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忠臣拐上床 作者:倚岸听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忠臣拐上床 作者:倚岸听涛-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是么?”赵构此刻很想装傻。“在下的一位朋友,名字也是岳鹏举,但是他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赵构装模作样的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公子请节哀,在下无意中勾起了公子的伤心之事。”岳飞满脸歉意。

  “无妨无妨,斯人已去,空余伤心又有何用?”

  “王。”这时候李纲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他还没把爷字喊出来的时候,就被赵构制止了。

  “在下姓王,名德。”赵构顺着李纲的话往下说。

  “王兄,这位是?”岳飞看了看旁边惊讶的李纲。

  “这位是在下的表哥,姓李名伯纪。”

  “李兄。”面对陌生人,岳飞的礼数一点也不少,这点赵构看得出来岳飞的家教森严,上一世,他仅仅知道岳飞出生贫寒,有这对金人的仇恨,有一腔报国的热血,无奈当时岳飞手握重兵,实在是自己的心头大患。当日岳家军节节胜利,已进驻朱仙镇,离北宋都城汴京已经不远,假以时日便可夺回汴京,迎回徽钦二帝,但当时自己却一味想求和,并先命令与岳飞不和的张俊先行赶回临安,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道金牌,岳飞无奈,只好命岳家军班师回朝。想到这里,赵构心里一阵疼痛,如果当日他深信岳飞,自己也不会落到当时那个下场,大概前世的时候,自己死后的尸体,都没有人好好安葬吧,也许还会被金人所欺辱。

  “王兄?王兄你在想何事?”岳飞看到赵构在神游,不知道此人在想什么,到是觉得这个人乖乖的。

  “哦,没事,只是想到了从前与那位同名的朋友的一些事情。”

  “王兄还在为他难过么?”岳飞以为赵构看到自己,又想起了那位兄台的事情,而伤心难过。

  “是有些难过,我和他的关系甚好,但是他却因我而死。”

  “那王兄是因为愧疚吧,方才王兄才说过,逝者已矣,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为此伤怀了。王兄可知刚才轿子中是何人?”岳飞突然想起来自己是因何事才与这位王兄结识。

  “既然我们如此有缘,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叫两个小菜小坐一番,我做东,请鹏举喝上一杯。”赵构看了看天空,正午时分骄阳似火,几个人站着说了一番话,便觉得大汗淋漓,浑身透着不爽利的感觉。

  “好,我们边走边说。”岳飞也觉得几个人站在路边不合适,于是几个人便走向附近的一个酒楼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简单要了几样小菜,要了一壶酒。

  “此人正是徽宗皇帝的亲信,媪相童贯。”赵构说起,恨得牙痒痒,他没想到看似祥和的汴京城中,会有这些人在此作恶。

  “原来是‘六贼’之一的童贯啊,王兄不知,此人经常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百姓人人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岳飞想起童贯在民间的所作所为,恨得直牙痒痒。

  “不知岳兄可否愿意参军?我看兄台一身好功夫,为何不用来上阵杀敌呢?”赵构对上一世的岳飞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岳飞在军中出类拔萃,在众多将士中脱颖而出,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但是这一世,他不知道此刻岳飞是否参军。

  “在下有此意向,金人反复践踏国土,百姓们恨不得喝其血吃其肉,在下幼年时期曾跟随父母到过云州(今山西大同)附近,那里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下的父亲,也是死在了金人手里,我和母亲拼命逃才逃出了金人的魔抓。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跟随师父苦练武功,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它来报效国家。”岳飞说的慷慨激昂,突然他低下了头。“但是,我出身贫寒,根本没有门路,现在奸臣当道,对于入伍的士兵要求都非常严格。”

  “这个无妨,只要你有心报国,入伍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赵构看了看旁边已经快要入睡的李纲,并用手戳了戳他,小声在他耳边说“快啊,有点表示啊。”

  “哦,在下不才,曾和青涧城种家军的种师道有过一面之缘,如鹏举愿意,在下可为鹏举引荐。”

  岳飞一听,大喜过望。“李兄当真是实话?那鹏举先谢过李兄了。”说完岳飞起身便要拜。

  “万万不可,这跪天跪地跪父母,鹏举此礼在下受之有愧啊。”李纲连忙扶起岳飞。“再者,你要谢,便谢王兄吧。”

