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转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转生-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皇帝拿着手中的奏折,对身边的内侍郑重说:“你替诸位大臣读一下。”

    “夫天下水十分,定江得其三分。是造如今……”这位内侍得到命令,就开口读了起来,下方众臣均侧耳听着。

    “怎么样,众卿觉得这工程能不能做?”等内侍读完,皇帝脸上带着笑意,心里已经决定要推广这项目。

    “这,依臣所见,堵水治法,有一些冒失。首先,这策略未经考证,不知道效果。其次,若是贸然在定江上堵水,说不定会更叫水神恼怒。”阁老顾长山首先反对。

    他刚刚才提出了一个守成之法,此时肯定不能叫皇帝更改,否则自己与内阁众臣商议半天的方法,不显得太没有用了?

    皇帝却不理,继续看着众位臣子,目光炯炯。

    大皇子急忙说:“父皇,阁老所言有理,定江乃是天下第一的水系,要治水需要缓缓图之。方才父皇不是将治水总管的职位交给儿臣了么,儿子却更属意阁老们的办法。”

    听到大皇子的话,帝座上的皇帝眉头就轻轻一皱,但并不明显,旁人难见。

    “皇上,臣以为,七皇子这奏折中所提议十分值得一试……”大皇子才说完,工部尚书出言支持。这位尚书也才五旬左右,算是实干派,很受器重。

    一时间,朝堂众人互相争论攻歼。只有七皇子保持着平静,微微笑着。

    心里道:“有了方皓泽这一策略,父皇果然很认同,治水行动说不定很快就要施行。这万世之功,还要由我来主持。”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项目

    “臣觉得,如今定江泛滥已成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且各朝代虽然屡次对定江水神加封,可于事无补,每每再过些年,又再度泛滥。”

    工部尚书名齐和正,从小就在定江边长大,在进京任尚书前,更是定江沿岸明州知州,对定江之患有切肤之痛。

    “而且据臣观察,定江从历史上多次泛滥之后,水域更广,有两次甚至夺南北大江河道入海,造成天下大部流离失所,每一次大水后,其水神香火更加旺盛。定江大水,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齐和正言辞恳切,说话之间甚至有几丝哽咽,帝座上的皇帝听着,就有一丝动容:“爱卿所言真诚,定江该治,且要根治,不如就由工部来配合老七将这大项目来办了。”

    皇帝这么说,就是想推翻刚刚由大皇子任治水主管的决定了。

    七皇子听到皇帝的肯定,脸色顿时笑了,也知道自己已经从这场小小的争锋中取得了胜利,就要上前说话。

    “皇上,臣以为,以堵代疏之法太过冒险。此时正是定江大水之时,若是因此恶了水神,恐怕得不偿失。”阁老顾长山坚决反驳道。

    “工部尚书所言虽然是实情,可是历史上定江夺南方惠水入海,曾造成天下一半人口成为流民,死伤无数,这就说明定江水力之大,其神必定不甘束手就缚,臣肯定皇上三思。”

    这顾长山所说也有一定道理,在朝廷看来,定江也是一个要对付的敌人,可是这敌人力量太强,朝廷不得不暂时俯首。

    顾长山毕竟是百官之首,他这番言论一提,其余阁老首先就向皇帝道:“臣恳请皇上三思。”

    内阁几位大学士虽然互相之间也有争权夺利,但是面对皇上必须要建立统一战线,否则就成皇权傀儡,在一些大事上,往往同时进退。

    等内阁众阁老齐声请求之后,下方也有不少官员附和。“内阁大学士所言恳切,臣等附议。”

    也不是所有大臣都倾向顾长山的保守治水策略,以工部尚书齐和正为首的一些青壮年官员,就出声:“若以守成之法,那千百年后定江依然难以控制,诸位阁老的治水策略,无异于养虎为患。”

    眼看下方的臣子们互相争议,皇帝高坐着不说话。

    他这开国之君,已经做了十几载了,刚刚开朝的几年,朝廷上还算是自己的一言堂,渐渐地有一些前朝重臣和开国元勋会就一些大事提出反对意见,如今几年朝廷更是有各方党争端倪。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皇帝却不是那么好做的,有时候甚至要面对政令不出白玉京的尴尬。

