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赢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赢家-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津市的房价普遍偏低,又加上国家大力抑制房价,年中旬出台了宏观调控,里津市的房子想要卖到五千一平米,那除非是在新开发区和市中心。他们的房子是二手房,最多值三千一平米。

见李敏对五千一平米的价格没有异议,苏柄言完全不敢确定,谢小芬心下也没个准,患得患失,一方面呢,她怕贪图钱财,日后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呢,想着能够把房子以这么高的价格卖出去,自然是高兴的。

谢小芬踟躇了一会儿,说道:“李先生,对于五千一平米的价格,你也没有异议?”

话一出口,惊呆了旁边的中介小于,她喃喃道:“五,五千一平米?”

小于心里很震惊,她之前从苏柄言那里得到的价格是两千九一平米,怎么现在突然翻了一番,变成了五千?而且这个李敏似乎丝毫不介意,答应签合同了。她做了好几年的中介了,什么卖主都见过,小气的,慷慨的,斤斤计较的,就没见过这样的卖主,这不是买房子,是送钱呀。

李敏见大家都呆呆的看着他,目光之中看见的好像是个有钱没地儿花的傻逼,不禁笑道:“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事情,我买这套房子,是给爸妈住的,钱多钱少倒是不在乎。”顿了一顿,目光看向苏柄言和谢小芬,又道:“哦,对了,你们是温婉的伯父伯母吧?”

谢小芬一怔,问道:“李先生认识小婉?”

李敏微微一笑,却没有急着回答,思考了一下,才说道:“我跟温婉……是朋友,好朋友。”

谢小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合着这个李敏是喜欢温婉了,难怪在他们面前这么慷慨,原来是想讨好他们,进而讨好温婉。在温婉的心里,苏父苏母就是亲生父母,在苏父苏母心里,何尝不是把温婉当做亲女儿呢?

谢小芬不由地把卖房子的事情搁在一边,仔细的打量起李敏来。还别说,虽然这个李敏长得不帅,方脸大鼻,但很俊朗,又是大企业高官,有知识也有见识,年纪轻轻,事业有成,倒也配得上小婉。

只是如此一来,谢小芬更加不好以五千一平米的价格把房子卖给这个李敏。感情的事情,又岂能掺杂金钱?现在他们是得了这李敏的好处,日后如果小婉不喜欢这李敏,小婉肯定会左右为难。这么做,他们的心里有种卖女儿的感觉。

谢小芬说道:“李先生,如果是因为温婉的原因,我们倒是不能以这么高的价格把房子卖给你,要不,你在考虑一下?”

李敏脸上的表情一愕,很奇怪的,他脸上有种哭笑不得的表情,嘴上连忙解释道:“我跟温婉呢,还没有伯母你想象的那样子,至于买房子的事情,跟她关系不大,是我心甘情愿的。如果伯母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一下温婉。我这么做,温婉不会反对的。”

谢小芬见李敏连称呼都变了,心里肯定李敏跟温婉关系不一般,不过李敏的解释,她心里同样相信了,不再怀疑李敏想要讨好温婉,才出这么高的价钱买她的房子,因为她完全可以打电话给温婉,问清楚事情的真相。

事到如今,既然这个李敏非要以这么高的价格买房子,谢小芬难以开口拒绝,也没有人不想要钱,她踟蹰了一下,道:“李先生,你真的不需要再考虑一下?”

“我考虑清楚了。”李敏笑着摇头,不再多说,拿起水性笔,在两份购房协议上签上名字,递了一份给谢小芬,道:“合同签好了,一共一百二十平米,也就是60万,伯父伯母,我身上没这么多现金,你们和我一起去银行取钱吧。”

谢小芬接过合同,先是看了眼最下面的李敏两个字,目光上移,停在“购房资金六十万”几个字上,她手都哆嗦了一下,一套价值三十万左右的房子,转手一卖,竟然翻了个倍,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第361章一块钱

环科院家属小区大门口的正对面,有一家建设银行。

李敏把六十万的房款转到谢小芬的账户上之后,与苏柄言夫妇稍稍寒暄了几句,然后,他站在建设银行的门口,目视着苏柄言和谢小芬离开,消失在小区门口,他目光一转,落在斜对面的一家餐馆上,再等了一会儿,他快步穿过马路,推开餐馆大门,直上二楼,目光一扫,看向临窗的一张餐桌。

餐桌旁边有一名青年,三十岁上下,此刻青年的目光落在窗外,似乎在想着什么。

李敏快步走过去,把购房协议和房产证递了过去,声音恭敬道:“赵总,事情办好了,只是过户手续,一时半会儿比较难办下来。”

赵总是赵新民,华信公司总经理赵新民!

