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部-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没老实,不过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半天没说话。十三哥就说,香草带进门的嫁妆,就算他家的,绣坊香草和巧儿也没想要回来,眼下她们母女生活无着,就算香草只是个绣娘,在绣坊打点了二十八年,也该算算工钱,巧儿在宫里苦熬十年,也没得什么好东西,带出去的多是姐妹们给的零七八碎,不过是个想念,也该还给她才是。
  “保根一看情势不对,说了几句漂亮话,巧儿怎么心存误会啦,绣坊怎么难以维持啦,说是愿意把香草巧儿接回去。十三哥笑着摆手说,你们哥俩心里打什么主意,我懒得猜,大家都看见了,你们两个媳妇儿刚才何等嚣张,并不见你们出头劝一句说一句,这是在外面,要在家里,关起门来,还不定由你们怎么折闹腾,我既插手管了这事儿,就不能把她们母女再往火坑里送。
  “他们那边一个保人就问,想怎么算香草的工钱。十三哥说,问过秀衣局出去的人,香草当年在宫里也算数一数二的绣娘,‘裁云馆’请了个宫里出去的绣娘,一年三十两工钱,你们绣坊出不起这个价,算二十两好了。
  “那人就让保根保禄想法子给香草五百六十两银子。保根保禄还要哭穷。十三哥笑说那只是工钱,香草这二十八年来没从绣坊支过一分工钱,这些钱若是放在钱庄生利,该是多少?
  “可巧,保禄的连襟正是哪个铺子的账房,好像还是佟家的伙计。十三哥就让他按每年一分利息算,结果,你们猜他们一共要给香草多少钱?”
  太后太妃想不出来,就让众女孩猜,有说八百的,有说一千的。
  楚言抿嘴而笑,一声不吭。十四阿哥偏要她猜。
  楚言笑道:“我一下子算不清,总不止两千两。”
  众人咂舌惊呼,十四阿哥钦佩不已。
  十三阿哥笑着捅了捅他:“这算帐的法子就是她教我的,你倒去问她。”
  众人都催着十四阿哥往下讲。
  “算出来的结果是二千六百八十四两,那些人不信,连算了三遍,都是这么多。十三哥说零头就算了,就两千两吧。他们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几个人嘀咕了两句,那两个女人就开始说香草巧儿姐妹这些年也花了家里不少钱。
  “十三哥说,既这么着,咱们就再算一笔账。先问香草进门时他兄弟俩多大了,家里有没有佣人,然后问保根保禄吃没吃过香草做的饭,穿没穿过香草做的衣裳,差事是不是香草给找的,他父子生病的时候,香草和他妹妹们有没有看护过他们,他们的孩子有没有让巧儿姐妹帮忙看过,香草母女为他们出的力该算多少钱。
  “十三哥这些话没问完,一屋子的人脸色都变了,看他们就像看几堆狗屎。他们请来的保人,有两个坐不住了,向十三哥和香草告个罪就要走。还是十三哥把他们拦下来,说既然来了,也知道了其中的曲折,就该辨明是非才是。
  “十三哥就问香草想怎么办。香草说不要那些银子,说办那个绣坊,原本就是为了贴补家用,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如今孩子们都大了,天佑也不在了,她也老了,干不动了,两个媳妇儿愿意把绣坊继续经营下去,也是好事儿。她原有些梯己首饰,除了当初为他兄弟娶亲的时候给了媳妇儿的那几样,她要拿回来,预备着给四个女儿做嫁妆。巧儿在宫里干了十年,主子们赏的,姐妹们送的,自己攒的,那些东西也要还给巧儿,她年纪还轻,总不能让她光着身子嫁人。
  “众人都说应该,那几个亲戚都愿意陪着她们母女,这就去拿东西。十三哥对那兄弟俩说你们做出这样的事情,她们若是告到官府,你们丢了差事不说,少不得都打上几十大板,带枷示众,从此就不用做人了。她们母女念在过去的份上,看在你死去的爹的份上,不想让你们难堪。可是,既然你们不把香草当娘,不把巧儿她们当妹子,从此母子兄妹的缘分就算断了。以后,她们母女靠自己一双手过活,不会向你们张口,你们若是敢去打扰,就做得私密些,别让十三爷我知道。”
  紫霞翠雨几个都忘了在太后太妃跟前,忍不住拍手叫好,有人高兴得留下了眼泪。
  太后点头笑道:“十三这次胡闹,闹得有道理有气势。”
  何九赔笑插嘴:“十三爷没抬出皇家的名头,全是以理服人,这才是皇阿哥的气魄呢。”
  太后连连点头,又问楚言:“气平了?十三阿哥办的事儿如何?”