    如今自己家老七送来的这治水之策,实得皇帝心里的欢喜。

    可是这样大的项目,必须要征民几十万,更要有海量般的银两花费,自己若是得不到百官的统一意见,即便强制执行,也不过是敷衍了事。

    “罢了,既然内阁诸老想保守行事,那此事就压下来再议吧。”皇帝想了想,只好暂时压下了七皇子的奏折。

    “父皇……”七皇子张嘴喊了一声,声音里有一丝不甘。他原本带着满满的信心前来朝议,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无疾而终。

    其实,七皇子此时已经看出来自己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属意,因此才最后不甘心地喊了一声。

    “此事容后再议吧,这定江治水之法,还是由之前顾长山所提的策略吧,还是由老大监督。”皇帝打断了七皇子的话,快速说着。

    说完,皇帝深深看了一眼七皇子。后者终于不再继续反对:“谨遵父皇命。”

    “不过,这份奏折所言十分出众,我看你在奏折之后说明这是方观城所提的,可是金陵城中那位少年?”皇帝虽然在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反对中退了一步,不妨碍他对七皇子表示安抚。

    “回禀父皇,正是此人。”七皇子回答。

    “很好,你这奏折,虽然思维超前,细节之处可以继续打磨,未来再议论的时候,必定可以征服百官。”皇帝言有所指,目光却又落到手上的奏折上。

    他是肉眼凡胎,看不到此时奏折上的变化。要是方皓泽在,肯定能看到这奏折经过朝议之后,几十道粗壮的信仰丝线已经与在场不少人联系到一起,功德光芒更甚昨日。

    “顾阁老,老七这奏折我先收着,回头会叫你誊写一份到你们内阁中,还望你们继续研判。”皇帝脸上平静地看不出丝毫情绪说道。

    “另外,这奏折所言也可在工部诸臣之间留一份复件,工部主管天下工程,更需要有举一反三的精神,这奏折也要多学习学习。”

    顿了一顿,皇帝又继续说:“礼部尚书也听着,本期的邸报,也可将奏折全文抄录刊发,给天下官员们看看。”

    邸报,是朝廷礼部专门的机构所发行的报纸,和民间的手抄报不同,因其官方的性质又称“宫文书”。

    主要刊发朝廷政事、谕旨,还从奏折中加以选用。邸报发行至天下各官员,从内阁诸臣,一直到各州县长官,都人手一份。

    邸报非常重要,各州县的官员因不在白玉京,邸报就是了解京中皇意动态的重要手段。

    此时,皇帝命令礼部将方皓泽“疏不如堵”的治定江策略刊登在邸报上,很明显的意思就是对内阁的对抗不满,寻求更多官员的意见统一,采用的是迂回之策。

    到底是皇帝,手中的牌面比大臣要多,虽然一时受到阻碍,但看皇帝的意思,竟然是徐徐图之,不想放弃的心态。

    礼部尚书听到了皇帝的吩咐,自然是点头称是。

    “好了,诸位还有事,就将奏折交付内阁先审阅吧。”皇帝下了命令道。执礼的太监又唱了几声,百官于是恭送了皇帝,结束了这场朝议。

    等到诸位官员从大殿中退出的时候,远方天色初明,太阳也才刚刚跳出地面。

    白玉京中二环一处普通的寓所中,方皓泽正从一夜的睡眠中起来。他才收拾好,正准备朝食,神格玉盘在体内一动,就有不少香火神力从白玉京某处投到自己的神格之中。

    识海中,点点香火神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煞是好看,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并不成规模。

    细细地感应了一番,方皓泽就皱着眉头:“这香火神力散乱,看来我的治水策略,今天居然没有得到通过?”

