨姑娘能否说说你的长处是什么?”

    这时,秦靖野发话了,他替宜竹回答道:“她的长处是下棋,踢蹴鞠,机智应对……其他的以后再补充吧。”王绮脸上的笑容显得很僵硬,她担忧地看了崔玉姗一眼,对方仍是那么温柔平静。

    郑靖北笑吟吟地看着秦靖野,他唯恐天下不乱地感叹了一句:“二郎,你真让我惊讶。”

    秦靖野把宜竹的话稍稍改动一句回敬他:“每个人都不缺少长处,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他应该两样都不缺少。

    众人默然,崔玉姗暗暗心惊。宜竹眼看着这场春游已经变味,也就无心游览了。她携着宜梅宜菊向众人告辞。

    秦靖野不方便去送,便唤过磨伽护送她们回去。

    ……

    宜竹一回到家,平氏就告诉她说,父亲因公务太忙,这几天先不回家了,不过他们可以去万安县游览一番。宜竹想着他们还真没去过,就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第三天,他们一早就做好准备要去万安县衙,不想,郑静婉竟下贴子请她去喝茶。平氏一脸欣喜,立即决定取消此行,先紧着女儿的事情。

    宜竹仔细装扮了一番,让小冬赶着马车将她送到郑府。郑家的婢女再领着她一路到了的郑静婉姐妹所在的院子。

    小巧的精致的花厅中只有一个郑静婉一人,婢女上了茶点后便悄悄下去了,连一向于她形影不离的郑静韵竟也不在。

    宜竹不禁有些诧异,接下来,郑静婉寒暄过后的正题更让她诧异:“杨姑娘,你应该看出来了,我和你很是契合,今日我有一事不决,麻烦你帮帮我。”

    宜竹忙关切地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出来,我尽力便是。”

    郑静婉突然狡黠地笑笑:“别着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女孩家的私房话。”说着她取过一本画册递给宜竹:“古人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咱们也附庸风雅一回,来个煮茶论须眉吧。”

    宜竹低头翻阅画册,这才看明白,这画册中收集的尽是京城中的一些黄金单身汉,她不禁暗自咋舌这个时代的开放风气。

    郑静婉又道:“别不好意思,很多人都看。连我嫂子随大哥上任前也带了一本。”宜竹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她怎么会不好意思,她当年还在海边看到群男的天体呢。

    “一向颇有极地,你帮我评点评点这画册上的男人,看看咱们是不是不谋而和。”这时的宜竹可没意识到这是一个玫瑰色的陷阱。


第三十一章 争地风波
 
    宜竹低头翻着画册;她虽然对这些人物略有了解,但毕竟都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说是评点;其实是跟郑静婉讨论讨论而已。
    宜竹时不时看她的脸色;发现她并无什么羞涩之意;谈起这些男子来落落大方,毫不忸怩。心里诧异的同时再次感叹这个时代的自由开放,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在这里,女子自信而又洒脱,
    没有那些苛刻到病态的标准。如果这种难能可贵的盛世安乐不被打破该有多好!这是她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落下,一想起它宜竹的心中就不自觉的涌上一种无能为力的悲恸。
    郑静婉催宜竹往后看,头几个男子她们两人都草草略过,第六页的某人引起了宜竹的注目,没错,他就是秦靖野。她的动作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郑静婉含蓄地笑着,静等宜竹发言。
    宜竹心情很复杂,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评价,她只好敷衍地笑笑:“咱们略过吧,下一个。”
    郑静婉忙阻拦道:“别啊,不能因为他是我堂哥,咱们就放过他。——我先来一句,他这人吧,就是稍欠文雅灵巧,生就一副不合时宜的脾性,不像有的男子那么招人喜欢。但人挺好的,很有男子气概,有担当……你以为呢?”
    宜竹暗道,还有高傲、自恋和自以为是没说。不过,人有时还是委婉一点好,何况她此时坐在人家家里,受着对方堂妹的招待,自然要多拍几句无关紧要的马屁,她很艰难地替秦靖野想了一些优点:“……他这人其实还不错的,男人太善于言辞未免有巧言令色之嫌。其实有很多女孩子并不喜欢话多的男子。”她萝莉时代就喜欢过这种型号的男孩子。
    郑静婉听罢眼睛一亮:“跟你说话就是痛快,常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宜竹谦逊地客气了一句。
    郑静婉想了想,不动声色地问道:“可是,我曾听别人说他太高傲……”
    宜竹真想替那个“别人”鼓掌,真是她的知音。不过,她仍维持着刚才的委婉得体:“我也听说过,不过我觉得他有高傲的资格——至少他并不曾恃强凌弱,这已属难得。有的骄傲是发自内心的自信,很多人都有。就连我这样的人有时也觉得自己挺不错的。”这倒是真的,可能是家教使然,她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读书争气,倍受老师看重。她的性格一直飞扬自信,高中时到了美帝,又遇到了几个心灵鸡汤似的导师,对她时不时地夸赞鼓励一番,整天说些“你是最好的,最棒的。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一的”等等一大堆激励之语。这些进一步加深了她的自信。来到这里后,她不得不稍作收敛,但骨子里的东西却不是说变就变的。也可能是秦靖野的表现刺激了她隐藏的另一面性格,所以她才那么喜欢和他针锋相对。
    郑静婉见她说话风趣坦率,再次粲然一笑。虽然她起初也和妹妹一样觉得宜竹家门第低微,配不上二哥。不过,她很快就被自己的三哥说服了。三哥曾这么说二哥:“……他这人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他对一般的小事都不怎么上心,但若是拧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他的妻子一定得是他自己喜欢的,否则,谁也别想勉强他!至于联姻之类的,他肯定会引以为耻。”她再看看宜竹,生得白皙丰润,气韵卓然不俗,言谈妙趣横生,十分招人喜欢。女人的心性转变最快,真是一念落一念起。郑静婉这会儿已经从单纯的受人之托变成了真心撮合。
    她笑吟吟地问宜竹:“那依你看,京城中哪家小姐可匹配我二哥——哎,我这人有时爱管闲事,没事就会想将来谁能当我的嫂子。”
    宜竹怔了一下,郑静婉不是想选婿吗?怎么这么快就歪楼了?哪家小姐能匹配他?她还没真想过,如果他再和气些谦虚些,她没准会考虑毛遂自荐。
    宜竹怕郑静婉误会,因此不敢考虑得太久,她尽量让自己的神色显得很自然,一副完全无动于衷的神情:“这个问题委实咱们旁人不好胡乱猜度,只有他自己才能回答。”郑静婉没套出实质性的话,显得有些失望。不过,女人在刺探隐私方面都有天才,她很快就换了若干种迂回曲折的方式进行旁敲侧击,名为咨询问题,寻求指点迷津,实则是秘密刺探敌情。
    郑静婉为了迷惑对方,决定先牺牲自己,她羞涩而又充满憧憬地说道:“我希望我将来的丈夫是个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你呢?”
    “我的喜好跟你相反。”
    “哦,我明白。”
    ……
    郑静婉问得很全面,宜竹答得很含蓄。但是她的话听在屏风后面某人的耳朵里却是句句耐人寻味、别有深意。没错,秦靖野就躲在屏风后面。今日这场别开生面的“煮茶论须眉”的茶话会,郑靖北是执行导演,秦靖野则是投资方兼制片人。——当然,以他的性格,他是不会直接了当的提出这个建议的。
    他曾隐晦地向郑靖北咨询,郑靖北对吃喝玩乐颇为在行,对这方面也不大懂。于是,他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这个方法。宜竹的那些话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想法:她认为他是理想的丈夫人选,她就喜欢他这样的。至于她为什么有些迟疑,这很好理解,她是对自己家世的自卑,或许还有一些对于他的轻微不满——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他的反省和改变有目共睹。证明推断完毕,秦靖野决定进入下一个环节——现实环节,这个问题不能拖得太久,他已经决定要从军。最好在走之前,就把事情定下来。宜竹哪里会想到对方不经她的同意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行计划了。
    宜竹和郑静婉这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她们俩认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说这么多话。宜竹说得嗓子发干,终于逮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辞。郑静婉见该问的都问了,自以为任务圆满完成,便客套的挽留一下宜竹,接着送她出门。