赵新民翻了翻购房协议和房产证,说道:“没有出现什么漏子吧?”

李敏笑着应道:“我同意五千块钱一平米的价格买房子,谢小芬是不相信的,不过这多亏赵总的提点,让我把温婉抬出来,果然,温婉的伯父伯母听我说起温婉,以为我跟温婉有关系,才相信了。”

赵新民点点头:“做得很好,你坐下说吧。”

李敏依言坐下,想了想,不禁担心道:“赵总,我跟温婉并不熟悉,只是同事而已,我担心谢小芬打电话给温婉,到时候会揭穿谎言。”

赵新民道:“这点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和温婉谈过了。”

李敏点头,想了一下,突然又说道:“诶,赵总,我在温婉伯母的家里,碰到了那个苏信,原来那个苏信就是温婉伯父的儿子呀,以前在公司,倒是遇见过几次,也不知道他去我们公司做什么。”

李敏是华信公司的员工,但他不认识苏信,不过他在华信公司见过苏信几面,每次苏信出现的时候,公司大佬方林和赵新民都会陪同在其身侧。

李敏不免好奇苏信的身份,所以在苏信家里,他看到苏信的时候,表情有点疑惑,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随口问了一句,同时,他也隐隐猜到苏信的不同寻常,在华信公司地位超然,但不敢妄下定论。

李敏虽然好奇苏信的身份,但他不敢直接问赵新民。赵新民可不比华信公司的总裁方林,方林对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都很好,也没有什么领导架子,那个时候的华信,与其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如说是一群大学生的娱乐会所。赵新民却是黑脸的——曹操,在公司里极有威严,也正是赵新民的这种做派,如今的华信公司,早脱离了初创时期的混乱局面,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李敏故作惊讶,在赵新民面前说这种话,无非是想旁敲侧击,想从赵新民的嘴里听到一点关于苏信的事情。

赵新民看了眼李敏,道:“李敏,有些事情你以后会知道的,但是你给我记好了,今天的事情,别到处乱说。“顿了一顿,道:“尤其是苏信的事情,别在公司乱嚼舌根。”

李敏赶紧道:“赵总,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从赵新民的话里,他一家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苏信绝对是公司的幕后大人物。

赵新民点了点头,道:“你先回去吧。”

“好,赵总有事吩咐。”李敏起身离开。

赵新民看着李敏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随手收回目光,伸手翻了翻购房协议,微微笑了一声。

“赵总,笑什么呢?”一道平静中带着一丝调侃的声音响起。

“我笑你活得太累,总是想着照顾身边的人,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赵新民抬眼,看着不知何时坐在他对面的苏信。

苏信摇了摇头,以六十万的价格买下价值二十五万的房子,这一切,当然是他在背后操纵的,要不然,这世界上那有傻逼会这么做?

苏信先让老爸老妈同意卖房,然后让赵新民在华信公司找了个职工,把房子买了下来,最后房子落在他的手中,六十万购房款给了爸妈。一招暗度陈仓,解决了老妈缺钱的事情。

至于赵新民说他活得太累,这话就见仁见智了。事情确实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的,他可以直接拿钱给他爸妈。不过,苏信相信,赵新民明白他的想法,一起合作这么多年了,知根知底,有些话不用说,都明白。

赵新民说苏信说的太累,无非是调侃而已。

赵新民当然知道,苏信不想暴露身份的原因。这些年来,苏信有什么事情,都是他出面站在前台,享受万众瞩目的目光,而苏信一直躲在幕后出谋划策。

苏信这么做,有三点原因,一是他年纪太小,还在读书,不愿宁静的学习生活受到干扰;二是他刚刚创业的时候,因为年纪太小,很多事情做起来不方面,因而把他赵新民推向前台,苏信自己藏在背后。时间一久了,两人合作无间,苏信倒是习惯了这样子的方式;至于第三点,却不足为外人道了,赵新民也不大清楚,只是隐隐知道,似乎事关一个女孩,事关一件事情。至于女孩是谁他不清楚,不过按他想来,多半是夏桔梗吧。