    摇了摇头:“也罢,来日方长,除了定江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建功立业的项目,到时候等我过了会试、殿试,再徐徐图之吧。”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皇帝

    七皇子府邸,还是那座议事的小院。

    方皓泽端着茶杯,矜持地小口品茶,茶是六州茶,是稀少的黄茶,乃是贡品。虽然比不得本世界顶尖的四阶茗茶日伏,在凡人之间也是难得的珍品了。

    茶香气清,滋味鲜醇,方皓泽尝着味道,保持着沉默。过了一会,他才将茶杯放下,看向上方的七皇子。

    紫气氤氲之间,七皇子气度超然地闭着双目,似在回味茶味。又过了几息时间,才睁开双眼,笑着看方皓泽。

    “这六州茶稀少,我府上每月也才得十二两,平时虽然也喝地不少,但每一次品都有各种味道。”他说话慢条斯理,尽显皇家的气质。

    离上次递了朝议已过了近月时间,七皇子早就从那一次挫折中恢复过来,日子也又恢复了正常的轨道。

    七皇子虽然心中有遗憾,但是这定江治水的事情,暂时还是被压了下来。

    近一段时间,大皇子监督的治水,以疏为主,据说已经淹没了十数个州的圩田,更是为定江水神加封了一级,可是泛滥的水灾没有明显的好转。

    另一方面,随着皇帝的主导,方皓泽那本“以堵代疏”的治水之策,已经在天下各地传遍了。不少州县的官员,尤其是沿定江州县的官员们,也屡屡为此上书。

    皇帝已经在朝议中与几位阁老代表的保守派斗了几次了,目前还没有取得明显的结果,但是方皓泽的名字却在这其中传遍了天下。

    只是经此扬名,就给方皓泽带来不少神力积累,虽然不多,但是也聊胜于无了。

    不过方皓泽对此却很淡然,因为会试将近,他除了偶尔来七皇子府上走动一下外,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你平日读书,静极思动才来我府上坐坐,日子过的简单又自然,真是让我羡慕。”放下茶盏,七皇子笑着道。“连前一段时间元旦大假,你也躲在家里偷闲。”

    “学生家中并无亲人在世,一些远方的亲戚早已不走动,只好躲在白玉京了。”方皓泽得体地回。

    所谓元旦大假,其实就是这大信世界中的春节。元为始,元旦意同新年第一天。这大假期间,七皇子少不得要来往应酬,其实过得很疲惫。

    “今天是上元节,白玉京很是热闹,夜里还有灯会,白玉京夜晚也就这一天不实行宵禁了,你该去看看风俗。”七皇子又说。

    “多谢七皇子关心,那我今晚必定要上街去看看。”方皓泽于是笑着回。

    “我也不是无的放矢,只是深感你日日苦读,太过沉醉了。学习之道,一张一弛,适当的放松很必要。尤其是考期临近,不少学子已经从各地来白玉京了,今夜也会去灯会,你该去看看。”

    “多谢七公子提醒,学生知道了。”方皓泽这才晓得七皇子赶着他出去玩,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知道这是好意,也就客气地回应。

    “会试将近,白玉京最近也是风云际会。尤其是定江违背季节大水泛滥,更让白玉京中气氛带有一丝诡异,唉,真是难啊。”

    说了几句,七皇子又轻叹了一口气,他虽然心态平静,但是不能将方皓泽的治水之策施展出来,心里一直遗憾。

    “七公子不必急于一时,既然定江泛滥未平,那我们的治水之法总有施展的一天。”

    方皓泽略安慰了一下,自从得知自己的奏折被登上邸报,就知道皇帝已经将堵水法上了心。

    “你说的也对,可是我心里却总有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七皇子心里这种紧迫感,实际是信仰力量所致,在方皓泽巧妙地引导下,朝廷中已经有不少官员对治水之法动念用心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方皓泽相信堵水治江的工程,很快就要施行了。

    这时,七皇子又笑了笑。“算了,说这些也是无用,你还是先回去吧,盛装打扮一番,今晚可有不少京中名媛上街观花。”

    “那学生就先告退了。”方皓泽哑然失笑,辞别了七皇子回家不提。

    到了夜间,华灯初上时,白玉京中灯光璀璨,正是上元灯会。自从辞别七皇子后,这已经过了大半日后的夜里了。

    方皓泽走在街头,观察着大信世界的风土人情,在他眼中,城中处处氤氲着香火之力,各种神力在人群中流转,显然除了凡人外,也有不少神祇也借机降临,收取香火。

    “果然是开国之后,盛世将近的模样。”方皓泽口中感慨。他早就听说白玉京中灯市规模很大,上元节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