  “是鹏举疏忽了,多谢王兄。”

  “鹏举贵庚?”赵构突然发问。

  “鹏举现今而是整。”岳飞愣了一下,不知赵构此为何意。

  “那鹏举便是兄,今日既然如此有缘,在下便与岳兄结拜,鹏举兄可否愿意与小弟结拜?”赵构站起来便拜

  “当然当然,与王兄结拜,是在下的荣幸。”岳飞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王,额,王兄,我们今日出来多时,是时候该回去了。”李纲在旁边提醒着赵构,赵构看了看外面的天,确实快黑了。

  “鹏举兄,你我都是不拘小节之人,我认为结拜仪式就可以免去了。”

  “也是,那愚兄就再次敬贤弟一杯,然后我们就此别过。”得知赵构要离开了,岳飞也没有挽留。

  “那好,鹏举兄可否留下详细地址,好让李兄过些时日与师道商议过后去寻你。”

  “好,那愚兄就多谢贤弟了。”说完岳飞命小二取过一张纸来,将自己的住址书写在了上面,然后恭敬的递给了李纲。

  到过别以后,三个人便分道扬镳了。

  “伯纪,你觉得此人如何?”回王府的路上,赵构询问李纲。

  “下官认为此人是个奇人,从他救孩子的身手来看,是个武学奇才,而且必定是有高人指点过,为人出事方面,也是十分的老练,至于其他方面,下官不才,现在还看不出来。”

  “伯纪看人很准,你先去与师道商议,如可能,先让他入伍,再看他如何表现。”赵构知道,岳飞一直是个人才,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只是缺少一个机遇,如今自己给他一个机遇,将来,必然会成大材。

  “鹏举回来了。”岳飞回到家,母亲正在烧火做饭。

  “母亲,如果我有机会去当兵,您可否愿意?”岳飞试着询问母亲。

  “当兵做什么?”母亲一听这句话,马上愣住了。

  “母亲,您放心,不是官府里征的壮丁,而是真正上阵杀敌的士兵,母亲忘记父亲是如何惨死的么?这些年儿子心心念念的不就是要上战场杀敌么?”岳飞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母亲。

  “你父亲是怎么死的,我怎么会忘,可是,我就你这一个儿子了,我怎么能让你?我怎么对得起岳家的列祖列宗,百年之后,我有何颜面去见你父亲?”说着母亲便流下了眼泪。

  “母亲,好男儿志在四方,儿子无法忍受外族对我族人的侵略,更是无法忍受昏君当道,今日儿子遇见了贵人,那人穿着不凡,虽然他刻意的隐瞒身份,但是儿子明白,他非富即贵,儿子并不是要攀附权贵,但是没有一个人引荐,儿子的报复如何施展。”岳飞说的也是声泪俱下,他跪在了母亲的脚边,拉着母亲的手。

  “好儿子,娘知道你的抱负,也知道你怀才不遇,如果入伍当兵可以施展你的抱负,那你就去吧,娘没事,娘不能做拖累你的事儿啊。”母亲用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

  “母亲,儿子一定会做一个好的士兵。”

  “伯纪,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正在训练士兵的种师道走了出来,此时的种师道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已然是白发苍苍,但是仍有大将的风范,不愧是名将的后人。

  “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啦。”李纲比种师道年纪要小的多,所以赶忙上前拜了一拜。

  “伯纪有何事?”

  “不知道种将军最近可否听到关于康王的传言。”

  种师道久不在朝廷,但是对于朝廷里的事还是略有耳闻。“康王最近是否极力主战,我记得康王从前从来不关心世事,如今却敢违背官家的意思,我大宋有此王爷,此乃大宋的福气。”

  “伯纪也是如此感觉,我与康王前些日子在汴京城里闲逛,突然遇到一奇人,武艺了得,怎奈何贪官横行,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康王命在下向将军推荐此人。”

  “既然伯纪见过此人,那一定错不了,何时伯纪得空,就把此人领来让我瞧瞧。”

  两个人又叙了叙旧,李纲便离开了。

  ☆、意外

  “鹏举这是要去往何处?”李纲来到岳飞的住处,看到岳飞正要出门。

  “原来是伯纪兄,母亲身体微恙,我正要去寻个郎中,来为母亲悄悄。”

  “令堂何故身体抱恙?”