郑静婉带着贴身侍婢一直将宜竹送到东大门处,宜竹一眼就看到了磨伽和秦靖野的两个小厮,那俩小厮表现得很淡定,磨伽则有些慌乱,他拉着其他人掉头就跑。这一下倒引起了宜竹的怀疑,他为什么见了自己就跑?秦靖野是什么时候来的?他和今日这场处处透着古怪的茶话会有什么干系?但她也不好意思缠着郑静婉问到底,假如事情不是她所想的那样,反而显得自己是自作多情。宜竹面色如常,甚至连磨伽的异常都没询问。倒是郑静婉有些心虚,主动向她解释了几句。
    宜竹回到家,母亲和姐姐事无巨细地询问她在郑家的表现。宜竹挑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了。这自然又引起了这对母女的热烈讨论。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宜竹一家按照原计划去万安县看望父亲。
    此时正值仲春天气,麦田青青,菜花金黄,彩蝶翩然,当马车行驶到田间阡陌上时,宜竹的脑中不自觉的闪过了“春深如海”这个妙词。
    两面的车帘都掀开了,镇飞兴致勃勃地扒在车窗处指指点点,时不时高兴的大叫几声。正在田中劳动的百姓间或瞥他们一眼,再接着劳作。路上有时还会遇上梳着朝天辩,骑在牛背上吹竹笛的牧童,以及头上插满野花的挖野菜的小姑娘。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安乐和美。宜竹想着这是在父亲的管辖下,心里涌上一股喜悦和自豪感。不用说,其他人的这种感觉肯定比她更甚。
    但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马车拐过一个十字路口,驶向官道时,他们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景象:有一大片麦田被马车无情的践踏过了,看那车辙似乎延伸得很远很远。
    平氏率先高声骂道:“这是谁这么大胆!我要让你爹带人查清了,好好惩罚惩罚他们!”
    就在这时,镇飞小手指着不远处的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大声笑道:“看,好多人呐。”
    宜竹跟着探头看去,果然,在他们刚刚路过的田间小路,乌压压的来了一大群百姓,男女老少都有,他们大声说着话,有的还放声痛哭,群情激愤而压抑。一家人面面相觑,心情陡地跟着沉重起来。
    宜竹定定心神,走下马车,拦住一个老者询问,那老者看了他们一眼,见马车并不十分华贵,略略放了心,便向竹筒倒豆子似的将事情的经过倾倒出来:“还能有啥事?还不是那个韩国夫人,她见魏国夫人盖了别业,也要跟着攀比,她要强占这靠近官道的四百多亩良田,造孽哟,我们祖祖辈辈就靠这点田地活着,以后可咋办!”
    这位老者一开口,其他人也跟着七嘴八舌的说开了。他们这一群人是要去县衙请命,恳求韩国夫人不要占他们的田地。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