赵新民对苏信的感情生活知道的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夏桔梗,苏信是太喜欢夏桔梗这个女孩了,可惜的是,人家已经留学美国了。

赵新民曾经在里津市一中,亲身经历了一件事情,就是苏信遭到夏桔梗哥哥夏天天的羞辱。他心里一叹,抛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随即又问道:“你拿六十万给你妈,是你家缺钱吗?”

苏信点头说道:“我妈想要开一家连锁大药房,启动资金还不够。”

“开大药房?”赵新民不禁摇头,调侃道:“自己的儿子是千万富翁,你妈这么累干嘛,安安心心当土豪的妈不好吗?”

苏信嘴角一笑,抬头看向窗外,半晌才说道:“人活着是为了钱,但不仅仅是为了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如果我妈喜欢办实业,我又有什么理由干涉?”

这一次,苏信当然会强力支持老妈把药店开起来,为老妈扫清一切障碍,现在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接下来当然是租门面、请员工、拿下药监局的招标名额的问题,他忙于学习,时间有限,老妈又是半桶水……想到这里,他不禁把目光看向了赵新民。

赵新民见苏信目光炯炯地盯着他,问道:“怎么了?”

苏信咳嗽了一声,说道:“老赵,我妈要开药店,她对于经商不太懂,你眼光犀利,有时间,你给我看看什么地段比较有前途,尤其是过段时间,药监局要开招标会,这里面肯定有些门道的,想要夺标,肯定要跟上面的领导打打招呼,走走后门。这些事情我妈肯定不会做,你路子广,又是个奸商,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

赵新民目瞪口呆地看着苏信:“我可是市值几千万美金的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你让我给一家启动资金才五十万的药房打工,你于心何忍?”

苏信哈哈一笑:“我给你加薪成不?”

赵新民问道:“多少?”

苏信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币,递在赵新民面前:“一块钱够不够?”

赵新民看着苏信手中的那一块钱,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冒出一股暖意。他莫名地想起三年前,他和苏信的第一次合作,两人前往建设局承包天桥项目,当时他心丧若死,因为没有资金,苏信说他有钱,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说了和今天同样的一句话:“一块钱够不够?”

往事如烟,斑驳了多少记忆。赵新民笑着接过那一块钱,道:“够了。”

第362章新马道选址

苏信让赵新民看看那个地段适合开药店,赵新民效率很高,第二天,他开车载着苏信,来到新马道。

两人下了车,站在新马道广场上。赵新民目光一扫四周,说道:“苏信,以我的想法,不管是开什么店子,赚不赚钱,赚多赚少,选址是关键。只是限于药店来说,选址并不是地点越旺越好,反而是相对比较“冷清”的地段不失为投资的好去处。”

赵新民顿了一顿,看着苏信,伸出三根指头,笑道:“但是开药店,必须要达到三个条件。”

苏信嘴角一笑,不禁摇头道:“怎么,赵总还跟我买关子?”

赵新民不理苏信的调侃,双手抱肩,说道:“首先,周边需要有较多的流动人口;其次、附近要有很多的居民区,如附近有超市、商贸市场就更好了;最后,尽量避免老城区,那里的居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看病就医习惯,选择新的居民区比较合适。这三个条件一结合,放眼星沙市,新马道广场无疑是上佳选择。”

苏信琢磨了一下,深感赞同,赵新民还是眼光独到的,也很上心,他的选址要求不像是要开药店,更像是开一家大型医院。

新马道广场坐落在郁南开发区中心,新建不久,新马道广场下面,有一个地下步行街,毗邻星沙市工业园,流动人口极大,居民小区散落四周,小区附近又有两所中小学。把药店开在这里,可以说是在适合不过了。

当然,赵新民只是确定了一个范围,药店具体开在那里,自然是苏信决定。不过赵新民也给苏信指了一个门面,就在新马道商贸大厦一楼,门面旁边,就有一家沃尔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