  “无妨无妨,劳伯纪兄担忧了,只是昨日受凉,偶感风寒罢了,对了,怎的不见王贤弟?”岳飞这才发现,此次前来的只有李纲一人,而不见赵构。

  “王,额王贤弟他,他今日有事,不能前来,前几日我去了军营,并与彝叔商议你入伍之事,彝叔很高兴有你等人才,说过些时日得空时,便要我领你去见他。”此刻赵构正在城外迎接金国使臣,李纲纵然万分担心,但毕竟这件事官家不是交予自己,所以,今日自己本事要陪同康王一同前往,但是赵构不同意,如果官家怪罪下来,自己和康王都是无法承担的。

  岳飞面露喜色,连忙向李纲行了一个大礼。“多谢伯纪兄为我牵线搭桥,如若以后鹏举可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定不忘伯纪今日恩情。”岳飞激动之极,面色潮红。

  “罢了罢了,在下还有事,先行告退了。”李纲不知金国使者是否顺利到达,不知道康王将会如何接待金国使者,这些都是让他很不放心的,所以他无心与岳飞继续交谈,就告辞了。

  “李兄,记得替我向王贤弟问好。”李纲都走远了,听到岳飞大声超自己喊,李纲回身做了个抱拳的动作。

  “李大人,康王的小厮求见,好像事情比较紧急。”李纲刚回到府上,自己的官家就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快传。”李纲一听,就知道肯定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李大人,小的是康王的贴身小厮叫肖四儿,今日我家王爷去城外迎接金国使臣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却是金国使臣的死讯。”肖四儿跟着自家王爷也是见过了很多大场面,但今天的那一幕,他到现在还在心惊胆战。

  “怎么回事?你家王爷现在何处?”李纲现在担心的是使者死了,金人肯定会以此为主题,肯定会来找茬,官家又是个没主见的主儿,现在一定要拿人来顶罪,这个最好的人选,恐怕就是康王了。

  “王爷被官家叫去大殿了,小的是偷跑出来的,王爷一再嘱咐小的,一定要亲眼见到李大人,并且亲口和李大人说出事情的经过。”肖四儿现在缓过来一些了,但是还是抖得厉害。

  “你先起来。”说着李纲走过去,把跪在地上的肖四儿扶了起来。“管家,上杯茶,你别害怕,你们家王爷一定不会有事的,毕竟官家是王爷的亲生父亲,他再怎么,也不会拿自己的儿子撒气。”李纲如此安慰着肖四儿,但是他也说不准,毕竟康王不是官家喜欢的儿子,如果金人非要官家给个说法的话,那么康王必定要遭殃。

  “李大人,现在改如何是好?”肖四儿恐怕也想到了这一点。

  “你知道金人使者是在何处遇害的么?”

  “小的不知,只知道王爷在迎接使者的时候,使者已经没有了呼吸。”

  “那使者的尸体现存放何处?”

  “好像是被蔡相命人带走了。”

  “果然是这个蔡京,我就怀疑他与金人勾结,你好生在这里歇着,我去相爷府走一趟。”说完李纲就起身朝门外走去。

  “李大人,这是要去哪里?”这时候门外有一年轻人走了进来。

  “你是何人?”李纲一下子想不起来此人是何人。

  “在下秦桧,曾任太学学正,前些时日被官家提为御史中丞。”秦桧显得有些瘦弱单薄,长相确实十分的普通,无过人之处,面色有些苍白。

  “原来是秦大人,在下眼拙,有眼不识泰山。”李纲不知这个秦桧为何要此时来访,但是他觉得这一定与金人使者遇刺有关。

  “李大人客气,在下来,是为了康王。”秦桧凑到李纲耳边悄声说,李纲顿时一惊。

  “你可知金人使者之事?”看到李纲的反应,秦桧笑了笑。

  “你知道这件事的内幕?”李纲疑惑的看着秦桧。

  “内幕嘛,有什么内幕呢?但是我奉劝大人明哲保身,现在当朝的是主和派,根本就没有主战派的立足之地,包括官家,他也是主张议和,现在发生这件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