  楚言忙陪笑道:“十三爷办事极其妥当,奴婢只觉得痛快,哪里还有气。”
  “哎,别急,还没说完呢。”十四阿哥兴致勃勃地接着说:“那些保人仲裁人一迭声地附和十三哥,都说会盯着他们,不许再找香草母女要钱生事。又骂他们忘恩负义,又称香草仁至义尽,又说他们必有报应。那几个人灰头土脸,想溜。十三哥拦住他们,说他们害得诸位放下手头的生意家务跑了这么一趟,既省了两千两银子,这茶水钱总该掏吧。”
  静太妃笑道:“好促狭的孩子,倒去和那些人算茶水钱!”
  太后却说:“钱是小事儿,正是要占住这理。”
  十四阿哥笑嘻嘻地说:“我们几个早就商量好了,预先让底下人把城南那一片的闲着的人和小孩都找了去,在附近等着,进门就点了许多吃食,这时候就让人拿出去分给这些人。这些人白吃了东西,得了甜头,自会满处说今儿高升茶馆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城里都知道那兄弟俩的下场,还有谁敢欺负孤儿寡母,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
  太后喜道:“好,好,果然要办的三样都办到了。”
  几个人正议论着这件事,门口报说德妃宜妃惠妃良妃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心情正好,忙笑道:“快请进来。今儿怎么来得这么齐?谁下了帖子不成?”
  四位娘娘给太后行礼,两位阿哥又上前给娘娘们请安,然后是她们这群宫女向四位娘娘请安,好容易才开始正经说话。
  宜妃笑道:“我去看惠姐姐,可巧良妹妹也在那里,我说太后这里总有好吃的,拉着她们一道来,路上遇见德姐姐也往这边来,大伙儿就一块儿走。没人下帖子,也有这么巧的事儿。”
  太后佯怒道:“还道你们多有孝心,合着只是鼻子好使。”说完自己憋不住笑了起来。
  几位娘娘见太后高兴,都凑着趣说笑,变着法逗她开心。
  楚言静静地退了出来,帮着去准备茶点。
  十三阿哥悄悄跟了出来,拉了拉她:“那事儿还没跟你说完。那个香草是个极有心计的。当初就拿了一部分积蓄和朋友一起,放印子。一等绣坊里有些闲钱,就拿去交给朋友放出去。她说这事儿天佑知道,让她攒着给女儿们办嫁妆,后来看继子媳妇不上道,就没跟他们提,如今统共也有一千多两了。她还说,没告诉巧儿一是怕她沉不住气,二来巧儿从小被她管得极严,只知唯唯诺诺,也想借机逼出一点她的血性。”
  楚言点头笑道:“应该如此!我还说,香草这么个人,怎会看着事情落到这个地步,什么也没做呢。”
  “你不恨她瞒着你,利用你?”
  “哪里的话?这事儿是锦儿她们问到我头上来,她们也不知道香草的打算。再说,香草留没留一手,那兄弟俩做的事儿都一样可恶,香草早有打算是她聪明,难道非得等到她们一个子儿没有,活不下去了,才能帮?她是预先告诉你的?可见也没敢利用十三爷。”
  十三阿哥笑道:“我没多心,是怕你多心。”
  楚言和彩云舞兰一起端了茶水进来,轻轻地在良妃跟前放了一杯普洱茶。
  良妃本来含笑听着德妃宜妃同太后说话,目光在茶杯上一停,扭头对她亲切一笑。
  楚言微笑,又端上一个小碟,示意她尝尝。
  良妃掂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眼睛一亮,颔首微笑。
  宜妃吞下口中的点心,夸张地笑道:“真是好吃,臣妾只顾着吃点心,差点咬到舌头。”
  说得众人都笑了。德妃笑道:“想必又是楚言的新点子,总该有个名字吧。”
  楚言躬身道:“是。这一样叫做蛋挞,酥皮里面原是蛋液,用火烤过就成这样的膏状。这一样叫做泡芙,里面添了蛋黄调出来的酱。点子虽是奴婢的,却是彩云和舞兰动手做出来,面皮上面的花样是她们捏的,加果脯装饰也是她们想出来的。”
  四位娘娘又把彩云舞兰夸了一通,二人又惊又喜,口中少不得谦逊一番。
  融洽的气氛中,又响起“皇上驾到!”
  太后一愣:“今儿可真是巧!皇上的鼻子这么灵?”

  明前龙井

  她从小篮中掏出两个油纸包,打开来是两块淡绿的蛋糕,用带来的小刀切成小块,掂起一块就往他嘴里塞。
  他皱着眉往后躲:“你自己吃吧,我不要。”
  她软语哄道:“吃一块么,胤禩好乖,吃一块哦,不甜的,不甜不腻,我保证。你尝尝我放了什么?”
  无奈,他勉强吃进一块,眉头渐渐展开,诧道:“你放了明前龙井。”
  “胤禩好厉害!一尝就知道。”她狗腿地拍着马屁:“你再尝尝这个。那一块里面滴了浓浓的茶水,这一块里放了磨成粉的茶叶,你尝尝哪个好吃。”
  他不得已又吃了一块,暗自承认这是最对他胃口的点心,却又耿耿于怀:“你用明前龙井做点心?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你最喜欢明前龙井啊,所以才用来给你做蛋糕。你喜不喜欢?说老实话,不要放不下面子。”
  “喜欢。”叹了口气,他心里很是感动,但是——“你做这些,费了多少好茶叶?”
  “没多少,也就两三两吧。前几个不是茶味儿太淡就是太苦,我做了好几个才做出这个,你喜欢就好。下回,我再试试乌龙茶,我想,用乌龙茶做的蛋糕会别有风味。我说么,我一定能做出你爱吃的蛋糕。”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是你自己做的?”他的心软了醉了,不忍心怪她浪费珍贵的茶叶,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味。
  “是我做的,不过,鸡蛋是小安子打的,茶叶粉是小华子磨的。”
  他拉过她的手,细细看了看,将她拥进怀里:“不要再试了。这个我很喜欢。”
  “真的喜欢就要吃光光。”她得意地笑了起来,拿了蛋糕一块一块地喂他,直到看他有些难以下咽,才恍然大悟:“我去给你要茶。”
  “不必。”把她拉回怀里,紧紧拥住,有如拥有了人间至宝:“楚言,蛋糕很好吃,我很快活!有了你,我很快活!”
  “嗯,你喜欢,我也很快活。”给心爱的人做食物,看着他一口一口吃下去,“喂猪”原来真的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静静相拥着,此时无声胜有声。
  良久,他笑道:“你要找的铺面,正有一处合适的,你可想订下来?”
  “早燕秀娥过几天就要出宫了,等她们看过再订。若是她们拿不定主意,就等我看过再说。”
  “等你看过?你能出宫了?”他有些惊喜。
  “嗯,去年春天,皇上就答应过。正月里,要给老太太做寿,太后和皇上让我回去住上几天。”老太君年纪很大了,这半年来身体不是太好。这回虽不是整寿,佟国荣禀奏康熙还是准备热热闹闹办上一次。
  他极欢喜,转念一想又有些不满,劝道:“出去这几天,你怕是要忙坏了!各府里跑跑还罢了,在市井里混着,打点生意,若是传到皇阿玛和太后耳中,成什么话?”
  她得意地笑:“放心!我早就在太后那里打点好了。”当下把她如何告诉太后要帮宫女们办起铺子的事情说了一遍。
  绣坊事件尘埃落定,因为是十三阿哥的大功,又有十四阿哥大力宣传,连皇上都知道了。皇上虽然笑着骂了句“孟浪”,看得出对十三阿哥很是赞赏,没两天就下旨命十三阿哥有空去刑部和顺天府见习,帮着办几件案子。
  楚言趁热打铁,陆陆续续又对太后讲了几件真人真事,趁着太后太妃唏嘘不已的时候,说出了自己打算帮即将出宫的宫女们办起铺子,助她们自立的打算。
  起初,太后不太赞同,说这事儿该交给内务府去办。
  楚言略略说了她的看法,内务府的处置方法至多不过每人多给些钱,一旦成了定例,加重了朝廷的负担,弄不好水涨船高,各处都跟着要钱。况且内务府事务繁多,能够花在旧宫女身上的工夫不多,而每人每家的情况都不同,宫女们回家以后的生活与父母兄嫂极有关系,内务府不方便插手。最好的办法便是教会她们自救,正好秀衣局的年长宫女有意发挥手艺,自己做生意,何不帮了她们,一旦有了一个成功的,后来的人也有了一个榜样。宫女们相互扶持,已是传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